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湘东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萍乡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2-04-14


    (萍乡市湘东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
    “十一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全省一流县区、共创富民兴区大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湘东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并结合省市规划和湘东的实际,编制了《湘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赣西先进工业区”的发展定位,走出了一条加快湘东发展的新路子,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成绩,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各项计划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到“十五”期末,全区生产总值(萍钢、萍电、萍铝等驻区省市国有企业除外,下同)由143287万元增加到339458万元,年均增长17.2%;人均生产总值由3708元增加到9783元,年均增长16.9%。财政总收入由9138万元增加到24848万元,年均增长22.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7134万元增加到13664万元,年均增长13.8%。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之比由2000年的30.6:53.7:15.7调整到2005年的20.8:57.0:22.2。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由47872万元增加到179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家,完成增加值56005万元,年均增长55.4%。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农业增加值由43820万元增加到70656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32%。第三产业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2522万元增加到75392万元,年均增长46.9%。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五年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1.42亿元,年均增长64.55%。“十五”期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645.95公里,五年新增472公里。新建和改造县乡公路543公里。村村通电话工程顺利完成,无线通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城区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城区面积比2000年增加3.12平方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目全面推进。
    ——对外开放工作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五年共引进外资1793万美元,年均增长52.4%;引进区外资金45.86亿元,年均增长52.1%;外贸出口总额达670万美元,年均增长32.5%。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切实规范各项涉农收费,实现了农民合同内零负担,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58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8.0%和7.3%。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巩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上划区管工作已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两个确保”、城镇人口低保和农村扶贫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稳妥推进。
    ——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五年共获国家授权专利72项,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21项,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18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教育、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加大,全区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新建和改建校舍5万平方米。湘东中学优质高中建设进展顺利,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2‰以内。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工作,生态环境不断好转。
    ——三大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主题鲜明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五好家庭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掀起高潮,麻山幸福自然村荣获全国“美德在农家”称号。普法工作落到实处,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自治,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时期。展望新的时期,我们既面临着逼人的发展形势,也具有不少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湘东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十一五”时期,湘东加快发展有着良好的机遇。一是国际国内产业重组加快,国家强化地区间协调发展,特别是我省提出的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为我区提升经济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机遇。二是我区工业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近几年来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已形成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四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制度改革,造就了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五是全民创业基础坚实,人人谋发展、求创业的氛围浓厚。
    “十一五”时期,湘东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经济规模不大,产业集聚度低,难以承受国际国内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三是土地、矿产、能源、水等资源不足,影响湘东经济加快发展。四是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亟待加强。五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就业与再就业压力较大。六是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等等。
    总之,“十一五”期间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做到发展思路对头,战略谋划得当,政策措施得力,就能在发展中赢得主动,顺利实现建设全省一流县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十一五”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突出三个重点(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强化政治保障),增强十种力量(亲民执政的创新力、先进文化感召力、勇往直前的执行力、支柱产业的竞争力、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新农村建设的内动力、安全生产的监控力、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力、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震摄力、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加快四化进程(工业集约化、三产现代化、农业市场化、城乡一体化),确保两个降低(降低区域发展成本、降低污染排放总量),为把湘东建设成为萍乡工业经济中心、休闲度假胜地、商品农业沃土、现代物流枢纽,争创全省一流县区而努力奋斗!
