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据库面临的市场现状与前途研究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冯玉才

国产数据库自诞生至今,已有十几年历史了。风风雨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发展不尽人意,但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长期以来,都有人在置疑:中国是否具备研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能力?国产数据库是否可用?其功能性能能否满足我国信息化需要?国产数据库现实性能到底如何?我觉得有必要对数据库市场情况和产品现状进行仔细调查,冷静分析,首先弄清现状,才能找出问题和原因,也才能找到出路,看清前途。

一、数据库现状

1、数据库市场现状

总体而言,国外数据库厂商经过十几年的业务拓展,已经垄断了我国90%以上的数据库市场。相形之下,国产数据库的市场拓展还刚刚起步。目前国人对国产数据库的认知程度亟待提高,国内技术人员过分关注和迷信新技术,新版本,不断跟踪国外产品的升级版本,盲目“追新”,决策领导怕用国产数据库承担责任,致使每年几十亿人民币流入美国人的口袋。但根据统计显示,事实上国外数据库平均使用率不到30%,当技术人员尚未掌握旧版系统时,新版又出现了,于是又去更换新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就这样长期让外国人牵着鼻子走。

另一方面,数据库作为信心化系统的核心软件,源代码控制在美国人手上,其安全性受到极大威胁,中国政府出于国家民族利益要求,近年来一直倾力支持国产软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举措,从项目、经费到市场都给予明显的倾斜支持。虽然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外产品在中国的数据库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但国产数据库在政府、厂商、媒体及广大用户的支持下,国产数据库厂商努力拼搏,无论是在技术上,产品质量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有了长足进步。9月15日的“2004中国国产数据库产业技术论坛”上发布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

以达梦数据库为例,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成功应用在银行、消防、公安、军事、电子政务、制造业、税务、教育等12个行业,装机率已达8000多套,尤其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在3年前与达梦签订了行业买断协议,而公安部消防整个行业运用达梦数据库。国家保密局、中央机要局及军事公安安全等敏感部门正在使用达梦数据库。

9月13号,已在湖北黄石召开了制造业应用达梦数据库现场会,湖北黄石锻压机械厂、黄石纺织机械厂等在PDM CAPP 全面使用达梦数据库,江西先锋公司已成功将达梦数据库与其他国产软件集成用于江西省电子政务,并已用于全国政协。今天将有8家国产软件的厂商联合签署庐山宣言,组成联合舰队,打出“全国产”的品牌,进军中国电子政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产品已走向海外市场,今天在会上将与日本BASIC公司签订国际合作协议,将达梦产品推向日本、加拿大等海外市场;日本BASIC公司在与我们谈判前曾委托加拿大一家权威评测机构对我们的产品进行了全面评测,其结果令他们十分满意。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已批准一项达梦与澳大利亚的合作项目,达梦产品也将进入澳大利亚市场。以上事实证明了国产数据库不仅做的出、用的上,而且已开始卖出去了。其他国产数据库的情况也差不多。

以上是国产数据库的应用和市场情况,那么产品的情况又如何?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2、国产数据库与国外数据库产品比较

我们最近从功能、性能、各种标准符合率等方面对DM4做了全面的测试、比较。评测主要依据为国际上通用的各种数据库评测标准,如SQL92标准,ODBC、 JDBC、OLEDB等多种功能标准和TPC-C,TPC-W等性能评测标准,同时也结合应用实例进行测试比较。虽然这种比较还不具有权威性,仍会有人表示怀疑。我们建议国家科技部进行更权威的测评,可以清楚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大,怎样去努力缩小差距。但是我们自己所做的测试比较可以使自己人心里有数。

比较的结果:从功能上(除了网上功能外),国产数据库(主要比较DM4)与ORACLE9i、SQL sever2000基本相当;在安全性、全文检索、多媒体、空间数据、跨平台互动,DM4有其明显的特点;从标准符合率上看,国产数据库表现最佳;从性能上看,对联机事务处理类型和电子商务类型的应用,DM4与SQL sever2000基本相当,并明显由于ORACLE 9i。无可否认的是,国外产品经历了十几年的应用,其商品化程度肯定高于国产数据库。但这个差距只有通过大量的应用才能不断缩小差距,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3、国内数据库厂商现状

国内数据库管理系统厂商起步较晚,同国外数据库厂商相比,无论是投入的资金,企业的规模,人才队伍,管理水平,测试环境等等都相距甚远。但是每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逐步成长的,国产数据库也不例外。国产数据库厂商虽然现在仍然比较弱小,其发展道路也非常曲折,但可以肯定其前途是光明的。

 

二、推进进国产数据库的几点反思

1、为什么国产数据库比其他国产软件发展更难?

