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市委提出参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个基地”、建设生态工贸港口城市战略构想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针对性的“十一五”规划,用规划引领漳州更快更好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纲要》根据《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综合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推动“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完成。
第一章加快漳州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客观看待我市“十五”计划实施情况。“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市人民,与时俱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开拓创新解难题,坚定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打造“三个基地”、建设生态工贸港口城市,较好完成了“十五”预期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十五”后三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效益明显提高。主要成就有: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626.36亿元(经普数字,下同),年均增长10.6%,人均GDP预计达到13382元。财政总收入50.61亿元,年均增长17.11%,地方级财政收入26.96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4.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80亿元,年均增长8.7%。二是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发展效益逐步提高。农业特色产业日益突出。工业化步伐加快,总产值年均增长18.3%,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3%,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5.6%。服务业新型业态大量涌现。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三次产业结构预计由2000年的31.8:32.5:35.7调整为2005年的24.6:39.9:35.5。三是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行政、国有资产、投融资、农村等体制改革持续取得突破,政府职能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出口总额预计年均增长35.1%,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突破,实现从瓶颈型向基本适应型转变。建成或开工建设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城镇、社会事业、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漳诏、漳龙两条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220公里、等级公路1377公里、农村水泥路2800公里、发电能力380万千瓦。五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梯度发展。2005年城镇化水平38.7%,五年提高3.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六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持续加强。教育得到优先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民营教育取得突破。新增高校3所,高考录取率达70.6%。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基本建成了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五创一整治”活动有效推进。七是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整治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达64%(旧口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9%,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省前茅。八是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5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6.4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不断健全,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241元和4690元,年均分别增长8%和5.9%,推动消费升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总体上看,“十五”是发展思路与时俱进、推进措施切合实际的五年,是发展持续、和谐协调的五年,是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五年,是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五年。虽然“十五”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十五”确定的经济增长、产业调整、城镇化水平等指标与计划尚有差距,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二、准确把握我市“十一五”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一)“十一五”是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重要时期,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有利因素有:一是世界经济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给外向度较高的我市提供了更大的作为平台;二是党中央作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我省全面推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新方向;三是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积极的新变化,中央明确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集中地区发展,有利于凸显我市对台优势;四是科技创新层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五是改革纵深推进,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完善,市场力量逐步成为主导,资源配置趋向合理,有利于激发民间活力;六是“十一五”我市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向中后期迈进阶段,处于城镇化步伐加快、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的内在动力比较足,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七是“十五”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积攒的内在动力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厦深、龙厦铁路将建成营运,优质的港口资源优势更加凸现,漳州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较大拓展;八是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发展,干实业、快致富的愿望强烈,新一轮发展思路更加贴近实际,发展措施更加有力,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创业氛围,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发展。
(二)“十一五”是加快发展的矛盾凸显期。从外部看,国际上不确定因素和贸易壁垒的增加及日益激烈的竞争,会对我们造成不利影响。周边地区竞相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格局增加了市场、资源、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压力;从内部看,我市将面临战略转型,经济增长将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多轮驱动,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转向集约,市场经济体制将由基本建立走向不断完善,社会结构将由城乡二元加速走向城乡一体。转型期间,发展面临着不少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实力不强,发展现状与拥有的资源和优势还不相适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不足,缺乏支撑发展的大项目;产业集中程度较低,粗放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艰巨,统筹协调发展存在较大困难;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前进道路上还会有新的困难和问题出现。
综上,“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时期,也是有利因素日益显现、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时期。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把握漳州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趋利避害,奋力进取,力求发展更快更好,为后十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和发展布局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民发展,继续推进工业立市和项目带动战略,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对台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把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打造两岸经贸合作基地、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努力将漳州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方针
(一)务必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突出项目带动,突出培育港口经济,突出加快工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增强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务必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提高发展效益与质量,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务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培育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漳州。
(四)务必重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完善区域发展布局,重视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城乡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五)务必凸显对台的独特优势与作用。充分发挥我市对台的比较优势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的现实基础,增强“五缘”、“六求”的推进效应,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漳台合作机制,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务必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以发展求和谐,以为民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漳州。
(七)务必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增活力,突出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以开放促发展,进一步密切与先进地区及港澳的经贸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不断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八)务必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经济增长迈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二)统筹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取得新突破,同闽东南先进地区发展比较协调,城乡差别和区域差距有所缩小。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三)和谐社会建设展现新成就。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新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安定稳定、公正公平,人民团结友爱、富裕安康。具体发展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人均超过21460元,力争更快更好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18∶44∶3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城镇化率48%。
——财政总收入超过110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超过5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
——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5亿美元(可比口径),出口总额超过185亿美元,年均增长12%。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左右(新口径);城市建成区绿化率4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污水集中处理率6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总人口控制在490万人以内;国民平均教育年限9年。
