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8日在甘州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王洁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7年是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创新务实”的甘州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区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6.26亿元,同比增长1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6亿元,增长2%;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35亿元,增长25.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00元,达到85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10元,达到4342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以项目带产业,靠项目扩总量,开工建设各类项目217 项,其中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94项,完成投资15亿元。二龙山水电站、盛源化工3000吨糠醛、博亚6万吨饲料、张掖农场7000吨蕃茄酱、华瑞6000吨麦芽、金鹰食品3万吨小麦淀粉及5000吨谷朊粉一期、中天肉业畜禽屠宰加工、东升伟业彩钢等17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大孤山水电站、20万吨高纯硅、3万吨谷氨酸、10万头肉牛屠宰生产线等21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共引进新建项目39个,到位资金2.37亿元。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16.24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1亿元,同比增长2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6%,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张掖火电、黑河水电跻身全省工业企业百强行列,昆仑、甘绿公司和有年集团3户企业的5个产品荣获甘肃名牌产品称号。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丝路春酒业集团、有色金属公司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兰州金张掖大厦对外承租,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投资1160万元,建设道路5.8公里,“一区三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新增私营企业227户,达到1439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055户,达到12903户,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3.9%。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断完善,银企关系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投入资金2022万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11项,限期整改和停产治理重点污染企业10户,改造撤并茶浴炉35个,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7%。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项农业补贴4082万元,落实财政支农资金450万元,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业内部结构更趋优化,落实玉米制种40万亩,新增蔬菜等精品制种2.7万亩,建设优质蔬菜基地16万亩,种植马铃薯、蕃茄等轻工原料 18万亩。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达到7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1%。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产业化龙头企业8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启动实施河西肉牛产业开发项目,新建养殖小区25个,新增规模养殖户2100户,畜禽饲养总量达1152万头只,畜禽免疫率达到98%。劳务经济稳步发展,新建劳务输出基地 56 个,多渠道培训农民6万人次,输出输转劳动力11.09万人次,其中成建制输出5.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7.7%。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引进推广农林牧新品种173个,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36项、新机具2800台件,农机作业化水平达到65%。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个。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示范点18个,新建小康住宅5350户。
——商贸旅游日趋繁荣。金张掖机动车维修中心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南关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恒温库、废旧物资交易市场、西运集团物流配送中心综合楼建设进展顺利,第一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并通过验收,成功引进香港ITAT集团、国芳百盛等一批知名商流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2亿元,同比增长13.8%。旅游产业开发步伐加快,完成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规划编制,拆迁工作正在进行,太平湖水上乐园、前进村生态家园建成投入运营,沙漠科技馆、灵隐寺等旅游景区建设进展良好。全年共接待游客7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0%。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湿地保护与绿化工程总体规划通过初审,投资4100万元,完成湖面开挖、环湖道路、景区绿化等建设任务。新城区修建性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配套完善环卫设施,垃圾处理场启动运行。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开发商品住房21.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18项,新建教育、卫生和商贸等公共设施项目32项。汽车南站改造工程完工,甘三公路建成通车,张平公路开工建设,张莺公路初设完成,建成通乡通村公路154公里。国土资源整治和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面完成“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日元风沙治理、湿地保护、中低产田改造、农村沼气生态富民工程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项目全面启动,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加大安阳、花寨、平山湖等乡镇支持力度,投资500多万元,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城南110千伏变电站、三闸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面完成花寨灌区节水改造、石庙水电站、南滩应急防汛工程建设任务,日协贷款节水灌溉工程和大野口、二坝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通过省水利厅验收,节水型社会建设进展良好。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科技项目12项,建立科技示范点108个,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义务教育各项政策全面落实,投资3270万元,新建、改建金安苑学校、明永中心校等中小学11所,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两基”成果巩固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投资645万元,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3所、村级卫生所50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级评估验收,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区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安阳等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展顺利;新建乡镇体育活动场18个,农民健身工程全面启动。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年度任务,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深入实施。区计生服务站国债项目投入使用,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各项指标全面完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行业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和普法教育,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平安甘州”建设取得新进展。街道社区、双拥共建、人事人才、民族宗教、扶贫助残、审计统计、工商物价、金融保险、档案管理、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步。
——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655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92人,实现“4050”人员就业11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制度运行良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启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次提高10%,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厂4个,解决了1.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发放廉租住房补贴,新建、购置廉租住房,使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成立区慈善协会,多方募集资金120多万元,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和家庭贫困学生2600人。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000项。加强行政监察、审计和经济监督,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机关作风明显改进。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及时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83件,政协委员提案93件,办复率100%。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解放思想、创新务实的一年,也是全区经济社会取得良好成绩、各行各业发生可喜变化的一年,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干部,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省、市驻区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所有来我区投资创业的企业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比重小,发展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农民增收空间狭窄;三是项目建设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带动投资增长的大项目、好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的压力很大;四是地方财政仍然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不强,民生保障的水平不高;五是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08年政府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创新务实”的甘州精神,以项目建设统揽全局,继续实施三大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一区三园”,着力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5%,达到7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达到29.