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萍乡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2-04-14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改革进入攻坚关键时期的中长期规划,也是建设和谐平安萍乡、共创富民兴市大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奋斗目标大背景下编制的中长期规划。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萍乡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发展步入快速轨道。到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9.56亿元上升到22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1%,是建国以来增长较快、增长质量最好的五年;人均生产总值也由2000年的5676元增加到2005年的12559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530美元)。财政总收入2005年达到23.79亿元,年均增长26.6%,是2000年的3.25倍,人均财政收入突破1000元,达到1310元,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7.4%上升到2005年的10.4%,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五年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24亿元,年均增长49.1%,相当于“九五”期间的4.8倍。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电力、水利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到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460公里,比2000年增加960公里;319国道全线改造竣工通车,沪昆高速公路萍乡段建成通车,萍乡至上栗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建设,浙赣铁路萍乡段电气化改造即将完成;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县(区)自来水厂均已建成投产。萍水河治理取得新的进展;城市道路五年间共建成370万平方米,城区面积扩大了30平方公里,达52.7平方公里;萍乡电厂2×30万千瓦机组扩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农网、城网改造按期完工,城乡供电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城乡实现同网同价;全市瞩目的对我市今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即将动工建设,全市所有病险水库均已立项进行整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60.5%;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改革步伐加快,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农民首次实现零税赋。五年间利用市外资金总额达223.15亿元,年均增长115.3%,是“九五”引进市外资金的37.5倍;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年均增长43%,是“九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的3倍,外部资金的注入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五年间外贸出口累计总额达6269万美元,年均增长37.5%;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主攻工业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4.4:54.3:31.3调整为11.3:57.7:31,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了有力的主导地位,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市主攻工业战略取得重大成效。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保障。传统服务业繁荣兴旺,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所有制结构逐步改善,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化率由39.18%上升到48.1%,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4.8万人,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民政、新闻出版、档案、气象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五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9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五年累计政府投入资金1.1亿元,安源学院筹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优质高中建设进展顺利,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市图书馆重建完成,市博物馆正在兴建之中;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才、爱才、用才的氛围浓厚;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7.20‰,低于9‰的计划目标。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内分别增长76.6%和61.1%,分别达到8973元和3922元;“两个确保”、城市低保和农村扶贫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社会保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乡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住房、旅游、汽车、信息产品等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平方米和43平方米,五年分别增加13.6和7平方米。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深入持续地开展了主题鲜明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全市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性文体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进一步推行,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行政许可法》深入实施,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形势和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第二节“十五”快速发展基本经验
   
    回顾过去的五年,萍乡之所以发展比较快,在于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重要经验。
    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一心一意谋发展。进入新世纪,针对加快发展与观念滞后的尖锐矛盾,全市积极从观念上找差距,自上而下推动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失时机地开展多层次主题教育活动,注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使全市上下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大大增强,提升了发展境界,增添了发展动力。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全市上下形成了“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环境是最大的品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的广泛共识。
    积极探索符合萍乡市情发展的新路,开创发展新局面。发展思路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建设兴衰成败。我们在发展中大力弘扬井冈精神和安源精神,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坚持以主攻工业推动萍乡经济崛起,采取优势资源转化、工业园区集聚、支柱产业带动、核心企业做强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使全市上下经济发展保持了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活力。
    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开放推动改革的深化,以改革增强开放的动力,使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围绕大开放主战略,全市上下加快与沿海地区对接互动,确定了“对接长珠闽,策应长株潭、融入全球化”的方针,着力打造开放平台,完善开放政策,建立推进机制,大力招商引资,使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同时,围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财税体制等各项改革,赋予基层和企业更大的发展主动权,有效激发了全市发展的动力。
    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始终保持高强度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针对我市经济总量小、竞争能力不强的状况,始终将项目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抓紧抓好,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充实项目库,加强基本建设管理,规范实施项目,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加强银企合作、激发民间资金活力、大力招商引资等办法,努力增加我市资金投入总量,使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制定每项改革发展措施都首先考虑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决不以损害群众利益谋求一时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以浓厚的感情,认真解决好发展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化解各类矛盾,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同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努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全市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是实现率先崛起必须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我们把优化发展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软、硬环境建设同时推进,在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优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投资“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环境品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大规模地展开交通、能源、农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区位优势,尤其是始终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方针,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节“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近几年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起点低、基数较小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地区竞争能力,仍然是我市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今后5至15年,将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规律和实践表明,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将呈加速发展趋势,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是萍乡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为我市拓展发展的国际空间带来了机遇。国际国内产业加快重组、资本向国内中部地区转移,为我市产业集聚和发展带来机遇。(2)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
    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从舒适性向发展型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将从侧重量的增加转向更加注重质的改善,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3)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的突破将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市发挥后发优势,抢占新的市场提供了机遇。(4)我国强调地区间协调发展,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国家将从政策、资金、技术、重大建设布局方面给予支持,为我市提供了用足用好政策的机遇。
    “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又是我市具备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的时期。(1)我们已经找到一条符合萍乡实际的正确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2)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实力增强,为“十一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综合效应的迅速提升,我市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将更加有利;(3)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步入快速发展轨道;(4)投资创业气氛进一步浓厚,全民创业必将发挥巨大效应。
    “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也是我市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时期。(1)国际国内市场已经一体化,任何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必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而我市经济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集聚度低,在竞争面前将遇到较大的压力;(2)我市产业资源加工型比重大,资源约束进一步强化。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3)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面临新的压力,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将带来新的考验;(4)国企改革还未完成,任务非常重,改制成本越来越高等。
    总体上看,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具备了化解不利因素的经济基础、市场空间和体制政策环境,更重要的是,全市上下已形成了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良好氛围。只要发展思路对头、战略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就能乘势而上,顺利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第二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兴工强市主线,强化产业支撑,转变增长方式,高度关心民生,注重协调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提高社会和谐程度,把萍乡建设成为赣湘边际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和文化旅游商贸城市,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上下必须坚持八个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加快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加快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清除制约对外开放的体制性障碍,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鼓励创业与推动创新相结合。在全社会培育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活动,形成全民创业、创大业的合力。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推动全民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以创业落实创新要求,以创新提升创业水平。
    坚持效率优先与注重公平相结合。既要切实保护诚实劳动者、合法经营者的利益,让一部分人在增长才干、把握机遇、开创事业中富裕起来;又要更加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在突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努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开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发展优势,在加快发展中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相结合。落实“五个统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抓住涉及全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重点突破人才、科技、资源和体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更好地带动城乡之间、县区之间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主要目标
   
