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科技发展规划
来源:宜昌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全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宜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及形势分析
    (一)我市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科技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狠抓科技改革与发展,科技进步不仅促进了自身综合实力的增强,而且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五年来,全市13个县市区,已有10个县市区连续两次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后有5个县市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宜昌市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的光荣称号,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十五”期间,全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到2005年末,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49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是2000年的5倍。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使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01—200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7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67亿元。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6.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实现增加值24.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71%。若剔除三峡电厂的工业增加值,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以上,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三大产业独具三峡区域特色,跃居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前三位,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达到80%以上,成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以科技园区、工业园区为特色的宜昌高新开发区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近五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向高新区聚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生物医药、电子、新材料、轻纺、食品和创业园等六大园区基本形成。犭虎亭园区并入高新区统一规划和管理,扩大了高新区骨架。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中心孵化面积达16000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96家。2005年,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9.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20%,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12.2%以上。
    二是科技项目实施绩效明显。“十五”期间,全市通过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项目对于地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了全市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水平。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07项,政府财政投入科技经费5820万元,同时,争取国家、省科技部门科技计划项目297项,争取科技资金4800万元,引导工业企业投入25.9亿元。项目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15亿元,年新增利税66亿多元,年新增创汇2亿多美元。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全市共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总数达47个,有120多个农产品建立了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宜昌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国宜昌——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全市卫生系统平均每年取得的成果都在15项以上,其中有50%以上的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了宜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2005年,全市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办产学研合作基地17个、建立博士后工作站4个、省级技术中心2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3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企业孵化器3家。全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政府农业科研开发推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资经(代)销机构+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宜昌三峡科技网”在全省科技系统率先开通,加快了科技系统电子政务进程,在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自主知识产权硕果累累。十五期间,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72项,其中省级以上217项;受奖励的科技成果255项,其中省级以上54项。全市专利累计授权量1974件,年均递增20%以上,连续5年位居全省市州首位。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了802件,专利授权量达到了608件。2002年,我市被国家确立为专利工作试点城市;2004年被确立为国家专利产业化(宜昌水电)基地;2005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立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科技成果的取得和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促进我市企业逐步走上了以专利保护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的良性轨道。全市实施的精品名牌战略成效突出,共创省名牌46个,占全省总数的18%。其中“安琪”、“稻花香”两个品牌的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活性干酵母、特种玻璃、金钢石锯片基体、改性高分子材料、新型化学合成药等一批重点新产品,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产品。这些产品提高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增添了活力。省级计算机市场经销商家达280多家,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
    五是人才战略工程全面启动。十五期间,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市委成立了人才工作指导小组,制定了《宜昌市2004~201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等10多个配套文件,建立了市、县(市、区)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专家制度,营造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创业环境。五年来,全市选拨了68名市管优秀专家,重奖了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了重视人才工作的先进单位,重点培养了一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优秀高技能人才和优秀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科技人员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到2005年,全市科技人员达到了20万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1万余人,拥有中级职称的近6万人。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五”期间,虽然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自主创新将成为科技工作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如何为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科技支撑,如何促进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我市科技创新的观念不新,机制不活;部分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薄弱,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不高、传统产业高新化不够,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一批重量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三是科技投入不足。政府科技投入没有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部分县市区科技三项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企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全市2005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78%,且呈下降趋势;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还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多元化投入的局面。