——五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5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8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四、战略定位
充分发挥对台、农业、港口、区域等比较优势,全力打造“三个基地”,把我市建设成为与厦门特区互动、对台合作紧密、对外开放领先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努力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东南沿海的重要出海口、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
五、发展布局
按照“找准优势、准确定位、内涵深化、外延拓展、加快发展、统筹协调”原则,合理布局区域发展。
加快开发两湾:充分发挥厦门湾(南岸)和东山湾港口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大重点港区开发建设步伐,推动临港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业聚集壮大,带动周边地区连片发展,拓展全市发展空间。
延伸做强两翼:北翼重点对接厦门和泉州,加强三方协作互动,参与构建协同发展、合作紧密的厦漳泉城市联盟,拓展与长江三角洲的合作。南翼重点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密切与潮汕地区的合作交流,延伸发展平台,形成与先进地区互动双赢、协作一体的发展格局。
拓展繁荣两线:充分发挥沿海和九龙江沿线区域经济发达、港口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等优势,合理布局并发展壮大若干块状经济,形成产业和城镇密集、外资和台资聚集、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繁荣带,带动全市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
联动发展四区:四区即中心市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和西部片区。中心市区要以“规模做大、产业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为目标,强化在闽南金三角城市群中的独特个性,进一步增强聚集和辐射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东部片区,以龙海、长泰和漳州开发区为主体,突出港口和区位优势,加快建设新兴制造业基地,形成与厦门特区互动、对台合作紧密的产业密集区,实现率先崛起;南部片区,以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和常山开发区为主体,突出港口、腹地和特色资源优势,加强对台和闽粤经济合作,建设港口工业集群,建成我市港口经济重要发展区域、闽粤经济协作密集区和滨海旅游重要基地,实现发展新突破;西部片区,以平和、南靖、华安为主体,突出山区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建成我市重要资源与原材料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实现发展新跨越。加强“四区”区域间协作,推进联动互动、协调发展。
第三章发展壮大产业体系
围绕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基地、项目组团和企业群体为载体,加快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扶持发展自主品牌,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1678亿元,年均增长15.3%,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418亿元,年均增长18%。
(一)发展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集群意识,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组团,引办产业集约型项目,扶持优势企业、名牌产品做大、优势产业做强,大力发展产业配套和协作企业。重点壮大石化、造船等临港工业和“4+3”主导和重点产业,加快培育汽车船舶、港口设备、机械配件、家用电器、电子仪表、石英钟表、果蔬加工、粮油加工、水产加工、建材、医药、家俱等特色产业集群。食品产业:以打造“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和建设全省特色食品工业城为目标,培育罐头食品、速冻(脱水)果蔬、肉制品加工、水产品深加工和粮油深加工及休闲食品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马口铁、两片罐、纸箱、彩印等包装行业,深度开发食品生产机械,延长食品产业链;机械产业:加快发展汽车汽配、港口机械、智能家电等产品。汽车汽配重点推动重型卡车生产项目发展,建设金龙客车整车生产项目,加快汽车关键配件开发生产,培育汽车产业集群。港口机械以诺尔港机为龙头,吸引配套项目落地和发展。家电工业重点加快智能小家电开发生产,加快灿坤、万利达等产业集群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家用电器产业集群;材料产业:围绕建设全省重要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冶金、建材和造纸业。冶金工业重点发展优质镀锌板、彩涂板等项目,着力培育发展以铁质铝质易拉罐和特种钢、铅、锌等产品为主的金属制品工业产业集群,打造福建特殊钢铁基地。建材工业重点发展石材、石料及建筑模板等加工制造业,引导发展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生态涂料、浮法玻璃及玻璃制品工业,培育建材工业产业集群。造纸工业重点支持高级新闻纸、高强度瓦楞原纸和以进口废纸为原料的丹生涂布纸项目发展,争取林纸一体化项目落地,培育造纸及纸制品工业产业集群;能源产业:围绕建设福建电源基地,加快发展火电,加快开发沿海风能和其他新的能源;医药产业:发挥“片仔癀”、“水仙牌”、“益安宁”等品牌效应,加快发展生物制药,推动中药、中成药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新的医药企业,形成以中心市区为主要聚集区域的医药产业集群;家俱业:加速上下游卷压板、钢管、五金、皮件等产品的发展,培育木制家俱和钢管家俱两个产业集群和芗城、龙文两个家俱集聚区,把漳州培育成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钢管家俱和木制家俱出口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突出发展仪器仪表、高亮度半导体照明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及网络产品、数字化视听产品,扩大数字万用表生产规模,形成以芗城、龙文、龙海为主要聚集区域的仪器仪表产业群。与厦门携手创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培育以中心市区和南靖为主的数字化视听产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重点发展石化上下游产品、精细化工产业和新型特种高分子材料等,打造古雷和招银两个石化产业聚集区;船舶修造业:以龙海紫泥乌礁洲沿岸、海澄玉枕洲环岛和隆教湾岸线及漳浦船舶修造业为基础,争取引进大的船舶修造龙头项目,加快发展配套企业,培育船舶修造产业集群;玻璃纤维产业:重点发展以优质石英砂――玻璃(钢)纤维、电子级玻璃纤维——集成电路铜基板为产业链的新型材料加工产业基地。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几个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引进或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衍生能力的龙头企业,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市形成3—4个产值超过100亿元、4—8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比较优势竞争产业集群,规模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以上。扶持发展建筑安装业,推进做大做强,努力开拓市外建筑市场。到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50亿元,年均增长9.3%。
(二)做大做强工业开发区。按照“集约开发、配套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产业崛起”的思路,整合做大开发区,发展工业聚集区。以国家核实的开发区为基点,推动开发区整合扩大、集聚产业、凸显特色、提高效益。重点加快漳州、龙海、古雷等开发区发展,推动漳州开发区延伸拓展,规划开发港尾工业集中区。引导、扶持工业区集约开发,加大项目引进,发展关联项目。大力发展通用厂房、多层厂房。创新融资体制,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开发区功能。创新发展机制,推进“一区多园”,加快发展特色园区,实行利益共享大力发展“飞地工业”。积极争取设立出口加工区和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争取国家级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扩大到古雷开发区、常山开发区。
(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建设和配套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四个产业,着重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上下游项目,培育智能小家电、视听产品、仪器仪表、石英钟(表)、电源及光电照明、电子元器件及其配套、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机械装备、汽车及其配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13个高新技术优势产业群,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势企业。“十一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30%。
(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工业化,着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纺织、家具、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压缩淘汰生产方式落后、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
二、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强化海洋意识,坚持陆海互动发展,以港口经济为重点,以临港工业为支撑,促进海洋产业现代化、临港工业集群化、发展支撑科技化、生态环境良性化、涉海管理规范化,推进我市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再造海上漳州。“十一五”时期,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6%,到201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20%以上。
(一)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海洋资源。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海洋经济、港口发展等系列规划和审批。编制《漳州石化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古雷港区纳入全省石化等临港产业布局。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管理,整合海洋资源,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妥善处理好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养殖业的关系,合理布局沿海线和招银、石码、后石、古雷、东山、云霄、诏安七个港区产业发展和设施配套。坚持港区联动、港城互动,做好港口规划与城镇、工业区规划的衔接。强化岸线资源特别是深水岸线资源的保护和监管,加强岸线资源开发与后方陆域开发的衔接,有效发挥岸线资源综合功能。合理开发滩涂资源,推进古雷围垦造地项目。有序开发和保护海岛资源,加强九龙江口、东山湾等湿地保护。
(二)加快发展港口经济。按照“加快开发两湾”的思路,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推动港口经济加快发展。坚持临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结合,扶持发展临港产业,加快建设九龙江口、东山湾两个临港产业集聚区。把临港工业作为“工业立市”的重点,大力引进石化、能源、冶金、造纸等重化和基础能源工业,积极发展港口机械制造、船舶修造业,鼓励发展临港大型加工制造业。加快开发古雷港区、招银第四区、白礁作业区,因地制宜发展后石、东山、诏安、云霄港区,推动九龙江沿岸工业走廊连片发展,争取石化中上游产业落户古雷。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重点建设招银港区综合物流园区、古雷和后石港区等物流基地,培育粮食、石化、原材料、家具、农产品等特色物流体系和低温物流。创造条件设立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积极发展海陆路干线运输、集装箱运输,努力开辟新的远洋国际航线,壮大海洋运输业。加快发展港口及港口相关产业,促进船舶物资补给、港航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港口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争取厦门港北岸政策向南岸延伸,努力争取扩大口岸开放。推广名优海产品养殖和生态养殖,扶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和远洋捕捞业,积极发展海洋药品和保健食品。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和休闲业。至2010年,临港工业比2004年翻两番,年均增长25.9%,港口货物吞吐量4000万吨,其中集装箱70万标箱,港口经济成为带动漳州发展的最重要增长板块。
三、提升发展服务业。更加重视服务业发展,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快、水平提升。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380亿元,年均增长11.3%,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5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市场。发展港口物流的同时,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枢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主要原材料和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建设漳州火车站、迎宾路东段、浦口粮食、金峰、桥南区东部等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农业物流体系。引导多种投资主体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专业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资源,加快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搞好市场体系规划建设,加快建设综合、专业和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引导各类主体投资经营市场。整合市场资源,提升做大闽南商业批发市场,改造现有的粮食、家具、食品、汽车、水果、水产品和茶叶专业市场,在市区或合适区域布局新建农业生产资料综合市场、工业生产资料综合市场。建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各类批发市场,推动市场与产业良性互动发展。
