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英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市委提出“做大做强山区经济”等战略部署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促进英德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市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
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70亿元(按2000年价格计算为72.22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3.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3.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4.4%。人均生产总值7148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0.3%。工业总产值48.56亿元(当年价,下同),“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6.9%;工业增加值15.24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1.4%;农业总产值28.10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39万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8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0%;实际使用外资9220万美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36.9%;外贸出口总额2280万美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4%;全年接待游客128.2万人次,“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9.7%;旅游营业收入2.5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37.0%。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52.6:23.9:23.5调整为28:31:41。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9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53亿元,年均增长34.5%。公路网络建设成效显著,英佛公路、银英公路改造工程、省道348线九龙金丰至清新五一段二级路改造工程、阳公路改造工程、北江二桥、省道252线大镇高速公路口至鱼湾段二级路改造工程、省道258线大湾至波罗二级路改造工程以及一批地方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至2005年底止,全市通车里程达到3062.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长39.3%,“三横十六纵”的公路网络已基本建成。电源电网建设步伐加快,锦潭二至十级电站、狮子口电站、白石窑电站扩容工程、架桥石电站扩容工程、英华电站扩容工程、望埠110千伏变电站及110千伏英浈线路迁移改造工程等一大批电源电网项目已建成投产。至2005年底止,全市建成水电站装机总容量达到25.2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85.1%。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完善了市区东西两岸防护体系工程,完成了一批面上食水工程、田头水池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机电排灌工程,我市的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全面启动了滨江公园、龙山公园和新行政中心周边区域的建设;完成了一批市政道路网及其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成使用;浛洸、东华、望埠、连江口、九龙等中心镇的建设加快,其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3、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行政区域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撤并镇(区)10个,撤并比例达到32.26%;撤并村(居)委99个,撤并比例达到25.13%。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取得成效,全面撤销了乡镇教育办公室,撤并各类学校120多所。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的整合步伐加快,初步建立了新的公共资产管理模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文化、卫生、科技改革顺利推进。
4、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提高
2005年,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17785元,比2000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665元,比2000年增长30.6%,年均增长5.5%。
5、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2005年小学入学率达到99.93%,比2000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为98.84%,比2000年提高3.5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2005年高中阶段入学率为69%,比2000年提高30.1个百分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有新发展,民办教育取得新成效。等级学校和教育强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全市有省一级学校4所、清远市一级学校21所、英德市一级学校(幼儿园)109所,省、市一级优质学位由2000年的1千多个增加到4.7万多个,沙口镇成为清远市首批“市级教育强镇”。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2005年高考上第三批A线以上人数1680人,比2000年增长2倍。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北江受镉污染事件和横石塘部分村民砷中毒事件得到妥善处理,环境污染恶化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达到63%。
社会稳定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卓有成效,五年转移输出就业人员13万人,累计有1.1万名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十项民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信访工作开创新局面,越级上访事件明显下降。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认真开展煤矿、非煤矿山、交通、危险化学品、人群密集场所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取得成效,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了食品、药品监管水平。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严厉打击了各类恶性犯罪活动,保持了社会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了由计生三类地区进入二类地区的目标。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107.5万人,比2000年增加1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比2000年下降了1.69个千分点。
广播电视、文化、卫生、科技、体育、气象、史志、档案、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成绩喜人。
(二)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既是我们面临许多机遇,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我们必须应对各种挑战的“矛盾凸显期”。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好发展机遇,妥善处理好各类矛盾,是实现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1、面临的发展机遇
我市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国际上,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加快。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正朝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前行,新的高增长产业群正在兴起。珠三角地区新的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正在进行,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产业正加快向周边拥有低成本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地区流动;我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山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得到更大支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的提出,更是把我市从粤北山区推向泛珠三角合作的前沿。从我市的自身条件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在吸纳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创造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将为培育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带来新动力;京珠高速公路、银英公路、英浛公路改建工程和英佛公路的建成,武广客运专用线、昆汕高速公路、北江航运等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土地、旅游、矿产、水力和农副产品等资源,使英德成为粤北地区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再加上我市资源型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和全世界最大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基地,使我市加快发展的承载力不断提高,发展后劲空前的增强;我市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具有发展新兴工业的良好前景,具有发展旅游、休闲、会展业等高附加值经济的潜力,具有发展物流业、服务业、效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
2、存在的制约因素
