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更新时间:2012-04-14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无锡市“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无锡市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十五”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无锡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坚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社会管理,社会发展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在江苏省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评估中,无锡市2003年到2005年连续三年位居全省13个省辖市第一,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省内前列。
    1、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社会发展领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步伐加快,从以管理为主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人口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低生育率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人口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布局不断优化。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6.5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7%。人才总量稳步上升,达到74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1318人,人才学历、职称层次有所提高,人才年龄结构不断改善。
    社区建设不断加强。从建设和谐宜人新无锡、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出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街道职能和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锡委发[2004]27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平台建设的意见》(锡委发[2005]57号)。全市25%的街道和51%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分别达到了50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也进一步增强。
    平安创建成效明显。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大局,围绕率先争创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的目标,积极实施和推进“大防控”、“大调解”、“大服务”三大战略,着力抓好工作创新和规范化管理,在加强技防建设、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为万分之74,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为94%。
    2、文教卫体事业全面发展
    随着投入强度的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义务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主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各项指标位于全省、全国的前列,初步形成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格局。2005年,14万在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我市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其中近12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0.5%在当地公办学校入学;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职教与普教招生比例五年来一直保持在1:1左右;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4%,实现了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同时,重点落实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责任,财政拨款成为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为促进新形势下无锡市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8%左右。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十五”期间我市新建和改造了大批文化设施,其中新建大型人民大会堂、图书馆、文化馆各一座,为发展文化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载体,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艺术创作繁荣兴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体现发展主旋律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文化市场健康繁荣,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管理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文博事业显著进展,一批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
    卫生事业上新台阶。构筑了以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病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卫生院的城乡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十五”期间,市本级安排卫生事业费较“九五”期间增长了68.46%。卫生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手外科进入省级临床重点学科行列,18个专科进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行列,异体肺移植等技术已达国内一流水平。有省“333工程”人才24名、省“1352”工程重点人才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到2005年,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达到20.8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为27张。
    体育事业不断增强。以健身和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运动在城镇广泛推行,全民身体素质显著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在省内处于前列,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2005年,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网球馆、综合训练馆已全面竣工;市区共建有16个全民健身工程,124个全民健身点;人均拥有体育用地0.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8.9个。
    3、富民工程成效初步显现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就业为基本保障、社会保险为主要形式,广覆盖的就业保障体系新框架。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保障,人民生活富裕安康。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富民工程,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到“十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6005和8004元,年均分别增长13.2%和8.8%,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4.4%;恩格尔系数降至37.5%。
    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基本形成。市场在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形成和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积极制定了一整套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提供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就业岗位补贴、实施小额贷款担保及财政贴息等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的投入,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5年末,全市从业人数为289.2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8:55.1:33.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7%。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覆盖范围扩大到城乡各类用人单位,参保对象覆盖到了全体劳动者。形成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保合一,初步实现了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险体系。“十五”期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三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97.4%、97.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8.8%。“十五”期间,市级财政预算内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平均比重达到14.38%。
    困难群体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灾害应急救助制度、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和慈善救助制度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享受低保制度的有70856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27272人,农村低保对象43584人。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促进的养老机构服务体系,全市现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141家,养老床位11513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1.47张。
