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教育事业规划
来源:宜昌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促进宜昌教育事业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切实提高市民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宜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与经验
    “十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成效显著,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五”计划全面完成,多项指标超过预期目标。宜昌教育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
    (一)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发展
    1、“两基”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新的跨越,2005年与2000年相比,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99.8%提高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由95.3%提高到99.44%,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由83.9%提高到95.9%,居全省前列。全市2005年度零辍学乡镇达25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26%。努力巩固扫盲成果,青壮年非盲率达到98.85%。
    2、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与2000年相比,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由7.95万人增加到15.3万人,年招生由2.95万人增加到5.8万人,初升高比例由9.7%提高到87.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43%提高到6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
    3、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与2000年相比,全市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由1.2万人增加至3万人,在校生由3.2万人增加至6.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保持大体相当,普职比4.8:5.2。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教育兴农稳步推进,每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和职工岗位培训30万人次。
    4、高等教育发展加快。三峡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4万人。成立了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在校生达到6421人。
    5、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与2000年相比,全市在园幼儿(含学前班)由4.44万人增加至5.9万人,入园率由46.1%提高至69.8%。全市残疾少年儿童在校生达到1213人,入学率近90%。
    6、民办教育发展取得突破。全市各类民办教育机构达到478个。2005年,民办普通中小学在校生4319人,民办中职教育全日制在校生1726人。
    (二)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1、“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农村教育经费上收县管,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性体制全部上划到县,教育人事归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小学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任命。乡镇教育组全部撤消,县市区“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体制初步形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于2002年全部进入新课程。2005年,城区课改实验区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并获得成功,改变了过去将学生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作法。中考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
    3、企业办中小学移交工作全面完成。葛洲坝集团、16化建、七局五公司、红光港机厂、403厂等部省在宜企业办中小学全部移交地方管理。我市企业办中小学的历史已经结束。
    4、教育督政力度加大。全面实行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对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教育投入大幅增加。与2000年相比,2005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由9.6亿元增加到15.6亿元,增长62.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由6.4亿元增加到10.1亿元,增长58.5%,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2、农村中小学布局得到优化。推进农村小学保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全市农村保育寄宿制小学达到449所,占小学校数的71%,保育寄宿学生7万余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30%。与2000年末相比,全市小学由1332所调减至559所,减少了58%;教学点由740个调减至31个,减少了96%;初中由226所调减至177所,减少了22%。小学校均规模由260人上升至385人,初步实现了“校点调少,规模调大,队伍调优,质量调高”的目标。
    3、办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进名校创建工作,全市中小学创建省级示范学校12所,市级名牌学校96所。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6所,省级重点职校5所,建设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骨干专业15个,市级骨干专业35个,市级示范专业23个,建设实训基地30个,县市职教中心全部成为省“512工程”合格学校。实施农村保育寄宿制小学配套建设示范工程和初中建设标准化工程,创建农村保育寄制小学配套建设示范校205所,农村初中建设标准校15所。
    4、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成效突出。国家“义教工程”和“危改工程”共完成投资1.96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36万平米,消除D级危房30万平米,全市中小学D级危房和土木结构教学用房已全部消除。
    5、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计算机装备总量达到27969台,中、小学机生比分别为1∶14和1∶25。93%的定点中小学利用多种形式实现了校校通,66.2%的定点中小学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城域网初步建成。
    (四)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1、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得到解决。2002年,全市2143名民办教师中,451人转为公办教师,1469人给予一次性补偿后辞退,223人退养。
    2、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与2000年相比,全市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由37820人减少至30881人,减少18.3%;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人数由16546人上升至21836人,所占比例由50%提高到81.3%;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6.9%、95.8%、92.8%,分别提高7.5个、10.7个和24.9个百分点;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比分别提高至1∶18、1∶15、1∶18。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86.9%。
    3、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县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两级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全市在职特级教师达到59人,省级骨干教师288人,正高级中学教师达到70人,第二届学科带头人达到322名。
    4、师德建设成效突出。连续4年开展主题鲜明、全员参与、实效突出的师德教育月活动,社会反响较好,教育效果明显。涌现出以宋芳蓉、郑琦、罗忠秀、陈春晓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典型。
    (五)素质教育扎实推进
    1、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成效。形成了“五加强、五建立、五改进、五创新”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各类德育实践活动,每年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近50万人次。
    2、教育科研成果突出。“十五”期间,共承担并完成100余项课题任务,10余项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19项被列为省重点课题,“语文课内外衔接”等一批科研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3、科技、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广泛开展。连续举办四届青少年科技节,受到省内外高度关注,被称为“奇特的宜昌现象”。通过举办学生体育艺术赛事,丰富了校园文体活动,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4、高考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6313人,比2000年的5617人增加10696人,上线率由47.78%提高到57.25%,提高了9.4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录取率由67.47%提高到76.4%,提高了8.93个百分点。