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22%,达到2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达到26.3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0.9%,达到4.8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5%,达到1.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700元,达到92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10元,达到4552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着重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举全区之力,抓项目促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针对国家产业投资政策调整后全区投资增长趋缓、大项目接续不足的形势,必须下大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抓项目,抓全面项目,努力实现项目工作新突破。
把握政策抓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评议机制,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掌握国家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找准国家政策与区情的对接点,着力从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优势资源中谋划项目、储备项目、争取项目,提高项目关联度,延伸产业链条。围绕资源优势、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重点抓好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力争在钨、钼、锰、硅等资源开发上建设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争取节水型社会、“六小工程”、土地整理、小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围绕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抓好教育、卫生、计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突出重点抓项目。全年计划新建、续建各类项目115项,其中,重点项目40项,一般项目75项,总投资52.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9.5亿元。着力抓好大孤山水电站、80万吨锰铁采选、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5个总投资上亿元的重点项目,重点抓好生物质能发电、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3万吨麦芽、3万吨小麦淀粉及5000吨谷朊粉扩建、20万吨高纯硅一期、3万吨谷氨酸、4000吨木糖等投资上千万元的重点工业项目9个,年内必保建成6个。全力做好热电联产、火电二期、平山湖煤田勘探开发等项目前期工作。
强化招商抓项目。深入开展“创优发展环境年”活动,创新机制体制,大力优化政策、服务、法制、舆论“四种环境”,完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理念,拓宽招商领域,改进招商方式,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充分利用网络等多种媒体,定期发布招商信息,加强对投资项目、投资环境、优势资源的推介和宣传。积极外出招商,重点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落实责任抓项目。继续实行项目建设县级领导挂项责任制,从项目储备、论证策划、立项建设到资金落实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健全完善项目工作督查考核机制,把项目建设的实绩作为评价班子、考核干部、确定奖惩的重要标准,充分调动全区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项目人才保障机制,培养一批掌握项目知识、熟悉项目运作程序、会抓项目、能抓项目的专门人才,组织精干班子抓项目、跑资金,促进项目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富民强区的强大支柱。必须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构筑园区平台,培育骨干企业,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促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
全力打造“一区三园”。把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力量向园区倾斜,资金向园区整合,企业向园区集中,做强做大园区经济。编制、完善园区规划,继续抓好园区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园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对项目、资金等要素的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东北郊科技生态园要围绕农产品加工、建材包装、商贸物流产业,重点抓好科技型、生态型产业项目建设,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努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西洞滩工业园要围绕能源开发与转化,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重点抓好铁合金系列产品开发冶炼,积极发展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兔儿坝滩工业园要以打造特色强势产业为目标,着力发展电力、冶金、生化等产业,真正把园区建成引领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电力能源、冶金冶炼、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扶持培育一批骨干企业,重点培育张掖火电、黑河水电、昆仑生化等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优势骨干企业,力争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8户,销售收入上三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2户。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强势企业的联系合作,积极开发适销对路、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 加强对水泥、造纸、冶炼、化工等高耗能企业的监控,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完成水泥企业的整合重组等技改项目10项,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技术,依法治理超标排放污染企业,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引进、吸收、再创新为主要途径,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健全完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广泛吸引区内外人才,培育造就干事创业的企业家队伍和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推动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按照做大畜牧产业、做强制种产业、做优果蔬产业的思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现代肉牛生态科技示范园区、60万头河西肉牛养殖基地等项目,重点扶持发展养殖小区25个,培育养殖大户2500户,力争全区畜禽饲养量达到1180万头只。稳定玉米制种40万亩,扩增精品制种3万亩,治理整顿制种企业,着力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设现代种业体系,提高制种产业经济效益。培育壮大果蔬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企业,构建城郊蔬菜产业带,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18万亩,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及认证。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中种、甘绿、嘉禾、陇兴、屯河、有年马铃薯等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基层供销社、专业协会、运销大户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业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提高劳务经济质量。按照“政府培训、中介输出、市场运作、部门维权”的思路,发挥劳务经济带动作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开展政策法规、实用科技、劳动技能、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提高劳务人员素质,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劳动力6.5万人次。健全劳务信息网络,大力开辟劳务基地,拓宽输出输转渠道,以有组织、成建制、规模化输出为重点,加强组织引导,搞好维权服务,努力形成培训、输转、维权为一体的劳务输出新格局,确保全年输出输转劳动力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5亿元。
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黑河二期治理项目;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搞好灌区节水改造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农业节水设施和技术;加强防汛工程建设,确保防汛安全。加强畜牧饲草青贮氨化窖池建设,推广使用青贮氨化饲料的养殖户达到50%。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机作业化水平达到70%。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实施中西部完善农村电网工程,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投入力度,整合项目资金,加快省、市新农村示范点和小康住宅建设,全年新建高标准小康住宅示范点15个,新建小康住宅5400户。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加快村村通油路、通网络信息等工程建设步伐,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项目,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秸秆气化等实用技术,加大农村绿化、美化、净化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发展商贸旅游,健全市场体系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充分发挥甘州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是增强我区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要从健全市场体系入手,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产业,促进市场繁荣。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以打造河西商贸中心为目标,重点抓好南关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改扩建、沅博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金张掖钢材批发市场综合楼、捷安铁路物流中心、新乐公司大型购物中心、新大新物流配送中心、西运集团物流配送中心等重点市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业态先进、功能完备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不断提升物流产业水平。结合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农村集贸市场。积极推进城乡连锁经营,加强消费市场监管,促进商贸经济持续繁荣。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张掖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大佛寺“皇家寺院”、祁连山自然风光、丹霞地貌奇特景观和“塞上江南”民俗乡情为主线,突出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三大重点,全力推进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加快湿地保护与绿化工程、甘泉文化广场、灵隐寺、沙漠科技馆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旅游品牌,重点推介中国西部之旅跨区域组合等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观光游。加快旅游产品开发,不断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打响“张掖卧佛、亚洲第一”的品牌。强化旅游市场管理,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面塑造“丝路明珠、塞上江南、魅力甘州”的旅游形象。
