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区实现二次创业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区实际,科学编制的,将对我区今后五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十一五”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一)“十五”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我区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通钢扩张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75000万元,年均递增3.7%;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2398万元,年均递增6%;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40000万元,年均递增51%。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42600万元,年均递增8.5%;能源、医药食品、冶金建材3个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05000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3.6%,年均递增17%;规模企业达到22户,比2000年增加15户,预计实现产值68600万元,年均递增14.3%;共开发新产品72个,投入技改资金36000万元,列入省以上企业创新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计13项;围钢经济迅猛发展,“十五”期间,新建围钢企业81户。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菜、药、牧、特、林”五个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7200万元,年均递增1.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3598元,年均递增4.7%。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十五”期间,累计投资47000万元,新开发建设面积44万平方米,先后完成了桦树大桥、东通化大街升级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硬化城区道路11.8万平方米,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累计铺设乡村水泥路194.4公里,实现了水泥路“屯屯通”。实施了农村“新居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524户农民的居住问题和2200人的饮水问题。争取资金5738万元,对采煤沉陷区进行了综合治理,建设学校2所、医院1所、居民小区2个。累计完成防洪工程11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6.9公顷。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大投入,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认真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政策生育率在96%以上。以养老、失业、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3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五”时期,是我区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我区经济经历了由高峰跌入低谷又逐渐复苏的曲折过程,经济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在工业经济方面。在一段时间里,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够清晰,过多地重视了医药产业,而对发展围钢经济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产业布局发展不够合理;在解决支柱企业少、支撑点单一上工作力度不够,措施不够到位,培育对财政贡献大的骨干企业群体效果不够明显,全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以致当个别支柱企业出现巨亏后,直接导致全区经济的全面下滑;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步子不大,资源消耗型企业多,节能环保型企业少;大路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企业人才匮乏,科技创新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在农村经济方面,帮助农民实现增收的办法不多,农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
(二)“十一五”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区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通化市大力推进钢铁城和医药城建设、通钢快速扩张发展等,为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十五”末期,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使我区工业企业具备了实施现代化大生产的能力;新产品开发取得进展,使我们拥有了一批市场前景可观的产品,初步形成了能源、医药食品、冶金建材三个主导产业,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为我区经济大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领导班子建设的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良好收效,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有力推进,人们精神面貌和创业热情的明显提升, 为“十一五”时期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不利条件。经济总量小,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对财政贡献大的企业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村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差;城市基础设施欠帐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区内部分省、市营企业相继破产,下岗和失业人员数量大,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压力大;财政困难的局面依然没有彻底改变。国家对能源工业和原料工业的政策调整,也将给我区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仍将影响和制约我区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我们要倍加努力,充分把握有利因素,克服和化解不利因素,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全力以赴,加快发展。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吉林省加快发展步伐的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工业富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围钢经济发展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改善发展环境,拓宽发展领域,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振兴。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争先进位、富民强区的目标。
(二)2010年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扩充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150000万元,年均递增14.9%。财政收入达到26040万元,年均递增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8000万元,年均递增11.2%。
——民生及社会目标。人口总量控制在15.1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1‰以下。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500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55000万元,年均递增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20元,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796元,年均递增5.9%。
——协调发展目标。壮大能源、医药食品、冶金建材三个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其它优势产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进程,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9.3:76.6:14.1。
——市场化目标。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改制任务。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到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累计完成招商引资270000万元,年均递增10.2%。
——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间降低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67.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60%和80%。
三、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做大做强工业,调整优化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工业经济
实施投资拉动,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以发展围钢经济为重点,稳步发展能源产业、做强医药食品产业、壮大冶金建材产业,力争在高新技术引进方面能有所突破,形成支柱产业单体壮、支点多、群体强的产业格局。到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318000万元。
1、重点发展围钢经济
未来五年,在工业经济发展上要把发展围钢经济摆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围绕通钢抓发展”的思想,不断丰富围钢经济内涵。在继续抓好通钢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生产供应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钢产品的深加工和通钢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壮大围钢经济规模,提高围钢经济产出效益,初步将我区建设成为通钢原辅材料基地和板材深加工基地。到2010年,全区新发展围钢企业50户。
2、壮大支柱产业规模
能源产业。未来五年,要严格煤矿审批标准,控制新矿建设,规范煤炭生产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要加快煤炭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节能增效。到2010年,原煤生产能力要达到100万吨;能源产业年产值要达到60000万元。医药食品产业。未来五年,要把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放在首位,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进步,不断开发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强化市场营销,扩大产品销售量,增强企业实力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渠道,做大企业规模。到2010年,医药食品产业年产值要达到65000万元。冶金建材产业。利用石灰石、页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强与驻区大企业的协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立足通钢,抓好钢材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利用钢渣、粉煤灰等副产品,开发系列新型建筑材料。通过强化推进、积极引进等措施,不断壮大冶金建材产业规模。到2010年,冶金建材产业年产值要达到143000万元。