(二)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用先进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形式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组织化、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发展商贸业,合理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商贸、餐饮连销便利店、专卖店,稳妥发展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鼓励发展特许经营,支持老字号企业发展特许经营网络。加快建立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快速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提升公共运输水平。
(三)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广告会展、电子商务和社区服务等行业。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分支机构,优化现有金融网点布局,调增开发区、工业区等银行业经营网点。优化辖区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市场体系,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加快发展保险业,重点引进新机构,拓展新险种;依托特色产品打造新的会展平台,构建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展业;结合“数字福建”建设,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发展几个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网上购物。加强社区服务业网点规划,建立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有序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优势,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壮大旅游产业经济。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滨海火山、开漳文化、宋城遗迹、土楼民俗等四大品牌,构建以滨海度假、地质探秘、生态观光、史迹寻踪、宗教朝圣等为主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一批新景区、一批星级接待机构,改造完善一批老景区,开发一批新产品,培养一批高素质管理运营人员和导游队伍,打造以滨海火山为龙头的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争取有1个以上景区进入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5个景点进入国家4A级景点。加快发展工业、教育和科研旅游。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对接厦门、武夷山、珠三角和台港澳等旅游市场,推进区域合作,拓展客源渠道。到2010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988万人次以上,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
(五)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积极培育住房有效需求,扩大住房有效供给,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稳定房地产价格,促使住房价格与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基本适应。强化土地供给约束,促使土地供给与房产需求基本适应。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扩大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建立完善与各类收入、消费群体相适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制度。加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到2010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全市经济适用住房供应量不低于商品住宅供应量的10%。
第四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制定和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可行措施,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农村现代产业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让广大农民与市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建设优质食品供应基地、两岸农业合作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进一步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180亿元,年均增长3.2%,农产品加工率65%,其中食品总产值350亿元。
(一)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引导农业向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聚集,扩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集中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培育水果、水产、蔬菜、花卉四个优势产业和畜牧、茶叶两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农业优势品牌,扩展特色产品原产地认证。水果业:重点发展特色新品种,建设优质基地,做大水果市场,突破保鲜技术,延长应市期,提高产销衔接和加工能力;水产业:重点发展工厂化养殖和生态健康养殖,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休闲渔业、渔业服务业和新型产业,突破超低温冷库建设技术和深加工技术,完善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蔬菜业:重点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发展反季节蔬菜,建设一批高标准、无公害、规模化基地,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建成福建重要的蔬菜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畜牧业:重点发展草本动物、南方奶牛,实施畜禽良种、畜产品深加工和动物保护工程,建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项目,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推广牧、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禽畜产品加工,扶持建设一批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化畜牧基地和加工企业;花卉:重点发展水仙花、国兰、洋兰、榕树盆景、棕榈科植物、多肉植物等特色产品,加快发展鲜切花,做大绿化苗木产业。培植一批上规模花卉龙头企业。提高东南花都品位,建设漳浦马口、龙海九湖和南靖三大花卉交易市场,进一步做大福建花卉第一市;茶叶:重点完善茶叶生产规划,加强茶园土壤监测和改良,推广无公害栽培和先进加工技术,建设一批优质茶叶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加工和营销企业,加强检测,提高质量,扩大出口。到2010年,水果、水产、蔬菜、花卉四个优势产业和畜牧、茶叶两个重点行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80%以上。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重视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加工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工业优势和农村经济发展优势。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区,推动加工企业向加工区集中。扶持一批国家、省、市龙头企业和有潜力、有特色的加工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食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集群。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和合同农业,建立互利共赢产销关系。“十一五”时期,每个主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1-2个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或示范区,拥有3-5家年产值超亿元或超10亿元以上、具有明显区域带动作用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产生1-2个在全国甚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重视产销衔接,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拓展市场的能力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作业水平。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开展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建设龙海北引、漳浦朝阳、诏安三姑娘、芗城宝新、云霄漳江、平和东川、龙海前线、长泰颜府陂等灌区。加强优质稻、甘薯、马铃薯等良种的引进和推广。落实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市场调控,稳定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自给率,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加工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安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十一五”时期,口粮储备保持在8.25万吨,力争粮食自给率保持在50%,确保43万亩粮食应急用种量储备。
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广辟农民持续增收路子。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稳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支持农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扶持农民发展各种工商企业和涉农服务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集中,提高非农就业比重,拓展非农收入来源。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努力改善农民就业和创业环境,优化就业和创业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重视贫困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因灾返贫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
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流转,促进土地向农业企业和大户集中;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健全对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重视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进一步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登记发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推进小型水利和渔港设施产权改革;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灵活多样的抵押、质押等担保形式。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合理调整乡镇区划,精简农村基层政府机构与人员;完善税费改革相应配套措施,推行村财村务公开,逐步化解乡村两级债务;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行涉农案(事)件责任追究。
四、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合理调整乡村布局,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村建设规划。积极稳妥推进行政村重组,撤并分散的自然村,改造空心村,建设中心村,推进人口和要素聚集、基础设施共享、管理服务社区化。建立健全乡村建设管理体制,着力解决乡村脏、乱、散、杂等问题。分期稳妥推进村庄整理,拆危房、拆空房、整旧房、建新房,美化村容村貌。加大“一池三改”推广力度,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做到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规范化排放,努力实现工业在园区、居住在镇(新)区、生活在社区的现代农村新模式。
五、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强化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职能,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差距过大问题。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政通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衔接,推进城乡设施一体化。加快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打造农业实用信息、市场营销、科技示范、资金、政务服务五大服务联动网络。
