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市 更新时间:2012-04-1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十一五”是实现我市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信息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全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十五”成就和发展形势
(一)“十五”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信息化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总用户达118.74万户,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移动电话136.04万部;有线电视用户30.1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0.3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全市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超过5G,互联网注册用户达6.77万户。5年间,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大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明显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有效融合,传统产业逐步升级改造,极大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农业和农村领域,建设开通了聊城农业信息网、聊城水利信息网、聊城农机化信息网等一批涉农网站;90%限额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网页或网站;各县(市、区)、各乡镇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采用统一的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在全市6106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有效指导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工业领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应用工程目前已在全市5家企业中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建筑、电力、规划、科研设计、机械加工等重点行业基本普及,计算机监控技术在80%规模以上的化工、造纸、电力等流程型生产企业得到应用,有近30%的规模以上企业成功或部分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带动了企业生产的节能、降耗和增效;全市80%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网站,其中被省里列入信息化改造重点的11家企业全部建立了网站,网上支付、网上销售已初见成效;“十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改造资金投入达9亿元,投入产出比平均在1∶5以上。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开通了聊城政务网、聊城电子政务平台系统、网上招商系统和财税增收信息化平台系统,实现了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大部分县(市、区)政府、45%的市直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政府效力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大力实施网上招商,通过网上洽谈,全市共落实项目190个,实际到位资金27.88亿元人民币;实施财税增收信息化一期工程,全市当年可增加财税收入1500万元;12个行业的“金字”工程全面启动,推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完成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初步建立;各专业银行的金融网络实现了同城或全省的通存通兑以及不同区域的资金结算,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信息化应用系统已覆盖全市财政、工商、税收、公安、社保、教育、金融等20多个领域。
第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性作用日益强化。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数字集群、卫星和微波通信为辅,集程控化、数字化交换为一体的高速通信网络。2005年底,全市电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16000公里,城域网覆盖了全市所有城乡及70%以上行政村;第二代交换网—NGN网络,已建成70个交换网点,覆盖了近300个行政村;无线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卫星地球站、微波站、广播电视台、短波和超短波电台、蜂窝基站、无线接入基站等近4000个;公安、消防、交通、环保等重点专业基础网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促进了“平安聊城”建设。
第四,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加大。2005年,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资产总额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通信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3亿元,计算机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信息产业总收入完成17亿元。全市现有规模较大的科技市场3家,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达4100余人;网吧320余家,可提供上网服务计算机15800台。
第五,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县两级建立健全了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办公室,大部分市直部门组建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为全市信息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全市逐步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渐得到完善,初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化了对信息市场的有效监管,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十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有差距,县(市、区)之间、不同领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部门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亟待加强;三是信息化建设融资渠道需进一步拓宽;四是信息化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五是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产品单一、规模不大,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发展形势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并加速这一进程,引导人们迈向信息社会。从国际看,信息技术革命将重塑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新格局。从国内看,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已经明确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大力推进。从全省范围来看,城市信息化迅速推进;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形成了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地;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普遍加大。从省外来看,河北邯郸、山西晋城两市,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先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企业参与,多元融资,大力实施“数字城市”建设;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了基础通信管线的集约化建设,有效避免了信息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
从我市发展形势看,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相当部分企业设备老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模式落后,急需信息技术改造;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比较丰富,加之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区位优势明显,流通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市被列为全省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城市,为“数字城市”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全面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立足以人为本,坚持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实施信息化战略,逐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切实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构筑新型工业化能力,不断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实施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实行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促进各县(市、区)、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领导有力、体制合理、发展协调的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2.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选择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及具有我市特色和优势的信息化重点方向和领域,优先发展,重点突破,全力推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建设项目的筹资、开发、建设和运营,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形成多方投入、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资源整合、互联共享。促进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打破条块分割,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重塑信息化条件下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走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4.自主创新、产用结合。切实增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鼓励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产业链条,鼓励集群发展,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信息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应用良性互动。
