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骥远
2007年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年。无论是政府文件和社会舆论,还是政府管理创新以及社会服务,电子政务都成为了“明星”话题。在十七大报告中,信息化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电子政务建设开始从网络基础建设向功能应用层面和社会服务层面转变,注重深度应用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题。
作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建设者,电信运营商也在实现着角色的转换,从以往的基础网络平台提供商转向全面、综合的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这将是电子政务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运营商在电子政务领域实现盈利的基础。
电子政务进入整合时代
2006年1月1日,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开通当日点击量即高达4048万。它不仅填补了中国最高政府网站的空白,更标志着由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部门网站、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网站组成的政府网站体系基本形成。
相比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起步较早,而且最近几年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国家为提高政务信息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前两年,政府明确提出“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政策和投资方面对电子政务给予倾斜。
事实上,早在1998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就提出了政府上网的构想,并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从而揭开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序幕,电子政务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己取得突出成绩,全国大部分县级城市都己建有自己的网站。截至2006年年底,各级政府网站的平均拥有率提高到85.6%。在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方便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大多数仍停留在信息发布的功能上,缺少应用开发。
今年,我国投入近750亿资金改进这种多而薄的局面。据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介绍,继国家建设政务内网之后,国家政务外网也正在加快建设,纵向已连通32个省级政务外网,横向已连接监察部、国务院扶贫办、审计署等8个部门,到今年年底,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中央部门将达到30多个。
如今,我国电子政务正在从各应用体系建设向内外互动、整合门户转变。网络逐步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平台。
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今年9月底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开通时强调,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开始实施,这对所有政府机构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精神,今后基本上要作到“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就意味着,不仅政府要主动公开大量的政务信息,而且老百姓、企业可以主动要求政府公开一些需要知道的信息。
在公众眼中,当前的政府网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公众是被动的接受,是单向的沟通,无法真正实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行使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职能。
专家认为,最关键的是政府要有准确的定位,因为电子政务转型的本质是政府定位的转型。政府必须站在“服务者”的角度,并且是“以人为本”式的信息服务,这正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
运营商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主力军
电子政务进入深度应用时代为各地运营商提供了难得的商机。作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建设者,电信运营商需要从以往的基础网络平台提供商转向全面、综合的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也是运营商在该领域实现盈利的基础。
尽管如此,电子政务仍是一个包括基础网络、应用平台、各种业务系统在内的综合工程。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其实是一个产业链在发挥作用。因此,运营商必须以广泛合作的态度推动信息化的发展。
同时,政府的需求已不仅是单个的网络和业务的提供,而是一揽子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这就要求运营商要善于整合内部资源,以整体性的解决方案来服务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以成本效益原则来考量,既要降低建设成本,又要提高政府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