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是“必然背景”,无预案演习成为“常态”,新闻记者对演习进行“嵌入式”采访……近年来,中国军队的演习呈现出更信息化、更实战化、更透明化的明显趋势。
复杂电磁环境成“抓手”
每一场演习,导演部都将“复杂电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予以突出。在中国军队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中,复杂电磁环境也已经成为“抓手”。
由于军事领域电磁应用的日趋广泛,使得战争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与传统战场并重的新要素--电磁环境。所谓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由空域、时域、频域、能量上分布的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密集重叠、动态交迭的电磁信号构成的电磁环境。
从参演部队的战备等级转换、远程机动,到集结展开、战斗实施,在演习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使部队处于“敌”强大的电磁干扰之中。
在“确山-2006”演习中,“红军”师通信参谋王国斌在演习后感慨地:“在别人眼里辽阔的天空,在我看来却是由无数各种各样电磁信号编织成的‘天网’。只有撕破这张看不见的‘网’,才可能赢得战争。”
这次演习中,总部机关从济南战区调集了装备最先进的电子对抗部队与演习部队进行对抗演练。部队刚从驻地出发,“蓝军”电子干扰分队便向他们发起袭击,摩托化行军部队长达近百公里,通信指挥顿时感到力不从心;部队接近演习地域,突然受到不明干扰源强大电磁干扰,竟然是另一支在基地演习的部队施放的电磁干扰,无意间击中了红军的“软肋”;师指挥所刚刚开设完毕,“蓝军”的电子干扰车就在4公里外架起天线,对指挥所实施精确干扰……。
改频换频、多频共用、开启佯动网、利用地形实施摆脱……王国斌和战友们在无形的电磁空间与"蓝军"展开激战,他们甚至动用灯语、旗语、手语等传统通信手段,千方百计保畅通。
尽管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敌情”的复杂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王国斌和战友们不时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在一次遭"敌"持续强烈电子干扰和立体火力毁伤后,他们用了10多分钟时间才恢复通信。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演练,使首长机关、技术分队都切身感受到了电磁环境对未来作战的影响,深刻体会到了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危机。”总参军训和兵种部的一名负责人说。
同样,信息主导、火力主战等现代战争基本理念,在解放军近年来的演习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像打仗一样演习,像演习一样打仗”
“我军的演习基本告别了过去计划导调的做法,现在全是随机导调、活导活演。”多次在中国军队大型演习中担任总导演的杨宝有教授说,“演习是战争的预演,战争中的敌人不可能给你提前准备的时间,我们必须像打仗一样演习,像演习一样打仗。”
在“确山-2006”演习中,总导演崔亚峰少将命令部队夜间在一条四五十米宽的河上架设可供坦克通过的桥梁。一些前来观摩演习的领导看到现场的险峻地理条件后,劝他撤回这道命令。
“气可鼓不可泄。”崔亚峰确信部队有这个能力。几个小时后,当一辆辆装甲车从这座新架设的桥上依次通过时,他悬着的心才落地。
“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更加真实的氛围,使部队得到更大的锻炼。”崔亚峰说,“尽管我们对部队和装备有充分的了解,但有时出的难题的确是太难了点,回想起来自己都有些后怕。”
在“砺兵-2006”远程机动作战演练中,当一支部队经过10多个小时的急行军,赶到预定宿营地刚刚生火做饭时。总导演的杨宝有突然发出一道命令:“营地被敌侦察卫星发现,紧急转移至备选营地。”
疲惫至极的官兵顾不上休息,又经过几个小时的行军,才在天快亮时抵达目的地。
“黑夜出黑手。”许多官兵这样评价导演部,但他们在理解了导演部的用意后又加了一句――“道是无情却有情。”
走进中国军队的演习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演习贴近实战”。
为了让演习能够真正贴近实战,许多重要演习采取全程昼夜连续实施、全程实兵实装实弹检验的方法。演习不设预案,不搞摆练,活导活演,不允许事先勘察地形,不允许组织任何合练,一次到位、一次完成。
用“确山-2006”演习考核组副组长、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合同战术训练局局长石忠武的话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复杂困难的环境中摔打部队,在难局、险局、危局,甚至是败局中磨练部队”。
公开透明彰显自信心态
无论是在涉外军事演习,还是在例行训练性演习中,中国军队正以越来越开放自信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中国军队近年来举行的几乎所有重要演习,都邀请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有的还邀请境外新闻媒体或外军观察员进行观摩。我也因此与许多同行一起,很幸运地有了多次对中国军队演习进行"嵌入式"采访的机会。
在“砺兵-2006”和“确山-2006”演习过程中,媒体记者可以进入到演习部队的每一个单位,深入演习场的每一个角落,大量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出现在各种媒体;演习考核组负责人、演习部队首长随时接受记者采访;演习的代号、课题、每天的演习进程全部出现在媒体公开报道之中。
作为解放军总部机关高度关注的检验性演习,这两次演习能够对媒体记者全面、全程开放,这样的透明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
在“和平使命-2007”演习中,面对数百名中外记者的镜头和话筒,中国军队同样表现出了足够的自信。中方的演习总导演部、副总导演等高级官员不仅主动接受媒体采访、发布新闻,还安排外国媒体集中对中方部队进行采访。在接受采访中,中方官兵实事求是、从容应对,给外国媒体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中方参演部队陆军战斗群政治部主任李卫平少将说,这次演习完全向媒体开放,中国军队的远程机动、战役筹划与准备,直至实兵演练,都在聚光灯下和摄像机前展开。“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时代。中国军队将更多地参与维和、人道主义救援、联合军事演习等活动。”他说,“我相信,世界一定会看到一支不一样的中国军队。”
有媒体评论认为,中国军队的开放透明,表现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更体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保卫国家主权、维护祖国统一,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未来战争的高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