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通信走过辉煌廿载
● 企业转型继续走向深入
● 农村驶上信息高速公路
● 奥运通信进行积极练兵
● “走出去”战略跨出坚实步伐
● WiMax成为全球3G标准
● ICT融合步伐日益加快
● 无线频率划分推动网络演进
● 全球电信并购成果初现
平静中孕育变革
——2007年电信业热点回顾
《中国电信业》杂志战略研究部
2007年的宏观经济红红火火、大事连连,相比之下,电信业则显得波澜不惊、相对平静:没有重大政策,没有寡头兼并,没有名企破产,没有股市传奇。但在看似平静的发展中,电信转型在不断走向深化,新的变革正在孕育之中。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还是管制机构都没有止步不前,渐变之中酝酿着巨变。回首往事,仍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帮助我们铭记这貌似平常而不平常的一年。
★ 2007年3月,TD-SCDMA启动扩大规模网络应用实验,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厦门、广州、深圳、保定、青岛10城市部署TD-SCDMA试验网络,主要进行业务试验和终端的测试,为商用做积极准备。
2006年2月,信息产业部组织实施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主要是进行网络基本性能的测试,到2007年3月,其目的已经转为业务试验和终端的测试。显然无论是在试验网规模上,还是在测试内容方面,TD-SCDMA在2007年都可以说在商业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在整个产业的推动下,TD-SCDMA成熟度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系统设备满足大规模商用的需求、终端芯片实现商用化、终端产品多样化、测试仪表逐渐完善、业务应用平台已经形成。随着TD-SCDMA扩大网络规模应用时间的顺利进行,必将加快TD-SCDMA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
“目前TD-SCDMA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系统、终端、芯片、软件等较完善的TD-SCDMA产业链。”从目前包括政府及运营商等各方对于TD-SCDMA产业发展的评价来看,TD-SCDMA在2007年的扩大规模网络试验取得可喜成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更为可喜的是,TD-SCDMA的成功实践也进一步证明,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步伐;只有企业成为创新型的企业,才能摆脱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才能打破国外技术产权、知识专利、知识标准等新的技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能力,确保国家产业的完整。
移动通信走过辉煌廿载
★ 11月18日,我国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商用20周年。
1987年11月18日,广州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的开通,拉开了中国移动通信业艰苦创业、铸造辉煌的大幕。20年后的今天,我国移动通信业已拥有了超越世界一流电信巨头的网络规模和网络质量,形成了独占鳌头、拥有5亿多客户的庞大客户群,诞生了数家在国际电信业举足轻重的强势企业,推出了TD-SCDMA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技术成果。移动通信在给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推动了人们思维观念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说,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的20年是助推国家经济发展的20年,是惠及社会大众的20年,是把握技术机遇的20年,是带动产业发展的20年。中国移动通信业的成功是整个通信行业的成功,更是全社会的成功,是建设和谐行业的成果,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范例。
目前,在移动信息化的潮流中,在数字移动电话时代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移动运营商,紧紧抓住技术演进的契机,与全球同步,引入了包括GPRS、CDMA 1X、WAP、SMS等在内的移动数据业务系统,并密切关注3G技术的进展。在市场和技术的驱动下,移动应用从传统的话音服务全面迈向信息化蓝海,朝着多元化和融合化的方向发展。20年间,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各界和人民大众对信息的旺盛需求,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审时度势,合作创新,不断为广大客户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通信业务,并将创新的移动应用引入各行各业之中,以移动信息化有力地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企业转型继续走向深入
★ 12月17日,信息产业部发布1~11月全国通信行业运行状况统计数据。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显示,今年1~11月,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全国新增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73.9万户,总数达到6559.2万。另据CNNIC的统计,目前全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62亿户,其中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1.22亿户,跃居全球首位。宽带用户的迅速增加,为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显示出2007年电信业转型成果初步显现,数据通信业务增长迅猛,为平静的行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2007年是中国电信业转型的执行年,各电信企业紧紧抓住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各项信息业务。