六、完善农村(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水利“六千”工程建设,到2010年,全市力争实现初级水利化,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5万亩。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完善城乡运输网络,到2007年基本实现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完善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体系,加强农村水土保持、农产品生产环境污染控制,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和沃土工程;完善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控体系,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强有害生物预警和病虫害防治;完善种养业良种体系,组织实施农作物、畜禽和水产三项良种工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建设覆盖全市的检测监控体系,建成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提高村级农民技术员素质。
第五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沿海综合走廊“八大管线”,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交通、能源、信息和防灾减灾设施,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和健全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
一、建设便捷快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为目标,加快建设铁路、公路、港口和综合交通枢纽等集输运网络,构建便捷快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吸引周边地区及赣南、湘南等中西部内陆省区物流,增强综合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国防保障能力。
(一)铁路。开工建设厦深、龙厦铁路漳州段,改造鹰厦线,整合漳州站、漳州东站资源,推进港尾、古雷、东山、云霄、诏安等支线的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扶持盘子并早日开工。规划建设与厦门对接的城际轻轨铁路。到2010年,全市铁路进出通道增至3条,铁路正线里程增加237公里。
(二)公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重点建设沈海高速公路复线漳州段、厦成高速公路海沧界至漳州段,拓宽改造沈海高速公路厦门官林头至长洲段。加大国道、省级干线和国防公路建设与改造,重点实施国道324线、319线改善工程和324线马口桥路段改造,积极推进省道漳东线漳浦路段、官九线长泰草洋至东柏楼、东东线平和段、金上线华安段等干线改造,加快建设诏安林头至公子店、平和坂仔—云霄城关、平和九峰—大溪、龙海上房—长泰城关、龙海白水—赤湖将军澳、南靖山城—书洋—曲江等重要干线公路项目。继续实施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新改扩建通行政村水泥公路1600公里,2007年基本实现全市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标。完善交通客货枢纽站建设,改扩建一批县乡客货运输场站。到2010年,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枢纽站场配套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二级以上公路进出市通道增至13个(高速公路4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60公里。
(三)港口。重点开发古雷港区和招银四区,因地制宜开发其他港区。加快建设码头、航道、锚地、货场、装卸设施等港口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港口通航能力和货物疏运能力。重点建设招银港区7#、8#、9#泊位码头,3.5万吨级进港航道、第四区10万吨级通用码头、塔角作业区2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等项目;古雷港区一德石化公用码头、北1#、北2#、北3#泊位码头,南2#、南9#、南10#、南11#泊位码头;东山港区城安2.5万吨码头和通用码头、冬古能源码头;后石港区3万吨矿建码头、海洋石化和一鑫石化码头、后石港区船舶修造基地等大型业主码头和深水泊位码头;诏安梅岭化工、煤炭码头和云霄列屿煤炭专用码头;古雷港区20万吨级公用航道、石码港区普贤—海门岛乘潮通航3000吨级船舶航道、后石港区15万吨级船舶公用航道、诏安港区3万吨级公用航道;东山铜陵国家中心渔港、诏安赤石湾和漳浦六鳌一级渔港及一批二三级渔港;东山西屿(岐下)等一批陆岛交通码头及连接线等。整体开发角美作业区。引导码头运营商和航运商及货主企业投资经营码头和堆场,促进码头开发投资及业务集约经营。
二、建立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一)培育电力产业。积极推进电力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合理发展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能以及国家扶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扩建成华阳三期,争取在古雷等港区新上火电项目。建设漳浦、东山、诏安等沿海风力发电,推进长泰抽水蓄能电站等前期工作。加强水电开发的科学论证,建成华安红旗山二期、利水、绵良、西陂等水电站项目。积极开拓省外电力市场,争取向华南市场送电。
(二)完善电网建设。加大电网建设,扩大电网规模,优化电网结构,合理布局电网,完善城市与农村电网,促进发输变电协调发展、各等级电压电网配套衔接。分期建成投运变容量为2×750兆伏安的漳州500千伏变电所,新扩建漳浦天福变、南靖紫荆变、东山变、龙池变、九湖变、诏安变、长泰变、东区变二期、龙海变二期、风园变三期等一批220千伏电网项目,形成以500千伏漳州变为中心、北部双回路环网、南部双回路辐射的地区220千伏网架,加快实施一批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到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795万千瓦,电力装机结构为水电8%、煤电90%、风电2%。500千伏输电线路达到120公里,500千伏降压变总容量达到150万千伏安。
(三)加强能源储备和能源应急保障。多元开辟供应渠道,建成漳州市管道天然气工程,建设一批煤炭、石油、液化气等能源中转储备设施,建成市区公交加气站。
三、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镇公共设施投入,提升城镇配套功能。加大城镇道路交通建设,加快建设过境公路和进出城、绕城快速干道,建成市区西洋坪大桥和江滨大道,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际立体交通体系。完善市区路网,协调地下管网同步建设。优先发展公交,合理布局交通线路,延伸拓展公共交通网络,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各种交通运输配套的城市交通体系。完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合理利用和保护城镇水资源。加快城镇供水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市区和县城供水管网改造,改造漳州第一水厂,建设金峰开发区、漳州开发区、龙海开发区、古雷开发区、诏安亚湖等供水工程。抓好城市防震、防火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建设一批公共人防工程,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加大城市绿化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加强风景名胜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城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会展等公共社会事业和文化设施。实施一批残疾人无障碍工程。加强城镇污水、固体废弃物和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强“两江两溪”水环境污染、市区三湘江和九十九湾及县城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到2010年,主要河流流域的县都要建成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和一座以上垃圾处理场,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60%以上,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
四、构建健全的防灾减灾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快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抗御灾害能力。
(一)江海堤防和水利除险保安。加强江海堤防、排涝抗旱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九龙江下游防洪堤四期加固扩建和芗城浦南、龙海、漳浦鹿溪、诏安东溪等防洪堤加固工程及列入省海堤除险加固的第五期工程,推进一批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及水利工程除险保安等项目。到2010年,基本消除重点病险库和大中型水闸的安全隐患,全面完成各类病险库加固任务,实现95%以上大中型水库和水闸的正常运行,市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至200年一遇,县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至50年一遇,重要海堤防潮能力达到国家新颁布执行的防洪标准。
(二)调蓄水和农村饮用水工程。重点推进九龙江向漳州开发区调水、漳江及祖马林、峰头水库向古雷开发区调水、东山向东渠引蓄水改扩建、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跨县域、跨流域的引调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南靖象溪龙头水库及二级扩建改造、漳浦朝阳水库和土塔水库、诏安哈溪水库等一批蓄水项目。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0年,全市人民基本能喝上干净卫生的水,逐步实现全市行政村通自来水。
(三)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预警救援体系。健全灾害性气象预警救援体系,建立统一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平台,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立全市地质山洪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和台风、霜冻等自然灾害气象应急预警系统及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到2010年,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体系建设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和预警三个系统,建设市县两级指挥中心和县区宣教基地,逐步改造农村危房、城镇预制板房和沿海石结构房屋,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到2010年,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或相当于当地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健全地质灾害预警救援,重点建设群测群防、专业监测网络和地质灾害信息、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到2010年,基本建成市级和重点县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全市需要治理(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率达40%以上;健全海洋灾害预警,构建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体系,突出抓好赤潮等海洋灾害预警预报。
(四)沿海防护林和森林防灾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沿海防护林基干带合拢加宽、老林带更新改造、沙荒风口治理、农田林网和红树林建设,加强高效防护林体系建设、低质林改造和红树林引种驯化等示范工作,加强“两江两溪”等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城镇周边景观林、交通要道护路林的保护和建设。加大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建设防御森林灾害工程,防止有害生物危害和森林火灾。至2010年,建成海岸线上多功能、多效益的绿色屏障,大陆海岸线基干林带长500公里以上。
五、建设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按照“突出应用、资源共享、网络共建、技术创新、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发展思路,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网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网”融合,促进“三网”综合接入。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电话,实现电话网和IP宽带网覆盖城乡。完善政务信息网,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加快建设办公自动化、重要业务系统、重要基础数据库,推进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完善电子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立地名数据库,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立和完善市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海量地理数据库。到2010年,互联网用户普及率15%以上,五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第六章推进城乡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淡化行政区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融合,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区域一体、联动发展的格局。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南部城镇群,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和城镇协调发展,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推进人口和功能城镇化。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48%,中心城市建成区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