5.强化保障、确保安全。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维护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发展目标
全力实施“1142”信息化发展战略。即力推“数字聊城”建设;夯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抓好信息化带动文化旅游业,信息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带动服务业,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力争到2010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位居全省中等以上行列,部分领域跃居省内领先水平。具体目标是:
1.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信息化地方性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健全,政策导向力度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支撑机构继续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公众信息化素养普遍提高,各层次信息化人才基本满足需求。
2.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和农村方面,基本建立起适应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民服务等方面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工业方面,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计算机集成制造、企业资源计划、远程控制系统普遍推广和应用,企业生产成本和能耗明显降低,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90%以上通过互联网发布和采集信息,开展服务和招商引资,80%以上构建局域网,实现办公自动化(OA)或协同办公,50%以上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和电子商务,全市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到10%左右;政务信息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市、县党政机关业务实现网络化,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争取到2010年,100%的政府非涉密文件可通过网络查询,80%的政府审批事项可通过网络办理;“数字聊城”建设稳步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长足进展,公益型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信息技术在文化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医疗卫生、交通旅游、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服务网络深入社区,公众获取公共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大部分农村能够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享受到高水准的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安全生产智能监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可有效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和减少生产灾难发生。
3.信息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加快现有通信网络升级改造,建设大容量、高速率、宽带、安全可靠、具有完备业务处理能力的现代通信网络,满足不断发展的信息传输需求。建成以光纤为主的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通信网络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为主的个人化通信网络。到2010年,固定电话达到150万部,普及率达到30%;移动用户达到200万部,普及率达到40%;互联网用户达到25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市区及各县市城区全部实现数字电视转换;提高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等基础传输网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增强三网的融合性。
4.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加突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大力扶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加大聊城软件产业园招商引资和内引外联力度,争取经过五年的发展,信息产业成为我市重要产业。
2015年远景目标:
到2015年,信息化战略取得初步成果,建成健全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成熟、高效的数字化、网络化应用环境和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集成化程度和社会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一批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陆续建成,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实现政务信息的公开和互动;80%以上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研究开发、经营供销、管理决策中的信息处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发达的信息服务业为政府、社会、公众提供普遍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拥有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和普及的信息化应用队伍,国民信息化素质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1142”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加快信息化进程。
(一)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资源信息化建设,带动聊城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借助我市接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良好机遇,发挥我市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的特色,推进文化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文化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型经营方式,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将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把“衣、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将我市文化旅游信息资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利用网站、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等形式,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创造适应群众需求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对聊城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广泛宣传,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充分展现我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古城和秀水交相辉映的江北水城独特魅力。
(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三大产业相互融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农民信息服务四个重点,继续完善农、林、畜牧、水利等领域的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形成农业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完善农业科技、水质水利、土壤墒情、市场信息等农业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指导;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具,促进节水滴灌、自动施肥、智能监控等先进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开发建设全市涉农信息网站,建立名优农产品网上展厅,利用网络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积极开发应用农产品产销分析预测系统,对主要农产品产销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引导农业生产安排,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农村财务管理为切入点,以农村经营管理为核心,开发应用经营管理、人口管理、党群管理、社会事务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村务公开等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基层单位对人、财、物的全面综合管理。规范和完善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逐步普及农村网络覆盖,为农民提供适用的科技、教育、文化、市场、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致富,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2.突出抓好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广泛调动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积极性,继续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企业资源管理、工业智能控制等重大共性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重点加大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信息技术在机械、化工、造纸、纺织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突出抓好产品研发、生产、企业营销、管理等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和效益提高,促进绿色GDP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中小企业在线服务平台,采取以硬件、软件租用模式为核心的IT外包服务,让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和投入得到专业、先进的信息服务。
