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出台文件,决定由市科协组织牵头,深入实施以“利用3年时间、每年培训30万、3年培训100万农民”为主要内容的“331”工程。
近日,记者走访了潍坊的一些县市,对“331”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采访。一个缩影:寿光菜农靠科技致富 春节后的一场暴雪已过去多日,我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市农村的田野却被拥裹在春寒的怀抱里。
出寿光县城南行不到10分钟,记者来到了孙集镇钓鱼台村。宽敞的柏油路,整齐的白色二层楼房,无不显示出该村的实力和菜农的富足。记者随意走进一大棚内,与棚外刺骨的寒冷相比,棚内雾气蒙蒙温暖如春。绿油油的西红柿稞密密麻麻有半米高,已结出小枣般大的果子。大棚的主人孙祥仁正蹲在地里忙活。
“种了几个棚?都是啥品种?”记者问。“一共种了3个棚。这个棚全是樱桃西红柿,叫台湾亚蔬202。另两棚种的全是茄子。”孙祥仁回答道。
“什么时候能出果?产量大约是多少?”“这个棚再过20天就可上市,一个棚能收7500到1万公斤。”
“3个棚要几个人忙活?”记者不由得问。“平常也就两三个人。忙的时候就雇人。” “寿光菜农雇人一点也不稀奇,早成习惯了。老孙还被海南省聘去当技术员呢,月工资6000元,来回坐飞机。”随行的寿光市科协主席吕学森介绍说。
“你种的这个品种好不好?”记者又问。“品种一般,”孙祥仁答道,“一毛钱一粒种子。我种了3年了。”
“在寿光,种子比黄金贵。这些年,光在寿光建立种子试验推广基地的外国公司就有几十家。瑞士独资兴办的寿光先正达种子公司经理孔帝文对中国市场很有研究,他认为‘只要占领了寿光种子市场,就占领了中国乃至世界市场。’”吕学森接着说。
“你种菜种得好有啥秘诀?”记者问孙祥仁。“靠科技。抓科技就等致富。”孙祥仁这话可真说到了节骨眼上。
据吕学森介绍,钓鱼台村共158户640口人、960亩耕地,高档大棚有396个。该村发展蔬菜种植较晚,但村民科技意识很强。近年靠科技种菜发财致富,全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房。
吕学森领着记者一连看了好几户大棚,越看感悟越深:有了科技这把“金钥匙”,寿光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脚步才迈得更快、更稳。
去年以来,寿光市共举办技术讲座、科技报告489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27项,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3879个。去年10月,寿光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县),被省、市科协命名为全省、全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寿光菜农靠科技致富,是山东潍坊市实施“331”工程的一个缩影。
八仙过海:以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据潍坊市科协主席王义正分析,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就潍坊市而言,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低”:文化程度低,30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法律素质低,多数农民不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职业技术水平低,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90%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鉴于此,潍坊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出台文件,决定由科协组织牵头,深入实施以“利用3年时间、每年培训30万、3年培训100万农民”为主要内容的“331”工程。
怎样才能使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实效?王义正说,潍坊市提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培训内容突出实用技术、专业劳动技能、农业高新技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就业常识培训等五个方面。
同时,不断加强培训的基础和条件,健全完善农业科普网络。目前,潍坊市已建立50余个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和企业科协,500余处科普示范基地,80%的行政村建立健全了村级科协组织。
潍坊市各地抓农民技术培训、抓科技惠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青州,围绕发展花卉产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技术、教育合作,每年引进花卉新品种300多个,推广新技术50多项;坊子区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到地头”系列活动,将“科技快餐”送到农家门;昌邑市健全完善市、乡、村三级科技示范推广服务网络,果树技术专家指导的150多个大棚果种植户,棚年均收入达3万多元;寿光市30%的菜农建起“大棚书屋”;高密市开通4条农业服务热线,专家轮流坐班解答问题,并对1000名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先期培训,造就了一批农村学科技、用科技的“领头雁”……
潍坊市“331”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该市有21万农民获得绿色证书,13万农民获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8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掌握1至两门农业实用技术,参与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的农民达2万多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