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仁:我国5亿农民工的信息化不可忽视
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近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披露,采用网络形式“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由2006年的7.9%增加至2007的9.9%,而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找工作的农民工从18.7%降至10.1%。这说明,信息化已逐渐延伸至农民工这一群体,但相比于农民工的庞大数量,这一数字也让我们感到信息化的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有1.2亿至1.3亿名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加上这些农民工的配偶和子女,农民工信息化问题涉及的人口可达到5亿。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必须包括为农民工服务,5亿农民工的信息化不可忽视。

  当前,信息化战略正在大力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已在广大农村掀起。但农村信息化不能仅仅着眼于农村和农民,更应将这一范围扩大至农民工。农民工是农民中最活跃的力量,推进这一群体的信息化将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据调查发现,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子女教育、生活文化、土地流转及政治参与是当前农民工面临的八大难题,而信息化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信息化,可以提升农民工素质,帮助其更好地生存、发展,更好地支撑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农民工串起了城市和农村,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文化的传输载体。推进农民工的信息化,可以通过其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更好地将信息化的理念和作用传达到农村,传递给农民,从而快速、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对加强城市与农村的沟通、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都将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相比于农村信息化的大张旗鼓,农民工信息化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虽然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工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就业、培训和维权,但由于缺乏引导,很多农民工上网的内容非常单一,除了聊天就是打游戏。而且,农民工缺乏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在很多情况下,农民工获取信息只能依靠人脉关系。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加入到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民工不仅无法享受市民的待遇,同时还面临着丧失农民待遇的风险,他们处于城乡两个社会的边缘,而且还在被继续边缘化。如果农民工的信息化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那么,这一群体将被彻底边缘化。

 作为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推进农民工信息化,既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撑,特别是政府部门,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政府部门,在思想观念上应重视农民工信息化,要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让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这一项工作。同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优惠、倾斜,发动和引导电信运营商、社会力量搭建专为农民工服务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上岗培训、维权指导、子女教育等综合信息服务。如杭州成立的新农门网,就是链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各种资讯。此外,在信息服务的内容上,要贴近农民工的需求。从目前来看,就业、培训和维权是农民工最为关心的三大信息服务。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5亿农民工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推进农民工信息化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需要切实、有效地推进,否则,这一群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真空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