3.有效推动服务业信息化。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大力提高传统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报纸、期刊、杂志等新闻出版业产品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推进金融业信息化,重点建设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网上银行、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业务,完善银行卡信息交换共享系统;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构建我市配套设施完备、政策法规健全、人才结构合理、应用领域广泛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尽快建成几个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中心,积极开展面向公众、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不断提高我市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健全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信息化,实现全市铁路、公路、仓储、邮政物流等交通信息资源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完善交通安全监控、电子收费、物流配送网络控制等应用系统,不断提高全市综合客货流通能力。
(三)大力推进“数字聊城”建设,努力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
按照建设一个信息管理中心、五大基础平台、九大应用领域、二十项重点应用工程的“数字聊城”建设整体框架,以聊城的城市地理、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实体系统为对象,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数字信息技术,以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设施为基础,以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中心,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信息化为支撑,整合利用全市信息技术和资源,在政务、行业、社会、经济等领域,建成以数字化为根本特征的运营、管理与服务信息体系,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推动我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四)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重点实施电子政务工程,逐步实现覆盖全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各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大力推行网上审批,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一是网络平台完善与应用。扩大市级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应用范围,在已经实现上连省政府、下连各县(市、区)政府,横连市直各部门的基础上,将网络延伸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并连通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行网上办公,提高党政机关办公效率。建成无时间、无空间限制的移动办公网络系统;继续完善加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聊城政务网以及聊城网上招商平台的功能,加大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在各级各部门推广Voip网络电话,减少成本开支;开展财税增收信息化二期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经济效益。
二是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县(市、区)政府、有条件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并作为聊城政务网的组成部分与市政府门户网站无缝组合。改进和完善网上行政审批系统,通过互联网向企业和公众提供行政审批、产权交易、信息发市、政策查询、业务咨询和在线办理等电子化行政服务;通过政务专网实现与市各职能部门、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网上互联,提高各部门网上协同办公能力,逐步建成网络化服务型政府。
三是政府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将数据中心建成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存储中心、数据管理服务中心、政府数据交换中心、公众数据交换中心,同时实施政府信息资源异地存储的安全工程,确保信息安全。完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整合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四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整合与完善。实现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台、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报警台、12345市长热线电话、抗汛防旱指挥系统、卫生防疫应急指挥系统、安全生产预警监控系统以及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应急求助等统一接听、统一客服、统一指挥调度功能,整合共享各种资源,实现跨部门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协调指挥,向公众提供紧急救助服务,提高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五)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换代升级,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把已有的优势项目和在建项目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优势产业群。建立健全我市信息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从事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电子产品的组装和深加工。搞好聊城软件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孵化器和聚集效应,加快引进、培育和发展一批软件企业,逐步壮大软件产业规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信息产业发展资金的申报、推荐和立项。通过国家和省政策资金支持,依托外向带动和自主创新,不断壮大骨干企业和龙头产品,重点加强产业集群发展能力,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尽快壮大我市信息产业规模。
(六)大力推进公共事业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借助高速互联的信息网络,结合公共事业部门的具体业务,重点加快社会安全、劳动保障、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1.社会安全领域。结合“平安聊城”建设,继续推进“金盾”工程,提高公安系统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重点建设和应用人口信息管理、公安综合信息快速查询、警力指挥调度、公共网络安全监控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增强公安部门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打击犯罪的能力;实施“科技强检”工程,重点建成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信息库、诉讼监督信息库等业务数据库,在重点业务、重点部门实现办公、办案信息化;完善全市法院网络体系,广泛实现常规办公无纸化、档案管理电子化、流程监控网络化和庭审记录电脑化;推进司法信息化,加快司法公众服务网、12348司法援助中心的建设;逐步实现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国家安全等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综合利用,增强政法机关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为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持社会稳定服务;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防动员机制,突出抓好市、县两级国防动员指挥与决策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人民武装、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动员资源配置管理数据库,实现国防动员机构和成员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我市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快速转换能力。
