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您上网吗?……您能看到我们的建议吗?您能听到我们的心声吗?”这篇来自人民网“强国论坛”点击超过二十万次、回复近千条的热帖,是一位名叫“小火龙”的网民在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发表的。
对于这个充满真诚的企盼式发问,胡锦涛总书记其实在二00三年就已做出了解答。
面对当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新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广州对某位防治一线的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
一句朴实无华的赞誉,陡然拉近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百姓大众的心理距离,也坚定了
当时全社会共同抗击非典的强大信心。
“原来总书记也是网民!”不少网民正是从那时开始习惯把总书记亲切地称为“胡哥”的,而一篇名为《从“小平你好”到“胡哥挺住”》的帖文更是在网上广为传播。
是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也首次透露了自己的“网民”身份,他表示被同学们在网上表达的抗击非典决心所感动。在二00五至二00七连续三年的“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每次发言中都主动表达了对网民提问的感谢和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中国网民数量近年来水涨船高,继二00五年首破一亿,到今年六月已超过一点六亿,稳居世界第二。
在日前央视国际“复兴论坛”的启动仪式上,国务院新闻办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言论发达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鲜明特色,中国拥有一百三十万个论坛,规模为世界上之最……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民众自由表达意愿、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是十分重要的话语平台。
与传统“街谈巷议”的诸多有限性相比,互联网因网民来源的多元性(特别是以往缺乏传统话语权的弱势群体)、言论信息的原生性、意见汇总的便捷性、社会传播的广泛性,舆论效果的放大性等特点,在今天的中国愈加为执政者所重视,其作为传递社情民意有效窗口之功效已被社会普遍认同。
“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据知,国内主流网站针对中共十七大和每年“两会”设置的网友提问、建言、心声等议题,在经梳理汇总后都将呈送高层。
有关人士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近年来中央领导人每天都会在案头看到由有关部门和机构汇编的当日互联网舆情,信息来源包括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媒、知名论坛以及境外主流网站,主要内容多为网民与社会的关注热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官员也将浏览互联网作为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
另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除却采集网络民声以备决策,中国执政者正开始以更为丰富的形式与网民进行良性互动。如针对社会关注的某项热点议题组织官员、学者同网友对话交流、一些乡镇将财务收支明细账输入电脑供查询监督、不少政府网站开展网民打分评比活动、官员开“博”与网友交流,地方大员以实名向网友发帖拜年等。
有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这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其发展壮大必将对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二00三年广东“孙志刚收容致死案”引发废除实施二十一年之久的《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到二00五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推动的死刑案件审判程序改革,再到二00七年山西“黑砖窑童工案”带来的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互联网扮演的积极推动角色勿庸置疑。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在接受此间媒体采访时表示: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实际上是行使民主权利,借助互联网推进民主政治正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新表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二00六年“两会”记者会上曾明确表态,“中国政府支持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也包括在网上广泛听取意见。”
但他也同时强调“自由意味着责任”,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每一个公民都有利用互联网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要自觉地遵守法律和秩序,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网站要传播正确的信息,不要误导群众,更不能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
中国当前互联网上,不乏信息失真、言论过激、过度渲染等负面问题,但因噎废食之举显然不是上策,如何使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去弊兴利”,需要执政者、网民、网站各方依靠政治智慧与理性心态去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