3、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东起鸭园镇、西至二道江乡、沿鹤大公路两侧16.06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建设。制定工业集中区建设整体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中区的服务功能和资本吸纳能力。引导围钢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落户集中区内,在集中区内实现产业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管理运作高效、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投资效益显著的新型工业园。到2010年,工业集中区的原辅材料基地和板材加工基地要初具规模,摆放的项目要达到50个;年创产值要达到10亿元。
4、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十一五”时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乡镇财力不断增强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及配套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和扶持农民上好项目,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工业拉动、项目带动、城乡互动,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整体水平。到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要达到9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4796元。
1、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进一步发展蔬菜、中草药、畜牧三个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副产品,对已经认证的绿色蔬菜品种要加以保护和推广,打造自己的市场品牌,扩大保护地种植面积,日光温室面积要达到1300亩,其他保护地达到3000亩;食用菌发展到500万袋。加快中药材GAP认证步伐,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种植规模,中草药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0亩;林间药材发展到17000亩。加强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大力发展牧业养殖基地。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争取国家支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食用菌和中药材深加工企业,采取“龙头加基地带农户”的形式,实现农业资源的就地转化和增值。
2、完善农村经济服务网络
加强农村经济服务网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价格、生产及销售等信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形成城乡物流畅通、物资品种齐全、地产品及时上市的农副产品流通格局,加强对种子、畜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环保的监管力度,提高对农业生产的保障水平。
3、加强林业及水利设施建设
把林业工作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加强林业建设、管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到2010年,完成造林7500亩,开发标准化生态沟5条,森林覆盖面积达到23050公顷。抓好防洪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的治理,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三)第三产业
积极拓展服务业,为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一是积极发展商贸业,合理配置便民网点,建设大小配套、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市零售体系,搞好商业网点和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开发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三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信息的需要。到201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5000万元。
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未来五年,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原则,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乡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要做好城区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并按规划进行建设。加快城区道路建设,对城区所有主次干路进行改造,完善城区道路网络,完成鸭园大桥、钢城大街、东吉路、东华路、东宁路、东山路以及明珠广场至火车站段等“一桥六路”的建设工作,城区硬覆盖率达到100%。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加大城区棚户区改造力度,新开发建设面积90万平方米,力争五年内使城区棚户区得到彻底改造。扩大城市绿化面积,进一步完善南山公园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区环境,要完成二道江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改造给排水、供气、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筹建污水处理厂一处。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各乡镇要立足长远,科学制定好镇区总体规划,并按照规划部署,分步骤完成乡镇中心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五道江、铁厂要用好国家对矿区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加快乡镇中心区的道路建设,完善给排水等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增强乡镇的整体服务功能,使各乡镇中心区真正成为规划科学、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农村经济文化中心。
五、构建和谐社会
未来五年,要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事业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一)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巩固“两基”成果,全面普及素质教育,完善构建合理的义务教育体系,逐步向免费义务教育过渡。加强城乡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卫生防病体系;加大投入,完善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初步建立覆盖全区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全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发展到15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要达到21个。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扶持,完成体育馆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建立长效的市场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好文化市场秩序。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组织劳务输出,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广泛吸纳劳动者就业;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引导、鼓励、扶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5%以内。加快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农村低保扩面工作,逐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敬老救助工作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优抚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为城乡弱势群体在基本生活、教育、医疗、住房、应急等方面提供救助;大力发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活动,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完善分配方式,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鼓励资本、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建设,有效调节收入差距。
(三)促进资源的有序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切实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管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严格控制一般性建设用地,促进存量土地的优化配置和集约使用;认真贯彻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障农业用地总量,维护农业用地动态平衡。加大对煤矿和非煤矿山环境整治力度,坚决遏制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行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健全环保监测监察体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计划。提高环保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确保治理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四)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
要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技推广机构建设,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撑,加快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转变。到2010年,要引进蔬菜新品种10个、药材新品种5个、畜禽新品种5个,农民科技培训率达到95%。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尽快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和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
(五)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的新格局。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制定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及时消除各种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着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未成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素质。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倡导科学精神,增强公众对封建迷信、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辨别力和抵制能力。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动接受法律监督;加强与政协的联系,定期通报工作,广泛吸纳贤言良策,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行和搞好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搞好司法体制改革,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违法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全民尤其是各级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保障人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和健全社会防范体系和社会安定机制。高度重视人民信访工作,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活动,建设“平安二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