    到2010年加快萍乡崛起取得进一步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成就,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基础更加扎实。
    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010年达到445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48亿元,力争财政总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3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1.3亿美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0%,2010年达到1.2亿美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2010年达到122亿元;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年均3%左右。
    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62∶3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1%。
    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中心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化率达56%,中心城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2万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取得较大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重大进展。
    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扩规升本。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和8%,2010年分别达到14450元和5760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2平方米,农村人均砖混结构居住面积达到48平方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35%和4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农村实现安全卫生饮水。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重点地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区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63%。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废弃物排放量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3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第三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积极承接沿海和海外的产业的转移,发展产业群,壮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工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努力提高工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工业现代化水平,全力支持萍钢和萍矿集团的发展,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形成具有萍乡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
   
    第一节加速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做大做强新材料、冶金、机械、医药、化工、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实施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举,大力支持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发展。
    冶金工业。依托萍钢,做大做强钢铁工业。在稳定建筑钢材年产400万吨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加品种和规格,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总体上提高冶金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产业集群,使萍乡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建筑钢材基地。
    机械工业。以汽车发动机、汽车配件、客车、机床、电瓷等骨干企业为核心,全面振兴机械制造业。以汽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机械基础件、工程成套设备等为重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强化品牌效应,提升具有劳动密集型性质的电瓷行业的质量和档次,逐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以江西红发发动机、赣发动力公司等为重点,加快汽车发动机研发和生产步伐。继续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拓展汽车零部件产品外协加工市场空间。抓好机床行业结构调整,依托江西机床厂等机械制造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基础机械的数控化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改造传统机械制造行业,推行机电一体化。“十一五”期间,争取汽车发动机、客车扩建、汽车零部件配套等项目有新的突破,形成以汽车制造和配件生产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材料工业。有效实施产业政策,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高能耗的水泥机立窑,以水泥行业为切入点,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提高旋窑水泥、特种水泥和散装水泥的比重。积极发展新型建材和非金属矿产加工,重点发展日产2500吨以上规模的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十一五”期间,依托正大、赣西、日江等优势骨干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水泥产品档次,到“十一五”期末,旋窑干法水泥生产总量达500—600万吨。稳定浮法玻璃生产,发展优质玻璃生产,提高平板玻璃深加工水平。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快高低压电瓷、萍乡浮法玻璃厂“以气代油”熔炉改造步伐,减少环境污染。加快防水材料、环保材料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它们做大做强,“十一五”期末形成8—10家产值上亿元的较大规模的企业,形成以玻璃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
    陶瓷、化工产业。努力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工业陶瓷产品,重点发展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等高科技陶瓷。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力促进烟花鞭炮产业的升级换代,努力提高炭黑、非金属材料等化工产品的科技含量,逐步延长产品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形成以高科技陶瓷为主的陶瓷化工产业集群。力争“十一五”期间陶瓷化工产业总量占全部工业的15%。
    医药产业。以心正药业、高升生物、欧凯制药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植物提取药物,积极开发生物技术产品、新型制剂、医药保健等产品,形成以医药制品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
    食品工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水产品深加工两大系列食品工业,弘扬地方特色。应用食品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积极开发粮食、果品、蔬菜种植业加工系列食品,发展家畜、乳制品等深加工产品,使食品工业逐步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
   