2.劳动保障领域。以实施“金保”工程为主体,不断完善全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全市劳动保障业务资源数据库,逐步健全覆盖人口统计、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公共安全、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和社区管理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并积极促进两大系统的整合,推进数据共享和联网应用,逐步实现劳动保障业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为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决策支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3.科教卫生领域。积极实施科技管理信息化工程,重点完善科技信息联机检索数据库,为各行各业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支持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重点支持贫困地区中小学接入远程教育系统;加强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疫情监控、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降低医疗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4.资源环境领域。立足“生态市”建设,逐步完善我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和监管信息系统,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建立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为主的环境监控网络体系,完善全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系统,逐步实现对环境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深层利用,提高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七)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信息化快速发展
继续完善和加强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水准、大容量、覆盖全市的城市信息化高速公路,构造现代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形成省内比较先进的承载平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网络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发展网通、电信、广电、移动、联通以及其他传输网络建设,有计划地建设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网,搞好电话网宽带改造,加强光纤化建设,逐步实现光纤到小区、到路边、到大楼,为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提供网络支撑;加快全市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整合,积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逐步普及数字电视无线广播,大力开展数字视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数字点播、信息服务、互联网接入等数据传输业务,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目标,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化;继续推进各大网络之间的高速互联互通,积极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建成集语音、数据、图像功能于一体,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互联互通的高速宽带信息网,实现网络的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支持和促进SCDMA技术和其他方式的无线接入业务发展;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加强无线电行业监管力度,合理开发、保护和有效利用频率资源,维护电波秩序和电磁环境,保障无线通信安全畅通;提高基础网络的灾难备份和恢复能力,增强网络的安全可靠度。
(八)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网络信任体系。确定网络和信息的安全等级,建立等级保护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信息安全责任制和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财政、金融、商务、电力、交通、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由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协调公安、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启动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强化信息化安全措施,逐级建立健全科学保密技术管理体制;统筹规划灾难备份建设,鼓励交叉备份、互为备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难备份建设和提供技术服务;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普及、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跟踪和开发信息与网络加密、识别、过渡、控制和抗扰等安全技术,支持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并积极推广应用。
四、重大工程
根据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实施九大信息化应用工程。
(一)文化旅游资源信息化工程
建立市级文化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对全市文化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网络、电子出版物等形式,宣传推介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实施校地共建数字图书馆,利用聊城大学图书馆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依托聊城电子政务平台,建立聊城市数字图书馆。开展信息亭建设,在市区主要街道、旅游景点、繁华地带,分期分批建设多个信息亭,利用多媒体形式,将文化、旅游、科教、餐饮、娱乐、购物等信息发布其上,为公众查询各类信息提供便利,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程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网络资源,继续实施“金农工程”,完善市、县两级农业信息网络,强化县、乡两级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培训工作,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积极推广“三电(电视、电话、电脑)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和农业科技信息“110”电话服务系统,整合科研、水利、气象、市场、就业等涉农信息资源,将农业科技、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保障、卫生保健、劳动力就业等各类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建成涵盖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农民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农业综合信息化服务体系。
(三)企业信息化工程
加快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等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继续推进规模以上企业上网工程,引导11家省信息化重点改造企业从建立信息化支撑平台入手,逐步建立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包括质量控制等环节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逐步建立规范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标准,实现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
(四)电子政务工程
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体系建设,利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党政部门的互联互通和政务信息的畅通流转。建设网上政务监督系统,实现行政审批等业务的电子监管,及时反馈和有效监督政务执行情况,为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提供技术支持。以政务数据库建设为依托,促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健全政府和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网站体系,规范部门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逐步实现公共部门间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以企业注册登记业务为突破点,实现工商、公安、农业、国土资源、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的“一站式”并联前置审批,实现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证照互动并联后置审批,通过互联网实现申请工商登记注册、申办组织机构代码、申办税务登记等所有服务,方便企业办事。以市民生活服务为切入点,重点实现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民政救助、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出入境手续、公积金等业务的“一站式”并联办理,方便群众办事,全面提高公众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快容灾备份建设,建立分级分层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监控能力。
(五)电子商务工程
完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网上支付、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营造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吸收不同行业和地域的重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共同构建全市综合性电子商务运行网络。抓好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工程,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协作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并大力推广其在贸易、金融、交通、旅游、娱乐、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有效带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以资源共享为重点,推进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服务的电子商务项目建设,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争取达到其商务交易总量的30%。