    几年来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坚持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排除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求真务实,为社会提供优质、充足的教育资源。
    二是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遵循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准确分析和把握教育实际,前瞻思考,大胆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是坚持依法治教,加强督导。以目标考核为关键,促进各级政府教育工作责任的全面落实;以专项督查为手段,大力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树立教育良好形象;以评估定等为基础,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攻破难点,一年一个重点,解决几个突出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改进作风。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一切从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切实树立良好的政风、教风、校风和学风,用优良的工作作风树立形象,用教育的发展业绩凝聚人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我市教育事业面临着发展机遇。从国内环境看,国务院出台了提供充分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十一五”时期国家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我市情况看,我市教育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到201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025亿元,人均达到24739元,教育经费投入较“十五”时期可望有大幅增长,学龄人口的减少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教育事业赢得了发展机遇。2010年,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将由目前的21.5万、15.2万和15.3万人分别减少到18万、9.5万和13万人左右,将有利于消除大班额现象,优化教育资源,实现办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到2010年,我市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40%提高到47%,城镇人口由165万人增加至199万人,将为消除农村偏远地区薄弱校点、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创造条件。
    同时,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教育要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充足、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实现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总目标,把宜昌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初步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急需培养大批中高层次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迫切需要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另一方面,我市教育事业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教育发展急需解决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矛盾、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社会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教师队伍素质结构需要优化的矛盾,任务十分艰巨。“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巩固和完善,办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调整和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综观全局,“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有发展的潜力,又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因此,必须正确分析形势,科学规划,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教育公平。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教育综合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坚持适度超前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障教育投入,全面落实政府办教育的责任。
    2、坚持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坚持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大力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
    4、坚持内涵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5、坚持协调发展。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相协调,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
    6、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教育发展的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量力而行。
    (二)目标任务
    2010年发展目标:全市“两基”水平进一步巩固,初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入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学习型城市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宜昌教育的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教育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努力建成教育强市。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要始终牢牢把握以下两大工作重点:一是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要始终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二是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遵循“积极进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注重质量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实现“三年基本普及、五年全面普及”的目标。
    具体目标任务是:
    1、大力普及学前教育
    (1)城区和城镇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力争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0%以上。
    (2)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在每个乡镇建1所骨干幼儿园。坚持“政府办骨干、鼓励社会办”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办幼儿教育。
    (3)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进等级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省级示范幼儿园达到15所以上,市级示范幼儿园达到25所以上,市一级幼儿园达到35所以上。
    2、全面提高义务教育
    (1)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7%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90%以上。
    (2)推进零辍学乡镇创建工作。2010年全市零辍学乡镇的覆盖人口达到50%左右。
    (3)大力推进保育寄宿制小学和初中标准化建设。全市定点的农村保育寄宿制小学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初中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达到80所以上。
    (4)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步伐。城镇学校和农村初中全部建立校园网,农村小学全部实现校校通,机生比小学、初中分别达到1∶15和1∶10。加大实验教学仪器装备力度,力争全市中小学全部达到国家新标准。
    (5)有效控制中小学班额。小学逐步达到国家标准班额(40人/班),初中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普通高中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到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15万人左右,毛入学率达到75%以上,初升高比例达到90%以上。到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12万人左右,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
    (2)努力扩充优质高中资源。按照“稳定校点,完善配套,控制班额,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积极创建示范性高中,全市优质高中在校生占普通高中的60%左右。
    (3)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高考上线率稳步提高,力争高考万人比、本科上线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年招生规模2万人以上,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比大体相当。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85%以上,就业率95%以上,其中高质量就业率达到60%以上。
    (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全市重点建设5个中职教育集团、4所技校、9所县市职教中心。努力建成10所左右的示范性中职学校,3所省“325工程”学校,30个特色鲜明的中职教育重点示范专业点。重点规划建设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水利水电检测业、现代农业等4个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
