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活动为契机,深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巩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办好职业高中,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促进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当前我市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因素分析
"十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基础教育得到空前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的规模及质量,又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加,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1990年的 20,564,000 元,增加到2003年的 148,700,000 元,全市各级种类学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及体育设施等办学条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在校生学生辍学率2.01%,小学毕业生入学率98.75%,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7.3%。通过各种形式,改进和加强了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上升,全市现在专任教师8914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1364人,占 16 %,大专学历4162 人,占 47 %,有高级职称 2840 人,占31%,有中级职称5102 人,占57 %,民办教师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教师逐步成为受人羡慕的职业。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2001-2003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起动。招生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03年成人考试工作获得国家教育部表彰,控制流失生工作成效显著。薄弱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校办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不断加强至2003年度,全市城乡基本达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九五"计划初期的99.1%提高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从89%提高到98.75%;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从95%提高到99.8%;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从70%提高到90%;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农村中小学校舍基本满足了义务教育的需要,砖瓦化程度也从"九五"初期的92%提高到99%。
2004-2005年预测:
新课程改革工作将全面展开,并将取得初步成果。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初见成效,危房改造工作将取得较大进展,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将大幅度提高。
(二)、综合因素分析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布局调整工作压力将不断加大,经济形势日趋好转,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将严重滞后。宏观政策向私立学校倾斜,公办学校办学压力增大,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公主岭,地处长春市近郊,生源流失严重,长春市与我市抢夺优势生源形势日趋严重,随着人才需求量变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乏力。
三、"十一五"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发展目标
1、幼儿教育
"十一五"计划期间,继续以市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带动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达到每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园。同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班)的规范整顿力度。加大检查验收力度,幼儿园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园标准。
小学附设幼儿园班中的小班(3-5岁儿童班)逐步由村、校独立幼儿园取代,市区取消校带学前班,全市城乡幼儿园以40% 的平均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学前3年教育率达到85%以上,农村普及学前教育率达50%以上,3至5周岁儿童入园率达到70%。
2、九年制义务教育:
我市小学和初中实行"六、三"分段(即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满七周岁为入学年龄,小学毕业生按行政区划分直接进入初中学习。基本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预计2010年市区小学学生流失率控制在0.5%以内,农村控制在1%以内,小学在校生达到31556人,初中学生流失率控制在3%以内,在校生达到28681人。2010年,城镇小学、初中全部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小学从四年级起全部开设英语课;计算机的开设要从小学开始。
3、普通高中:
办好普通高中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国家输送人才,在确保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并逐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十一五"计划期间,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普通初中在校生的20%左右,2010年以后市区普及高中教育,农村高中普及率达50--60%。
4、职业技术教育:
"十一五"计划期间,全市建成以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范家屯二职和秦家屯职业高中及各乡镇普通初中附设职业班为补充 、适合各地不同经济形态的多学科、多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网。扩大对外联合办学规模,提高对口升学学比重。
5、成人教育:
建立以市、乡(镇)、村三级办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学科的成人教育体系,并逐步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在岗劳动力的科学及文化素质,为发展当地经济培养各类技术人才。
"十一五"计划期间,全市成人教育分三个层次同步开展工作:一是在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成人的基础文化补习教育,2010年完成青壮年劳动力的初等文化补习任务。二是培训在岗劳动力。三是培训各专业骨干力量和基层管理人才。
6、特殊教育: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办好聋哑学校,到2010年残疾儿童入学率及巩固率达到97%以上。在加强小学部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初中部的招生规模,形成九年一贯制的特殊教育体系,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7、民族教育:
一是加大对朝鲜族学校的资金投入,确保我市唯一一家朝鲜族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到98%以上。
二是开展民族教育大团结活动,做到没有种族歧视,形成一个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
8、民办教育:
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使其步入正常的教育教学轨道。
(二)主要任务
1、深化改革,进一步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强大的教育体系。
2、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寄宿学校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村小逐步被合并,30%的乡镇中心校将采取寄宿制 。危房改造将加大力度,计划改造成危房面积共计78979平方米,其中农村中学18979平方米,农村小学60000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
3、加大发展职业与成人教育,增强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职业供需人材。
4、加大投入与管理力度,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教育、远程教育加速发展,加强校园网建设力度,2010年校园覆盖率达到50%。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府统筹管理。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每年选拔一定比例的优秀师范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积极调整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发挥市进修学校的作用,逐步完成小学教师学历专科化和部分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教育任务。
6、创建新型培养模式,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2004年秋季全市小学、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行新课改,使用新教学大纲,2007年全面完成新课改任务。
四、主要措施
(一) 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政府教育行为。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税费改革后资金的使用。
(二) 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新三股劲拧成一股绳"的办法,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三) 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四) 加强依法治教,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切实加强依法治教工作,不断完善教育督导室的督政督学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五) 全社会共同参与,优化教育大环境。广泛宣传,全面参与,加强对校园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两基落实两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七)加强学校班子队伍建设,提高班子成员整体水平和领导能力,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肯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