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韬
在个性上,不断完善自己;在技术上,不断充实自己;在管理上,不断更新自己;在学术上,不断积累自己,十年CIO,十年的自我蜕变。
2007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北京的天空阴冷灰蒙,下午四点才出头,办公室的光亮就要指望日光灯了。
结束两个小时的例行会议,沈韬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虽然房间已经变暗,但他没有开灯。关上门,径直走向办公桌前的椅子,随手放下手中的资料,白色褂子都懒得脱下,摘下眼镜,顺势趴在桌上歇息起来。
“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来,”沈韬皱了皱眉头,重新戴起眼镜,叹了一口气。
“沈主任,咱们那个网上请领跑得很顺,不过很多物品还没有网上实图,不知道东西具体怎样,他们无法完成请领,您看这边能不能尽快把所有物资产品的实图放到网上去。”一位物资供应科的人认真地以一种商量的语气询问道。
“好,明年开春就抓紧时间弄,争取排上明年的工作日程,尽早让大家都能对照实图请领。”沈韬平静且温和的回答。
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中心的主任,曾经的沈韬可不是这样。了解他的人知道,如果在五年前,他的回答一定不是这样;如果在十年前,他的回答更不是这样。
很多CIO都了解,业务部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需求,拿到IT部门来,不是说实现就立马能实现的。抛开IT人员背后付出的无数艰辛不说,很多时候,CIO还得受限于业务部门,受限于技术可行,受限于领导授权……
在过去的十年中,北医三院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孤岛到整合,沈韬伴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也一步步地经历了自我蜕变。
吃软不吃硬
时间回到1997年。这一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沈韬接手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位置,负责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如果刚才的场景发生在这时,沈韬大概会生硬地回应:这事发个邮件给我就可以了,医院还有那么多系统要上,你们这点小事等忙完了别的再说吧。
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因为那时候的他压力很大。“加上本身吃软不吃硬的个性,年轻气盛,态度生硬,容易发脾气。”
1985年从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毕业的他,最初从事的是医学基础研究,随后由于医学统计工作的涉及,以及个人兴趣的动力和IT知识的逐渐积累,他从医务领域转到信息化领域,并被领导委以信息管理中心领导的重任。那年沈韬36岁。
上任没多久,沈韬开始明白,自己虽然有IT技术基础,但信息中心主任核心需要掌握的是对技术框架的把握,以及对项目管理的运作经验,而这些是他比较缺乏的。因此,初始的工作压力特别大,发脾气也就是经常的事情。
事实上,沈韬不仅是个有脾气的人,而且还是个爱较真儿、讲原则的人。
曾经,医院对于登录外网设有严格的规定:首先必须申请,批准后再按照要求使用。可有些科室的人却私下安装了网络设备,被沈韬发现后,当即将其调制解调器没收。
回到办公室没几分钟,受罚科室的负责人就跳着脚跑到沈韬的办公室吵架。“凭什么没收我们的东西,你有什么资格……”。
“谁让你们干这违规的事,再闹的话,我连你们的线也给掐了。”沈韬也不客气,直接把人家给顶了回去。因为这样,初做CIO的沈韬得罪了不少人。
考评收获“×”
没过多久,所谓的“报应”就开始显现了。
刚上线门诊系统那会儿,超常的门诊量总让他措手不及。北医三院的老门诊楼建于1958年,当初设计的接诊量是800到1000人,后来很快发展到日均7000多人,每天早上的门诊大厅就像煮饺子一样,一条条的人胡同纠在一起。
有一天,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上的问题导致系统瘫痪。第一次遇到问题的沈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眼看着大厅里排队的人群炸了锅似地混乱,他顿时直冒冷汗,头脑嗡嗡作响。
当工作人员接二连三地找他询问时,他也一头雾水,无计可施。幸好当时有一位厂商的工程师在,判断可能是系统锁表问题,然后陪同沈韬及其部下到机房逐个查询系统进程,把死锁进程杀掉,系统很快就恢复正常了。可是,业务部门的人却对沈韬“怀恨在心”。
更甚的是,当有些科室的系统出问题时,没等员工拿起电话通知IT部门的沈韬,一些不耐烦的病人已经拿起手机接通了都市媒体。“这里的信息系统出现了故障,病人不能看病了,大堂里乱成一团。”
第二天,院领导不用询问沈韬,直接拿起报纸就知道医院系统出了什么问题,然后拿着报纸找到IT部门去,使当时的沈韬特别被动。同时,系统故障所在部门的员工也因为“出糗”而把问题记在IT部门的头上。结果,到了年终CIO考评的时候,沈韬在服务态度、任务完成质量、工作量等条目中“收获”了不少“×”。
事实上。为了上线门诊系统,沈韬带领IT部门的其他人员熬了无数个昼夜,铺线、调试、校正、再调试。当拿到年终的“考评成绩单”时,沈韬坦承心里是非常难受的,但更主要的是,他开始知道要反思自己了。
盲人摸象选厂商
随着信息化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沈韬的工作压力逐步减轻,心理压力慢慢趋缓,加上年终考评的教训,他开始一点点地反思自己,并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试图磨去太过分明的个性棱角。
从1997年到2003年的这段时间,沈韬主导的信息化建设相对顺利。随后,当信息化建设开始向临床信息系统延伸时,瓶颈又出现了。
北医三院的IT供应商没有了后续产品,同时,基层的业务人员则是抱怨连天:有的要使用电子病历,有的要做电子处方。在医院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前提下,当时的信息化建设是要什么没什么。
当时,凸显的最大问题是:把原来的系统废掉,还是买新的;是继续用原来厂商的新产品保持延续性,还是重新规划选择厂商。期间的争论激烈,持续不断,而且是来自四面八方。围绕的焦点主要就是,选择怎样的IT厂商。对此,财务处有财务处的看法,供应科有供应科的看法,临床有临床的看法,很难达成共识。
就像盲人摸象那样,大家都只是从自身的局部立场出发,意见针锋相对。
业务部门会说,他们在某处看到某个厂商的应用做得挺好,应该用那家。至于具体的历史数据处理,整个系统的平滑过渡,怎么做才能震动最小,业务部门根本不管这些问题,只是一句简单的“觉得某某好”。背后的技术实施难度和可行性根本无从知晓。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系统建设实施的IT部门,始终只有一己之力,作为IT部门的负责人,沈韬更是左右为难。由此,沈韬逐步改善了之前的吃软不吃硬、爱较真儿的个性,变得善于沟通、懂得妥协。
要么“凑合”要么“就合”
对于厂商的选择流程,北医三院现行的做法是:系统的应用功能由业务部门考察,系统架构的稳定性由IT部门把关,大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走招标程序。
由于大家都拥有厂商的选择权,如果IT部门和业务部门能够达成共识,大家就“凑合”;如果出现分歧,大家则“就合”。每个环节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沈韬耐心、细心、真心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