    4、社会发展领域改革逐步深化
    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思路,创新社会事业投资体制、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形成以政府为主、各方参与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
    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在江苏省率先成立了学校管理中心、文化艺术管理中心、医院管理中心、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局面初步形成,社会事业运营机制开始与市场接轨。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巩固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促进了办学体制改革,不断加大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活力得到明显增强。
    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省内先行。率先对市属医疗机构实施了“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制”(简称“托管制”)改革,较好地激活了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培育演出中介机构,全方位开拓市场。积极进行艺术生产“拨改投”、“拨改股”、“拨改融”的改革尝试,使艺术生产资金由政府拨款转为投资、融资和股份经营,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回报,展现了新机制的活力和发展前景。   
    “十五”时期,无锡市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基础性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总体投入仍然不足,社会发展还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薄弱;社会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不够高,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社会发展领域中还存在体制机制性的障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城市的功能定位还不相适应。
    (二)“十一五”社会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无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我市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入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提升战略期,也是无锡市社会发展的调适整合期。
    1、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带来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必将在社会各行业得到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实质,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公平、文明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被融入发展战略和发展实践的核心,这将为社会发展提供极好的机遇。
    2、“富民优先”战略的实施带来发展机遇
    “富民优先”战略是江苏省“十一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战略的实施将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发展领域,将配置资源的重点逐步转向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从而使城乡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和谐、更安定,为无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长三角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整体参与国际竞争的趋势日益加强。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浦东新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重大举措,为无锡接轨上海,加快社会发展和社会领域整体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4、自身综合实力提高带来发展机遇
    “十一五”时期,无锡市将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的黄金发展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在发生的极大的变化,人们对社会发展领域的需求将进入一个更高层次,这将为无锡市的社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需求空间和发展空间。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
    (一)“十一五”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无锡市社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一当好,三争创”为总目标,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宗旨,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重任,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文明和进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以人为本,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和高效率服务。
    2、坚持“硬件”和“软件”并举。在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继续加大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软件”)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加强财政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3、坚持突出重点与均衡发展相统一。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集中精力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4、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针对城市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5、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加大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力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管理体系,在社会事业“管办分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运作。
    (二)“十一五”社会发展的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加快富民步伐的发展基本归宿点,按照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重要目标要求,继续保持社会发展水平处于江苏省前列,率先实现社会发展现代化,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环境更加改善,社会秩序更加稳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共产品更加丰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显著加快,生态和人居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富裕。2010年,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国前列。
    2、主要任务
    (1)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实现人口规模合理增长,有效推进人口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人口健康发展机制,逐步形成数量均衡增长、素质全面提升、结构动态优化、分布科学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发展新格局。“十一五”期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户籍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670万左右,人口期望寿命达到77.5岁。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努力打造人才强市。加快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努力建成“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人才强市,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能够适应国际国内竞争的一流人才队伍。到2010年,人才总量达到90万人,每万人拥有各类人才达到1900人左右。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9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9万人;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调整到7:37:56,一、二、三产业人才比重调整到1.5:35:63.5。
    ——不断优化社会结构,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善劳动力从业结构。到2010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收入户差异控制在8倍以内,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稳定在14.5%左右,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38%左右。
    ——加强社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发展。从建设和谐宜人新无锡、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出发,着力创新社区党建新格局、社区自治新模式、社区管理新体制、社区服务新功能和社区建设新面貌,以睦邻中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创建“绿色社区”和“节水型社区”,全面完成街道、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达标建设。
