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明
摘 要:介绍了图书馆联盟的定义,提出了在大学城范围内建立图书馆联盟,实现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构想,并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关键词: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招生人数的逐年增长,许多学校原有的空间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开始另外选址建立新校区。为了城市的统一规划和长远发展,在城市的某一位置将这些新校区集中起来,在资源上给予重点配置,就形成了大学城。如杭州小和山、北京东方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西安西部大学城等等。山东轻工业学院也与原济南市区内的近十所高校入驻长清区大学城。 大学城的建立,为城内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如场地合作、教师互聘、学生校际间选课听课、教学设备共享、信息资源共享等。其中,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图书馆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图书馆界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是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由于设备、技术、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困难重重,因此选择在地理位置上紧紧相连,网络自动化比较普遍,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城图书馆推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大学图书馆联盟,不失为一个理想可行的突破口。
1 图书馆联盟的定义 所谓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就是图书馆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目的而通过共同遵守的合作协议建立起来的联合体。国际图书馆联盟组织的成员有150个,仅美国这样的联盟就有200多个。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图书馆联盟就成为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实践证明图书馆联盟是网络时代图书馆合作的最可行性方案。我国最早建立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建于2002年,是“211工程”总体规划中的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是国家经费支持的中国高校图书馆联盟。
2 建立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唯一出路是联合保障资源共享 2002年5月,教育部建立了图书馆联盟CAILS,包括在北京建立的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性的文献信息中心及7个地区级文献信息中心,但地市级的共建共享发展很不平衡,受经济、文化、设施、地域等因素的制约,有的省市甚至还没有起步。大学城的资源共享正好与CAILS建设结合起来,从小范围开始,从易到难,量力而行,使之纳入CAILS的整体规划,为建设大范围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2.2 文献资源需求量与经费紧张矛盾的要求 当今社会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国力有限,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不达标的现象相当突出。《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规定,文献资料购置费须占全校教育事业费的5%左右,但实际达此标准的高校不足50%。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书刊价格平均每年以40%~50%的速度上涨,1990—1995年,书刊价格上涨近300%,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中,近5年购置的图书只占10%左右,导致馆藏书老化,文献保障率降低,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和知识更新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朝电子化、虚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购置和更新设备,购买电子资源等对图书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经费紧张已经成为阻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通过馆际合作,建立共享网络使现存资源互为补充,馆际互借,减少重复购书并通过合作增强购买力,尤其是增强购买电子资源的能力,分摊费用,拥有电子数据库的使用权,改变分散发展,小而全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模式是缓和这一矛盾的理想途径。另外,从馆藏现状来看,传统纸质文献仍占主体,因此大学城间的馆际互借,信息共享更为可行。
2.3 网络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变化的要求 在信息化的今天,图书馆的信息环境与读者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者由对传统印刷型信息为主的需求转变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如:视频信息、音频信息、超视声频信息等。非文献型信息的需求比例逐步增大,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利用自己的收藏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而图书馆联盟则可以通过虚拟收藏、联合共建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在法制上尚未形成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调控机制,软件技术上、网络管理上也都尚不成熟,很难在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推行微机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而大学城范围内的微机联网,网络管理就容易得多。加之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编目、流通、信息检索网络自动化已相当普及,因此在大学城建立图书馆联盟,实现信息共享在现阶段是切实可行的。
3 图书馆联盟的任务 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共同经济利益是联盟运作的驱动机制和目的,因此图书馆联盟的任务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协作采访。唐山市高校联手共建的经验值得借鉴。各馆先根据实际摸清本馆的淘汰、补充书目,然后通报其他图书馆,各馆参考其他馆的预购方案进行修改,相互沟通后确定正式订购方案。这样既节约了经费、减少了复本,又能合理配置和补充馆藏。 (2)馆际互借。实际上我馆2006年已尝试与大学城的5所高校联合,开展了一卡通馆际互借业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联合目录或资源目录共享。 (4)复印优惠。 (5)参考咨询服务。 (6)传递服务。 (7)自动化服务方面的协作,如系统操作和维护方面的协作。 (8)联合编目。 (9)通过联盟增强购买力,尤其是购买电子资源能力,分摊费用,共同拥有电子数据库使用权。 (10)馆员培训,职工教育和继续教育。 联盟信息资源共享应本着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刚开始可以先推行馆际互借、复印优惠、参考咨询服务协作、合作采购、联合目录或资源目录共享等业务。随着联盟工作的日渐协调熟练,规程的日渐完善,软硬件的日渐更新齐全,可将业务逐步推行到联合编目,建立中心数据库,自动化服务协作,联合培训等业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联盟重心转向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
4 联盟工作实施要求 首先,在参加联盟的高校图书馆中建立一个有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从管理制度上来看,现在大多数联盟采用董事会的形式,由成员代表参与管理,并设立专职人员,这样成员馆遇到问题时也能随时找到相关人员解决。如果各馆所属学校的校长能参与联盟的领导层,联盟从自己的所属机构或领导机构得到支持和帮助,工作就更容易开展了。如在CALIS的全国管理中心,北京大学校级领导就担任主任一职。 其次,制定出统一的联盟规章制度,各馆要严格执行。 第三,大力倡导联盟文化。大力提倡合作攻关,互利共享的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联盟内各馆的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得为个人眼前利益而与联盟宗旨相悖。要认识到,共同的经济利益是联盟运作的驱动机制和目的,联盟利益才是各馆利益的保障。各馆之间要加强交流,求大同存小异。 第四,建设过硬的图书馆联盟网络。选择先进成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建立包括大学城各高校全部信息资源的图书馆局域网络系统,为实现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联机编目,创建中心数据库创造条件。 第五,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优化服务质量。作为图书馆员,必须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精神,有过硬的业务知识,为读者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中,利用信息资源为广大读者服务,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既具有现代化管理技能,懂英语,精通网络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有图书情报知识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人才。联盟应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加强对馆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构建馆员的多元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馆员素质,提高联盟的服务水平。使馆员树立不断学习的新理念,掌握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建立大学图书馆联盟,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需要长期摸索和探讨的工作。本着团结协作,互利互惠,服从大局的原则,从简到繁,从浅入深地尝试和学习,图书馆联盟一定可以健康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渠彩霞,王桂平.关于同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2(3):46-48. [2] 林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32-34. [3] 戴龙基,张红杨.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36-39. [4] 程少敏.唐山市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6):64-65. [5] 赵禁,张卫华.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40-42. [6] 杨昌俊.关于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中的几个问题的新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3(9):117-119. 第一作者简介:吕 明,女,1975年7月生,199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馆员,山东轻工业学院图书馆采编部,山东省济南市黄台北路999号,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