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李朝民

摘 要:从传统文献的采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评估体系和整合不同信息资源4个方面,提出了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评估体系;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大量应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形态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断地提出各种设想,图书馆会走向何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应该如何进行?有人认为传统图书馆将被数字图书馆取代,也有人认为图书馆会以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混合形态出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将是数字化电子文献和传统印刷型文献并用。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人们设想的数字图书馆,或是混合的复合图书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永远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那么,我们当前应该如何开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笔者就当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 继续完善传统文献的采编工作   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依然是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方面,印刷型文献的采编工作相对数字化电子文献而言,各图书馆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这些工作经验既可帮助我们继续完成传统文献的采编工作,也为我们在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判断文献信息的内容质量以及如何满足用户对本馆的信息需求等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然而,当前图书馆的传统文献采编工作与以往相比毕竟有所不同。在文献采选的查重工作中,还要注意本馆“虚拟”馆藏的相关内容;在具体操作上,则更多地开始采用网上选购的方法。在文献分编工作方面,更要注重文献信息内容的多层次揭示,以便可以把分散于各种不同载体中的文献信息,能按文献的知识内容加以整合、组织。  

2 加强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   数字化电子文献的资源建设是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电子文献类型复杂,既有信息量大、更新快、检索方便、容易共享等优点,也存在需要特定的使用环境以及长期保存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而言,哪些应该“拥有”,哪些可以“存取”;哪些馆藏的传统印刷型文献需要数字化,哪些网上文献信息可以成为本馆的“实有”馆藏等等,都是我们在建设本馆电子文献的资源时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应该有不同的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策略,基层小型图书馆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努力提高自己的“存取”能力;当然,本馆有特色的传统文献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共享的可能。大型研究型图书馆则不然,在思考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时,除了满足本馆的用户信息需求之外,还应该更多地承担起社会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责任。应该指出的是,当前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迫切需要有一个社会的分层次的总体规划。各图书馆,特别是大型的研究型图书馆也可以在这个总体规划之下实行分工合作,建立起社会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真正做到社会文献资源信息的共享。  

3 建立不同类型之间信息资源的选择原则  

3.1 服务对象的使用目的与习惯   图书馆用户之间的差异很大,文献信息的需求目的和查阅习惯各不相同,应该多考虑服务对象使用上的方便。科研资料、数据以数字化电子文献为好,便于检索查找,而且信息更新快,在文献信息查准、查全等方面都有优越性。文化消遣型需求受阅读习惯的影响,传统印刷型文献可能会更受普通读者的欢迎。  

3.2 本馆的文献收藏特色   图书馆的文献收藏特色是某一图书馆长期文献资源建设的结果,往往会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也是该馆作为社会的整体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这部分文献,如果出版形态没有变化的话,不要轻易地变动,以求图书馆文献收藏特色的完整。  

3.3 文献信息收藏的经济因素   图书馆都希望自己能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获取文献信息的经济性,这也是我们做出选择时应该研究的问题。在文献采选的商务活动中,特别是电子文献,出版商会在不同载体类型的文献推广上采用多种销售手段,应该有许多具体的值得我们注意的和经济的采选方式。  

4 完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评估体系   良好的评估体系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保证。在信息资源建设出现的“实有”和“虚拟”变化的今天,完善当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评估体系,也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当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评估体系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  

4.1 满足用户文献信息需求的能力和用户使用文献信息的方便程度   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用户利用图书馆最重要的是能够取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至于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是图书馆自己的“实有”馆藏还是“虚拟”馆藏或是通过其他途径“存取”的社会信息资源,对用户而言并不十分重要,用户关心的是能够非常方便地获取和使用所求信息。所以,满足用户文献信息需求的能力和用户在使用文献上的方便程度,应该成为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评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4.2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数量和质量   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一直是图书馆提高用户文献满足率的重要保证,但在信息资源多元化的今天,仅依靠提高馆藏数量来提高用户的文献满足率是很困难的。评价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在注意可利用文献信息数量的同时,更要看到馆藏文献的质量,看到文献信息的知识价值和利用率,以及不同类型信息资源间的复合利用能力。然而,如今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既有“实体”馆藏,也有通过“存取”获得的“虚拟”馆藏。因此,当前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评估体系,在评价图书馆“实体” 馆藏的同时,还要评价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更要评价图书馆“存取”社会文献信息,获得的“虚拟”馆藏的能力,因为这是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4.3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   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文献信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图书馆受客观条件和经济能力的制约,与用户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之间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把图书馆有限的信息资源功效最大化和实现文献信息社会共享是缓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应该成为信息资源建设的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要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除了馆藏文献的质量外,还取决于图书馆整合不同类型文献信息的能力和“存取”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  

5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   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混合体,有传统文献,也有电子文献,可以是“实体”馆藏,也可以是通过“存取”获得的“虚拟”馆藏。而各种不同载体类型的信息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给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整体效益的发挥。笔者认为,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最迫切的任务是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各种不同类型文献信息的无缝链接和检索。就是说,图书馆可提供利用的信息资源,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信息资源,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检索途径在一个友好的界面上有效显示。而要实现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工作。   (1)以统一、标准的格式对本馆所有的、可利用的文献资源进行多层次的分编加工。不管是传统文献、电子文献,还是通过“存取”获得的“虚拟”文献资源,都按统一、标准的分编格式进行多层次的分编加工,这是实现不同类型信息资源无缝链接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   (2)建立统一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服务。原有的信息资源可以是多种载体类型的文献,而图书馆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编加工后形成的、用于揭示文献内容的检索信息可以是统一的电子信息,这就为我们整合信息资源,采用统一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把分散在不同信息载体中的信息内容按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提供一站式的检索服务,然后,依照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原有的方式提供用户使用。这也是当前整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提供综合服务的比较现实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麟.国内外复合图书馆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66-71.   [2] 罗晓鸣,刘波.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及其优化管理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5(3):49-51.   [3] 陈力.论数字图书馆的多元化资源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9-13.   第一作者简介:李朝民,男,1954年10月生,1984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图书馆学专业,副研究馆员,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