(一)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科学编制全市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完善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规划、九龙江两岸城镇规划,把中心城市周边1000平方公里区域纳入规划控制范围。编制沿海城镇群和东山湾城镇群规划,修编中心县城规划,完善高速公路互通口、铁路站点、重要港口所在地、重点发展区域及其他城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和实施,维护规划严肃性。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实行定期更新机制。
(二)做大做强中心市区。按照“规模做大、产业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总体要求,加快金峰、蓝田等工业区发展,繁荣中心城区市场和物流,加快发展各种服务业,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集聚、经济繁荣,建设创业型城市,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按照“建设新区,开发沿江,改善旧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壮大中心市区规模。建设新区即以“东移、南扩”为重点,实施市区“东移、西进、南扩、北延”发展战略,推进行政中心迁移东区,五年基本建成5.3平方公里新东区;开发沿江即加快开发九龙江两岸和南山片区,高标准建成江滨大道和沿江景观,推动城市向东南拓展;改善旧城即有计划、分步骤、高标准改造老城区,提高改造层次,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角美镇区、招银港区、金锋片区、靖城西中部片区建设,形成“一城”(中心城区)、“一港”(漳州港)、“两轴”(东西发展轴即由靖城--金峰—中心城区—角美—厦门海沧和东南发展轴即由靖城--金峰—中心城区—龙海市区—漳州港)、“四组团”(角美组团、龙海组团、金峰组团、长泰组团)的城市带,构建生态工贸港口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框架。
(三)协调发展县城和小城镇。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以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强化辐射带动和吸纳人口为发展方向,发展壮大中心县城,做大县域城关,推进龙海、漳浦等县城做大做优,发展壮大为中小城市;加快发展小城镇,以港口开发、工业区做大、市场发展和经济繁荣带动城镇扩张,以产业聚集带动新的城镇形成。加快发展重点、卫星和中心城镇,培育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和古雷开发区两个滨海城镇,龙海、漳浦要培育3个以上中心城镇,其他各县要培育1—2个中心城镇。到2010年,人口规模10万人以上县城2个。
(四)强化城市(镇)管理。依法加强城市(镇)管理,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长效机制,促进管理与建设协调、管理档次提高。建立健全与城镇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搞好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善投资、就业和居住环境。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按照“联动发展四区”的区域生产力发展布局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明晰定位、凸显特色、挖掘潜能,推进重点带动、整体发展、梯次跃升,持续提高县域综合实力。
(一)东部率先崛起。东部片区要以漳州、龙海、长泰开发区为载体,积极参与厦门特区的产业布局调整,加快产业、项目对接,努力培育食品加工、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文体用品、建筑材料五大产业集群。加快招银、后石、石码等港口开发,带动临港制造业、仓储物流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滚动发展,加快形成临港产业体系,逐步建成新兴制造业基地、两岸经贸合作基地的主要部分,承接台资、外资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密集区,实现率先崛起。
(二)南部重大突破。南部片区要加快古雷港区、东山港区、诏安港区开发和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完善港口设施配套,推进石化、钢铁、造纸等一批临港工业大项目落地,促进以临港工业为支撑的港口经济加速发展。做大做强古雷、云霄常山、诏安等开发区,加快建设赤湖污染集中控制和皮革塑品工业集中区,力争成为吸纳台湾和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水产品物流,做大优质水产品养殖规模,把南部打造成水产品加工产业地基。建设东山海洋捕捞产业化基地和渔具工业集中区。发展壮大滨海旅游经济。培育发展若干个生产要素密集的城镇化组团,促进发展实现重大突破,打造漳州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西部加快发展。西部片区要加快发展食品加工、机械铸造、电子信息产业和矿产采选业,打造特色产业链,壮大工业经济。发展特色和生态农业,做大蜜柚、香蕉、茶叶、花卉、食用菌、麻笋、蔬菜、药材、林业、畜牧、淡水养殖等特色生产基地,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土楼和生态旅游。发展壮大平和工业区、南靖高科技园区,开发武林片区,建设南靖奎洋民营工业和华安丰山工业集中区,推进南靖高科技园区与金峰开发区、长泰开发区与龙海开发区对接,做大万利达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飞地工业”,带动平和、华安共同发展。
三、加大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致力改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和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优先考虑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发展项目。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以及高山族的扶贫开发力度,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完善对口帮扶制度,扶持开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四通”工程建设,争取到2010年各行政村基本实现通安全饮用水、通硬化路面公路、返盲行政村和20户以上盲点自然村通广播电视、5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共交通。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交通与环境设施建造成本过高的乡村,实施搬迁“造福工程”。
第七章提升对外开放与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把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两大动力,坚持外向拉动、民营推动,促进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形成外资、民营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一、坚定不移实施外向拉动。到2010年,重点主导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提高到40%,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资所占比重提高到30%以上,实际利用台资占5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0%以上。努力建成全国外资和台资投资密集区、全国重要的对台经贸合作基地。
(一)全面提升对台合作水平。以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契机,主动呼应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部署,出台鼓励台商投资与扶持台资企业的发展政策,加大对台招商引资,扩大对台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台合作全方位升级,为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多作贡献。
1、深化对台农业合作。发挥对台农业比较优势,拓展农业全面合作,大力引进台湾良种和深加工技术。做好原先台湾对漳州需求较稳定的农产品间接或直接贸易,扩大在台湾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农产品生产,引进台湾农产品产销班、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把漳州建成台湾农民创业园。发挥对台作业点和小额贸易优势,建成台湾农产品拓展大陆市场的重要中转基地。用好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实验区扩大到全省的机遇,加快建设“四大基地”、构筑“八个示范区”、“五个中心”和“三大平台”,提高在“三项能力”和“三大作用”中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成为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先行区,争取成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协会”。
2、深化对台工业合作。发挥港口、腹地、淡水等资源综合优势和台资工业相对集中优势,加大对台工业招商引资,做好重点台商的服务与联络工作,引导现有台资企业增资扩产,创造条件吸纳台湾电子信息、机械、石化、能源、造船等重大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整体性转移,加快推进千兴不锈钢等项目落地,力争对台临港产业引进持续有重大突破,培育形成新的工业产业链。
3、深化对台第三产业合作。更加重视台湾第三产业的引进,大力引进台湾第三产业,推动台湾科研、金融、贸易、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高层次人才加快进入我市,推动服务业升级,争取设立“台湾商品一条街”。加强两岸旅游合作,推动滨海火山等重点旅游景点和旅行社服务双向对接,吸引台资开发旅游景点,借助台湾旅行社宣传漳州旅游景点和资源,争取纳入台湾游客大陆观光旅游重要线路;加强合作载体平台建设,提升办好“4.9”漳台经贸恳谈会、花博会和各种文化、宗教交流等活动,争取建设海峡两岸论坛基地,争取到台湾本岛举办商品展销会;借助台湾市场销售渠道,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到台湾设立分销机构,扩大对台直接贸易。
4、深化对台科技、文化、宗教和民间信仰等交流合作。深化对台科技合作,对接台湾研发网络,引导到我市设立研究机构,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强文化、宗教和民间信仰交流,发挥开漳文化、乌石妈祖文化、关帝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广泛开展与台湾各界、各阶层的文化交流,吸引漳籍台胞寻根谒祖,推动漳台族谱对接和赴台展示,争取设立海峡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对台文化基地。深化对台教育、医疗等交流合作,吸引台资到我市举办医疗和教育机构;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拓展对台劳务合作。
5、深化对台民间合作。发挥台商协会作用,加强与岛内行业公会、商会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对台基层民间交流和城市交流,推动我市与台湾中南部基层民众开展广泛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创造条件建立城市交流互动机制;争取“金厦通道”拓展,漳州港与金门直航。
(二)持续深化对港澳侨合作。积极搭建对港八大平台,加快推进对澳四项合作,全面提升对港澳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大力度吸引港资,争取更多港籍乡亲帮助招商引资。加强与香港物流业的合作,建立跨境的现代物流网络。吸引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参股,推动我市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设立营销中心、运营中心。加强与港澳中介、会展、旅游业的合作。支持港澳企业参与我市企业的重组改造,扩大对港贸易和转口贸易。创造条件规划建设“CEPA商贸中心(一条街)”。加强与港澳各类机构、组织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加强侨务工件,进一步做好“理解侨心、凝集侨力”工程,特别要做好新生代及新华侨华人的工作。进一步扩大海外联系面,以华人华侨相对集中的东南亚地区为重点,利用闽商和华商网络,加强联络沟通,建立长效互动机制,积极引进华侨到我市投资。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
(三)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大各类项目投资和技术管理引进,推动外资产业投向高级化、区域分布合理化、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实现利用外资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引导外资投向主导重点产业、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参与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扩大服务贸易领域投资。鼓励外资增资扩产、购并重组,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生产基地、研发和营销中心,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创新招商引资,提高招商的针对性,有效开展以商引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和专业招商,积极参与“9.8”投洽会、“6.18”项目交易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完善引资项目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实行重大外资项目报批、落地、建设、投产“一条龙”优质服务。
(四)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坚持以质取胜和多元化市场战略,巩固港澳、东南亚等传统市场,深度开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大力开拓俄罗斯、非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扩大机电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名牌产品等出口比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扶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外贸企业,引导企业从贴牌生产转向创立自主品牌生产。完善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服务体系,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建立健全贸易壁垒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大力发展以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对外投资,建立优势产品的境外生产和营销网络。积极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大力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建立高效完善的口岸查验和运营服务机制。创造条件扩大口岸开放。做好出口退税工作。
