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要将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起来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企业信息化道路。同样,在政府信息化工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政府信息化也需要与之融合发展。建立的信息系统要满足电子政务的要求,我们首先必须通过梳理政务部门的业务流程,整理涉及的信息表单,即“摸清家底”,对于重要的流程和信息要重点检验。对于一个政府机构,其流程必然会非常的繁杂,很难用文字描述清楚。现有的数字化业务建模方法,正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目前,IT行业使用的建模方法发源于军事领域的IDEF体系和企业信息化领域的UML等。基于这些方法的建模工具也有不少,但是为了求取内容和图形化表现方式之间的平衡,多数行业内流行的建模工具得到的并非完全结构化的业务模型数据。
国家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19487 —2004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为电子政务信息化过程中的流程设计(业务模型设计)提供了指导。数字化业务建模方法遵循该国家标准的业务流程设计方法,为各政务部门建立了业务模型、设计和检验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分析信息化需求,最终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完整的方法和工具。
总结历史建设规律,我们必须走业务模型建设驱动管理建设和系统建设的道路。管理建设和系统建设的过程,其必由之路是业务管理规定的标准化、业务管理规定制度化、业务管理规定模型化,直至业务管理规定信息化。分析每个步骤可以得出结论:只有业务管理规定标准化了,才能保证执行上的一致性;只有业务管理规定制度化了,才能持久得执行规定,从而保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业务管理规定模型化,不仅是指业务模型,也包括软件模型的建立,保证业务体系、资源体系和软件体系建设三丰收。借助业务模型,将信息需求自顶向下进行规划,以保证领导管理意图的贯彻,保证信息资源中的一数一源。
数字化业务建模过程不仅是对现实业务的一个抽象过程,同时也是对部门业务及管理状况的一次“自检”过程。
数字化业务建模提供了验证和管理仿真功能,检验通过后的业务模型才能成为部门的未来业务。我们把通过这样一种过程得到的未来业务模型描述成:源于实际业务、高于实际业务、返回到实际业务。借助数字化业务建模方法,通过这样一种梳理描述、分析再造、仿真验证的过程,我们实现了部门管理的上线过程,成功地规避了在新管理制度实施下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提高政府信息化的成功率。
在未来业务模型通过验证和审批后,我们可以把各部门中流程相近的业务模型进行分析抽象,如审批业务,形成一个通用的业务模型成果,将其作为部门的管理资产进行积累,使得模型在设计使用之后成为可以不断被利用和更新的资产,而不仅仅是过程产物,从而节省电子政务建设的费用。
从业务模型到需求模型,需求模型再到软件模型,是政府信息化成熟度逐渐提升的一个过程。同时,从现行的业务模型和需求模型到未来的业务模型和需求模型,则是管理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应用数字化业务建模方法进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实现了管理制度不断精细化的过程,是符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现状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建设。
总之,在电子政务中引入数字化业务建模的概念,不仅能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率,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还能在部门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部门管理模型资产的积累,实现部门的不断升值。
我们相信,在业务模型驱动理念下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可以更快地实现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实现政府部门间资源共享,提高政府服务工作,从而推进我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变和提升国内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