   
    第二节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加快形成工业增长极
   
    提高工业园区建设水平,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快形成工业增长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原则,推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重点将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建设成为规模大、档次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基本形成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及配套的商贸服务、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园区功能,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立足于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将芦溪、莲花工业园建设为规模适中、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把现有分散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和有效集聚,形成合理分布、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整体规模优势。坚持大开放战略不动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2010年,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3。
    合理进行园区定位和产业布局。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工业园区依托各自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支持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销售为中心的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以普通制造业、加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紧密型的项目进入园区,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以冶金、新材料、机械制造、制药等为园区重点产业;县级工业园应抓住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两个重要环节,结合产业提升、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产业定位,芦溪以电瓷产业为龙头,莲花以生物制药为龙头,形成系列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第三节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积极主动接受经济科技发达地区及长株潭的经济和要素辐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材料、冶金、机械、医药、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力争在高技术产业化和重大科技项目推广应用上有大的突破。从“十一五”开始,要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建立分工与合作的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提高配套能力,构造一批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把产业链做长,构筑公路交通1小时的产业协作配套圈。培育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分工相互促进的产业群体,加强企业间的前向和后向联系,推动工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加强专业市场、物流配送、质量检测、职业培训、信息咨询、技术开发等各种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加快主导产业链培育,完善产业配套体系;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抗外部干扰能力。
   
   
    第四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
   
    面对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因素,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发展的新突破。
    加大工业投入。以招商引资为主,以优势资源和骨干企业为依托,寻求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资合作,把他们的资金和技术引过来,促进优势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和骨干企业的经济实力有效扩张,提高招商引资效益。“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芦溪的电瓷、食品产业,莲花的医药、特种冶金材料产业,上栗的鞭炮烟花、建材产业,安源的旅游客车、工程塑料产业,湘东的工业瓷、化工产业等。
    分层次展开工业布局。按照不同行业生产技术特点,以提高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为方向,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扶优扶强,重点形成一批主业突出、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技术装备先进、带动辐射作用强的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到“十一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左右。
    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国内知名品牌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一批拥有知名品牌、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采取靠大联强、包装上市等资本经营方式迅速做强做大。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与技术研发载体、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激励科研团队和企业投身科技创业。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产业化为主导、创新为动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从萍乡实际出发,力争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等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第四章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构建有利于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参与分工协作的区域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加速人口有序集中,使城市的人口承接能力与转移农村人口的步伐相协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集约配置城市用地,科学利用城市空间,有效采用环保、节能措施,使城市扩张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完善城市管理,繁荣社区文化,规范社区秩序,促进社区就业,使城市人口增长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相协调。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中,加快资源性产业转型,提升产业水平,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增长质量,把我市建设成赣湘边际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和文化旅游商贸城市,努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文明城市。
   
    第一节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依托产业发展做大中心城市。加快生产要素集聚,增强金融、信息、贸易、科技、教育、文化等服务功能,提升中心城区对周边城乡辐射和带动作用。做强做大高新技术工业园经济板块,按照多功能、高科技、强辐射的定位,建成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开发程度高的经济增长极,并以其为先导,联动发展县区工业园区,要把工业园建设作为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全面提高中心城区的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功能,加快形成30公里为半径的半小时都市圈。
    建设宜居城市。坚持生态建城、文化塑城,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文化品位和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质量,抓好城市园林绿化、城市文化保护与挖掘、城市景观设计与雕塑、城市环保和生态建设等,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特色。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扩大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努力实现中心城区园林绿化、人文品位和景观美化的高度和谐,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
    抓好城市经营管理。树立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营城市理念,实现城市的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进一步激活城市经营机制,挖掘城市资源潜力,盘活城市资产,提高城市经营效益。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银行信贷投入、企业投入、社会投入、经营收益二次投入的多渠道融资的城市建设投资格局,促进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城市建设和管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细处着手,彻底改变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吸引力和亲和力。
   
   
    第二节发展壮大中心城镇
   
    坚持以县城和幅射能力强的城镇为基础,找准优势,强化特色,发展壮大一批中心城镇。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着力培育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做大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农村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造就更多的经济强镇。按照强化功能、增强特色、繁荣经济、集聚人口的要求,着力建设20个重点城镇。统筹规划中心城区与周边的小城镇发展,增强小城镇参与生产力区域分工的能力,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城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节加快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民进城就业的全程服务体系,完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各项措施,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取消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各种限制性规定和歧视性政策,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清理各种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工转为市民。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机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建设政府廉租房,降低农民进城就业安居成本。加强与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沿海省市的合作,建立劳务输出基地。
   