    ——完善公共安全维护体系,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应急救援能力提高;重大安全事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数显著减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重视和加强反恐工作。到2010年,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数控制在万分之74以内,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2)发展文教卫体事业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初步实现教育国际化,建成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开放多样和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以学习型城市为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8%。
    ——积极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推进文化大市、体育强市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建立功能完善、相互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具有无锡特色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使我市成为文化体育综合实力在全省领先、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的文化体育名城。力争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以上,公益性文化设施达标率100%;全市体育人口达到50%,人均体育用地0.75平方米。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以“省内领先、全国一流”为要求,以增强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群众健康养成率和健康水平为目的,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好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三大体系,建成院前医疗救治、社区卫生服务、卫生信息管理三大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全面提升卫生服务人民、保障健康、奉献社会的综合实力。到2010年,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达到22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到37张。
    (3)加快富裕无锡进程
    ——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力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缓解部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达到29500和13000元,增幅分别为13%和10%。进一步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功能。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大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保障需求,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到2010年,全市实现新增就业60万人(其中:城镇实现新增就业50 万人,农村适龄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完善困难群体保障体系,全面发展民政事业。强化民政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及资源支撑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提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总体服务和保障水平;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社区建设工作体系,强化居民参与意识和社区居民自治功能;完善村民自治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提高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三、加快构建有序高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民间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公益组织等的积极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坚持城区社区建设与郊区村镇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平安建设,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人口发展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着眼于“大人口”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人口综合研究、综合调控和综合管理,建立健全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机制、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人口公共管理制度和社会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数量适度增长、素质全面提升、结构动态优化、分布科学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发展格局,促进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无锡的构建,为“富裕无锡”创造良好的人口发展环境。
    1、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统筹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针。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基础上,保持人口规模与城市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相适应,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预计为670万人左右。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鼓励晚婚晚育,加快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引导流动人口有序和合理流动,使人口总量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阶段、资源环境以及就业承载能力相适应。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口整体素质。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提倡和宣传优生优育优教,改善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发展体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巩固基础教育,拓展中等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口科技素质、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促进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
    3、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积极引导人口在城乡和区域合理分布,建立城市规划、市场调节、政策推动、利益导向、产业布局、房地产建设、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多种杠杆有机结合的人口布局调整和优化机制,使人口分布与城市功能、形态、环境相适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口城镇化,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调整户口迁移、人口流动管理政策,建立外来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和就业用工信息预测预报制度,促进人口和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完善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产业布局,以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人口的合理布局。
    4、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对户籍人口生育的宏观调控,不断完善人口出生预报制度,引导市民主动避开生育高峰安排生育。积极平衡出生性别比,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大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男女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女性人口享有与男性人口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劳动就业等权利。发挥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人口的调控作用,优化劳动力人口结构,引导企业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初级劳务工的比重。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努力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调控在经济和社会可承受的范围,重视发挥老年人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5、加强对老年人的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整合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体制,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建立和完善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机构养老为骨干,社区和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福利机构,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发展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孤残儿童的寄养,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健全养老设施和社会照料服务网络,强化社区老龄服务功能,倡导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精神关爱。继续完善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做好对独居老人的结对关爱和紧急援助服务。倡导“积极老龄社会”,营造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