无论是固定运营商还是移动运营商,数据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都成为推动其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目前转型已初见成效,据统计,1~11月全国数据通信网业务收入达55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6%,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例为8.3%。虽然固定电话业务收入急剧下滑,但固定数据通信收入同期增长46.6%,在电信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上升了2.02个百分点;在移动通信领域,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达32.3%。随着各电信运营企业转型的深入,电信业务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目前基础电信企业非话音业务收入所占比例达到30.6%,新增非话音业务收入占到全部新增业务收入的63%。虽然数据业务收入增长很快,增幅很高,但绝对值还比较小,在全部电信收入中所占比例还未超过10%,目前还无法对收入结构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数据业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运营企业的希望所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前两年的宣传、实践,2007年电信企业转型不断深化:优化原有网络,逐步构建下一代网络,为各项转型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深入研究细分客户群体的需求,开发多样的信息业务;建立新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保障新业务的成长。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共同承建国家电子政务网,电信企业拓展电子政务迈出重要步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继续深入推广“商务领航”、“宽带商务”两大宽带品牌,拓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我的e家、亲情1+、号码百事通、电话导航等服务公众的业务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转型业务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村驶上信息高速公路
★ 4月18日,江苏省宣布18282个行政村均具备宽带接入能力,这使得江苏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行政村百分之百通宽带的省。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均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7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并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年。电信行业围绕建设新农村战略目标,在2006年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突出成效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实推进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继续实施行政村的村村通电话工程;二是积极推进自然村的村通工程,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三是积极务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等各类信息平台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信息化体现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可以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城乡文化交融和农民观念的更新,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及管理控制,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此外,信息化将作为新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快速发展。
奥运通信进行积极练兵
★ 2007年4月28日,中国移动首次发布其奥运产品计划,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三大类共计23项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国移动此次发布的奥运产品分为三大类,即奥运专项产品、奥运大众产品、媒体专项产品。其中,手机版官方网站和WirelessInfo方案均是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出现。
★ 2007年7月25日,中国网通举行了以“宽带奥运 超越梦想”为主题的宽带奥运产品发布会,发布了三大奥运系列的宽带奥运产品。即“完美服务”、“便捷信息”、“价值提升”三大系列。这些产品将服务于网通广大客户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赛事活动。
说到今年的头等大事,奥运会自然算一个。而说到现代奥运,信息通信服务自然少不了,而且还要大说特说。通信已经成为奥运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奥运会需要完备的通信保障。中国政府承诺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通信基本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奥运相关场所,使用任何终端设备都能够安全并快捷地获取支付得起的、无语言障碍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带着这些承诺,我们对2008北京奥运会有了更多的期待,对2008北京奥运通信也有了更多的期待。面对且行且近的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通信准备好了吗?信息通信业对此作出了坚定的回答: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宽带奥运会,从无线到有线、从光缆到卫星,一切面向客户的通信应用都方便快捷,一切支撑奥运的通信网络都畅通无阻。