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经济基础差,历史包袱重,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比较大。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仍欠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传统农业的比重仍然过大。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四是没有一个科学的长远的物流发展规划,物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五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引发土地、能源、交通、人才等方面的约束因素叠加交织,对发展质量和相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六是解决贫困、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稳定等问题的难度加大。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建设经济强县、法治社会、和谐英德和实现富裕安康为总目标,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增强创新能力,优化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清远市排头兵的作用。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2000年价),年均增长20%,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33.4%;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6.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208元,年均增长1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3%;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0%。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4:50.7:33.9。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达40%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到2010年,我市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体系,科技实力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达到省内山区县中等水平,科技进步因素在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1.5%以下;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8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学毛入学率达到省的平均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学校达标率达到85%。卫生事业实现新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文化、体育事业更加繁荣,市民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社会和谐发展。到2010年,基本形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环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政府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日益完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市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五年实现转移输出城乡就业人员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参保率达到95%以上,征缴率达到96%以上;医疗保险覆盖到全市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参保率达到95%以上,征缴率达到96%以上;失业保险覆盖到所有企事业单位,参保率达到95%以上,征缴率达到96%以上;工伤保险覆盖到所有企业,参保率达到95%以上,征缴率达到96%以上;生育保险覆盖到所有企事业单位,参保率达到95%以上,征缴率达到96%以上。社会秩序良好,城乡稳定,男女平等,人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环境综合指数达到75分以上。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到2010年,在岗职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345元,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385元,年均增长8%。总人口控制在115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平均每千人口拥有从事医务工作执业医师达到1.2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病床1.8张,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4岁。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打造英德经济强县
1、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
(1)加大吸收外资的力度。要充分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提高吸收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促进以商招商,发展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中介机构为媒介的市场化招商引资体系。积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展项目融资、股权融资、企业并购等新的利用外资方式。积极争取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农业、高新技术、旅游业、环保产业、服务业及城镇建设等领域。
(2)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继续消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扶持、鼓励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能源、交通、水利、供水、城市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越式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继续鼓励我市民营企业树立名优品牌观念,创立品牌,走品牌发展战略。
(3)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型规模工业。加快“两水一钢”的发展步伐,提升水电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完成锦潭电站、西坑梯级电站、西牛电站、波罗河电站、红桥电站、黄茅峡电站扩容工程、新衣滩电站扩容工程等35宗水电项目建设,新增装机容量9万千瓦时。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政策机遇,努力做好2×30万千瓦燃煤电厂以及核电厂、抽水蓄能电厂、风能电厂等新能源项目在我市立项报批与动工建设。以英中钢铁项目、英东钢铁厂为龙头,配合大型铁矿精选厂,形成矿石开采-矿石精选-炼铁(钢)-扎钢产业链,做大做强钢铁工业,力争2010年钢铁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开发稀有金属加工,扶持青塘佳纳项目增资扩产,形成英德稀有金属加工品牌。以海螺、台泥两大水泥熟料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水泥工业,到2010年建成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基地。依托“中国红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浆纸板一体化产业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以营养、卫生、方便食品为重点,尽快形成以制糖、蔬菜加工、畜禽加工、果品加工和粮油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把食品加工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市区和中心镇的建设要坚持大规划、小建设、先配套、后完善的原则,分片开发,滚动发展;既立足当前,又注重长远,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要树立精品意识,提升城市品位,以突出建设山环水绕特色城市为目标,搞好水系规划,全面启动并完成市区水景建设工程,做好“山、水、绿、文、人”的文章。加快滨江公园、龙山公园、文化广场等群众休闲场所建设,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强市行政中心、市区湖体建设项目、市政道路网络和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城市管理职能,完善土地储备和开发制度,完善土地交易市场。推进城镇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外资、民资参与城镇建设。深化现有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破除农村人口有序合法流动的障碍,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有效扩大城镇人口规模。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物流业
要充分发挥我市的后发优势,走产业结构更优、科技含量更高、生态环境更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要求。力争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日用化工、汽车配件、新材料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积极培育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创造条件,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支持企业加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增强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鼓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鼓励发展生态型园区,以组团式和生态型的原则,确保生态环境的自然风貌与现代工业发展和谐统一。要利用我市南北结合部和大通道的特点,加快物流交通的硬件建设,优化物流基地布局,整合物流资源和要素市场,将我市建设成为南北物流的集散基地。
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我市英中地区已经快速发展,英东地区正在强势崛起,英西地区由于条件制约,发展较缓慢。要勇于制度创新,建立共同发展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在促进英中、英东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带动英西地区发展的新路子。英中、英东地区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建材、钢铁、环保、机电、化工等工业,建立通过英中、英东工业发展拉动英西地区就业的机制;与此同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强英西地区的能源、交通、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服装制造、特色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5、全方位拓展旅游业