    6、完善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提高人口综合管理能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有效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人口综合管理架构和网络,理顺人口管理关系,充分发挥社区在人口管理中的作用,实现以社区为平台的人口属地化管理,形成多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人口管理协同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建立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统一开放、运转高效的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形成人口发展问题的工作格局。
    (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国际化
    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和人才国际化为着力点,积极策应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战略,提高无锡人才整体层次,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前提,提高人才发挥效率;以开发人才潜能为基础,增强人才竞争力,从而为无锡产业升级和功能提升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1、加强人才工程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以领导人才为重点,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推进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科技管理专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职工队伍,以及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人才队伍。
    2、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加大对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的理论研究,推进人才素质国际化和实现人才活动国际化;加强本土人才国际交往能力建设,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人才培训国际化,加强产学研多边合作,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水平;加快集聚高层次海外人才和国际智力,重点实施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530”计划);建立留学回国人员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建立国际互认的执业资格制度,推进人才开发国际化。
    3、加强紧缺人才工程建设,调整人才资源分布结构。加快开发、培养、引进三类人才:在一产方面,主要是掌握高新科技,有能力推动精品、生态、旅游、观光、节水等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层次农业人才,以及大批扎根于农业第一线的专门实用人才和乡土人才;在二产方面,主要是微电子与电子信息技术、新医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电子与机光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和环境生态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在三产方面,主要是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环保、城市管理、现代服务业等各类人才。设立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4、加强人才服务工程建设,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做好人才市场总体布局,整合人才市场资源,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市、区(县)、社区、行业等不同层次的人才集聚集中心和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服务网络。大力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和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中介服务,探索人才中介机构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快人才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职业诚信与职业资格、职业活动管理相衔接的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信息化体系,形成集人才交流、智力成果交流、人才信息分析发布、人才培训、择业指导、人才测评、猎头服务、管理咨询等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人才发展服务的信息系统。
    5、推进人才工作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坚持科学人才观,建立和完善人才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和体系。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的人才新标准,倡导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取向的人才价值观,深化、探索建立鼓励人才创新发展的业绩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发挥政府对人才资本投资的导向作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发展资金的投入增长。
    (三)加强社区平台建设,构建和谐社区与和谐村镇
    以社区建设为着力点,完善社会发展基层组织,提高市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1、健全基层管理机制,完善居(村)民自治。加强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理顺居(村)委会与各种社区组织的关系,探索建立居(村)民区党组织领导,居(村)委会、社区工作者组织实施,各类社区组织和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居民区管理新框架。深化完善社区(村镇)成员代表会议制度,完善居民民主决策和社区(村镇)利益协调机制,提高社区(村镇)民主自治水平。提高社区(村镇)居(村)民公众参与水平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社区(村镇)居(村)民民主监督,积极推行社区(村镇)事务公开办事制度,建立对社区(村镇)党组织成员、居委会成员工作的监督和民主评议制度。
    2、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居(村)民生活质量。发挥社区和村镇等基层组织服务群众、便民利民的综合功能,加强促进就业、帮困救助、人口管理等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社区(村镇)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引导赢利性社区(村镇)服务向产业化、网络化和市场化发展。大力推进电子社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化服务;推进专业社工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义工和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建立社区(村镇)就业促进体系,完善创业扶持机制,加快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村镇)中介服务机构和民间公益性服务组织。
    3、完善各类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和谐。加快“睦邻中心”建设,全面落实社区(村镇)必要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文化活动设施、体育(健身康体)服务设施、社区事务受理服务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新建小区公共设施按照规划要求、配套标准、建设程序和资源节约要求同步配套建设;已建小区采用挖潜、调整、共享、新增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强社区(村镇)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的进程,提高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街道文化体育活动功能和社区文体指导员制度,逐步建立社区文化体育的组织网络。
    4、扎实开展社区(村镇)教育,不断提高居(村)民道德素养。加强社区(村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社区(村镇)工作者社会管理和社区(村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社区(村镇)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市(县)、区、街道(镇)、社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重点抓好职业技能培训,转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被征地人员)培训,以及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尤其要重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四)推进“平安无锡”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角度出发,把推进社会稳定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务,为无锡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1、加强社会综合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深入推进“大调解”、“大防控”、“大服务”三大战略,完善“大调解”机制和“大防控”体系,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打、防、控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综合治理责任机制,特别是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齐抓共建工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舆论宣传工作机制、考核评比工作机制等,并力求有新的突破。
    2、建立联动机制,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完善治安防控网络,构筑专业部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全社会动态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形成警力和各种社会治安辅助力量联动机制。整体提高治安防控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加快在重点区域建设重点单位、场所和街面的电子监控网络以及家庭住户防盗网络。
    3、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交通管理、消防等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和社会动员机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着力提高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预警和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积极推进文教卫体事业健康发展