尤其是在作为奥运通信服务保障主导力量的中国网通、中国移动身上,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深化网络建设,完善平台搭建,不断推进创新,积极进行练兵……所有准备工作都进展地有条不紊而又积极高效,尤其透过中国网通完美服务、便捷信息、价值提升三大系列宽带奥运产品以及中国移动奥运专项产品、奥运大众产品、媒体专项产品三大类共计23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看出其对于满足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在2008年奥运会上的各种通信需求所抱有的足够的信心与决心。“不打无准备之战”,信息通信服务保障工作所行如所言。
“走出去”战略跨出坚实步伐
★ 1月31日,中国电信(新加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继成立香港公司、美国公司、欧洲公司、中亚代表处之后,拓展海外电信市场的又一里程碑。
★ 2月1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布,已成功完成收购米雷康姆(Millicom)所持有的巴基斯坦巴科泰尔(Paktel)的股份。此举意味着中国移动正式进入巴基斯坦电信市场,跨国经营实现零的突破。
★ 6月27日,在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访华期间,中国网通集团总经理张春江与西班牙电信董事长阿列达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协商确定了下一步的合作意向。
★ 10月17日,中国联通(澳门)有限公司经过近一年的3G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发,正式开通中国联通澳门3G业务,跨出了中国电信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坚实一步。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均在地域市场定位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从通信设备厂商角度来看,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厂商已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外市场拓展,足迹遍及5大洲,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国际化战略也迈开了步伐。可以说,随着各大运营商“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推进,目前中国电信运营商初步实现了国际化。
WiMax成为全球3G标准
★ 2007年10月19日,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无线电通信全会决定将WiMax纳入IMT-2000 标准系列中,使其成为与WCDMA、CDMA2000和TD-SCDMA并列的3G标准。
WiMax是IEEE 802.16标准系列的总称,到目前为止包括802.16、802.16a、802.16c、802.16d、802.16e、802.16f和802.16g共七个标准,基本上可以分为固定WiMax和移动WiMax两大类。移动WiMax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频段资源的困扰而导致产业化缓慢。除了希望能在适合移动性能的3GHz频段以下得到频率资源外,WiMax论坛还希望能在全球得到统一的频率资源。所以目前整个业内都致力于实现WiMax频段的统一化,最起码形成几个有限的选择,以避免出现传统无线宽带市场各种频谱、各样结构充斥的局面,从而影响WiMax应用的普及。这次WiMax阵营努力加入3G阵营,就是为了分享ITU分配给3G的频谱资源,实现全球漫游等目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技术。
融入到IMT-2000家族后,WiMax技术必然能够冲开束缚,得到很好的发展空间。可以想象,ITU接收WiMax为IMT-2000技术之一后,WiMax在全球分配的频段中运作,将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利益,它可以补充其他3G技术,能够进行全球漫游并降低设备成本,对于WiMax技术、厂商、服务提供商以及最终用户都意义深远,这也能使用户对网络部署和服务的选择具有更高的灵活性。WCDMA的演进版本LTE和CDMA2000的演进版本AIE、UMB以及WiMax的增强型技术802.16m都在谋求3G以及B3G标准,并且都使用OFDM和MIMO技术,竞争舞台将继续移向4G。
ICT融合步伐日益加快
★ 2007年“5·17”世界电信日首次被确定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Day)。从“世界电信日”到“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共同庆祝,再到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我们看到了ICT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在2006年11月召开的全权代表大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决定,把每年的“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合并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加以庆祝。因此,2007年的庆祝活动将会成为两个节日合并后的第一次庆祝活动。这一合并,不仅有效地消除了两个节日的重叠或两个节日的相对独立,还有力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合并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不仅彰显了整个社会对全球信息通信业的高度重视,更预示着信息通信业将肩负越来越艰巨的使命,并将踏上新的征程。