四是科技资源整合不够。科技资源分离、分割、分散,重复投资建设造成科技资源浪费严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制约了科技要素的流动和扩散,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效率。五是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队伍规模小,且高层次人才短缺,不能支撑科技创新的需要。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挥。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跨入“十一五”,时代也赋予了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一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相继召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湖北战略的确立,为科技自主创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三峡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宜昌科技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三是国家、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市三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绘制了一个美好蓝图;四是发达国家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宜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峡工程即将建成,其资源、区位、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独特的对口支援机遇为我们扩大科技招商引资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重大发展目标,加快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进程,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产品,形成一批亮点企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宜昌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集成科技资源、重点突破原则。集成人才、资金等科技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倾斜,突破性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原则。打破部门、地区、条块分割,实行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
    ——坚持产学研结合原则。加强中省在宜单位合作,加强市校合作、县(市、区)校合作、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利益结合机制,促进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原则。在引导企业加强自主科技创新的同时,瞄准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高新化相结合原则。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的步伐。
    (三)基本思路
    我市“十一五”科技发展基本思路是:
    贯穿一条主线:即建设创新型宜昌主线。
    突出三大重点:即重点发展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与新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引进、消化、吸收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水平。
    健全四大机制:即建立健全科技创新领导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积极推动区域内科技资源的集成整合;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五大专项:即实施科技攻关专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项、制造业信息化专项、星火富民专项。
    搭建六大平台:即搭建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公共平台、科技信息传播和科技普及公共平台、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四)发展目标
    “十一五”宜昌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全市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培植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对全市经济增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形成有力支撑,继续保持全省市州的科技领先地位。
    1、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目标。“十一五”期间,每年争取30项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组织50项重点技术攻关,转化50项重点高新技术成果,研制开发50项高新产品。力争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农产品质量显著改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53%;工业重点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企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到2010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0亿元,年均增幅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幅为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的20家,过10亿元的10家,过50亿元的2家,过100亿元的1家。
    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建立科技创新管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科技信息与科普六大科技创新体系。整合辖区内的科技资源,建设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建立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和企业中心100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50家;建立综合型、专业型企业孵化器各5家;各类科技中介、技术服务咨询机构发展到200家。
    4、科技创新多元投入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科技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左右,政府科技投入达到财政支出的2%,增长速度达到10%,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风险投资机制逐步确立,社会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初步形成。
    5、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目标。完成应用型、技术开发型和设计型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公益型科研院所完成运行机制的转变。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自主创新机制。
    6、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市获市以上(含市级)科技成果200项,专利申请量超过2000件,每年增长2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不低于15%,企业专利申请量不低于25%,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植后劲。
    三、科技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要按照立足实际、面向市场、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三峡民营科技园为核心,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两条途径,突破性地发展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与医药三大特色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两大关键高新技术领域,提升我市传统产业科技水平,增强传统产业科技竞争实力。
    (一)新材料领域。宜昌新材料领域发展重点是依托本地特色自然资源,着眼世界新材料前沿性技术,大力研发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到2010年,新材料领域高新产值达到100亿元,增加值达到3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湿法磷酸浓缩净化技术、精细化工材料技术、工程塑料技术、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复合材料技术、高纯材料技术、高性能特种合金技术、稀土金属材料和应用技术、新型半导体材料技术、特种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高性能合金技术、磁性材料技术、高性能功能陶瓷材料技术、超硬材料技术、纳米材料技术、感光材料技术。
    重点发展产品:多晶硅、单晶硅、金刚石锯片基体、磷化工材料、甲烷氯化物、电子铝箔、丁基胶塞、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烯土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新型聚酯材料、特种改性聚丙烯丝束过滤材料、高性能丙纤材料、醋酸长丝、多元醇产品、产业用纺织材料、土工材料、感光材料、新型涂料、高分子粘合剂、高强度页岩陶粒、特种石墨制品、镁晶材料制品、特种玻璃、特种陶瓷制品、光纤材料等。
    (二)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到2010年,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工业产值达到25亿元,增加值达到7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电力电气设备调控技术、先进制造设备加工技术、工程机械制造技术、物流设备制造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精密成型加工技术、新型铸造技术、监控技术、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等。
