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县信息化领航 产业发展加速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海伦

“自‘数字安徽’建设实施以来,铜陵市信息化领导小组按照国家和省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以建设‘数字铜陵’为目标,扎实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铜陵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杜平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重点突破 全面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铜陵市信息化领导小组于1998年成立,市直属主要经济综合部门、县区政府和大型企业作为小组成员单位,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铜陵市的信息化工作。

2003年以来,市信息办先后制定了《“数字铜陵”2003-2010年建设规划》、《铜陵市政府关于贯彻“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等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铜陵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在政策护航的同时,铜陵市信息化小组还加强宣传和引导力度,激发社会各方面建设“数字铜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普及信息化的理念和知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信息化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创业的环境,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杜平介绍说:“在建设‘数字铜陵’的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首先,做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依托内外网络的基础平台,推进电子政务的运用,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以门户网站为切入点,促进政务公开和全市电子政务发展,2006年,铜陵市政府网站在全国333各地市中进入50强,2007年被评为全省市优秀政府网站。铜陵市建立电子政务安全体系,重点保障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内外网、数据库和应用系统三方面的安全,努力构建电子政务安全防范体系。

其次,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近几年来,通过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工作,铜陵市企业信息化的成效显著,涌现出铜陵有色金属公司、铜峰集团公司、南车集团铜陵车辆厂和三佳电子集团公司等一批信息化先进单位。其中,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连续两年入选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主办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正是在企业信息化的拉动下,信息产品制造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十五”期间,铜陵市信息产品制造业快速增长,工业现价产值平均增长达45%,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达53%。

目前,铜陵已经成为国家火炬计划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园,铜峰电子、铜陵三佳、蓝盾光电子等一批优势“龙头”电系信息产业生产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或省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着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实现电视电台、电话、电脑“三电合一”,为推进物理网络与组织网络有机结合奠定基础;为千村百镇提供农产品流通、农资供求、良种技术传播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一站登载,全国发布;建设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形成气象灾害公众预警预报与服务体系。


第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近两年,骨干企业信息化投资累计达3000多万元,企业上网率达到90%;在金融电子化的基础上,推行“市民一卡通”项目;深入推进企业征信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铜陵市企业征信初步建设方案,初步完成了铜陵市企业征信平台的搭建工作。

整合资源 注重应用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中,铜陵市一方面整合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目前已经建成覆盖全市的城域光线传输网,带宽最高达到2.5G,到2006年底,全市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4.57万户。同时,还积极开发基础性数据库,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

杜平介绍说,按照铜陵市“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要全力以赴建设国家级电子材料产业园,精心打造名副其实的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围绕电容器薄膜及电容器产业链,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模具、封装产品链,电子铜基材料产品链,晶体及元器件产品链,以及硅加工和芯片、光学晶体、汽车电子等新产品领域的拓展,着力抓好金威、铜峰、三佳等电子骨干企业的重大项目建设,2007年内新增投资达10亿元以上。

另一方面,注重应用,推进重点领域的信息化:构建铜陵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造铜官山区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和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构建铜陵市公安局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相应标准规范,完成铜陵市公安用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完成铜陵市公安用地理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开发;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企项目,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工程以及本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

“正是通过整合资源,注重应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领域的信息化等有效的措施,才加速了铜陵市的信息化进程。全面带动了经济发展。”杜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