电信服务业早就从早期的电报电话发展到了今天宽带互联网和无线移动通信,从相对独立的单一业务发展到了多媒体通信和综合业务,从低速率到高速率……由于新技术不断出现,“更快、更好、更便捷、更安全”将引领着电信领域新的变化,并促进电信和信息通信手段的进一步融合。此外,在使用电信和信息手段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如何把各类通信手段提供给那些仍然处于贫穷落后地区、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人们,以及如何帮助残疾人士、原住民和全球弱势群体享受到现代通信所带来的好处,确保其融入信息社会等问题引起业界越来越大的关注,并已成为信息通信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除了在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和发展外,全球越来越重视通过协作共同努力来应对全球通信中的新问题(比如网络安全问题等)。总而言之,作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中的两大要素,电信与信息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密不可分,电信对信息社会的推动和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相隔40年为同一个国际组织的庆祝日活动作出了两次决议,更彰显了全球社会对电信和信息通信重要性的高度重视。
无线频率划分推动网络演进
★ 11月16日,200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通过了一份旨在满足全球射频频谱需求的国际协议。WRC-07研究了涵盖几乎所有地面和空间无线电业务与应用的大约30个议项,其中包括未来多代移动电话、航空遥测和遥令系统,包括气象应用、水上遇险与安全信号和数字广播在内的卫星业务以及无线电在自然灾害预测和发现方面的应用。缩小数字鸿沟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要求,而这也正是本届WRC-07大会的一项重大成果。
WRC-07将极大地推动世界范围内公众移动通信网络换代演进的步伐。WRC-07大会1.4议题是最引人注目的内容,其要点为:在考虑到ITU-R依照第228号决议开展的研究结果的同时,为IMT-2000和超IMT-2000系统未来的发展审议与频率有关的问题。经过艰辛的谈判,最终ITU决定在450MHz~470MHz频段、698MHz~862MHz频段、2.3MHz~2.4GHz频段、3.4MHz~3.6GHz频段进行IMT地面业务频率划分,在1518MHz~1525/1618MHz~1675MHz频段进行卫星业务划分,并决定原有的3G频率可以继续用于后3G技术。IMT频率划分的确定,必将极大地推动全球现有公众移动通信网络换代演进的步伐。如今,全球3G网络已逐步步入了规模商用阶段,未来在该领域将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同时,全球对后3G技术的关注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相关领域的研究进程将加快。
此外,本次无线电大会还对多项通信技术的频谱标准进行了修订,涉及广电、民航、气象、天文、交通、铁路等众多领域。大会形成的相关成果,将对这些行业的无线电应用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无线电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可替代。
全球电信并购成果初现
★2007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AT&T公司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8亿美元增长到了29亿美元,增幅为61%,诺基亚实现销售收入125.87亿欧元,阿尔卡特朗讯却出现负增长。
2006年国际电信业发生了多起惊天并购案,AT&T并购南方贝尔、阿朗合并、诺西合并,一桩桩惊天并购不断刷新资本市场的纪录。2007年是对这几大并购进行实证检验的一年。同样都是并购,但是结果却并不相同,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AT&T并购南方贝尔后,在2007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295亿美元,同比增长87%。收购南方贝尔之后,AT&T以其2200亿美元的市值,成为美国最大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其运营范围涵盖市话、长话、无线、互联网乃至有线电视捆绑服务,市场优势立刻体现在收入上。AT&T在2007年推出名为“Unity”的新计划,用户可以在AT&T的固网及无线网络内进行免费通话,且没有时间限制。“Unity”计划的推出,是AT&T收购南方贝尔后,二者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的产物。
诺基亚的成果也是非常振奋人心的。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其利润达到28.28亿欧元,增速高达148%。不过,同AT&T不同的是,诺基亚的强势增长并不是来自并购后的业务,而是自己的传统优势业务。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诺基亚继续巩固了自身在移动终端上的优势,全球单季手机销量首度突破1亿部,市场占有率上升至38%,为整个集团贡献了59.31亿欧元的销售收入。
同AT&T和诺基亚相比,阿尔卡特朗讯的财报就没那么好看了。调整后的2007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阿尔卡特朗讯营业收入为43.26亿欧元,按照欧元对美元同期不变汇率计算增长了0.5%,若以当前汇率计算则减少了约4%。尽管业绩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但是阿尔卡特朗讯在市场上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阿尔卡特朗讯有线接入的营业收入稳定,在基于IP的DLSAM和企业光纤接入领域保持强劲的增长。
这些引起业界瞩目的巨额并购案在提起之初,既有支持的声音也有质疑的言论,比如担心AT&T会重走垄断的老路,比如担心阿尔卡特和朗讯的企业文化差异巨大而难以融合。市场的发展表明,在意识到这些风险后,通过积极的市场运作和内部调节,这些障碍是完全可以跨越的,后来者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未来的电信市场是巨头的时代,这三大并购仅仅是电信市场整合的开始,或许不久那些酝酿中的更大的并购就会一一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