   
    第四节建立健全城乡协调发展机制
   
    顺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趋势,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发展的新路子。逐步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在规划、户籍、环卫、社区服务等方面使农村的管理方式与城镇统一起来。逐步推进公用设施建设一体化,使一部分具备条件的乡村在交通运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卫生设施等方面达到城镇水平。逐步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使农村人口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更多的权利。
   
   
   
    第五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和加快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保障,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能带动千家万户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新办乡村工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建立农民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素质,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改造、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少生快富”、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和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进“五通七改”(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互联网,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改造住房、改路、改环境),加快村庄和庭院的绿化、美化,建设和谐农村。
   
   
    第二节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强政府对农村的服务功能。完善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的转移支付办法;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规范流转,鼓励对农村土地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适度发展规模经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和水利、林业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调整和转变乡镇职能,精简机构和压缩人员,推行政务公开,妥善解决乡村债务问题。整合政府对农业投资,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制。推进农业良种良法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七大体系建设。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抓好以工代赈项目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发展农资连锁配送经营,建设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完善农资淡季储备制度和配送体系,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第三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制度。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泵站更新改造、中小灌区节水改造、赣西粮食高产示范片、土地整理复垦和沃土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使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亿斤以上。
    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提高经济作物产值在种植业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养殖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畜牧业,加快标准化畜禽小区建设,大力发展生猪生产,积极发展奶牛、山羊等草食畜禽。改造中低产鱼池,合理开发宜渔资源,因地制宜推广稻田养鱼和网箱养鱼。做优做大药材、茶叶、毛竹、油茶、食用菌等产业。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建立生产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业相结合的新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通过订单农业、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和延长农业产业链。做强一批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规模,突出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中药材基地、优质稻基地和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推出5—10个优质品牌。建设好农产品市场体系。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继续抓好农作物良种、畜禽良种、水产良种和林木良种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品种和品质结构。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节约高效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积极组建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继续实施“科技示范万户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好市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实施空中云水资源利用工程,推进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建设,增强气象为农业服务能力。
   
    第六章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融入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格局中,对外开放的水平决定着我们经济发展的水平,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经济全球化这一宏观的角度牢牢把握实施对外经济的发展,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实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产业分工,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持久的动力。
   
    第一节加快与沿海地区、周边地区及国际经济对接
   
    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坚持以大开放为主略,按照对接“长珠闽”、策应“长株潭”、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和协作,将对接的重点定位于广东、苏沪浙、闽东南、武汉、湖南等地区,深入挖掘招商资源,挖掘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做好“泛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的产业融合,在政府的引导下,参与区域经济的协作与产业分工。
    根据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我市融入全球经济的重点首先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关注并做好即将运行的东盟经济贸易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中的自由贸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然后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第二节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以现代服务和开放为契机,切实提高商贸、旅游、文化、卫生、环保、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开放水平,允许外商通过特许经营、租赁、股权转让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提高利用外资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注重招商选资,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同时也要利用外资提升我市的传统产业,做好顶天立地的项目与铺天盖地项目的结合。创新招商方式,要开拓思路,注重策略,丰富招商手段,要特别注重以商招商,加强对来萍投资企业的服务,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在萍客商的投资成果和影响吸引投资商;加强全市专业招商机构建设,加快培养和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招商引资队伍,充分发挥国内外各类投资促进机构、招商代理机构以及商会等中介服务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日常性招商的商业化运作步伐。健全招商代理网络,积极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外聘请招商代理人和代理机构。发挥国内外友好城市的招商引资窗口作用,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招商引资通道。在招商中,要特别重视产业链招商,以产业链招商逐步培育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在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注意各区域经济中的产业定位与我市的产业定位的结合,形成大区域经济中的互补。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加强对国外贷款项目的管理,防范外债风险。
   
    第三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大量培植出口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对出口品牌扶持的政策,加大品牌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发展自主出口品牌,“十一五”期间,争取30%以上的出口企业有自主出口品牌。优化出口结构,努力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做大加工贸易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其附加值和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巩固传统产品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建立有效的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密切配合联动的贸易摩擦预警及应对机制,增强抵抗对外贸易风险能力。积极申报建立萍乡商检和海关,为扩大对外贸易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力争5年出口总额超过3亿美元。
   
   
    第四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结合优势产品的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在海外投资,更好地开发海外资源和市场,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应提供全面的服务。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支持萍矿发挥优势更多地承接对外工程业务。有条件的企业和有远见的企业家应探索联合组建集团,去承包海外工程和投资,并以此带动相关的劳务、技术和设备出口。要加强对外劳务的培训,努力扩大对外劳务合作。
   
   
    第五节着力打造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
    环境是最大的品牌,扩大开放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优化政务环境,增强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提高职能部门工作的公开度、诚信度和公平度,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洼地”效应。进一步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开放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使用好外贸人才。加快完善涉外经济法规和制度,形成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
   