    按照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注重内涵、激发活力的要求,加强公共财政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保障作用,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结构和质量,逐步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新增财力优先投向基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整合社会事业资源,努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到2010年,全面实现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和体育现代化,努力构建公平高效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
    (一)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目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加快实施教育强市六项重点工作,建设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
    1、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快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的校外教育体系,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合格(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深化教学领域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构筑以创新教育为标志,保证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代教学体系。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不断强化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教学绩效评价,引导学校由生源竞争向办学水平的竞争转变。充分发挥教育评估督导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全面、公正、权威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监控机制,促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2、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和品牌工程,强化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效的价值取向,全面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竞争能力。合理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重点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普及化水平,推动在锡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到2010年建成15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3—5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加快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形成纵横交叉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全体市民的终身学习提供全员、全程和全方位服务。
    3、遵循培养、竞争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深化师德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改革评价方式和管理手段,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推行以教师聘用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切实落实全员聘任制。多渠道补充教师数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逐步扩大外聘教师的规模。鼓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社会招聘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水平。
    4、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立足点,努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无锡教育与国际融合,构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教育体系,率先实现教育国际化。大力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制定引进国际教育培训资源和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相关政策,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的独立教育机构,引进提高劳动者技能的国外院校或非学历的培训机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逐步实现外企管理层继续教育和员工培训的本土化。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外商子女学校,支持优质外商子女学校扩大办学规模,重点办好无锡国际学校。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实验,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纵向衔接的“双语”教育实验体系。
    (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全面繁荣社会文化事业,积极发展文化支柱产业,在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的同时,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全面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树立精品意识,以精品创作为龙头,带动文艺创作的全面发展。推动文化艺术各门类整体发展,促进创作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大力加强面向青少年的文艺作品创作和生产,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内容健康、知识性趣味性强、富于艺术魅力的少儿文艺作品。精心组织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重大节庆活动,继续打响“无锡太湖国际民乐展”、“激情周末”广场文艺展演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的同时,每年力争举办一次以上全国性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加强“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文化镇村建设,培育一批群众文化先进单位和基层文化典型。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民间特色文化活动水平不断提高。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四级文化设施网络。着眼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知名度,重点建设一批能举办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赛事和活动,在省内外一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以社区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建设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活动场所等社区文化设施,初步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群众性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的文化设施网络。
    3、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支柱产业。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一圈三带三区”的城区文化空间布局(“一圈”,即以太湖广场为中心,依托无锡市人民大会堂、图书馆、博物馆新馆、美术馆、科技馆、档案馆、革命陈列馆等标志性设施,形成有较大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文化中心圈;“三带”指环蠡湖文化景观带、环太湖岸线文化景观带和古运河文化景观带;“三区”指锡惠文化旅游区、灵山文化旅游区和吴越文化旅游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发展传媒业、文化演艺业、娱乐休闲业、文化旅游业、数字动漫业、创意设计业、影视产品业、出版印刷业、会展广告业、艺术培训业等十大文化产业。
    (三)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有效便利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按照“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卫生三大体系、三大网络和一大机制,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提升卫生服务人民、保障健康、奉献社会的综合实力。
    1、积极构建科学的医疗保健服务新体系,提高医疗救治服务能力。科学统筹卫生区域规划,合理有效地配置、调整和利用全市卫生资源,合理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布局,全面完成市、县市区级、街道或乡镇卫生院三级医疗服务格局,向由体现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医疗机构及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构成的两级格局转变。加快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好医疗中心,建成一批省内领先的特色医院和区域性的综合医院。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建成一个层次清晰、机构健全、职责分明、城乡联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由市、市(县)、区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院(病区),以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三级防保网络,建成现代化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传染病医院。加强与健康相关的环境危害因素评估,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预防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全面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建立社区防治监测体系,加强对外来人口的计划免疫。
