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毛小平市长在报告中说,目前我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改革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初步构筑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较高平台。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也为我们转型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要看到,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势头尚未缓解。中央实施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给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贸易保护、汇率变动等情况复杂交织,无锡经济平稳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毛小平市长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调控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1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达到8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
毛小平市长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创新战略,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一手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一手抓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孵化。健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创新成果与市场和资本加速对接。培育优势产业。促进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产业向高端延伸,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培育集成电路、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力争在创意设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领域形成优势。提升企业素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实施质量和知识产权立市方针,推进品牌战略、商标战略和标准化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改善内需结构。坚持扩大内需方针,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技术改造和技术设备投入。提升市场建设水平,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改善集贸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保供措施,完善食品质量监管。
二是着眼城乡一体,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布局。落实城乡规划全覆盖,完善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相结合,提升城市重点片区功能。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启动第三轮“城市建设行动纲要”,新拓建人民路、永乐路等城市道路。培育苏南国际航空港,实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无锡站及配套项目。加强供水、电力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施苏南运河无锡段升级整治工程。推进长江引水工程建设,保障用水安全。健全城市管理网络,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加快农村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创新试点,探索苏南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积极开展大规模土地整理。加快农村“三集中”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三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全社会创业动力。激发对外开放带动力。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好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区。落实“123”计划,大力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兴建境外企业和特色园区。激发民营经济爆发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作用,重点投向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加快培育民间投资市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建设。激发体制机制原动力。把发展壮大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到突出位置,增强发展动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金融开放,整合金融资源,建设金融强市。加快融资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壮大“无锡板块”。
四是打造强势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狠抓节能减排。扶持生态型、节能型产业优先发展,限制并淘汰环境资源依赖程度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保证金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加速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强化环境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强化污水接管措施,严格执行排放标准,狠抓污染企业治理。加强面源污染整治,严格落实保护区种植、养殖限制规定。加快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治理机动车尾气,控制城市扬尘,加快城市清洁能源区建设。严格噪声控制和管理。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建设绿色家园。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防护林、湖滨生态湿地、水生植物示范工程建设,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绿色村镇、绿色家园、绿色单位创建,提升环境整体水平。
五是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教育强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就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级全民健身基地建设,建设体育强市。提升城市文明素质。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承办好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工作,推进社区事务工作站建设。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六是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维护劳动者权益。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险扩面,确保企业养老保险扩面12万人,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均扩面5万人以上。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向普惠型的社会福利过渡。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对困难群众的保障能力。发展老龄事业,逐步实现高龄、贫困老人无障碍进入养老机构安度晚年。改善市民生活条件。全力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解决困难群众住房保障问题。着力推进城区危旧房、城中村和老新村整治。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落实公交发展规划,加强运行监管,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七是切实转变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创新行政体制。着力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努力形成权责一致、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服务机制。扩大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确保行政管理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提高公务人员法律素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强化作风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完善考核体系,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努力形成良好的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