我曾参加过其他国产软件的会议,在那里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如五年前我参加国产GIS的会议,他们当时的市场占有率是50%,目标是向80%进军。此外,参加Linux,中间件,office等,感觉发展状况都比数据库好。原因何在呢?

◆①技术难度

首先要注意到,操作系统(O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都是基础软件,其技术含量、规模、难度远比其他软件大。Linux开源的时间不过五年,而国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几乎都经历了20年的历史。回顾一下ORACLE公司的数据库产品,他们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ORACLE起始于8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用户抱怨重重:慢,容易死机,用过ORACLE5和ORACLE6的人都应该对此记忆犹新。

但是ORACLE并没有在铺天盖地的骂声中垮掉,反而在应用中不断成熟。真正成熟的ORACLE7,具体结构上完全重新设计了,而8i,9i只是是扩大了很多网上功能,体系机构及主要功能基本未变。而对大部分用户来讲,这些扩展功能是用不到的,但它就是一种时尚,例如手机,基本功能是打电话,发短信,可是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而决定其价格却主要是这些大多数人使用不上的新功能。

据统计,ORACLE的功能平均使用率不到30%。 一位从ORACLE公司出来的人讲ORACLE的很多新功能都是一种时尚,就像时装一样,非常招引顾客,但并不实用;可是用户的盲目追新,却会使用户不断跟着国外产品跑!原401工程的总工程师陈咨兮十年前说的一句话:用国外软件好比抽大烟,上了瘾,戒不了;而用国产软件好比吃中药,开始苦,后来甜。作为一名数据库厂商代表,我可以肯定地说,国产数据库已经今非昔比,其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国内信息化需要,我们的用户一定要对我们国产软件有信心!

◆②国外数据库先入为主

国外数据库产品自进入中国以后,已经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在很多用户的心理已经形成一种既定思维,很难打破:数据库就是ORACLE,就是SQL sever。举个例子来说,80年代中国的DOS、DBASE进入中国,虽然其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基本上每个使用电脑的人,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它们,以至于DOS、DBASE在中国IT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后来windos和 SQLsever的普及,也是顺理成章,畅通无阻。试想如果不是国外数据库先入为主,国产数据库的发展会这么难吗?

◆③盗版畅行无阻

◆④文化劣根性

中国文化正如鲁迅在30年代批判的,向来有一种崇洋媚外的劣根性。所谓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什么刻上洋文便身份变了,不能刻洋文,刻上拼音,仿佛只要是进口的,垃圾也很值钱。我们来看我们周边的国家,韩国人基本来讲很少用洋货,大都用国货,小到手表,大到汽车;俄罗斯其计算机水平确实无法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但有两个特点:一是国产化非常强,二是应用非常强。在这方面,国人应该向韩国人和俄国人学习。

2、整体经济管理,人才综合实力差距

ORACLE和Microsoft等都是有多年IT经营经验的国际知名大企业,无论资金力量,管理水平,人才队伍,都远远胜过国内数据库厂商。竞争者的强大也是国产数据库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属于客观上的原因。以下分析主观上的因素。

(1) 目标与定位

国家的目标是大型通用,完全知识产权。于是国内数据库所有企业都在这个指标棒下拼搏努力。这就是现在这个状态。应该说在这个指挥棒下,国产数据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想一下,2002年年底,我们很多人缺乏信心,感到前景一片黯淡,认为这个项目很难成功。一年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2003年12月在山东的现场会又使我们的领导专家燃起了信心的火花。分析一下我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重新进行目标定位,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主要在于应用,下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应用和市场上。

关于目标和定位的问题,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①始终要把市场放在首位。长期目标是由阶段目标构成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重视市场,以市场为导向。

◆②各企业要有自己的目标定位。各企业情况不同,不要求同一目标,建议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情况进行定位。

◆③重视应用和推广。微软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DOS和DBASE从技术上不值一提,但占住了全世界的大部分市场,这使微软后来的windos 、SQL Sever赢得全世界的市场而成为霸主;如果微软一开始不推出DOS和DBASE来占领市场,而一直等到技术成熟了,才推出windows,SQL sever ,我想现在的市场会是另一种局面。