    (3)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市重点建设3所高职学校。办好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将其列入市重点建设工程,确保2006年底学院主校区全部建成。到2010年,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达到12000人(含四年制本科生1000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4000人,其中脱产1000人,函授3000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职业技能鉴定2500人。力争将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职业院校。支持办好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到2010年,高职全日制在校生达到6000人;每年开展短期职业培训4000人次左右;每年开展职业资格鉴定3000人次左右。将宜昌教育学院迁入城区,组建宜昌城市职业学院,到2010年在校生达到3000人。
    (4)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村新增和剩余劳动力30万人次,培训下岗、再转岗失业人员10万人次。90%以上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培训,取得“绿色证书”。
    5、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1)支持三峡大学发展。到2010年,使三峡大学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湖北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的综合性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到21000人,硕士生达到2000人,博士生达到60人,留学生达到750人,成教脱产学生稳定在1000人。力争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6个以上。力争1~2个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6~8个学科达到省内先进或领先水平。省(部)级重点学科达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力争达到8个以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达到3个。初步形成1~2个学科群。
    (2)优化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在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整合电大两个校区资源,建成宜昌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3)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紧密结合,建立产学研基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6、加快发展民办教育
    (1)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建立和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工作机制。
    (2)学前教育以民办为主,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人数占全市在园儿童的90%以上。适度发展民办义务教育,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达到15所左右,在校生达到1.5万人以上,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左右。重点发展民办高中阶段教育,民办高中阶段学校达到15所(其中民办中职学校达到6所左右),在校生达到2万人以上,占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的20%左右。
    四、“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做到教育经费优先拨付、学校用地优先规划、人员编制优先考虑、教师工资优先保障。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党委政府定期议教制度和党政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建立县市区、乡(镇)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政绩的依据之一。进一步加大教育督政工作力度,完善“市督县、县督乡”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县市区”。
    (二)切实保障教育投入,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做到教育经费投入“一保五到位”。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非义务教育实行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切实予以保证。逐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实现农村教育农民办向政府办的全面转变。有效控制高中债务,彻底化解“普九”债务。建立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开辟入学“绿色通道”,每年资助贫困学生力争达到15万人次,救助金额达到2500万元以上。依法落实教育优惠政策,城区和县市的城镇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要将中小学、幼儿园用地和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学校基建免征水电增容费、市政设施配套费、商业网点费、人防费等各种费用。积极鼓励捐资助学,社会对教育的捐款,按规定在税前列支。
    推进教育行风建设,制定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违反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教育经费反侵占、反摊派、反挪用的机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要求学校在省定收费项目之外代收任何费用,不得违反规定向学校乱集资、乱摊派。任何部门未经当地政府许可不准随意对中小学进行检查、处罚。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截留、平调、挪用教育经费。
    (三)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优化结构、定期调整的原则,采取分校核编、分段核算的办法,加强教师编制管理。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压缩非教学人员比例,清理代课教师和在编不在岗人员,妥善分流学校富余人员,有效化解教师结构性矛盾。根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及学生增长情况和编制标准及时补充高中新教师。小学和初中立足于教师结构调整,每年引进数量适当、学科急需的优秀教师,减缓年龄老化趋势。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逐步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体系。推行绩效分配制,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和校长进行新一轮全员培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1000名农村骨干教师和100名农村优秀校长。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城区所有中小学要与农村中小学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城镇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必须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秀人才吸纳机制,厚待拔尖人才,提高教师队伍高学历比例。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市树立一批师德标兵,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知名教师。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建立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制度,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牢教育发展的体制性基础
    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县“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有效模式。推动建立县级教育经费管理中心,实行“校财局管”。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理顺政校关系,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办学体制创新,制定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民办教育发展,使民办学校有规模、有品牌、有特色、有质量、有信誉。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建立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职业教育体制。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开展“订单式”培训,为本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建立由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教育、科技等部门参与的“农科教结合”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五)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抓好教师课改培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新课改提供师资和技术支撑。积极探索和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科学、多元、开放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完善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改革办法。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完善“四结合四为主”校本教研模式,全面推行“联片教研制”。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形成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