    第七章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面推进服务业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顺应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旅游、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内部结构和发展层次,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一节做强旅游业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先导和带动作用,使旅游业发展与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形成新机制,开拓大市场,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体系,大力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建设生态武功、红色安源、杨岐名寺、义龙洞等四大旅游区以及中国傩文化园主题公园,突出“工运摇篮、绿色家园”主题特色。突出抓好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安源旅游景区和安源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把武功山建设成国家4A级景区。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把红色安源、秋收起义系列景区和自然风光融入旅游总体资源开发。加大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理顺旅游风景区管理体制,促进资源优化整合,形成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第二节做大商贸物流业
    按照“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立足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制订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对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区、社区商业及专业特色街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形成功能明确、分工合理的多层次城市商业格局。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加快建设规模大、集散能力强的现代物流园区。重点抓好文化路步行街、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置换后“十”字型步行街的建设。科学布局商业网点,有效配置市场资源,积极发展大型配送系统、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多式联运、大型超市等商贸形式,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现代化。努力将萍乡义乌小商品城、萍乡商城、心连心、洪城大厦、钱源商城发展成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大型商贸超市与批发市场,加快以金山角国际汽车城、安源建材市场、博昌家具、萍乡钢材大市场、城南农副产品批发、果品冷库仓储等为龙头的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培育湘东、芦溪、上栗、莲花各具特色的县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市场的小城镇商业群和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引导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每个乡镇都要建立起集农贸、药品、生活用品为一体的“三合一”连锁超市,就近就便服务农民,村级连锁店的覆盖率达60%以上,促进农村消费安全。大力发展城市社区超市、专卖、便民连锁店等方面的商业网点。
   
    第三节做优房地产业
    紧紧抓住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时机,分层次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服务业领域的新兴主导产业。围绕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重点建设分布合理、连片开发的普通商品住宅,扩大经济适应住房和廉租房规模。美化人居环境,合理发展风格多样,功能完善的中高档商品房;围绕人流物流扩大趋势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积极推进设施配套、运行高效的现代商务区建设。加强中心城区整体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注重提高建设质量,改善综合品质。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加快发展和完善二、三级市场,鼓励居住性购房,控制投资性购房,坚决打击哄抬房价。促进物业管理、装修服务等房地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现代化产业和住宅服务业发展体系。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规范地发展。
   
    第四节繁荣金融保险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培育上市企业
    根据国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组织结构,形成国有银行与地方金融机构互为补充的金融体系框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和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推进股权改革,完善和壮大市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金融创新,使资金供应与经济总量上升相适应。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利用债券融资,争取发行企业债券、建设债券。完善和发展保险市场,开拓新险种。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市场、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提高面向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扩大助学贷款、住房贷款、购车贷款等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改善消费环境。按照政府扶持、企业运作、鼓励各方参与的原则,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市、县(区)多层次融资担保体系。发展风险投资,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支持。
   
    第五节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培育壮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围绕方便居民生活和增加就业,加快发展家政、维修、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养老托幼、医疗保健、婚丧服务等社区服务业。继续发展会计、审计、律师、信息、科技、咨询、公证、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培育有较大潜力的战略策划、经纪代理、投资顾问、形象设计等专业服务。强化行业自律,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客观、公正执业和管理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农村交通、邮电通信业等发展,建立适应农村发展、农民生活需要的多层次服务体系,增加服务内容,改善消费环境。
   
    第八章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十一五”期间是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和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国企、财税、投融资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下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更加注重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为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
   
    第一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性、资源性产业和支柱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和国有资产经营责任考核机制,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和职务消费,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租赁、兼并、股改、产权出让、重组、破产等多种改革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和派出监事会制度,进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放开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切实享受国民待遇;继续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息服务、创业培训、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各类社会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激发各类创业主体的发展动力;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开展企业联合,增强发展能力,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改制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切实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私有财产保护的法规制度。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加强行业商会建设,规范行业管理,整顿无序竞争,进一步发挥工商联组织政府管理非公有制企业的助手作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效能政府。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来,努力建设高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积极推进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强化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服务。
    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保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依据公开制、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建设创新政府。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注重规划和政策调控,注重协调和信息引导,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网上办公和信息公布范围,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接受广大市民的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和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第四节建设公共财政体系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财政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地发展活力,做大做强地方财政;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力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促进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廉政高效,坚决制止因部门利益驱动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办法;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政制度。
   
    第五节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健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实行更加便捷有效的项目备案制、核准制和审批制。改进投资调控方式,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财政、税收、金融等密切配合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科学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有效的重大投资项目稽查制度、投资项目评价制度、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
    第六节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继续发展土地、矿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和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建立健全技术商品交易活动规则,保障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积极依托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提高融资效益;大力发展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完善资本的进退机制;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取消一切对劳动力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完善招投标活动的监管,按照“集中监管、统一执法”的思路,破除招投标监管中同体监督和政出多门的弊端,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有形市场的建设。
    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支持中介服务机构整合、重组,拓展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有效机制,推进行业协会、同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展。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商业贿赂、偷税骗税等危害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鼓励企业拥有并用好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完善重要商品和城市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第七节建设诚信萍乡
   