    3、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维护市民健康权益。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健全卫生监督网络,加快建设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市卫生监督所,加强市(县)区卫生监督所、街道及乡镇等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街道、乡镇等基层卫生监督网络作为市(县)、区卫生监督所的派出机构,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逐步创造条件,实现卫生监督执法的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分级量化管理、推荐性标准等监管措施,加强现场检测设备配置和现场检测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卫生立法工作,起草完成《精神卫生条例》,进一步促进完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和卫生相关标准体系。建立卫生监督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强化卫生监督绩效评估,加强卫生监督重点学科建设和应用科学研究。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自律作用,强化社会监督。
    4、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构筑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安全屏障。建立由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机构、各应急处置机构和专家咨询机构组成的市、区县两级应急体系,建成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反应敏捷、联动高效、保障有力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控制、医疗救治能力,构筑应对重大、复合型和跨区域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安全屏障,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以及严重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涵盖疾病监测报告、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决策专家咨询、公众交流等功能的市、区县公共卫生分级管理信息系统。
    5、发扬祖国传统医疗优势,加快新一轮“名医名科名院”发展。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努力提高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率。加大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重大疾病、服务社区农村等领域的工作力度。推进中医药科技发展和创新,培育现代中药产业。继续走“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发展之路,做精做强中医和特色专科。“十一五”期间增加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争创20—30个省级重点专(学)科,率先在省内创建一批名副其实的基本现代化医院。
    6、发挥全社会合力,全面建设健康城市。建立以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城市组织领导和工作体系,以及相应的协调、运行机制。制定健康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以营造健康环境、提供健康食品、追求健康生活、倡导健康婚育、普及健康锻炼、建设健康校园、发展健康社区、创建精神文明为重点,建设健康城市,提高市民整体卫生与健康素质。
    (四)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发展和壮大体育产业
    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训练基地建设,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发展和壮大体育产业。
    1、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加快实施“八个一工程”建设,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和体育活动网络,构建具有无锡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太湖体育圈”无锡段的体育硬件设施,大力组织开展环太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以群众体育为特色的“环太湖体育圈”的新亮点。“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各项建设任务,建成长广溪汽车露营基地等工程,完成市水上运动业余体校移址重建工作,积极开展每年度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并完成数据库的建设。
    2、加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提高竞技运动成绩。以做强优势项目、培育潜优势项目、做精传统项目、夯实基础项目为基本原则。各市(县)、区分别建立一所业余体校或单项青少年训练基地。争取创办10个以上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省高水平训练基地。加大对体育科研的投入,不断提高体育科研水平和科学训练水平。 “十一五”期间,输送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争取名列江苏省前茅。
    3、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体育系统的场馆条件,努力培育结构合理、运作规范、繁荣有序的体育市场,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收益在全市经济领域中所占份额。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强无锡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和宏观指导,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能培训、体育中介服务和体育彩票销售等体育产业市场。进一步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对体育竞赛、体育相关项目实行有效的政府管理。   
    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体系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有效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各种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与完善劳动保障体系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作用,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健全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1、增强政府的调控、协调和服务职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把增加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把新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具体工作目标。探索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全面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制度,合理控制登记失业率。加大财政对就业资金的投入规模,逐步形成具有普惠性和长效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体系,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2、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全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形成区域内、区域间信息网络,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不断完善市场运行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劳动力市场秩序的监督体系,规范企业用人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运行环境。加快建立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和建设“金保工程”,逐步实现社会保险覆盖全社会,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 、就业和维权等提供更好的服务。
    3、探索创新灵活就业方式,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大力发展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弹性就业形式,扩大下岗失业人员的选择余地和就业空间。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劳务派遣企业,发展非正规劳动组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在大力抓好城镇就业的同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纳入到整个就业工作中,统筹考虑城乡就业。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把推动城乡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作为近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优先选择。促进进城务工人员有序流动就业,切实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进一步扩大职业培训规模,着力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新技师培养为龙头,重点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部分新兴产业的职业中,加快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规模较大、素质优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并形成面向市场、运行有序、管理高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型人才评价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