    重点发展产品:数控机床、电线电缆、光纤光缆、变频调速器、断路器、组合电器、智能型高、低压电器、轻工、GPS定位装置、激光测量装置、红外测量仪器、超声测量仪器、温度压力控制器、电子传感器、大电流可控硅、不间断电源、特殊光学零件、自动化电力电子设备、化工纺织印刷机械、物料输送机械、液压气动机械等。以新材料应用、新产品开发和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开发新型复合锯片基体、电力电子器件、数控机床、智能工程机械、高效动力机械、智能仪器仪表等;以提升机械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研究开发船用柴油机、船舶和液压气动设备、纺机设备、大型动力装置、大型废钢利用设备、垃圾处理设备、数控插齿成套装备等。
    (三)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领域。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产品是宜昌高新技术产业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产值达到35亿元左右,增加值达到14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菌种基因改造技术、新型酶制剂技术、新型化学合成药技术、治疗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制剂技术、新型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中药先进单元制造技术、濒危稀缺药材的优质种源繁育技术、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
    重点发展产品:新型活性微生物制品、活性干酵母、新型酶制剂、绿色饲料添加剂、氨基酸衍生物及多肽产品、酵母味素、麻醉药品、抗生素、硫酸新霉素、氨基酸、天麻制品、养血中药、灵芝多糖、原料药、特色中药、新型高档食品添加剂、新型生物保健产品、绿色添加剂等。
    (四)电子信息领域。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将形成以软件产业为先导,以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元器件类电子产品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新型元器件为重点的发展格局,使宜昌成为三峡区域重要的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58%。增加值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58%。
    重点发展技术: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IC设计及应用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
    重点发展产品:背景光源器件、发光二级管(LED)、电子材料、光纤通讯设、音频变压器、半导体芯片、片式电子元器件、路由器、IC卡、网络管理软件、系统管理应用软件、ISM系统、微机汉字输入软件、计算机应用系统、各类仿真系统、水声、水工、声光电探测器、工业控制系统等。
    (五)现代农业领域。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厂化农业技术,以优良品种繁育为突破口,加快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着力加大先进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运用,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培育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群体,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到2010年,现代农业产值达到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4%。
    重点研究的技术和开发的产品:开发、引进、推广水果新品种、及其高产高效优质配套技术。选育、快繁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树新品种;推广有机茶、无公害种植技术、优质名茶制作技术。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加工储藏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猪、山羊品种,引进胚胎移植、饲料、饲养、疫病防治技术和先进加工技术。加快回鱼及土著珍稀鱼类繁育技术、标准化养殖、出口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研究开发、选育、引进食用菌优良新品种、食用菌代料、农副产品下脚料综合利用等高产、高效、低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大力发展节约资源、资源再次利用技术和减少环境污染技术。重点引进、示范推广节水、节力、节能、节种、节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型农机具和农机新技术;推广旱地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喷微滴灌等高新实用技术;推广速生丰产林技术、林木综合利用技术、林木新品种选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全市酸雨、大江大河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水、废气、粉尘防治及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应急能力。
    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我市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和更高效率地整合和利用全市科技资源,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计划专项,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科技信息与科学普及等六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一)知识创新平台的建设。依托三峡大学、三峡总公司、葛洲坝集团、清江公司、七一○所、宜昌地矿所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搭建知识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水电、水工、水声、建筑、电磁等领域的知识创新活动,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科教基地,为宜昌水电旅游名城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撑。
    (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政府部门支持、科技系统协调、科研院所响应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引进与我市主导产业特色产品紧密相连的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提高我市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在中省院所、部门、地区、军地之间,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整合科技资源,发挥区域整体效能,逐步建设有区域特点的创新及产业化基地。加强我市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协作,以资产、技术、人才为纽带,共建技术开发机构,推进产学研合作、军地军民合作。全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与武大、华工、三峡大学等大专院校及市内外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我市创业或参与企业的创新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80%以上的企业都要组织参与产学研合作活动。
    (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依托宜昌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三峡民营科技示范园、高农科技开发公司、湖北省计算机技术市场等单位,努力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各类科技园区,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全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基础建设项目的部署向高新区倾斜,努力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强高新区“孵化器”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学子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在“孵化器”创新创业。以宜昌高新区为龙头,引导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高新区和科技园区集聚,充分发挥开发区的集聚、辐射和示范作用。支持黑旋风企业科技园、三峡大学科技园和犭虎亭科技园等“一区多园”的建设启动,加快发展三峡民营科技园,采用多种形式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积极支持引导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宜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单位,稳步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制,不断向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迈进。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完成企业化转制后,抓紧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其制定科技开发和经营规划,引进企业经营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人才,确保其从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普通企业的产业开发和发展方向。通过政策扶持,增强他们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服务功能,发挥他们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移中的中介服务、咨询服务作用,构建宜昌科技信息中介、咨询服务平台。
    (五)科技信息传播、科技普及公共平台建设。依托宜昌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加强宜昌三峡科技网建设,搭建宜昌科技信息传播、科学技术普及公共平台。开发建设宜昌科技数据库,立足宜昌、面向长江上中游,为科技信息传播、科技知识普及提供服务。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抓好农业科研推广单位改革,调动农业科研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技创新示范体系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科技企业100家、培育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3000户、科技示范乡镇13个、科技示范村100个;加强星火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到2010年,每个县市区建设1所星火科技培训学校,乡镇建设星火培训学堂,村村建设科技培训点。