进一步完善《英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和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购物中心,发展旅游商品市场。坚持市场化运作,开放旅游投资市场,吸引社会资金、境外资金参与投资和经营。依托“中国英石之乡”品牌,加强英石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重点营造广州-清远-英德-韶关-湖南一条跨区域的黄金旅游热线,培育北江风景、英西峰林、自然生态三条特色热线,打造溶洞、峰林、温泉、山水、风情五大品牌。建设宝晶宫风景名胜区、仙桥地下河风景区、英西风林走廊风景区、梅仙湖温矿泉景区、金海湾旅游度假区、大草原大峡谷、石门台自然风景区、长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及英石主题公园、茶叶旅游观光世界、英德民俗风情园综合旅游区九大品牌景区。到2010年,力争建成3-5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3-5家四星级以上旅游涉外酒店,把英德建设成为集商务、会议、观光、度假、购物、娱乐、宗教旅游于一体的广东省旅游强县,使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遵循突出特色、优质高效的原则,走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模式生态化、农业耕作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素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继续重点扶持温氏、天农等一批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以“公司加基地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形式同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和稳定的合同关系,采取服务、让利、分红等方式与农民实现双赢,共同发展。把农业产业化和推进“一乡一品”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到2010年,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个以上,带动农户达到10万户以上,其他产业化组织达到10个以上。
2、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
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继续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提高畜牧、水产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提高优良品种和优质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充分利用我市的地理、气候资源特点和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稻、优质茶、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竹笋、蚕桑、糖蔗、中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到2010年,发展以英洲1号、英红9号等优质品种为主的茶园3万亩、蚕桑9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水果27万亩、糖蔗9.4万亩。发挥温氏、天农、安兴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草食畜禽业和特色水产业的发展。到201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94万吨、水产品产量2.4万吨。大力发展旅游生态农业,搞好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农业示范村的建设。
3、加速农业技术推广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支持科教兴农的财政投入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注重发挥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的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良种、良法。以红茶标准生产示范区为试点,加快茶叶标准化生产,改进茶叶加工工艺,打造英德茶叶品牌。大力推进“绿色证书”工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完善农产品强制检验检测制度。加强动植物检疫防疫工作,进一步完善禽畜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和重大疫病防控应急机制,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和大型农机具财政补助力度,使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年均增长7%。
4、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认真执行和完善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和补贴政策、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继续加大对贫困乡村的扶贫力度。加大农业的综合开发力度,加快农村农房改造的步伐。完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使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彻底扭转水利工程灌溉面积逐年下降的不良局面。以农村道路、电网、饮水、通信、广播、电视和农产品市场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健全气象、水文、防汛和农业综合减灾等服务体系,努力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三)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电网建设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重点建设英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望埠郎新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英东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英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鱼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沙口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河东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西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九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连江110千伏输变电改造工程和农网改造工程、城网改造工程等输电、配电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我市电力输出和城乡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2、加强物流网络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公路、铁路、航道、航运码头和城市交通等物流网络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构建畅通、安全、便捷的物流交通网络。公路建设方面,抓好北江第三大桥、马山公路、省道347线英德至二级路改造工程、省道253线英德大蓝至清新升平一级路改造工程、省道348线至九龙二级路改造工程、省道347线新丰交界至桥头二级路改造工程、省道347线桥头至望埠二级路改造工程、省道252线翁源交界至大镇二级路改造工程、省道258线波罗至大步二级路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县乡公路和客(货)运站场建设进度,积极推动昆汕高速公路英德段尽快开工建设。到2010年,我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3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8.7公里、一级公路179.92公里,全面实现公路网络化、县道砼路面化、行政村公路硬底化。铁路建设方面,配合国家做好武广客运专线、英德新火车站建设,动工建设台泥铁路专用线。航道和航运建设方面,重点抓好西牛航运枢纽工程、北江航道以及旅游码头、货运码头、外贸码头、危险品码头、建材码头、台泥专用码头、龙山专用码头以及望埠港、沙口港、大湾港、西牛港建设,提高通航能力和主要港口的物流吞吐能力。
3、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彻底解决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
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加大对水源地水质治理、供水安全和水环境保护的力度,完善水资源供给体系。积极争取省的资金支持,尽快完成横石塘镇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输引优质水供应市区工程建设,以此作为民心工程彻底解除英德市区群众的饮用水安全隐患。
4、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防洪抗旱、节水和综合利用并重的原则,加强防洪治旱减灾水利设施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和水环境保护保障体系。加快锦潭水库、石门台水库、上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空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秀才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防洪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完成波罗坑引水灌区、长湖引水灌区、新建陂引水灌区、空子水库灌区、上空水库灌区等十大万亩以上灌区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建成以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水库安全、水土保持和非工程防洪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
5、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大政府对基础网络、信息资源规划的主导作用,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适度超前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引导和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网络功能和覆盖面。加快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整合,鼓励电子商务的应用。以信息公平为原则,支持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改善农民和低收入居民的上网用网环境。到2010年,基本建立市电子政务平台,25%的部门实现网络化办公,100%的镇建立起信息服务站,50%的村实现信息进村。
(四)建设生态型经济社会