    5、继续做好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建立城乡统筹、覆盖城乡各类企业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到2010年末实现基本全覆盖。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个人帐户,扩大储备基金;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适应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需要、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快制定具体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范围、对象、资金来源、保险水平、基金的缴费方式、管理方式、基金的支付方式等内容,对实施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
    6、健全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失业预警制度,确定失业控制目标,划定失业警戒线、安全线,作为失业监测和预警的依据标准,建立对失业的调查、统计、预测和报告的运作系统。抓好失业保险的扩面和征缴工作,重点推动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并保证失业保险费的按时足额征缴,增加基金收入,增强基金承受能力。完善失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确保失业人员按时足额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加强和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和管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作用。
    7、继续推行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切实保障工伤职工和生育女职工的基本权益。全面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健全工伤保险组织机构,制订完善的工伤保险配套政策,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工伤保险覆盖面,重点解决城乡非公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参保问题。实行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根据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规范工伤认定流程、劳动能力鉴定流程的管理。合理确定生育保险筹措水平和待遇水平,进一步规范待遇标准,根据基金运行情况,提高生育保险待遇。完善结算办法,实行社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办法。
    8、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将新征地农民按年龄、参保和就业状况,分别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实行政府保养;对人均占有土地不到0.1亩的历次被征地农民,在2007年底前全部纳入保障体系。推进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办法,落实个人自主缴费、集体适当支持、财政加大转移支付三方共担的筹资机制。完善城乡养老保险转换制度,逐步提高保障层次和保障水平。
    (二)构建新型的困难群体保障体系,加快民政事业发展
    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努力提升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坚持培育与监管相结合,推进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
    1、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困难群众保障能力。健全低保工作网络,推进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低保工作管理成效,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城乡低保对象保障率、低保资金到位率和低保资金兑付率100%。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强分类施保工作力度,适时扩大分类施保的范围,逐步提高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探索边缘困难人群的救助办法,扩大社会救助范畴和成效。严格做好五保对象的认定、审核、审批和发证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十一五”期间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确保供养水平不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加快农村薄弱敬老院的改造,确保90%以上的敬老院达标。
    2、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努力提升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加强养老福利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行政策引导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事业。到2010年,各市(县)、区均建有一所功能齐全、符合国家标准的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床位不少于1.8万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2张以上;社会力养老福利机构床位数达到养老福利机构床位总数的30%左右。建立“政府主导,中介组织,实体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城市“三无”老人的供养水平,确保应养尽养达100%,确保供养水平不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到2010年,全市“三无”老人的集中供养率达到95%。切实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做好保护残疾职工权益的各项工作。
    3、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弘扬抚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建立健全市区两级慈善组织网络,形成“一级法人,两级管理”的慈善工作机制。继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不断增大慈善资金盘子,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市级慈善资金每年新增1个亿。不断拓展慈善募集渠道,逐步走上政府引导、民间运作的道路。不断拓展慈善救助领域,稳步扩大慈善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加强市、区和街道(乡镇)慈善超市建设,努力提高慈善救助水平。
    4、坚持培育与监管相结合,大力推进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认真贯彻民间组织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推进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制化。加强民间组织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完善民间组织服务机构,改善工作手段,以适应新时期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登记和管理,全市民间组织的登记合格率、年度检查参检率、非法民间组织查处率均达到100%。建立民间组织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自律机制,开展民间组织诚信自律活动。积极培育和发展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充分发挥作用的各类民间组织,全市民间组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5%以上,到2010年总数达到2000个以上,其中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不少于50%。
    5、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不断提高优抚安置保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进一步完善与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乡统筹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切实做到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定补和优待标准不低于我市平均生活水平。完善以货币安置为主、帮助就业为辅、城乡统筹的退役士兵安置保障制度。探索军休干部社会服务新路子,建成市级军休干部社会服务中心。
    (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大力引导并促进合理、科学消费。
    1、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尤其要从提高农业效益、拓宽经营渠道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注重社会公平,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强个人收入税收征管,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逐步建立收入分配差距的预警预报机制。健全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制度,到2007年80%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者和科技骨干的年薪制和其他有利于激励的分配方式,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
    2、大力引导并促进合理、科学消费,努力提高消费率。鼓励和支持合理消费,完善促进合理消费、科学消费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居民增加消费。调整市民收入分配关系,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加快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城乡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消费行为模式。   
    六、全面推进规划的贯彻落实
    围绕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坚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实施、统一督促检查,统一支持发展”,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市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加快社会发展领域改革和法制法规建设,落实资金和项目,从而推进规划的全面贯彻实施。
    (一)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绩效考核与规划实施机制
    以绩效考核和规划硬指标为抓手,强化各级党政的社会发展责任,确保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的有效实施。
    1、建立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社会发展目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把领导干部落实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奖惩的主要内容,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核,对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