    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运用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办法,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责任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度。加快建设全市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形成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基础信息,建立统一的征信、评级、披露和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第九章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重视资源节约和保护,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进交通、通讯、电力、水利、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一节引导资金投向,加大投入力度
    从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投资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十一五”期间,要保持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各项奋斗目标,保持高强度的持续投入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外,须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努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国家资金支持是加大我市投入力度的重要动力之一。国债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是国家资金支持的主要渠道。为了在“十一五”期间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支持,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一是加强国家投资信息的收集获取工作。及时获取国家投资信息,掌握好国家、省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的变化,切实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使我们更好地选准项目,在争取投资中做到事半功倍;二是继续加强现有国债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三是切实作好项目前期工作。为争取更多的国债资金提供大量的后备项目;四是下大力气抓好重大项目的资金争取工作。重大项目的建设能对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争取国家对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将对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重点抓好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萍乡电厂扩建工程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和申报工作。
    引导民间资金投入。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全面建立起公开的、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把对内开放放在和对外开放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幅度拓宽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采取联合、联营、集资、入股方式进入各投资领域。可以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基金,把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由专业的投资公司或者企业运作,降低投资风险,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地方企业。我们应继续鼓励各用款单位和企业创造条件,争取各家商业银行的支持。同时还要继续抓好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争取开发银行的信贷资金。省政府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金融合作协议,我市也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了落实协议中的意向性承诺,各相关单位应抓紧协调工作,争取能与开发银行长期合作。鼓励信用合作社发展壮大,争取多对萍乡的支持。同时,争取其他各类专业银行在萍乡设立分支机构。适时配合省组建地方商业银行。
   
   
    第二节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沪瑞高速、萍浏高速、国道、省道为主骨架,以中心城市和城镇为重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以320国道、319国道、铁路、高速公路沿线为经济发展带的十字型生产力布局。借助通道和毗邻发达地区的优势,逐步把交通走廊建设成为经济走廊,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联合、互动。按照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要求,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完善萍乡公路网络,着力建设骨架公路、干线公路,抓好农村公路的建设。实现县乡公路达等级公路标准,行政村100%通油(水泥)公路,行政村90%通客车,全市形成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做好长浏萍莲铁路前期工作。
   
    第三节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火电、水电发电能力,努力探索沼气、太阳能、风能利用,积极引进油气资源,确保我市能源供给。
    加强能源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萍乡电厂2×3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和大力支持高压、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增强区域电网承载能力,提高电网稳定性和供电质量,降低电能损耗。抓好萍乡500KV变电站建设工程、500KV新余—萍乡双回输电线路及其区域220KV电网与500KV变电站环网运行配套工程建设;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配套电网工程建设等。在抓好火电、水电建设的基础上,开拓风力发电、可再生能源等开发建设新领域。做好天然气输送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搞好我市热电联产调查摸底工作,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稳定煤炭生产。在搞好采煤沉陷综合治理的同时,搞好煤炭矿区规划。现有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不高,必须全面加强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稳定煤炭生产。编制好萍乡矿区规划,抓好地方国有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实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第四节建设调控有力的水利体系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通过改革水价形成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施好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抓紧进行湘东碧湖水库和莲花寒山水库的前期工作,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灌区节水改造步伐,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城区防洪工程建设,使中心城区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县(区)城市达到防御20年一遇洪水标准。通过巩固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实施,加大农村小水电合理开发利用。
    第五节建设功能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
    进一步加快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垃圾污水处理、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与人口集聚相适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合理提高路网密度,使人均城市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建设芦溪—安源—湘东的快速通道、中环路等主通道。增强城镇供水能力,中心城市达到日供水30万吨规模,重点镇全部建成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供水设施,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全面改造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改善城市工业和生活燃料结构,到2010年,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5%。实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第六节加快信息化进程
    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效率。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加速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
    加强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发挥多方面积极性,建设技术先进、性能完善、安全可靠、管理规范的现代信息基础工程。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完善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加快宽带信息网向企业、家庭以及学校等公共部门延伸。推动通信网络升级换代和移动通信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新一代互联网工程,基本实现网络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加快建设数字电视网,逐步实现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增强信息交换和互联网接入功能。继续提高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扩展服务覆盖面,拓宽信息内容业务,完善信息服务产业链。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密码技术应用,完善以数字证书认证为基础的网络信任体系,推行计算机系统等级保护。加强省、市、县网络监控系统、通信应急指挥系统、广播电视监测网建设,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加快政务信息化。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立足为民、注重实效,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创新和服务水平提高。完善全市政务信息网,全面建立县以上政府部门门户网站,提高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便民服务水平。以全市政务信息网络为依托,整合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应用系统,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公共信息资源库和业务系统建设。重点建设全市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以及人口管理、法人单位、空间地理、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积极有序推进金字系列信息系统建设,建成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外网、专网萍乡分中心,实现我市与国家、省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加快企业信息化。推进电子商务开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推广网上贸易洽谈、网上采购、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发展以电子商务为纽带的现代物流业。开展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推广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银行卡产业。大力推进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力争100%的大型企业和50%以上中型企业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流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营销商务电子化。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和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化。推进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打造数字萍乡。推进社区信息化,在中心城市开展电子社区示范工程建设,实现户籍、治安、物业等社区管理信息化,推进劳动就业、生活救助等社区服务信息化。建成全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各项业务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实现资金收缴、发放及相关业务信息化。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加快建立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加快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应急通讯系统,加强重点领域的安全信息监测,提高安全生产的预警与急救能力。加快萍乡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以多种传媒网络与多终端为基础,建设覆盖农村的信息网络。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基本实现全省自然村通电话。扩大互联网在农村的覆盖面,逐步推进宽带进乡入村。整合涉农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设综合化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情、农资、市场信息和灾情预报服务水平,逐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第十章继续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业富民战略,建设创新创业萍乡
   