    根据以上总体思路和我区的实际情况,“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有大的增强,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分别达到62.5亿元和5.0亿元。到“十一五”期末,争取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省前20名。城乡面貌有大的改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基础建设显著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有大的提高,群众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科技水平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十一五”时期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工业集约化,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1、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一是煤炭行业要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有效利用、规模经营”为原则,正确处理好确保安全与实现最大效益的关系、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持区内煤炭自给,合理延伸煤炭行业产业链条,发展洁净煤生产。二是建材行业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重污染、高能耗的机立窑,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旋窑和“凝石”水泥生产线。三是陶瓷行业要促进企业集群发展,努力推进规模经营,加大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益。四是化工行业要以市碳酸钙厂为龙头,组建湘东化工集团,加快纳米碳酸钙等新产品开发,提高化工行业的整体效益。五是大力发展服装、鞋帽、玩具、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安排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的突破。六是鼓励发展烟花鞭炮等轻工产业。在加强鞭炮烟花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强化行业标准,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使之良性发展,逐步形成湘东工业经济新的亮点。
    2、建好特色工业小区,构建工业发展平台。举全区之力,依托下埠工业陶瓷发展优势和浙赣电气化铁路、320国道的便利条件,规划建设好以陶瓷工业为主导的陶瓷产业聚集区,整个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13平方公里。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开发建设思路,力争5年内建成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100家,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努力将陶瓷产业聚集区建设成为中国塔填料的生产基地,中国工业陶瓷的成本洼地和科技高地。
    3、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一是加大工业投入。吸引区内民间资本广泛投入生产领域,鼓励全社会劳动者投资创业。以本地优势资源和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寻求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引进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骨干企业实力的增强。二是搞好能源建设。加快煤、电、油、气、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小水电开发利用,大力支持高压、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提高电网稳定性和供电质量,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稳定煤炭生产,保证煤炭供应。积极发展新型能源,合理发展焦炉煤气,切实解决我区发展中能源需求“瓶颈”问题。三是要注重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培育循环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形成产业链配套,并且要符合土地、能源、水资源集约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鼓励在产业延伸、产品拓展中开发项目,同时要搞好产业布局,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二)推进农业市场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低产田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灌区节水示范、土地整理复垦和沃土工程等项目,使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5、继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围绕“高产、优势、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畜牧业,稳定牲猪生产,大力发展奶牛、山羊等草食畜禽。改造中低产鱼池,合理开发宜渔资源,因地制宜推广稻田养鱼和网箱养鱼。做优做大杨梅、药材、茶叶、毛竹、油茶等产业。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
    6、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十一五”期间,着重实施“双五双十加一千”工程,在全区发展50个产值超千万的农业基地、5个联系农户超千户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10个有特色和高效益的优势农产品、10个收入超千万的龙头企业,培养1000户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新型农民,不断推动农业生产的良性运行和高效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农村中小企业,鼓励和引导新办乡村工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农民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素质,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少生快富”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切入点,加快实施“七改三普及”工程,抓好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8、加强对农业发展的保护和支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保障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业种养业良种良法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科技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9、加强城区规划建设,搞旺城区人气商机。加速融入萍乡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的萍乡城区副中心区。加快生产要素集聚,增强金融、信息、贸易、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服务功能,增强城区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功能,提升城区对乡镇的幅射与带动能力。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加快沿河南北两路二期工程开发建设步伐,拉开新城区框架,到2010年建成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达12万的现代化城区。
    10、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1+6+2”的格局,以现有的城区为中心,以荷尧、老关、下埠、排上、腊市、麻山6个乡镇为重点,以白竺和东桥、广寒两个生态区为腹地,构建一个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体系。逐步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在规划、户籍、环卫等方面,把农村与城镇的管理方式统一起来。以小康示范村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公用设施建设一体化,使一部分具备条件的乡村在交通运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卫生设施等方面达到城镇水平。逐步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使农村人口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更多的权利。
    11、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农民进城就业的全程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清理各种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使城乡劳动者享有同等待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进城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弱势群体扶助保障体系。
    (四)推进三产现代化,优化经济发展结构
    12、发展特色旅游,提供良好休闲载体。抓住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以“农家乐”和“生态游”为重点,以东桥、广寒、白竺的生态资源和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致力打造“观光、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旅游新品牌。
    13、完善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充分发挥湘赣交界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着力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大型配送系统、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多式联运、大型超市等商贸形式,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现代化。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农村市场,重点培育老关、东桥边贸市场,形成物流畅通、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的商业体系。
    14、做强房地产业,提升湘东城市品位。以融入萍乡中心城区为契机,积极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重点建设分布合理、连片开发的普通商品住宅,积极发展经济适应住房和廉租房。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管理,搞活二、三级市场;改进物业管理和装修服务,发展住宅服务业体系;进一步美化、优化城区人居生活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5、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完善和发展金融保险市场,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市场、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保险服务。扩大助学贷款、住房贷款、购车贷款等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改善消费环境。按照“政策扶持、企业运作、鼓励参与”的原则,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区级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加强对区内骨干企业的金融支持。
