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欣 周继红
信息化作战,带有明显的“体系制胜”特征。在信息网络的支撑下,信息能够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将参战的各军兵种、武器系统、战场空间和作战行动链接成一个结构紧密,反应灵敏,能充分发挥各自优长的网络化体系结构,形成“l+1>2”的功效,极大地提高部队的作战效能,使战斗力得以倍增。但也有同志认为,信息化的作战体系虽能大大增强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但同时也有体系结构易遭破坏,甚至被瘫痪的弱点。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信息网络系统的破坏可以极大地降低作战体系的整体效能,甚至导致体系“崩溃”,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化作战体系更加“脆弱”
信息网络系统是信息化作战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支撑,泛指软硬设备、设施在不同规模或地域范围内的集合体。信息网络系统存在的“脆弱性”,通常表现为“孤立”的网络系统中硬件的易毁性,会出现“毁点瘫面”问题;软件的易扰性,进入网络空间的途径多且难设防,会降低网络系统运行的效能和信息的“可用度”。但无论是从体系构建的要素组成所形成的功效,还是网络系统组建的原理上看,都不能说明信息化作战体系有着更加明显的脆弱性。
一方面,信息网络系统是作战体系构建的基础,但在信息网络系统基础上形成的体系作战能力,本身对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呵护”功能,即保护网络系统中软硬件不被破坏的功能。因此,体系对抗最具体地表现为防止各作战单元、要素被彻底损毁、信息流被阻塞中断的直接的、间接的及其“衍生”的各种作战行动。
另一方面,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为了防止各作战单元、要素被彻底损毁、信息流被阻塞中断的发生,各种体系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替代、补偿功能。即组成系统的单元、要素在功能上要具有一定的重叠区,可以相互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在数量上要具有一定的备份,从而使对体系的破坏只能在短时间内削弱其效能,而不至于“毁点断线、断线瘫面”,导致整个体系结构的断裂乃至坍塌。此外,作战体系的信息系统大都具有较高的冗余度,能够保证信息以网状、多路由、可控制、多方式的端到端的方式有序流动,当信息网络的个别乃至部分节点、传输通道受到干扰破坏时,通常能自动进行“诊断”,查找出问题并通过自动寻找备用传输路径来保持信息的畅通。
此外,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强弱不仅表现在“抗”毁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遭到破坏后恢复能力的强弱上。从体系对抗的制胜表现来看,敌对双方取得作战胜利的途径不是一味的追求通过打“关节”来完全彻底“摧毁”敌作战体系,而是通过对敌体系的破坏来降低其作战效能,并在该体系完全恢复之前的时间段内,谋求对敌整体上的优势,也就是打“时间差”。如果被毁的体系能在敌实施下一步行动之前恢复功能,这种脆弱性就不会是致命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之,从功效及构建原理上来看,信息化作战体系具有保持体系大部完整性和运行有序性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存在,使之脆弱性并不见得就是普遍和无法接受的“硬伤”。
信息化作战体系的构建要经过一个从松散到紧密、由低级到高级的完善过程,在初级阶段所表现出的“脆弱性”,不能证明完善的体系也一定“脆弱”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过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式发展过程。信息化作战体系作为战争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机械化条件下作战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以往作战体系的扬弃,也必然要经过“产生—发展—成熟”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初级阶段所具有的不稳定性,是信息化作战体系发展的客观实际,不能因为现在表现出一定的“脆弱”和易受攻击,就把信息化作战体系定性为“脆弱”,划分到不稳定的范畴之内。
此外,事物发展都有其两面性。一件新事物的出现通常是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上,经过推理论证得来的。由于初期往往没有被实践所完全证明,难免真理和谬误共存,优点和弱点同在,这是正常的。因而,在对信息化作战体系的认识上,我们既要看到体系对于作战制胜的关键作用,也不能把这种作用拔高到一个不恰当的高度;既要看到作战体系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也不能把它置于一个“不堪一击”的低谷。对作战体系所表现出的“激发”功能和“脆弱”一面,我们也要防止过分夸大的倾向。
战争实践具有其客观性,特别是在有“代差”的几场局部战争中,握有绝对优势一方对弱者网络系统的有效打击,不能作为衡量信息化作战体系是否“脆弱”的现实尺度
战争实践是研究作战的根基。但诚如许多军事专家所说的那样,人们所看到的战争实践往往只是一种“表象”,是一种结果;要找出导致结果的内在因素,首先要认真审视战争实践“表象”的客观性、真实性。
透析21世纪前后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强国在有“代差”的“非对称”对决中,运用“体系破击”思想,对敌作战体系中的要害目标和关键环节,如对方的信息网络节点、指挥控制系统、预警系统、支援保障系统等目标进行了重点打击,结果导致了弱小一方作战体系功能失调或完全丧失,作战能力不能有效发挥,甚至出现了“一打就散”、“一毁就乱”的现象。由此有些人便认为,现代作战体系“比较脆弱”。可事实上,在这些战争中,一方是代表当今世界信息化程度较高甚至是最高的军队,另一方则代表着机械化甚至是还没有完全机械化的军队,其体系也只能贴上“机械化”的标签。在这种非对称的体系对抗中,初级阶段的“信息化作战体系”战胜了基本完善的“机械化作战体系”,足以说明信息化作战体系相对于机械化作战体系的优越性。由此,检验信息化作战体系是否脆弱,也应将其置于一个对等的信息化作战环境中,以一个“对称”的体系作为尺度来加以衡量。如果这个衡量尺度过“松”或过“严”,都可能达不到“看清庐山真面目”的目的。
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建立,得益于民用网络系统的发展,但这个体系并非民用版的简单挪用和升级,不能因为民用网络的脆弱就认为军事网络体系也一定脆弱
20世纪中后期,信息技术及其网络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里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特别是因特网在民用领域里的急速扩张,使人们从中认识到了信息及其网络系统的价值。基于这种认识,并借助民用信息网络的发展,军事信息网络破土而出,并被运用于战争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虽然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形成和提出,一个主要依据就是民用电子业务在军事领域里的借鉴引用,两者同源同理,但是军事信息网络系统从表现的形式、特点、方法和某些具体内容方面并不完全等同于民用网络系统。比如,军事信息网络系统更加强调“软”、“硬”件的相互匹配,它不是一味的追求节点数目的增多,而是寻求现有管理能力下节点数目的最大化,做到软硬合理,保证作战效益的最大值。再如,军事信息网络系统的开放度具有“有限性”,它要对用户进行严格的认证或相互认证,并对信息的发布用户进行“溯源”跟踪,以保证信息的可用度、真实性。像美军研制的“高级侦察”网络侦察系统,就可以锁定网络体系的入口。相比之下,民用信息化网络系统对使用用户则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此外,军事信息网络系统更加追求“精细”。为避免出现“因特网”所表现出的“脆弱性”,军用信息网络系统在构建时都加入了自动监测、自动报警、自动修复等功能,使之具有了自动选择迂回、回避、拒止,甚至是重构信息网络的能力。因而,由民用信息网络的“脆弱”而得出军用信息网络系统也一定“脆弱”的结论,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