    (六)科技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市、县(市、区)科技管理系统为依托,构建宜昌科技管理服务平台。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发挥科技部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参谋部、前线指挥部的作用,不断提高科技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加强科技管理部门基础条件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改革、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激发职工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五、科技专项实施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关键是引进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十一五”期间,我市组织实施五大科技专项,集成有限的科技资源,确保重点科技目标得以实现。
    ——实施科技攻关专项。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经济发展重点、难点和热点,以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能带动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支撑。通过征集技术难题、招标投标等产学研结合方式,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攻关,解决一批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共性技术。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以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为着力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强产学研结合,通过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科技兴贸计划、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贷款贴息计划等,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一批重点新产品、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重点是支持共性、关键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高新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技术产业。
    ——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项。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科技组织体系建设为内容,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项。重点是建立健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信息与科普、科技管理六大科技创新体系。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专项。以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为对象,研究开发、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CIMS)和ERP等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实现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
    ——实施星火富民专项。围绕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解决“三农”中的技术难题,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重点是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科技培训和科技示范。
    六、保障措施
    实现“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和完成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和支撑条件。
    (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领导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保障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立健全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的各级科技创新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对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协调各地、各部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关系,调动政府各部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发挥其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科技创新的作用,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建立健全科技进步责任制考核体系,把科技创新纳入市县责任制考核范围,增强各级党政“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紧迫感、责任感。
    (二)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十一五”期间,要树立“大投入”的科技理念,建立符合市场机制和科技产业发展规律的投资、融资体系,加大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增加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市财政预算支出的2%以上,东部经济发达县市区达到1.5%以上,西部山区县市达到1.2%以上,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达到1.5%以上,其增长速度达到10%。同时,增加市级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额度。二是增加企业科研开发投入。企业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争取达到2%以上。三是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四是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宜昌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积极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来宜设立分支结构,从事风险投资活动。五是支持金融部门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型、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六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外地和外国资金。到2010年,各类科技投入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发展机制。特别是要提高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断优化科技投入结构,重点支持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三)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培养后备人才、优化人才结构”的人才工作思路,发挥科研项目出成果,培养人才的双重作用,建立健全人才辈出的机制,把发现、培养、引进、使用、凝聚和服务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重视中青年高科技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支企业家队伍,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深化科技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改革,制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环境,对我市急需引进的人才,在户口、家属子女就业、子女读书、编制、收入、住房等方面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引进、招聘海内外各类高新技术专业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带高新技术成果来宜转化。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打破大锅饭型分配制度,对科技成果创造者和成果转化有重要贡献的人员,应按规定兑现奖金或股权收益。职称评聘要打破论资排辈,推行岗位职务聘任制,以业绩论英雄,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破人才使用上的条块分割,对人才“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加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兴办“高科技人才创业园”,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再教育工作,以多种方式搞好在职培训和在大专院校进行定向培养,鼓励科技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提高科技人员创新素质。
    (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
    科技创新不仅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保障,还有赖于能够激发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广大公众具备的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抓好经常性科普工作的同时,继续抓好“科技活动周”等为载体的大规模、高度集中的科普宣传活动;加强科技场馆和科普网站建设,完善“农村科技110”等科普阵地的建设;加大大众传媒科普宣传力度,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普宣传的力度,努力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工作的新格局,形成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