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发展基础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五”期间,我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均超全国、财政再翻番、建设大城市、苏北争先进”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团结、创新、实干、自强”的淮安精神和“苦抓、苦干、苦创”的“三苦”精神,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1.81亿元,年递增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24美元,年递增11.7%;财政收入75.6亿元,年递增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71亿元,是“九五”的2.8倍。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30.3:40:29.7调整为21:45.5:33.5,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

  农村经济加快发展。预计200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17.8亿元,年递增6%。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预计分别达到865万亩、424.5公斤和367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生产呈现区域化、优质化、生态化趋势,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73万亩、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5个,累计获得国家和省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志414个。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农作物优新品种覆盖率达60%以上,实用新技术覆盖面达70%以上。农业机械化普及率显著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60万千瓦,小麦、水稻等大宗农作物基本实现机械化收割。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户,其中新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2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7户,全市拥有销售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0户。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基地面积160万亩,带动农户60多万户。年成交额超1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达91个,其中超亿元的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1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转移总量达120万人,年均新增转移劳动力10万人。

  工业强市加速推进。预计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3.6亿元,年递增17.9%,增速快于“九五”3.2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化工、机械、冶金、烟草等五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全部列统企业的比重达74%,比“九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盐化工、冶金、化纤等行业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全市列统工业企业达到1118户,比“九五”末净增554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161亿元、销售收入575亿元、利税73亿元,全部实现翻番目标;全市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106户,比“九五”末净增74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5户,超50亿元企业1户。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投入累计达442亿元,是“九五”的3倍,一批超亿元、超10亿元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发展, 80%的大中型企业建成信息系统,规模以上企业上网率达到95%。市经济开发区由小到大,县(区)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全市开发区和园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超过45亿元,共引进项目1300个,固定资产到位资金220亿元。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预计2005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亿元。

  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预计2005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88亿元,是“九五”末的2倍,年递增16.8%。旅游餐饮业快速增长,全市新建旅游项目24个,新增星级饭店19家,新增旅行社38家,顺利实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目标,成功举办了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等节庆活动。连锁经营等新兴商贸业态逐步普及,时代超市、易初莲花等一批零售巨头的成功落户,为全市商业流通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淮安国际商城、淮安国际农贸城等开始启动,汇通商城、苏北大市场等大型市场群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食品、服装、装饰材料、建材等专业批发市场日益规范有序。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机构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新建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140个,新成立保险机构8家、科技服务机构70家、信息服务机构160家。

  重大工程进展顺利。“十五”期间,实施了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能源建设项目,其中超亿元项目306个,超10亿元项目8个。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确立,新长铁路客货运全面开通;建成京沪、宁宿徐、淮连、宿淮等高速公路,完成淮盐、宁淮等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全市新增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总里程1120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万公里,比“九五”末翻一番;实施京杭运河两淮段“三改二”升级改造,建成京杭运河淮安、淮阴三线船闸、淮安新港一期等重点工程。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淮河入海水道、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工程续建等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我市防洪减灾能力。能源建设取得新进展,总投资24亿元的淮阴华能电厂二期工程建成投产,装机容量由过去的44万千瓦扩大到110万千瓦。产业项目有新突破,总投资15.8亿元的淮钢特钢大棒材项目正在加快实施,韩泰公司年产30万条全钢子午胎、华尔润集团年产30万吨制盐、锦纶帘子布、振达钢管等一大批项目全部在“十五”期间竣工投产。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以“四到位一保障”为标准的产权制度改革完成205户,改制面达95%,县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0%以上,组建了国资委和纺织、机电、化工和轻工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实施,市直和部分县(区)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农村改革深入发展,全面取消农业税和“两工”,农民种水稻、使用良种和购置新型农机具直补得到落实,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超过10万户,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5%;行政审批、财税金融、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十五”期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06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5.8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5.2亿美元,外经营业额6.6亿美元,主要指标比“九五”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区域合作、南北挂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五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06亿元,建成区面积由60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人口由65万人增加到85万人;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工业向开发区和园区集中,商贸、金融向淮海中心商业区和水渡口中央商务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高校科研单位向高教园区集中的空间格局;城市承载力明显增强,市区“七纵八横”和“一圈二环三连”的道路主框架已经形成,城市供水、供电、排涝、公交、路灯以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等配套工程顺利实施,钵池山公园、大运河广场等大型休闲广场相继建成;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围绕“四城”创建目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市民素质、文明程度和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等都有了新的提高。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成效显著,涟水、盱眙、洪泽、金湖4个县城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个性特色更加明显, 向生态教育城、山水旅游城、湖滨旅游城和水乡园林城的目标不断迈进;建制镇达到92个,比“九五”末增加29个,镇区建成面积达110.7平方公里,比“九五”末翻一番。预计城市化水平达38%,比“九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繁荣兴旺。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开发市以上新产品1960项,实施省支柱产业科技攻关、成果推广项目74个,获得省级以上星火计划项目157项,新发展市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5家,新建市以上技术中心、工程中心23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确立,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已完成,“六有”工程开局良好,“两基”成果得到巩固,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9.5%、87.2%和27%,创建省市实验小学14所、省市示范初中86所、四星级普通高中8所;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加快,初步建成市高教园区,新增高职院校3所、国家重点职中4所,兴建了一批民办学校,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办学格局。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一院、二院、三院等病房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卫生机构基本实现房屋、人才和医疗设施“三配套”;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具备了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88.4%,参保人口299.6万人,新增改水受益人口190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文化名城建设步伐加快,广播、戏曲、书法等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有100余篇作品在国家和省级重大赛事中获奖,淮海剧团、金湖娃艺术团等文艺团体十分活跃,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体育、食品药品监管、新闻出版、双拥、民族、宗教、对台、市志、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分别递增11.1%和5.8%,人均储蓄存款余额比“九五”末翻一番。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超过6000元,农村达到2500元,2005年城市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30台、空调60台、移动电话95部,全市家庭轿车拥有量超万辆。城乡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城市初步建立了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体,解困房、廉租房为保障,高档商品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6平方米,是“九五”末期的近2倍,农村基本消除草危房,农民住房实现瓦房化、楼房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85%、96%和85%;两个“确保”成效显著,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城乡低保对象达到12.3万人,农村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城镇特困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初步建立了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3.4万人,实现再就业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计划生育水平不断提高, “奖励少生”的利益导向机制初步建立,计划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93%和5‰左右。国土、水、矿产等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环境质量逐步好转,主要河流水质有较大改善,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工业废弃物处置率达99%,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区达100%,县城达95%,农业面源污染得到较好防治。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全市森林覆盖率17.2%。防震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市地震监控中心及盱眙、金湖、淮阴、涟水等数字化地震台,新建了市级人工增雨消雹指挥基地,灾害预测预警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外向度比较低;财政实力比较弱,特别是县乡财政困难;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收入不高,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社会公共安全压力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