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平 丛峰/文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以服务农民为宗旨,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和方便农民推销农副产品,购买质优价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促进工业品下乡,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是我国推进城乡统筹,逐步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应从人员、技术、服务、体制等四大方面着手推进。
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时机已成熟
专家分析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推进我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迫在眉睫,而且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我国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迫切需要商务信息服务。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副产品商品量大幅增加,但农民面对大市场时却严重缺乏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出现了“三不”现象:一是农民不了解市场需求,不知道种什么;二是农民不知道卖给谁,不敢扩大生产;三是农民不知道市场行情,卖不了好价格。
专家认为,目前,农村信息瓶颈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迫切需要公益性商务信息来指导生产和销售。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说,农民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相当于增产不增收,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农民因卖不出去而毁坏自己农产品的事情。例如,2006年陕西部分地区芹菜出现严重“卖难”,有的农民由于地里芹菜卖不出去,又要赶种冬小麦,无奈就用拖拉机将地里芹菜全部搅碎,埋到地下。
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商务信息服务成为可能,这也标志着我国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时机已经成熟。聂林海认为,互联网方便快捷、不受时空地域限制,是为农民提供商务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从商务部调查的19个省市情况看,我国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正在迅速改善,许多省区农村的宽带网覆盖率已经达到60%,有的甚至超过80%,山西有些县已100%接入了行政村,而且计算机价格和上网费用不断降低。
与此同时,农村也有了一批中等学历以上的人员(大学生干部、回乡青年)已经或可以学会使用计算机上网,这使用网络手段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服务,利用信息服务促进农村产品流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可能。
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应具备四大特点
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我国推进农村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措施。专家分析认为,为保障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能够发挥其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积极效应,应当保证其服务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必须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必须建立信息发布网站,一方面将供应信息与流通、加工企业的收购信息配对,让农民能够直接登录查询;另一方面应组织专门的对接人员,根据购销信息的相近性,人工进行配对,然后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形式将配对信息送达购销双方。
其次,服务必须实现完全免费。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其所建立的商务信息网必须包括信息浏览、业务咨询、购销对接等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必须是完全免费,这样才不会给农民增加负担,能够迅速地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欢迎。
第三,政府必须发挥引导示范作用。聂林海认为,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信息的作用,从而使农民学习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而在农民还没有这方面认识的时候,只能靠政府示范引导、推动。
第四,信息必须真实可靠。推进农业商务信息服务有利于农民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但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生产的定位和产品的销路。因此,为确保每一条信息真实可靠,县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要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核实,保障供求信息真实准确。
应从四个方面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
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对于推进农村信息化至关重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
首先,加快“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建设。专家认为,各地相继建立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站,通过服务网点联网,将能够快速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农村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从而实现信息的全国性流通共享,为广大农民寻找市场提供便利和有效的信息。
其次,建立一支专业的商务信息服务队伍。聂林海说,商务部门经过调查后发现,我国农村目前还几乎没有商务信息服务人员。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农村商品信息收集的对象、内容、方法和农副产品分类、主要产销地、客户群等缺乏了解,农村商务信息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对此,聂林海建议,加大信息员队伍培训工作力度,对新农村商网和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各类信息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通过以点带面、分级施训等方法,提高利用网络手段对农民进行商务信息服务能力和素质。为做好购销信息对接和整个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在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同时,应建立起一支既具有专业知识又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以提高商务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益。
第三,完善农产品购销信息集中对接和常态化对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把对接工作引向深入。专家建议,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举办网上或现实中的购销会来实现农产品集中对接;另一方面抓好常态对接,满足农民日常流通需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筹建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数据库,扩大农产品销售区域,提升流通层次。
第四,建立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聂林海认为,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绩效考核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整合社会资源,加强运行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建设范围,确保信息服务站建得起来,运行得下去,为实现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