1、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机制。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生产率。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新建和在建的工业项目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布局。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在各行业开展节材、节能、节水、节地活动,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减少资源消耗。到201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时期末降低12%以上。
2、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实施绿色工程,营造“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加强造林绿化工作,加快生态公益林、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抓好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长湖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核心,以净化城市环境空气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环保执法力度。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相结合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以及市区东区、望埠、东华、连江口、黎溪、九龙7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五)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1、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科学划分、依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实现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完善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把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非营利性机构实现管办分开,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运营机制。
2、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规范收费管理,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加快部门预算改革,实行科学有效的绩效预算评估体系。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合理界定政府投资领域,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投资后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转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推动实行建、管、用分离。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拓宽融资渠道,开拓融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4、健全市场体系
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加快建设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稀缺资源的价格形成和监督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积极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自律作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六)提高英德文明水平
1、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争取从2008年起在全市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做大做强英德中学、市一中等优质学校,增加优质学位,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三年学前教育,各镇建设1所规范化的中心幼儿园,全市创建1-2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施教育强镇和教育强市。以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英德市技工学校、英德市教师进修学校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培养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为我市走工业化道路以及经济发达地区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
2、加快科学技术创新
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咨询中介机构,支持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推行企业与各科研院所的联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
积极发展戏剧、文学创作,大力发展英石文化、考古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购书中心、中华英石园和乡镇文化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抓好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建设,配合全省做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拓展数据业务,实现村委一级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增加档案馆库容,改善馆内设施,依法接收档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营造团结互助、礼貌谦让、诚信正直、敬业进取的社会氛围。
4、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加快完善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医疗急救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服务医疗体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整体提高市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强中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中医医疗网络,振兴中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到2010年,全市所有镇(街道)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5、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加快体育公园、金子山体育馆、女子足球基地、水上运动和娱乐中心、全民健身广场等体育场馆建设。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增强人民体质。
6、加快社会事业产业化进程
鼓励扶持法律、会计、产权交易、科技、劳动力市场等中介服务业和工程设计、广告业,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提高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托文物古迹资源优势,提炼文化主题,促进地方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文博旅游网络,培育和壮大以文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不断完善体育市场体系,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娱乐、体育技术培训、体育旅游、康复、咨询、体育用品等市场发展。稳步发展非基本医疗保健,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公平竞争。
7、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
逐步健全社区服务所需要的行业和配套服务,重点发展社区医疗卫生防疫服务、家政服务、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幼儿服务以及其他便民利民服务。大力促进社区服务由福利型、事业型向经营型、社会保障型方向发展,逐步使社区服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以资金、房产、技术等多种形式投入社区服务业,形成服务对象社会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的产业化发展机制。加强社区服务业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推进社区服务高效、有序发展。
(七)建设和谐英德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计生服务站(所)建设,建立健全优质服务网络,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体系,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巩固计生“二类”地区成果,争取达到“一类”地区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强化利益导向作用。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建立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养老设施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模式。
2、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工程、智力扶贫工程、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工程和劳动保障基础建设工程四大重点工程。加强就业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强势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对国有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再就业优惠政策。以“低水平、广覆盖”为原则,以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确保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都纳入低保范畴。加快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管理的步伐,抓好企业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建设。认真落实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因患大病的基本医疗需要。
3、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强化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逐步增加警力,提高警队素质。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障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等的应急监测预警、社会动员、信息报告、灾害紧急救援和应急决策协调机制。加强社会公共安全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