    16、适应城乡居民消费趋势,拓宽新型服务领域。围绕方便居民生活和增加就业,培育壮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卫生保健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家政维修、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养老托幼、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业,拓展会计、审计、律师、信息、科技、咨询、办证、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各类中介服务业。强化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激活消费市场,建立适应生产发展、生活需求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五)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17、加强与外对接,扩大招商区域。将招商重点转向广东、苏沪浙、闽东南、武汉、湖南等地,深入挖掘招商资源,挖掘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广泛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圈”、“泛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分工与区域合作。
    18、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及关联度大的项目,特别是注重引进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重大项目。引导各特色产业的优势企业主动去寻求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伙伴。宣传推介由平面型向立体型和实用型转变,强化以会招商、以商招商、以业招商、以情招商和重点招商。对现有和引进的企业做好全方位的跟踪服务,优化投资环境,从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环境中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
    19、扩大对外贸易,形成产品优势。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大量培植出口企业。重点培植工业瓷、碳酸钙等行业中一批龙头企业,推进企业发展自主出口品牌,再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以品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继续完善出口扶持政策,努力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做大加工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在做好现有出口产品的同时,逐步扩大加工贸易的范围,提升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档次,争取成为国内外企业的产业加工梯度转移区。
    (六)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20、深化农村改革。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依法促进土地自主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乡(镇、街)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乡(镇、街)财政管理、粮食流通、水利、林业等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完善土地征补制度,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21、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开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放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转变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职能,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到“十一五”期末,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个数分别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分别突破8000户和10000户,个私经济从业人员突破6万人,注册资本突破6亿元。
    22、进一步优化体制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继续发展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坚决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形成激励和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力
    23、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按照“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要求,加快以公路建设为主的交通建设。以沪瑞高速、320、319国道为主干,积极建设骨架公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在全区形成“三环一纵”(即以沿河两路三桥为重点的城市内环公路;从五四村、铝厂高架桥、大江边大桥,经新建工业园过长春铁路桥,与320国道相接的城市外环线;从319国道麻山挂线经麻凤线、下埠、老关、荷尧与沪瑞高速公路相接,形成城市三环线;将湘东到广寒的公路建成城乡南北大通道)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县乡公路达等级标准,行政村基本通油(水泥)路,90%的行政村通客车。以工业瓷、钢铁、水泥等大宗货源为依托,建立湘东集配送、信息、交易为一体的物流中心,引导货运朝低耗、厢式发展。
    24、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开发好沼气、煤气建设项目,建立天然气供输系统,努力探索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方法,确保我区能源正常供给。加强电力建设,利用小流域合理开发小水电。加快湘东境内大型变电场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城网改造工程。积极引进洁净能源,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煤炭地质勘探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搞好以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为主的安全改造项目,确保安全生产。
    25、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通过改革水价形成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友谊灌区、南干灌区、谷皮冲灌区、桃源灌区骨干工程的维修防渗,搞好下石陂、三八、大行等12座水库除险加固,做好碧湖水库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中小灌区节水改造步伐,搞好田间配套“四小”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区防洪工程、草水河、萍水河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使之达到防御20年一遇洪水标准。全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一五”期间解决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26、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垃圾污水处理、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与人口集聚度相适应。建设湘东内外环城路,完善城区交通网络,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城镇供水能力,铺设麻山水厂到城区引水管,建设和改造城区供水管网,提高自来水水质标准,使湘东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结合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的实施,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重点的小城镇,全部建设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供水设施,使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改善城区工业和生活燃料结构,建设和完善城区煤气管网,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85%以上。
    (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27、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高级技工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人才开发工程和人才建设工程,使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继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大中专生充实到经济社会事业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28、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劳动用工、信用管理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建立健全技能培训、咨询服务、税费优惠及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创业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对创业的支持力度,探索财政资金支持创业的有效形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人们创业的主战场,让创业热潮在富民兴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迸发新的活力。
    (九)继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和谐平安湘东
    29、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大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完善教育配套设施,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实施学校安全饮水和改厕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依法完善“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纳入区级统一管理。以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搞好优质高中建设、省市示范学校建设,将湘东中学、麻山中学、下埠中学分别建成为省市示范性中学。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把东桥职业中专建成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实现普高、职业教育同等比例。“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好东桥职中、湘东镇中、下埠镇中、麻山镇中、特殊学校等5所学校。
    30、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积极吸引高新技术项目落户湘东。加大资金投入,组建和强化科技开发队伍,完善科技研发与推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湘东科技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到“十一五”期末,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以上。