    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终身教育和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为更快更好发展经济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提高现代教育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初中三年保留率达99%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至1%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0%。在普通高中保持在校生规模2.75万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也要达到2.75万人。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着力启动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申办综合性本科院校——安源学院项目,按部颁标准,将萍乡高专建设成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升本后年均招生规模3000—4000人,至2010年,在校学生人数达12000人以上。同时要切实办好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应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节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速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走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科技发展道路,坚持自主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并重,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力争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加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以国家级萍乡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着力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围绕现代农业、生物制药、新材料、陶瓷等领域开展研究创新,积极吸引高新技术项目落户萍乡。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发展风险投资,积极建设科技“孵化器”,使其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基地。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技术经纪、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交易、技术服务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完善政府创新功能,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成果推介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口帮扶、农业良种良法推广等活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行为。
    持续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增强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把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逐步加大各级政府科普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增加科普投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强力构筑人才高地
    落实科学人才观,充分体现创建和谐社会和全民创业的要求,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体,加大对人才资源的投入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从多方面入手积极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良好环境,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现实生产力。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组织培训工作,实施人才集聚工程、人才开发工程和领军人才建设工程。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力争达到35万人,年均增长12%。
   
    第四节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形成人人思创业、议创业、谋创业、善创业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作用,形成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市场调节的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推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劳动用工、信用管理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建立健全技能培训、咨询服务、税费优惠及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创业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对创业的支持力度,探索财政资金支持创业的多种有效形式,让创业活动在富民兴市进程中迸发活力。
   
    第十一章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萍乡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我市生态优势,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努力将我市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有效实施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资源节约管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严格高消耗项目的产业准入标准,限制高耗能、高耗材行业的发展。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淘汰浪费资源的落后工艺技术,限制高耗能、高耗材行业的发展。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遏制粗放开采,禁止野蛮开采。做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加强农业资源节约和废物排放管理,加快农业秸秆开发利用,进一步普及农村沼气工程。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抓好城市节水工作,强制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强公共建筑和住宅节水设施建设。强化促进节约的政策措施,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限制毁田烧砖,2010年底前城市中心区和县(区)城区范围内工程,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消费方式,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消费品,在吃、住、行和公务活动各方面厉行节约,控制产品过度包装,使节约资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减少生产生活中废弃物的产生量,推进废旧资源以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加强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加快市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设,提高可再生利用资源的综合加工能力。重点在钢铁、有色冶金、电力、交通、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逐步在工业园区和中心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园区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
   
    第二节切实加强环境治理
    到2010年,萍乡环境污染必须得到进一步治理,生态环境、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力争达到300天以上。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固体、液体和气体各方面减少污染源。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201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推行清洁生产、安全处置危险废弃物,做好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逐步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推行畜禽粪源无害化处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切实保护好城乡饮用水源,普及农村自来水,使100%的农村人口饮用清洁卫生水。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严格工业废水处理的排放管理,逐步实现城市雨污分流,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利用率,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废气排放,强化废气处理,推行建设领域无尘化、无害化管理。加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社会生活噪声控制和治理。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和监督。
   
    第三节保护自然生态,建设绿色萍乡
    按照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的原则和林业分类经营的要求,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安全功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扩大活立木蓄积量。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加大低产果园改造力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业原料林基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林业可持续工程、生态公益林项目、绿色通道工程、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小区)建设等项目。大力发展以回归自然、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主要内容的森林旅游产业。加强水土保持和湿地保护,禁止毁林开荒,25度以上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全面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行治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搞好萍、栗、袁、草、禾五水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区等的保护和建设,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通过创建园林城市,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建成点、线、面和树、花、草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城镇林木绿化率达到30%。
   