(五)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与交流。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主动融入厦门湾经济圈,加快厦漳跨海大桥建设,推进与厦门和泉州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构建、市场开拓、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构建协调发展、紧密合作的厦漳泉城市联盟。深化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先进地区的协作,积极承接其产业转移。积极开展山海协作,加强与龙岩、赣南、湘南等地的合作,推动闽西南五市和闽粤赣十三市合作朝更深层次发展。
二、更加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围绕“增长方式集约、产权结构多元、产业组织合理、管理制度科学”的目标,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素质,提高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一)激发民间投资主体活力。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原则,消除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舆论、政治、法律等方面支持和保护民营经济发展,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调动民间原创力和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创业当老板,依靠民众的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依法保障私人财产和合法权益,保护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主的安全。
(二)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对民营经济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不限经营行业,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保障民营企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三)活跃民间资金投放形式。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导、扶持民间资本进行多形式、多领域的投资。引导经济能人带头创办企业,发展能人经济。引导民营企业内引外联,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发展混合经济。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引导民营企业立足优势资源搞加工,围绕现有产业搞配套,发展项目组团,形成集群发展。
(四)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健全民营企业项目对接、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对外合作、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科技、信息、咨询、就业、会展、会计、律师、经纪等市场中介服务。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同业公会,有效发挥工商联(商会)、个体协会的作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扶持发展政策,及时有效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各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推动民营企业机制创新。进一步规范运作,依靠机制创新推动民营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加快产权制度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借力发展,实行股份制改造,推行产权多元化,创造条件上市融资;加快技术体系创新,推进民营企业科技进步;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领导、用工、决策等制度,规范财务、成本、质量、营销等专业化管理,加快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加快品牌创新和建设,支持申报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申请国外相关认证。倡导品牌联合,共同做大品牌和产业;加快民营企业人才创新,努力引进和培养职业经理、各种技术人才。提高企业家素质,打造企业家品牌,增强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塑造企业形象。
第八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文化和医疗卫生体系,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一、建设创新型漳州。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依托、科技中介服务为桥梁、政府宏观协调和政策倾斜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创新基础平台,推进科技基础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促进平台、研究开发协作平台、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比较优势产业和领域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研中试基地,形成一批核心或比较优势技术,力争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制造业、节能与新能源、农产品保鲜等若干关键领域取得进展。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完善科研成果生成、推介和转化服务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进专利产业发展。到2010年,科技进步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与全省同步,科技综合实力、公众科技素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社会R&D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发展优先,均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健全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保障制度,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制度,积极推进“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整合教育资源,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危房改造,基本实现校校“四有”目标;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达标层次,建成40所左右的省级达标高中。扩大优质高中校办学规模,提高一般高中特别是民办高中和农村高中办学水平。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优质高中和薄弱学校建设。到2010年,全市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发展。新建4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全市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14所,每个县要办好一所重点职校。建立起以重点职校为核心、各类职成校参与的开放式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重视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继续完善厦大漳州校区、漳州师院,推进漳州农校与福建农大合并,加快高教园区建设,扩大职业技术学院和医学护理职业学院办学规模,支持办好天福茶学院等民办高校,加快民办高校正式办校步伐,规范办学行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推进远程教育以不同形式覆盖城乡学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支持发展幼儿教育和残疾人等特殊教育,完善幼儿教育和残疾特殊教育体系,各县(市、区)兴办一所配套较完善的特殊教育学校。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重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群众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10年,基本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每千人口病床数2.8张、医生数1.3人;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和0.3‰以内;人均预期寿命75.3岁。
(一)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疫情直报体系。积极有效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制定实施妇幼保健、职业病、精神卫生病等专项防治规划,加强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治。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建设,形成完善的农村三级基本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全面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户实行医疗救助,到2010年,全市农民新型医疗合作参保率80%以上;完善城市医疗服务,建立综合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完成市级传染病医院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引导发展民营和外资医疗机构;完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乡镇)。
(二)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学校、社区、农民、残疾人体育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一批标准田径场、标准游泳池、灯光球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培育一批特色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到2010年,全市体育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5%,成年人体质合格率达到82%以上,90%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步建成全民健身体系。
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的文化体系。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市级图书城、新区图书馆、漳台文化交流中心,各县(市、区)建成并完善配套“三馆一站”。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民族和民间文化资源,弘扬和保护发展开漳文化和其他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发展芗剧、木偶等民间文化艺术。加强文物保护和古籍整理。树立文化经济观念,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加快建立文化产业体系,发展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图书报刊业、文化网络业、文化旅游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文化企业,打造几个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争创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强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注重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重视新闻出版业发展,培育发展音像电子出版业、网络出版业等新的业态,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设;重视发展广播电视,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与宽带化改造,基本实现市区、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90%的街道(乡镇)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的社区和行政村有文化室。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9%以上。
五、培育壮大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党政、企业经营、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抓紧培养一批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快培养重点领域(学科、项目)领军人才,壮大企业家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做好人才引进和使用,形成人才与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吸引各类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我市创业就业,留住本地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聚集。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1.7万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达到0.78万人,高技能人才新增0.82万人。
