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但是信息化似乎离我们每个市民很近,又很远。信息化让我们通过互联网掌握更多的资讯、办理行政事务;让我们划卡就能看病、乘公交……,但是具体到何为信息化时,可能很多人又难弄清其真正含义,可能也对我们这个城市的信
息化程度知之甚少。回眸2007年,昆明市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如何?为此记者专访了市政府信息办主任赵勇。
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发展
记者:2006年全市信息产业以销售收入67.1亿的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去年的情况如何?
赵勇: 2007年昆明信息产业总体呈现平稳态势。截止至9月底,根据 64户企业统计数据,云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 36.6亿元,全省电子信息产业90%以上聚集在昆明,比去年同期增长3.1%。
就目前情况看,昆明信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落后西安、成都等。针对目前昆明信息产业布局混乱,定位不明,思路不清等问题,下一步将继续落实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布局,明确发展重点,通过企业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发展优势企业。争取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加大人才引进,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引导性投入,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引入1—3家国际性大企业进驻昆明。
“数字昆明”已收录20平方公里城市三维数字模型
记者:“数字昆明”是什么样的工程?对昆明的建设和市民有什么帮助?
赵勇:“数字昆明”是指根据统一的信息规范标准,把昆明市各种基于位置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要素数字化,建立昆明市基础数据库。使城市各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都能够在城市高速互联网络上根据各自的权限或需要,充分查询利用和共享这些数据。
记者:“数字昆明”工程进展情况如何?
赵勇:目前“数字昆明”已经开始三期工程建设,“数字昆明”一期工程于2006年底完成项目验收,主要完成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入库以及推广应用,并初步建成了昆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共享平台,为全市基础性信息资源的整合建库和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二期工程包括两个项目:一是在一期的基础上,完成主城区10平方公里和呈贡新区10平方公里的三维数字城市综合信息展示子系统,为规划审批、房产管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方面应用提供统一标准的城市三维基础数据;二是在统一标准的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基础上,梳理整合国土、规划、房产管理、发改、统计、投资促进和民政七个部门的专题业务信息资源,建设专题数据挖掘和业务管理系统,为领导和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目前,两个项目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准备组织实施软件测试和项目验收工作。
“三期工程”建设计划将在一二期工程基础上,扩容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节点,除一期工程已完成的5家单位外,再扩容建设市级40个单位的共享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数据库及共享客户端节点,全面实现跨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
“十一五”期间将扩展公交、医保卡使用范围
记者:城市“一卡通”项目的进度情况如何?什么时候昆明市民能真正实现“一卡在手,通行天下”呢?
赵勇:我市城市“一卡通”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以公交卡和医保卡为主,共发行了80多万张的公交卡、80多万张医保磁卡以及55万张医保IC卡。在2006年出台的《昆明市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城市“一卡通”项目已被列为昆明市“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扩展现有的公交IC卡和医保卡的使用范围,逐步推进到包括公交汽车、出租车等交通领域,以及社保、医保、购物、宾馆、休闲娱乐等其他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应用领域,初步实现在昆明市区,居民持同一张IC卡即可进行身份验证、流动消费支付、存储各类信息等功能,届时市民只需一张卡,就可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对煤气、电力、自来水等公共服务交费。另外,还将深入推行社会保障卡系统工程,实现全市医疗保障信息的网络化管理,方便百姓看病、买药。同时,通过网络还将实现社会保障5个险种的统一征收、管理和劳动执法检查,最终实现“统一规范、信息共享、一卡通用”的目标。
全市70%政府部门开通网站
记者:目前全市有多少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站?
赵勇:政府网站是政务公开的新平台,随着政务公开的不断深入和公众需求的不断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将成为信息时代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已有14个县(市)区、54家市级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并都已链接到“中国昆明”主网站,尚有20多家部门网站正在建设中,已建网站比例为70%。
对尚未建立门户网站的市级部门,信息办将尽快下发《关于加快政府网站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建门户网站。信息办还将主动上门服务,摸清未建网站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给予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帮助其尽快完成网站建设。
记者:办网站最大的硬伤就是建立起来无人维护和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市信息办有相应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来督促这面工作吗?
赵勇:一是制度保障,“中国昆明”门户网站已建立网站日常管理规范,日常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日常巡检制度,每天定时对“中国昆明”门户网站和各县(市)区、各部门网站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保证网站的畅通有效运行。二是选派高素质信息发布人员保障信息源的质量。三是做好信息内容的建设,除日常信息维护,重点建设政务信息发布、在线办事、公共服务的内容,如:政务信息公开、阳光政务、百件实事网上办、市民邮箱等。四是建立各单位的原创政务信息发布机制,并进行考核评价。五是强化网站安全保障,防止病毒、黑客等非法入侵者对网站的攻击。六是建立昆明市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体系,将网站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情况纳入考核内容。
农民可通过信息化“种地卖菜”
记者:昆明市社区和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如何?
赵勇:在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市坚持以“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受益一生”的理念,从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小区管理信息化和家庭控制智能化三个方面,全面推进数字社区建设,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政府加强城市管理和便民服务提供有效手段,提高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2005年昆明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社区信息化国债试点城市,我市选取了五华区、盘龙区的部分社区进行试点建设。目前我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在农村,针对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农业信息传递、交流,农业技术、政策法规需求、农业技术培训等问题,利用现有电信资源以最小的投资、最快的速度建成了试点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介向广大农户和农牧林相关经营企业提供一个面向全世界的农牧林及相关生态产品信息发布、查询和进行网上交易的平台。利用现有资源,通过“118323”农村信息化声讯服务号、114号码百事通,面向暂无上网条件的广大农民、农户、涉农人员,提供10000余条农业分类、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的信息查询和种养殖技术咨询。同时利用农信通手机短信平台,结合农产品的成熟季节,及时发布樱桃、杨梅、茭瓜、酸桃、甜杏等农特产品信息及时送到广大用户手中,进一步拓宽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方式和渠道。(彩龙中国网记者 喻军垒 昆明日报记者 杨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