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没有网络的时候”不会再有了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陕西绥德,校长高勇、县长崔博已经名闻遐迩,签字事件以县里拨款到位、县长道歉暂告一段落,目前县里正以此为契机在整风。但是《南方人物周刊》日前又去回访,意外捕捉到一个新闻点。这个县的宣传部徐部长告诉记者:“记者不报道大好形势光添乱”,“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2008年1月31日南方新闻网)

  我相信,“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出自徐部长之口,肯定掷地有声,发自肺腑,也正因此,徐部长一样会成为绥德又一个名人,让世人牵挂。

  “校长找县长签字被拘”发生在2007年圣诞节,但是圣诞老人很生气,本来小事一桩,县长只不过履行一下程序签个字,圣诞氛围依旧浓厚,也都相安无事。可依照旧有的官场秩序,县长大人是无比神圣的,校长敢强拉县长车门,成何体统!于是有“衙役”电告教育局长和公安局长,要给这个校长一些颜色,让他长长见识,付出代价,也好为他人树立典型;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此为题来场整风,以彻底打造好县长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果然高校长付出了被免职、被拘留的代价,绥德教育和公安部门的行政执法效率之高再次体现。只不过,这件事情很快被全球人都知道,并且给予了高度关注。大家都不再以“事情”观之,而是用“事件”称之。众目睽睽之下,校长与县长接受着公众的审判,无论是从道德层面,还是从法律层面,这起“签字”事件都被全天候透视和品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某种意义上说,绥德县长的上级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算是一个旁观者,10天后,周书记从外地出差回榆林的当晚就赶赴绥德,带领市委的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以及绥德县主要领导,前往高勇校长家里,“双方互相致歉”。于是,周书记在这起事件中作用关键,他的政治敏锐、执政理念得以完美体现。

  然而,绥德宣传部徐部长对此事件的品评一语中的,“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那时候,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报纸也好,电视也好,都是宣传部长的领地,基本不会出事,也常无后顾之忧,常睡安稳觉,日子舒坦,政绩突出。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本地也时常有“内奸”把家丑捅到外地去,在异地曝光。这在过去也常见,虽然也给宣传部长带来麻烦,但毕竟传播速度还是慢了许多,传播范围还是小了许多。过去的多年,宣传部长们也都习惯了。

  不习惯的是今天的网络,给徐部长们出了难题。神奇的网络太强大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每个网民都可以把耳闻目睹之怪现状发到互联网络上,或者说,每个人都是记者,都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为舆论监督雪中送炭,将来有一天会锦上添花。网络博客、BBS、论坛等广受青睐,所有内容都以光速进行传播,试问谁能拦堵得住?信息化的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须臾不可或缺,谁无视这种现实,谁就会为此付出代价。从“最牛钉子户”、“最牛公章”、“最牛县委书记”……“最”字号的诸多新闻事件来看,无一不体现出网络的伟大力量。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一些有相当级别的党政领导偏偏是个“网盲”,对网络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牛得吓人,成了与时俱进的掉队者。

  可以肯定的是,徐部长掉队了,该下去补课了。但愿让补课为此“签字”事件画个句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