作者:高琦
摘 要 作者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图书馆与行政主管部门、图书馆内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信息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找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因子,力争探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信息不对称理论
1 不对称信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提出 不对称信息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当交易的一方掌握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时,这样的交易便处在不对称信息结构之中。显然,这是许多商业活动的特点。比如销售者对于一个产品的质量比消费者知道得更多,工人们对他们自己的技术和能力也比他们的雇主了解得更透彻。正因为与上述情况相似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由此也使得我对从这个角度思考图书馆工作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给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契机。
2 图书馆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与分析 从信息传递的主体与受体的角度看,图书馆的不对称信息的现象表现为:图书馆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图书馆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1 图书馆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 现有管理体制下,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图书馆实施领导和决策的过程中,均存在不对称信息,表现在: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掌握有关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方针、政策性的信息比图书馆较少,而掌握有关图书馆动态发展的高校图工委又不是高校图书馆的直接行政主管部门,他们三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及时交流和沟通。同时,图书馆也没有将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及意见和建议及时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和反馈。究其原因是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上传下达”的沟通机制,没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则,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易造成在制定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规划时,不科学、不全面、缺乏创新与前瞻性。
2.2 图书馆内部之间信息不对称 图书馆领导之间、馆员之间、领导与馆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等都存在着许多非常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1)馆级领导之间。馆领导都有不同的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开展工作。由于分工的不同,自然就产生各自与对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虽然图书馆制定了各种级别的会议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连贯性,持久性,工作一忙,往往要很长时间一次例会,由于各位领导分工的工作是互相交叉相关的,领导之间互不通气,各人分管工作互不交流,这就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极易影响领导间的合作协调,影响整体工作的开展。
(2)馆级领导与中层领导之间。大多数图书馆领导班子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馆务会议向中层领导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工作目标、计划、有关决策、重大事项、布置工作任务等。但是,由于突发事件或上级布置的临时性任务,馆领导原定工作计划与进程经常随之变动,不得不推迟召开馆务会议,有关信息不能及时传达或中层领导不能向馆领导及时汇报有关工作情况,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影响问题的及时解决和工作进程。
(3)馆级领导与职工之间。图书馆领导与职工的交流一般是通过部门领导向馆领导反映传达职工的思想、工作意见和建议等,馆领导将全馆性重大事情或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情况通过部门领导传达给职工。由于图书馆每年是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一些应该及时传达的有关信息没有传达,由此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会造成职工与馆领导的关系疏远,彼此不信任、不理解,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部门领导与部门职工之间。部门领导与其职工之间信息交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业务工作开展的好坏。由于部门领导是馆领导与职工的中介,好比一座桥梁,它的作用发挥如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笔者观察调查的情况看,如果高校图书馆中层部门能坚持每周召开例会一次,及时交流信息,那么这个部门就比较稳定,职工的工作热情比较高。反之,如果部门领导不能将有关信息及时传达给部门职工,职工也不能及时向部门领导反映有关信息,双方未能及时沟通,自然会产生不对称信息,往往造成职工猜疑比较多,对馆领导的信任度下降,工作的积极性下降,是是非非增多,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5)部门与部门之间。高校图书馆根据业务需要设置了许多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都是围绕着图书馆的中心任务展开工作,但是这些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互不相助,缺乏配合协调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产生,给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3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读者至上”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是我们每一位馆员的终身追求。然而实际工作中,读者对我们的工作依旧存在期望,读者仍然不知道我们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不知道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读者仍然认为我们馆员只是借借还还、看看大门等等。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①图书馆对读者调查研究不够,对读者个人信息、阅读心理、检索水平、专业特长、阅读需求、阅读规律等信息了解甚少,掌握更少。②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图书馆建筑与环境,喜欢什么样的图书馆领导与馆员,喜欢图书馆提供哪些服务等这些信息,图书馆掌握的太少。③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决策、管理、规划、目标、计划等读者一无所知。④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只有专业馆员知道,而没有经过教育培训的读者缺乏这些知识信息。⑤图书馆能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有多少?今年订购了哪些图书、期刊和光盘?明年的订购计划是什么?读者不知道。⑥图书馆提供什么服务?怎样服务?读者一知半解。⑦图书馆有哪些借阅室?其功能是什么?读者不清楚。⑧读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读者全然不知。⑨图书馆今天有什么活动?今天有多少新书上架借阅?读者不知道从何处获取这些信息。