(六)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
协调社保、公安、民政、公积金管理等部门,完善全市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全面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市、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生活低保、公积金管理、医疗机构等各类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或分支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覆盖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场、民政福利等领域的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坚持“统一规划、一卡多用”的原则,推行“一卡通”,逐步实现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缴费和支付及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户籍管理、婚姻状况、公积金领取等个人信息的共享共用。建立市、县(市、区)二级覆盖全部参保人员和参保单位的社会保险数据库。积极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市、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网络,应用信息技术完善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建立社区信息化服务中心平台、中介服务中心、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平台,提供中介信息、综合维修、家政代理、配送服务、医疗保健、应急救援、物业管理等多种服务,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步建成宽带网络服务系统,利用先进的宽带网络技术,实现用户宽带接入;建设安全防范系统,实现小区的安全防范和家居的防盗报警;建设小区物业管理自动化系统,对每位住户建立档案,进行计算机管理。
(七)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工程
建设网格化城市服务与管理系统。基于市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空间地理信息平台(GIS)和无线通讯网络,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据,集成基础地理、应急指挥、社区信息化、国土规划、房产信息等系统和网格技术、人口数据、部件和事件数据、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协同工作、信息共享,对城市园林绿化、文物古迹、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等进行网格化监督和管理,实现城市服务与管理的精确、快速和统一。
(八)“诚信聊城”信息化工程
健全信用信息征信体系,逐步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覆盖全市政府、企业(中介组织)、个人信用信息的“诚信聊城”基本信用信息数据库体系。完善市、县(市、区)二级互联的信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整合重点行业诚信信息,健全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开展网上诚信办公、信用信息公示、诚信信息在线查询等综合电子服务,逐步减小诚信信息的不对称性,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促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诚信道德和文化环境建设。
(九)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与救助系统建设工程
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完善应急联动救助系统,依托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促进公安、消防、交通、医疗、市政、水利、环保、气象、地震、人防、民政、安全生产等部门以及驻军、武警应急指挥机构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利益。建立市、县(市、区)两级应急支援和应急信息交换中心,实现应急反应信息的及时流转,提高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
五、推进措施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组织、制度、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一)健全信息化推进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一致。进一步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推广信息主管(CIO)制度,协调推进本部门、本区域、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信息化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并强化管理职能,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战略规划、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协调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并强化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的按时完成;完善信息化专家顾问机构,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完善信息化发展政策体系
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并完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针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加快制定和完善信息化促进、政务信息公开、信息安全、电子交易、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规范,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和完善财税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维护的政策,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我市信息化建设。
加强国家和省信息化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应用,规范信息化建设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避免信息化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建设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通过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党校增设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课程,提高各级干部的信息战略意识和信息化知识水平。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中学要把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知识作为必修课程,小学也要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教育。有计划地对政府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信息主管(CIO)和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组织好全市计算机应用等级能力考核工作,使各类信息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各类具有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技术和经营结合、专业和应用结合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吸引和培养信息化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机制,切实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凝聚与稳定信息化人才队伍。
(四)保障信息化资金投入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加快信息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接轨、适合我市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投融资新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信息化的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将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支持。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政务信息网络建设、公益型信息资源开发和维护、国内外交流和培训项目以及高新信息产品的开发。已建成的政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所需经费由同级政府予以解决,以保证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要多渠道、多形式地争取国家和省关键项目的扶持资金,利用项目资金和特殊政策,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步伐。同时,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发展多元投资主体,拓展银行、证券、募集、风险投资等多种投融资渠道,加快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
(五)营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普及信息化知识,增强全民特别是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信息化论坛、信息技术讲座和展览等大型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信息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