    31、大力发展卫生体育事业。以创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区)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区、乡(镇、街)、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力度。“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完善白竺、东桥、腊市、麻山、排上5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完善100个村卫生所。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大力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建设设施比较齐全、功能基本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大卫生系统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优化整合全区卫生资源,组建湘东集团医院。巩固全国体育先进县(区)成果,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和体育场地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竞技体育发展,增强全民体质。
    32、大力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加大对区、乡(镇、街)两级计生服务站建设的投入,完善区、乡、村三级计生服务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计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33、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社会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文化活动中心,完善乡(镇、街)文化站、基层文化大院等文化网络建设。继续发展广播、电视、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增强文化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34、努力推进信息化。完善政务信息网,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库和业务应用系统,努力实现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开展电子商务的开发与应用,逐步建立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推广网上贸易洽谈,网上采购和网上交易。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推进为农服务、信用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完善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加快向企业、家庭、学校和其他公共部门的延伸。努力扩大信息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
    3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形成独立于企事业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建立比较规范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覆盖农村居民、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子女就学,住房救助相配套的救助体系。大力推进拥军优属工作及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健全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加大老年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36、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对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和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对台工作和侨务工作。建立和完善社会沟通机制,引导各阶层、各群体人员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行使民主权力,维护合法权益。推进法制建设,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权威。运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等方法,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责任制。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系统,建立统一的诚信评估和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37、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构建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经济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国防动员体系、民兵预备役部队和人民防空能力建设。提高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急救援机制。推进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责任追究,健全高效运作的安全监管体系。严格安全执法,切实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大消防监管力度,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完善火灾隐患排查、挂牌督办和整改责任制,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和餐饮卫生等监管,完善监管体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十)加强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8、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资源节约管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严格高消耗项目产业的准入标准,限制高能耗、高材耗行业的发展。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淘汰浪费资源的落后工艺技术。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遏制粗放开采。加强农业资源节约和废物排放管理,加快农业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实行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改造,加快节水设备的推广与应用,实施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项目,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限制毁田烧砖与占田建房等非农用地。在吃、住、行和公务活动各方面厉行节约,使节约资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
    39、加强生态体系建设。坚持“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原则,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采活动,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完善公益林补偿机制。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工业原料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林业可持续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防沙治河工程、野生动物保护等项目建设。建设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无公害林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水土保持和湿地保护,搞好草水、萍水河的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区的保护和建设。搞好城市绿化,提高城区绿地覆盖率。
    40、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狠抓重污染企业的改造治理,协调区内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大污染整治力度,禁止新建污染企业,从源头上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与噪音产生,提高城区大气质量,优化城区人居环境。加快实施重污染区综合治理项目,确保企业达标排放。推行建设领域无尘化、无害化管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再生利用,兴建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大力实施河水净化工程,提高河水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和监督。
    五、保障措施
    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加强政府引导,紧紧依靠各级组织和全区人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从制度、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规划实施提供强力支持,确保“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完成。
    ——凝聚各方力量,科学组织实施。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创新规划实施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履行职责,为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市场等环境。在制定和实施年度计划时,要结合实际,按年度分解和落实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有关部门要根据本纲要要求,针对所负责的领域,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大规划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
    ——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行动一致。完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财税、统计监测和干部考核制度,为规划实施搭建制度平台。健全以总体规划为龙头,专项规划和乡(镇、街)规划为支撑,各级规划相互衔接的科学规划体系。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协调,使制定的政策措施与规划一致。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和价格等政策手段,合理引导资源,发展重点产业。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符合规划发展的重点。加强规划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化政策、卫生政策、环境资源政策等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
    ——完善运作机制,搞好项目建设。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抓好项目的研究、调度和建设。切实建设好区乡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推进。加强审计监督,规范项目管理,突出落实项目实施主体,不同类型的项目要有不同的主体来运作,公益性项目由政府组织实施;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积极支持企业作为运作主体;竞争性的产业项目,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政府提供服务。要精心调度项目,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
    ——强化监督评估,提高运行水平。全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跟踪,特别要加强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价格总体水平等宏观目标的监测预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本规划时,报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