3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因子3.1 社会分工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从古代的“男耕女织”最简单的社会分工到现代社会角色的专业分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的提高。如果没有社会分工,我们所有人都只能远离现代文明。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相互依赖的程度很高,就是这个道理。但依赖程度高,不等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相知程度”高,相反却容易产生隔行如隔山的情况。我会教书,但是完全不会修理电脑,就是一个例子。什么东西你知道而我不知道,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所以,社会分工带来了现代文明,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3.2 信息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着的一种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说,信息从发生源产生一直到信息接收端接收的整个过程,都是信息交流过程。信息交流系统由信息的生产者、中介者。利用者构成。图书馆位于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属于中介者。生产者和利用者面临信息的不确定性,他们之间存在信息的非对称性。图书馆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主要起着链接、转化、导航、控制等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噪音。①馆员的学识水平所带来的噪音。当今文献的急剧增长造成读者对所需信息感到无所适从或增加了搜寻的难度。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曾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80年代有专家估计每3年增加一倍,到了90年代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0~400万篇科技论文问世。”面对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使用者不再把这些文献当作资源,相反它却成为信息工作者的天敌。②馆藏结构所带来的噪音。高校图书馆书库的组织模式基本上是按文献内容的学科性质分别设置自然科学书库和社会科学书库,实行开架借阅,但是由于馆员不能及时整理与排架,加之书库的导读标识不够清晰,以致于影响馆藏文献信息的传递,产生负面影响。③服务模式所带来的噪音。被动式的服务制约着信息的传递速度。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基本上是被动式服务,这种被动的低层次的服务,影响了馆藏文献由信息主体向信息客体的传递速度。
3.3 馆员个体情感的不同导致信息不对称 情感具有辐射、传递、感染、交流功能,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协调人们的言论行动,加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纽带,通过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来增强个人对集体的向心力和集体对个人的凝聚力。在图书馆这个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中,情感的协调维系功能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优势在于能够从内心调动人的积极性,产生管理学中的“内激力”。①进取型:对图书馆信息交流提供动机支持。②成就型:对图书馆这个集体通过积极建议、积极交流产生成就。③威慑型:建立在对过去经验的概括上,会阻碍进一步的发展,妨碍信息交流和学习。④却退性:听天由命,对集体不能积极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⑤敌对型:阻碍或者永久性损害正常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冲突。显然,前二种情感属于肯定性情感,对团队工作和知识交流具有促进作用。其它三种情感属于否定性情感,对团队的交流不利。这便是图书馆组织内部信息交流不畅的原因之一。
4 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方法
4.1 促进馆务信息体外循环良性化 图书馆管理的一切问题,不外乎包括三个层面四种情形的信息不对称,具体包括:图书馆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图书馆内部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如何降低如前所述在这三个层面出现信息不对称呢?促进馆务信息体外循环良性化应该是一种好的方法和举措。
促使馆务信息体外循环的首选方式是信息共享。理论上讲,信息的取得、传递可以跨越时空,信息传递的边际成本接近零,这样可以压缩信息不对称的时空。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增值性,利用原生信息可以派生出新的有用信息,信息使用的边际收益在很大区间呈递增,从而抑制“道德风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把图书馆的馆务信息传递出去,使其边际成本降其最低;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加工原生信息使信息增值,扩大信息的边际收益。实际工作中,可以依靠图书馆内部局域网,使图书馆主管行政部门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掌握真实动态,可以直接从基层取得信息并增值利用;通过图书馆内部信息系统使各业务部门之间及时沟通、相互了解;依靠因特网站、声讯等互动服务形式,使读者获知信息服务须知、信息服务流程、馆藏信息等,提高服务质量。
4.2 建设图书馆团队信息交流机制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的前提条件是“图书馆是一个知识集合,图书馆人隶属于一个团队”。作为一个知识集合和一个团队,知识运行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的交流,知识交流大量存在于图书馆基层团队组织中。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戴俊和朱小梅在《团队组织的知识交流机制研究》一文中提出团队组织的知识交流机制:(1)知识交流的结构型态包括有,网式交流、链式交流、圈式交流、轮式交流和Y式交流。(2)信任机制。(3)协作机制。(4)情感机制。就理论而言,团队中高情智的个人能促进团队中的信任和合作,提高工作成效。情智是对个人情绪的充分认识,对否定性情绪的排解、调节以及对肯定性情绪的合理利用。提高个人情智可增进其个人的工作成效。由个人情智较高的多名员工组成的团队不一定是高情智的团队,但团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团队情智(如交流、理解、赞赏等)。图书馆实际工作中,首先要以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馆员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图书馆文化建设,使馆员能够在工作中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其次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聘用制。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对于干部选用机制的最本质要求,是对传统的计划分配和组织安排干部的根本性变革。图书馆要想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作用,提高其社会服务的有效性,要打破“吃皇粮”、“等靠要”的观念,改变家属“安置所”,干部“疗养院”的形象,就必须废除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让所有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只有这样,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参考文献 1 戴俊,朱小梅.团队组织的知识交流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大学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