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加快综合改革,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建立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技术服务水平。依法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妊娠等行为,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实行资源共享、组合优化。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到2010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5%以上,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2-3‰以下。
七、积极发展老龄、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事业。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养老设施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模式,加快建立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扶持各种资本投资老年产业、发展老龄服务业,建设一批老人公寓,一批布局合理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公墓;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大老龄、妇女、儿童等事业投入,完善各级老年大学和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结合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建设一批老龄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文化和体育活动场所;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条件。
第九章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漳州和节约型漳州。到2010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先进,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以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0%,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增加65%。初步建成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名市。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采取综合措施,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推动公民自觉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粮,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促进机制,鼓励生产、使用节约型产品;坚持节约用能,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和节能型交通工具,推广使用节能产品,推进公交车辆、出租车使用天然气;坚持节约用地,集约乡村和城镇建设用地,发展节地型建筑,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工业土地,提高工业项目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及时处置和盘活闲置土地。严格土地管理,采取耕地开发、土地整理、滩涂围垦等综合措施促进耕地占补平衡;坚持节约用水,实施水资源功能区划管理制度和用水论证制度,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大力发展节水工业,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扩大节水作物种植面积。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坚持节约原材料,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广使用新材料,推行木材节约代用。节约包装材料,防止过度包装。积极发展和推广散装水泥。
二、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继续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强环境安全日常监测及监管,构建环境预警体系、环境应急响应体系、环境修复体系。加大工业污染治理,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推广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到2010年,全市主要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清洁生产,30%规模以上重点骨干企业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强水环境治理,实施“两江两溪”流域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治理,全面完成重点流域沿岸垃圾集中处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污任务,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污染。整治重点矿业开采区、重点水土流失区等生态脆弱区,严格河道采沙管理,对不符合流域开发规划、下泻流量不能满足下游生态用水需要的水电站进行清理整顿。严格执行海域功能区划,加强陆域排海污染综合整治,加强九龙江出海口和东山湾等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抓好城市大气、固体废物污染、声光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医疗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到2010年,全市4条主要河流有90%的省控、市控断面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标准,90%的断面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标准,城市(含县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45%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天数不少于310天。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主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防风固沙区、河口湿地区、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强制性保护重点区域,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生态示范区的试点县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一批生态乡镇、社区(村庄)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成一批社区绿地和大型公园绿地,扩大城市绿化空间。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加大生态公益林、湿地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建立和扩大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至2010年,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在全市森林面积的30%以上,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江河沿线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80%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13.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机制,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循环。在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社会消费五个环节推行资源综合利用。扶持发展资源回收再生产业,规划建设再生产业园区,培育再生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组织实施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产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和若干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区、农业园区。
第十章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推进和谐漳州建设。
一、努力扩大劳动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就业再就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政府保障充分就业的重要职责,把失业率和新增就业岗位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广辟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总量,提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率。完善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优化就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实施“金保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信息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鼓励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推行劳务派遣工作。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企业补充保障和商业保障;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有条件的县区率先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全面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员覆盖、应保尽保;加强社会救助,逐步建立城乡低保、灾害救济、五保供养、专项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逐步提高农村五保和残疾人、孤残儿童等社会低收入或无收入阶层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慈善募捐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城乡困难家庭第二层次救助。优化社会福利设施布局,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扶持民办福利机构发展。
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推进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强化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打击非法收入,抑制灰色收入。鼓励各种生产要素依法获得收入,保护各种合法收入。完善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766元和6276元,城镇恩格尔系数35%,农村恩格尔系数40%。
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围绕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扩大住房消费,基本实现城镇居民户均一套住房,逐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继续推动通信、计算机的普及,鼓励节能环保轿车进入家庭,促进教育、健身、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鼓励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通过健全公共服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发展商业保险等措施,有效解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通过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逐步在城市定居落户,壮大城市消费群体规模。建立健全市场价格预警机制,加强对教育、医疗、住房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监管,依法打击价格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预期,增强即期消费。继续发展消费信贷,鼓励持卡消费、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自觉接受新闻媒体、民间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城镇社区(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发挥居委会、村委会、职代会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推行政务、村(居)务、厂务、校务、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决策要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充分进行协商。维护社会公正,注重社会公平。
(二)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改革,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健全预防腐败各项机制,依纪依法惩治腐败分子。严格审计监督,维护财经法纪。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拓展法律服务领域。
