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举国关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主任陈传宏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为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近年来我们围绕提高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和导向性这一核心内容,不断改革创新,在评审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新办法、新举措。”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成坏人。”陈传宏介绍说,为从操作层面确保依法行政、科学评奖、服务到位、廉洁自律,构建规范、统一、高效、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平台,奖励办从2005年开始引入国际通行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国家科技奖励质量管理体系,于2006年11月1日通过认证,并在2007年的评审过程中正式实施,成为中央国家机关第一家在行政管理中实施这一体系的单位。
据介绍,从2005年开始,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评审工作的实际,奖励办实行全员培训、深入讨论,把个人的经验变成集体智慧,制定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文件》等3个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从而使评审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都更加细化、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这样一来,每一步做什么、怎么做,都写得清清楚楚,照着文件来就行了。”
同时,奖励办还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机构设置,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制度体系,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其中,综合处负责对办公室及部领导、各司局交办的重要事宜进行督办;信息处通过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从办公信息系统和评审系统上规范专业处室的工作,并为领导决策和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支撑;成立督查处,统一负责信访、项目异议处理、项目考察等工作,并对评审业务工作进行定时、定点检查,认真实施和落实纠正、预防措施,形成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机制。
把好评审专家关,提高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最终结果是否公平、公正,参与评审的专家至关重要。为此,奖励办采取了系列措施,把好专家关——
一是优化学科专业分类和代码,调整学科专业评审组设置。为加强评审专家遴选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实现计算机遴选专家,奖励办针对学科专业分类不科学,特别是一些三级学科过粗的问题,与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了学科分类的软件课题研究,提出了“评审单元”概念,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调整评审组设置及评审组的评审范围,特别是完善了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评审问题,建立了以“评审单元”为基本结构的学科专业评审组,并在评审组中设立若干网络评审组,进一步减小了网络评审的学科专业跨度,加强了同行评审力度。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首先,完善了评审信息系统,开发了专家遴选算法和回避算法,建立了管理人员随机分配管理评审组系统和评审专家随机分配系统,为“随机双盲”和“封闭管理”评审机制的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完善了评审专家库,实时补充专家的数量,优化专家的组成结构,规范专家的个人信息。
三是实施评审专家随机遴选制度。在2007年的评审工作中,实现了计算机随机遴选评审专家制度,按照每一评审组的专业结构和一定的比例,从3万多名专家中遴选出符合要求的评审专家,从源头上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受到了评委、项目获奖候选人及科技界的认可。
四是加强了保密工作。首先,为防止评委泄密和人为干预,奖励办在评审前制订了《国家科技奖励初评专家名单保密办法》;网络评审开始后,与所有负责网评的管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在网评期间实行全程集中封闭管理。其次,通过缩短网评时间、推迟下发评审通知、统一管理人员通信设备等措施,减少了专家名单外泄的几率;评审期间,还对评委的住宿区和餐厅进行封闭。
扩大监督范围,加大公开力度
一是加大推荐、评审过程的公开力度。在2007年的评审中,把项目受理结果、评审组初评结果、评审委员会审评结果在国家科技奖励网站、科技部网站进行及时公布的同时,还要求每个推荐单位和项目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实施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专门监督。2006年,成立了首届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委员会的专家包括科技、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纪检等有关方面;2007年,启动相关监督工作,对项目异议和群众来信反映问题办理工作实施审核把关;
三是完善了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了项目异议处理办法,既鼓励单位、个人提出异议,对异议者身份保密,又注重保护项目完成人的合法权益,要求异议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和途径提出和处理。同时,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制定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信访办理办法》,对信访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机制进行了规范。
此外,在2007年的评审中继续实施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和诚信评审承诺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
“在2007年的评审过程中只出现了4件项目异议,比往年大为减少。”陈传宏主任告诉记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的评审质量。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完善评审制度、机制和办法,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权威性和导向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