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物资动员凸显三大变化
来源:中国军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耿继超 张国权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争突发性增加、强度提高、进程缩短、物资消耗剧增,战争对物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所以,国防物资准备的程度,对战争的胜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搞好物资动员准备,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按照动员预案对物资的指数要求,将适宜预先存储的物资提前存放在主要战略方向上或预定战区。从而实现物资动员活动与作战行动同时部署,既充分满足战争需求,又减少资源浪费;既切实保证达成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又实现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夺取战争胜利提供有力保证。

  更加强调在动态多维上储备动员潜力

  传统战争大多是在预设战场上进行,战争物资多以静态储备、单一储备为主。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保障需求的随机性、选择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必须变静态储、平面储为动静多维储备。

  建立储备基地。陆地战前储备是战争物资准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实施战时物资保障的基础。未来信息化战场,作战空间急剧扩展,时间高度“浓缩”,以基地形式提前储备各种信息化战争资源,实施快速补给,愈来愈成为一种有效的动员准备方式。

  建立海上储备船队。伊拉克战争前期,美国通过向战区海域派出大量储备船队,在前方储备了大批装备和物资。美第4机步师在人员到达战场前,其整师的装备已由40艘储备船先期运抵战区,提前部署到位。有鉴于此,应加快海上储备船队建设步伐,以适应应对突发战争的需要。

  建立“物流”与“信息流”体系。现代战争,距离是保障的最大障碍。因此,实施物资保障既要有“物”的资源,更要有“流”的力量。随着现代物流动员和信息动员的快速发展,强大的“物流”和“信息流”将在保障战争物资需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加强调储备“潜性”动员能力

  为适应现代战争“随机、快速、准确”的特点,不少国家在动员准备中,除加强“有形”物资储备外,更加强调储备“潜性”能力。

  保障力量储备。在强调部署一支数字化、火力猛、机动能力强的打击力量的同时,必须拥有一支支援保障部队。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启动了战时动员机制,征召了数十万后备役保障人员,极大地弥补了现役保障力量的不足。

  经费储备。现代战争,一方面所需物资器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零部件和维修材料等价格昂贵,更新换代周期大为缩短,大量进行实物储备必然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超强的机动能力使现代战争进程明显加快,前方作战部队所消耗的装备物资往往得不到及时补充,这就需要作战部队动用经费就地采购,以满足作战需要。

  科学技术储备。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加强科学技术储备,不仅可以提高战时武器装备和保障物资的动员速度,而且能够降低平时的实物储备数量,避免“研制—生产—储备—落后—淘汰”的恶性循环。有关资料统计显示,一些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都是直接运用于军事目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攻克伊军坚固的地下掩体,通过紧急动员平时的技术储备力量,短时间内就完成了GBC-28型激光制导钻地炸弹的设计和实验,并迅速生产了50多枚投入战场。

  信息储备。一些学者认为,知道补给品的位置与实际拥有它们几乎同等重要,这也进一步彰显出扎实做好物资动员准备登记统计的重要性。

  更加强调实现更高层次的军民结合

  军队战时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离不开地方的储备和支援,通过动员活动,运用计划、组织和法律、行政等手段,把战争中的需求一方与供给一方紧密联系起来。现代战争不仅是军队自身力量的对拼,更重要的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单靠军队自身力量既不能满足战场保障需要,也难以打赢信息化战争。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和科技力量,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战争潜力寓于经济发展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军民结合应着重抓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制定物资平衡计划,在满足国内正常生产生活和出口需要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战时物资和技术储备。对一些生产周期长的物资要突出成品储备,而生产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物资则以技术储备为主,成品储备为辅。

 做好主要战略物资的生产能力、流向和社会占有情况的调查工作,突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调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信息化物资与能量的对抗,制信息权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战争所依靠的是质量效能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军队,侧重于对科技、信息等资源的需求。为此,必须突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调查。

  加强重要物资仓库的保护与改造,满足战时可能的调运需要,并做好疏散、转移方案。建设重要物资仓库时,在保证战时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交通方便的地区,制定出相关政策,以保证战时依法迅速征用民用运输工具。

  拟制各类战时物资动员预案。对战时可能的物资动员需求进行细化、分解,并把具体任务依法落实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制定战时征用预案。在物资征用上,要按照上级明确的战时物资征用的种类和数质量,组织各类制造企业、研究所等单位,制定战时生产计划和物资保障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