突出发展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基础服务、公共服务、消费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法律、金融、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扩大行业协会的覆盖面和服务范围。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模式,壮大新型服务产业,不断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五、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后劲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突出抓好以城镇和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牢固树立“市区一盘棋”的思想,积极配合市上抓好城市道路建设,打通工业园区断头路,完善路网框架,提高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新建商品房30万平方米,向社会提供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加大城区危旧平房改造力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努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指导乡镇搞好集镇、村庄规划。配套建设沙井、大满、甘浚、党寨、乌江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着力打造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带动力强的中心集镇。
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张掖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前期工作,争取立项建设公交中转站和乡镇客运站。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张平公路、张莺公路,力争年内竣工通车。稳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提高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三北”四期、封滩育林育草、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重点工程,推进农田林网改造和绿色通道建设,巩固日元风沙治理和天然林保护成果,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扎实做好重点生态公益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区、乡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管理创新能力。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完善行政审批程序,编制政务公开目录,推行阳光政务,提高政务中心服务水平。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合理配置乡镇站所机构人员,实行双向选择,逐步推行聘任制。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控制化解乡村债务。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工作,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充实社区力量,增强服务功能。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狠抓财税工作,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面推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征管主体,规范收缴行为;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全面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扩大直接支付范围;规范政府采购,着力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巩固“乡财区管乡用”改革成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乡镇财政支出结构。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全面完成丝路春酒业集团、有色金属公司和金象公司的改制任务,千方百计盘活资产,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切实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社会事业、农业综合开发、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逐步健全信用担保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合作,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选派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到企业挂职,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高度重视社会事业,把加强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促进教育公平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重视学前教育,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继续调整城乡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认真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创建成果。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事业。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大网络、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配套完善各类体育健身设施,举办全区迎奥运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抓好光纤网络、无线数字微波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电视,启动建设数字化影院。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城乡低保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低保人员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人群、因病因灾返贫群体基本生活。积极发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广泛开展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依法治区,推进“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居)民自治,提高政务、村务公开质量,保证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加快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继续抓好国防教育、统计审计、档案管理、防震减灾、地方史志等工作。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经验,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集中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群防群治网络,防范敌对势力及各类邪教组织的渗透和破坏,提高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巩固“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成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准确掌握信访动态,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强化安全监管,深化安全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市场价格监管、监测工作,严厉打击价格欺诈等违法活动,维护市场秩序。加强维权体系建设,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完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八、高度关注民生民意,着力办好十件实事
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问题,着力办好十件实事。
1、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000户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完成“一池三改”2500户;3、改建通乡公路3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100公里,开工建设乌靖黑河大桥;4、投资1000万元,改建南关学校、三闸中心校、瓦窑小学、沙井五个墩小学、张掖农场学校;5、投资1650万元,建设区医院住院部大楼,改建、扩建乡镇卫生院2个,村级卫生所30个;6、全面落实医疗卫生“四免一减一卡通”制度;7、开发公益性岗位700个,新增就业再就业5500人;8、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5元提高到30元,受益群众达到8000人,同时,确保城市“三无”人员基本生活;9、治理城区地下水位上涨,疏通、开挖排阴渠4公里;10、通过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发放廉租补贴,解决城区910户人均住房面积低于6平方米居民的住房问题。
这是我们对全区人民的郑重承诺,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群众满意的政府。
建设学习型政府,增强综合素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不断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有效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
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以建设法治型、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政府为目标,大力弘扬“创新务实”的甘州精神,凝心聚力,聚精会神,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事业上,把本领用在抓项目上,把功夫用在抓落实上,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加强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大力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