我自己就曾经走过弯路,过分追求技术上的先进,现代,不断与国外产品比,总是想找出差距,缩小了,再推向市场,这就把市场丢了。其实,正如用户是多样性的,市场需求是多层次性的。比如汽车市场有宝马、奔驰这样的高档车,也有夏利这样的低档车,还有帕萨特这样的中档车,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选择。各个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差异性,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

 

(2) 速战与持久

在国产软件尤其是国产数据库上有三种论点:

◆①亡国论。中国根本做不出数据库,做出了也不能用;个别用上了,也卖不出去;卖出去一点,也难成气候;有点气候了,也难与国外数据库抗衡。一句话,别干!干了也白干,投了也白投,上升一点,把市场交给外国人。

◆②速战论。赶快做大,赶快发展到500人,2000人,市场赶快做成上亿。

恨铁不成钢,是好心!所有的领导都这样希望,这样要求确实可以理解,有人说,你做了十几年了,怎么还这么小?网站上也有人批评我,做了几年了也不见长进!别人问我,达梦怎么样啊?我就说,还没有死,只要没有死,就有活的希望。为什么死不了,因为中国国家民族需要它,中国政府扶植它,有广大的市场需要它,有在座各界朋友支持它,还有一支压不跨,打不烂的能打硬仗的队伍在坚持完善它。

70年前面对强大的日本鬼子,而我们只有3万红军,毛泽东在窑洞中发出了“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断言,最终中国抗日经过八年的持久战而取得了胜利。国产数据库的发展也像抗日一样,不可能速胜。因为敌人目前太强大,我们太弱小。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不要动摇,遇到挫折也不要气馁,不要失去信心。速战有可能失去信心,所以我们的目标、定位一定要符合客观,不要臆断。

2002-2004两年来,我们取得的进步,已经证明我们是有希望的。我们目前的状况相当于抗战第一阶段,所以只能打游击战,运动战,不能打阵地战,正规战,更不能打大城市,去占领敌人大感兴趣的地方。正确的战略方针应该是打持久战(3-5年)。

◆③信心与措施

信心,也就是士气,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措施。

◆④政策与执行

近几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诸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多个文件,从资金、税收等多个方面支持鼓励国产软件的研究和开发。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41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停止使用盗版,推荐使用国产优秀软件。这些政策都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为达梦数据库这样的优秀国产软件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但国产软件的快速健康发展,还有待于加大这些政策的执行力度。

◆⑤竞争与造势

竞争使社会进步,我们数据库厂商通过测评来竞争,这是一个动力,取得的进步很大。但我们个个都弱小,即使全体加在一起也不顶国外数据库厂商的十分之一。所以我们这些抗日联军、游击队、新四军、八路军……要团结起来共同抗敌,共同造势。造势靠一家不行,试想我们现在的状况,同十年前家电行业的状况何其相似,但如今家电行业不是也达成共识,共同发展吗?再看电信,十年前,是什么状况,十年后的今天又是什么状况; “巨大中华”四大家共同发展,而不是一家独领风骚。沙漠中有几棵树,虽然他们也在为生存资源――水而竞争,但如果所有的树都死了,只剩下一棵,这棵树也活不了多久。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数据库厂商任何一家都不要企图吃掉另一家,或挤死另一家。

◆⑥国家支持与企业自强

国家的支持对于国产软件发展是必要条件,但不是成功的关键。充分条件是企业自身要把握机遇,奋发图强。对于数据库这样投资大,周期长的行业,创业初期,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扶植,随时都有可能死掉;但是如果依赖国家支持而长期不走向市场竞争,就会象断不了奶的孩子,还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⑦做强与做大

企业应当首先做强,发挥自身优势,靠特色创新做强,然后再做大;如果未强先大,就会导致机构臃肿,外强中干,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⑧自主开发与开放源码

学习包括开放源码在内的所有国外产品的先进技术和优良算法,重新设计开发完全知识版权的国产数据库。

 

三、出路和前途

国家软件,国产数据库的出路和前途是由诸多综合因素决定的,概括起来有下列这几种因素:

1、提高国民意识,增强民族精神和社会使命感。

2、政府支持,并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3、目标定位要分阶段,要因企业而异,要对市场进行细分

4、厂家狠抓质量和服务

5、开拓融资渠道,扩大企业规模

6、组成联合舰队,形成产业联盟,反对内讧,摒弃“攘外必先安内”

7、用户要对国产数据库有信心,有耐心,同时要对国外、国产产品一视同仁

8、媒体开导,舆论先行,为国产软件摇旗呐喊,唤醒民众改良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