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婷
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数据中心今日公布的第四届互联网调查结果显示,伴随着互联网基础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传输速度的加快导致各种新型网络应用出现,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使网络消费呈井喷式发展。进入宽带时代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各方面的发展持续加速,成为影响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力量。
此次调查对互联网55个细分领域进行了调查,从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进行持续监测,涵盖5万以上有效用户样本、270家企业,并访问了262位专家顾问,遍及31个省、市、区、直辖市。调查方法包括网上问卷和固定样本组监测,后者采用了与客户端达成协议安装客户端软件的方法,有利于进行长时间的持续监测。
互联网进入宽带时代
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指出,我国互联网产业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15个年头,目前已经成为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普通老百姓产生多方面影响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推动国家信息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网络接入的方式已从早期的拨号上网演变成今天的宽带上网。调查显示,各种宽带用户的总和占网络用户总数的85.9%,其中ADSL上网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6.5%,成为最主流的上网方式。
使用宽带上网意味着网速增加、传递超大数据的能力增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到来。
网民占比上升
DCCI公布的数据还显示,中国2007年的网民数达到1.82亿,互联网渗透率(即互联网用户数占总的中国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13.8%;预计今年网民数量将达到2.44亿。
网民数量提高意味着网络消费市场的基础日渐坚实,不同地域的网民分布增长预示着网络消费能力增长的潜力。数据显示,在所有城市的网民占人口比重中,广东最高,而北京则从此前排名第一下降到第八位。
傅志华认为,中国互联网用户分布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集中于人口较多的城市,另一个是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未来不发达地区互联网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目前这些地区的普及程度以及未来的增长率还面临较大挑战。
网络消费水平提高
由于互联网的便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络上购物,或者通过网络购买实体商品,或者通过网络消费资讯、游戏、视频等信息产品。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渗透,成为网络消费最明显的特点。
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人均互联网消费达到186.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增长率增加了2.3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2007年互联网用户在月均收入1839元的情况下全部支出1188元,这意味着互联网消费占到15.7%。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部总监傅志华预计,08年这个消费规模将增长到198.6元,增长率达到8.8%。
对网络消费的各个领域进行细分可以发现,受众网络支出比例最大的是网络购物,已经超过网络接入费用。数据显示,用户平均每月进行网络购物的消费平均值是109.2元,月网络接入费用为93.6元,网络游戏月均消费24.9元,通过IP电话等网络通讯费用为8.4元,网络安全的平均消费达到2.9元,网络音乐消费2.7元,视频下载消费为2.4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下载和音乐下载方面,无花费下载比例高达9成以上,这意味着通过免费途径进行网络下载的比例过高。
个人应用将成主流
互联网传输速度加快,服务理念更新,催生了许多全新的互联网应用。调查显示,在各种互联网应用中,博客的应用频次排名第三,成为许多互联网用户使用频繁的基础应用之一。这说明,网民把博客作为一项基础服务,使用非常频繁。傅志华认为,未来博客、个人服务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可能真正成为互联网的入口。
课题组组长胡延平认为,独立博客服务商从商业层面来讲未必“活得很好”。“我们看到很多独立的服务商淡出市场,甚至沦为末流,不是资本、技术、管理的原因,而是因为博客天然地和其他Web2.0服务,尤其与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深度整合在一起,如相册、圈子等等。博客强调沟通和用户分享,但如果没有流量和用户,依然是一个‘信息孤岛’的话,是根本发展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