(三)加快建设“平安漳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继续落实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对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处置能力。加强司法保障,提高政法部门的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围绕“五个提高”、“五个下降”、“五个遏制”、“五个防止”的总体目标,突出政治稳定、治安稳定,兼顾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树立立体运作、持久长效、标本兼治、百姓满意的平安观念,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体系、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维护经济运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完善严厉打击犯罪工作机制,有效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稳定。到2010年,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平安县”标准。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经验教育,开展爱国、爱乡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发展氛围。
(二)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信用法规,建设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完善信用监督管理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加快建设信用市场,培育发展一批信用服务机构。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道德为支撑、征信市场为基础、法律法规为保障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信用制度。
(三)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村镇、社区、行业、单位)等创建活动,显著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创新发展群众性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巩固双拥共建成果,提高双拥共建水平。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抓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强化国防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防交通建设,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建设快速反应、保障充分的国防动员机制和体系。
七、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完善顺畅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和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整顿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相关协调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预防、预警、化解工作机制,畅通人民群众信访渠道,实行疏导结合,有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与经济手段,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一章加快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突破,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确保政令畅通。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人员结构,理顺职能分工,基本实现政府职责、层级以及机构、编制的法定化。强化公共服务的属地化管理,政府的主要职责要转到从事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主要要素要更多地用于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上。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务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社会发展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社会信息反馈制度。
二、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加大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加快劣势企业退出步伐,集聚国有资本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深化公用事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开展用电大户直购电试点。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出资人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完善国有资本预算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制度。健全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三、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产权交易。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加快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政府机构的脱钩和改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整合产权交易平台,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办法。健全和规范会计、律师、公证、审计、咨询、代理、企业评价、资产及物业评估等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培育产权、拍卖、古董、旧货市场和典当行。
四、完善财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落实各项配套资金,提高县乡财政公共保障水平,建设健康县乡财政。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实行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加强政府非税性收入管理,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管理。加强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管理,规范基本建设投资。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市场引导、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规范招投标行为,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代建制,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的新机制。
五、加快公共服务业改革。深化公共服务领域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打破政府包办社会公共服务和行业垄断。合理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加快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和改进市场准入管理,降低准入成本,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非义务教育、非基本医疗卫生、群众性文化体育、城市供气供水等公共服务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后勤服务。
第十二章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完成《纲要》各项任务,关键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一、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规划目标和任务细化到具体项目上,形成“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扩产一批”六个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格局,增强项目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一)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把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千方百计激发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扩大投资,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四个提高”(即投资增长幅度提高、全市重点项目占全省重点项目比重提高、生产性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比重提高、在建重点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投资超过1500亿元。
(二)加大项目策划生成。加强项目策划开发,建立和完善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力量策划生成项目。结合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制定和各项具体工作,从产业规划布局对接、资源比较优势、现有产业链延伸、区域合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不断生成一批各方面的建设项目,保障“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项目支撑。
(三)努力扩大制造业投资规模。依托产业链、产业群及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和加快建设一批临港工业、“4+3”产业等发展潜力大的骨干项目,尽快形成一批扩张能力强、能较快形成产业集群的项目组团,促进工业项目集中布局、集约用地、资源共享、配套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不断扩大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规模。
(四)积极争取布局和项目。主动加强与省里总体规划、各行业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支持,争取我市相应规划进入全省布局。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重大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审批或核准,进入国家和省里支持盘子,创造条件促进项目落地。
(五)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强化财政的公共服务职能作用,财政资金优先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场体系完善、社会治安与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二、创新规划实施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三级三类”规划编制审批、组织实施和评估检查长效工作机制和规范化工作程序,充分发挥规划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确保《纲要》的顺利实施。
(一)维护规划严肃性。本《纲要》是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指导“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把《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上,落实到发展政策措施上,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落实到年度工作任务中。《纲要》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市政府将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所提出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部分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任务,是市政府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要切实履行,努力完成。要建立规划评估修订制度。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评估,专项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规划实施期间,由于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它不可预见因素,导致规划运行严重偏离目标或与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时,市政府要及时提出调整议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二)加强规划间衔接。本《纲要》是今后五年各专项规划和县市区规划的总纲。各部门专项规划和各县区发展规划,必须以本《纲要》为指导,在本《纲要》的主要精神和总体框架下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生态发展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各种专项规划,要主动与本《纲要》衔接,各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等内容应以本《纲要》为主要依据,确保规划的协同和同步。市政府要成立规划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实施和协同。
(三)创新发展保障规划。完成本《纲要》,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承担风险,善于创新机制,特别要善于应用改革的途径、市场的运作、社会的办法、资源的整合等有效措施来破解瓶颈、推进发展。对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用发展的办法解决。
(四)凝聚力量实施规划。组织实施和完成好本《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主要任务,既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引导作用,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的参谋监督作用,市场、民间的配置推动作用,更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激发市内活力,广泛借助外力,争取上级支持,凝聚一切力量和各种要素,推动规划蓝图变成发展现实。
(五)加大力度宣传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一五”规划宣传,让《纲要》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