    2、建立社会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体系。对社会发展的考核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把基层的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引导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上来,充分发挥考核评估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与推动作用。
    3、建立与实施规划指标评价机制。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并为动态调整和修订规划提供依据。
    4、建立社会发展的监督机制和预警机制。以长效的监督机制来保证社会健康发展,以科学的预警机制来保证社会稳定,把社会发展中敏感而重要的变量作为制定政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增强应对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的主动性。
    (二)继续深化社会领域各项改革
    以纠正政府职能的“错位”和“越位”为突破口,填补政府职能的“缺位”,抓住已有改革优势,扩大改革势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环境。继续在全省脱开一步、领先一步,争取在全省社会领域改革的先行先试,推进社会发展的整体改革。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意识,重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无锡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和规范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探索通过政府与企业、社会合作的方式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2、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探索新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模式,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整合市、区、街道、社区服务资源。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大力发展公益性、互助性和自律性的各类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志愿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和提供服务等综合管理和服务的作用。改革人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与一定权益相挂钩的“居住证”管理制度。
    3、深化社会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充分落实学校管理中心、文化艺术管理中心、医院管理中心、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四大管理中心的职能,强化相关事业领域政府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责任,逐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财政支付方式改革,形成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共同发展社会事业的局面。改革就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保障机制和工薪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发展,通过政府救济、培育和发展社会慈善机构和开展社会募捐等形式,推进福利社会化,构建第三次分配体系,缩小贫富差距。
    (三)完善社会发展政策法规
    以法制建设为准绳,逐步实现社会发展保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1、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认真梳理国家及江苏省关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抓好落实,尽快研究出台推进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推进社会发展立法工作,及时修订和完善地方性社会发展法规,为加快社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改革的配套政策,认真落实财政投入、税收优惠、融资投资、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制度等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向公益性社会事业捐赠享受有关“捐赠抵税”等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社会事业产业项目(包括转制社会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民营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实现民营社会事业企业与国办社会事业企业在产业政策上一视同仁。
    2、加强社会事业法规建设。把社会领域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社会领域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发展法规体系。着力制定符合无锡实际和发展前景的地方性社会发展法规,建立和完善社会事业产品(服务)市场的管理条例,适时研究制定无锡在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社会事业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加强社会领域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多渠道加大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
    广开门路,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推进社会发展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社会发展资金的连续增长。
    1、继续加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和公益性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切实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调整市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界定政府财政性资金在社会发展领域投入的范围,调整优化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支出中社会事业支出的比例,扩大政府购买社会事业公共产品的范围。整合现有各类社会事业产业扶持资金,完善投入方式,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经常性财政拨款与项目拨款相结合,增强导向作用,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益。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强化国有社会事业资产监管,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社区等基层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加强对社会事业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的引导和扶持。
    2、积极拓展社会发展资金的筹措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及其相关产业。进一步明确社会事业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扩大社会事业企业的投资决策权,鼓励借助资本市场发展社会事业的相关产业。在允许吸收社会资本进入的社会事业领域,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对社会事业的投资。通过社会事业相关产业的产品与项目等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及其相关产业,促进各类社会事业及其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加强国际社会发展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使无锡社会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五)抓紧抓好重大骨干项目
    以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为依托,强化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1、加强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按照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坚持适度超前先行和实现社会资源均衡分配的原则,优化布局,完善网络,加强建设,建立健全与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无锡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档案馆、城建档案馆“两馆合建”,博物馆、科技馆、革命陈列馆“三馆合一”,以及医疗中心、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场所搬迁、广电传媒大厦等项目的建设。“十一五”期间还将重点规划建设报业大厦、太湖艺术中心、传染病医院搬迁、美术馆等项目,这些项目将根据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步组织论证,报市政府审定同意后实施。同时,着力搭建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建设一批区、镇文化(体育)广场,并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馆、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室等基层群众文化设施。
    2、提高重大项目实施水平。增强项目前期经费统筹安排能力,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建立项目储备库制度。重视项目规划工作,提高各类项目在省、市有关项目安排中的比重,争取获得广泛支持。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落实优惠政策,推动一批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建立重大项目多部门联合谋划机制,落实项目开工条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积极向金融部门推荐成熟项目,提高信贷资金与无锡市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程度。财政性资金投资的项目实行程序化管理,遵循量入为出原则,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在财政能力范围内优中选优足额安排,确保项目建成并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