    第十二章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繁荣、文明、和谐萍乡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妥善协调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考虑群众的可承受能力,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持公平公正、效率优先原则,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第二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与统筹城乡就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扩大就业容量,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一体化的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工作机制,提高失业人员和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及职业转换能力,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和困难群众帮扶机制,努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排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规范企业用工和职业介绍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三节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形成独立于企事业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城镇从业人员全覆盖;失业保险覆盖全市国有企业、城镇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其它各类企业人数达到40%;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城镇职工的90%以上,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完善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参保率80%。实行“五保合一”,统一征缴管理,规范基金监管,力争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0%,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健全市级基本养老保险调剂基金制度,强化市县平衡基本养老保险的责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机制及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全市统一、重点突出、标准有制、管理规划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四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以培育和谐文化、创业文化为重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突出发展闻名中外的红色文化、厚重深远的近代工业文化、源远流长的远古文化、江南一绝的生态文化、神秘深奥的杨岐宗教文化,推进“五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强特色品牌,继续打造文艺精品工程,不断丰富萍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市博物馆、少儿活动中心、演艺中心、会展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娱乐和文艺创作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发展市、县(区)档案事业,抓好档案馆的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发展先进文化、扶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第五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依法基本形成科学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食用体系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全市城市社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卫生监测预警机制,大力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全面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力求达到85%以上,建设设施比较齐全、功能基本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意见》,加大投入,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切实加强疾病控制机构及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献血法》的宣传和贯彻,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全面开展。巩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加大全民健康教育力度,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开放各类体育设施,广泛开展以全民健身为目标的群众体育活动,增强全民体质。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抓好市体育中心的建设。
    第六节繁荣各项社会事业
    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社区成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努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完善城乡社区自治功能、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建立健全与城乡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具特点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引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服务群众、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全面实施《萍乡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萍乡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加大投入切实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问机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基本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建立比较规范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特困群体救助制度为主体、城乡特困家庭医疗、子女就学、住房救助等相配套的救助体系。大力推进拥军优属工作及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健全全市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加大老年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推进殡葬改革。
    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改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加快残疾人基础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以建立和实施城乡一体的救助为重点,全面贯彻《萍乡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加强管理,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临时救助为补充,社会互助和优惠政策相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市县两级救灾应急预案,不断完善灾情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完善各县(区)气象机构,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全的萍乡气象事业框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应对重大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急需,确保社会稳定,尽快建立规模适度的市县两级应急粮食储备制度。
    改进退役士兵安置方式,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完善退役士兵安置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第七节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完善社会稳定的保障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建立健全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求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防止和纠正伤害群众合法权益行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预警应急机制,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黄、赌、毒”的查禁力度,维护社会良好治安秩序。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责任追究,完善高效运作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气象、地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防报,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报能力、防御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加强交通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大消防监管力度,推进消防制度社会化,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专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完善火灾隐患发现举报、挂牌督办和整改责任制,预防和减少特大火灾事故。全面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监管,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积极作用,为加快崛起、富民兴市献计出力。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对台工作和侨务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重视和支持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保护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法制建设,规划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各级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司法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检、法、司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进一步落实和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查处商业贿赂,净化商业行为,持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创建文明行业的活动。切实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力度。加强群体监督工作,重视和发挥新闻舆论对勤政、廉政建设的监督作用。
    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努力把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打击非法传教活动,坚决取缔邪教。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按照“长期坚持、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增强城市防护能力和平战转换能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抓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
   
    第十三章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政府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紧紧依靠各级干部和全市人民,从制度、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第一节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
    创新规划实施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任务顺利完成。加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财税、统计监测和干部考核等方面的配合,为规划实施搭建制度平台。加大规划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市直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纲要结合自身职能,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在本地规划及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本规划纲要的要求。对于政府职责内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尽心尽职,确保完成。对于由市场推进的规划内容,各地各部门要努力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市场等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参与规划实施,促进规划目标实现。加强政策和规划之间的协调,使制定的政策措施与规划要求相一致。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符合规划发展重点。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工具,合理引导资源,发展重点产业。
    第二节加强统筹协调
    健全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专项规划为支撑,各级规划互相衔接的科学规划体系。加强各类及各级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保证规划的目标方向一致、任务措施落实。加强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在制定和实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要结合实际,按年度分解和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所担负的中长期发展任务,制定年度具体措施,切实组织落实。
    第三节加强重大项目实施
    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抓好项目的研究、调度和建设。建立市、县二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推进。落实项目实施主体,不同类型的项目要有不同的主体来运作。公益性项目由政府组织实施;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积极支持企业投资建设经营;竞争性的产业项目,企业为实施主体,政府提供服务。要精心抓好项目调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
    第四节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组织规划实施的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跟踪,特别要加强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价格总体水平等宏观目标的监测预警。要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注意听取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中期评估,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在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本规划时,应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让我们在新的征途上,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为萍乡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