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莲都区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步伐,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莲都区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实际,科学编制具有莲都区特色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力争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一)“十五”时期奠定的坚实基础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05年,市区生产总值达79.85亿元,年均增长14.7%,提前二年完成“十五”计划。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成效,形成了10:45:45的三次产业结构。生态农业得到发展,绿色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工业化步伐加快,莲都(南山)工业区基本建成,碧湖工业功能区块开发已启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
    2、城乡面貌快速改善。《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完善,拓展了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9.2平方公里扩大到23平方公里。市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机制在磨合中不断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撤销了34个原居委会,按现代城市管理理念重新划分设立了22个社区,社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全力实施“洁美”工程,获得省级文明城区的称号。基本完成了丽东撤村建(并)居工作试点,撤村建居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实施农村“十百”工程,建成一批示范村和整治村。累计投入4.06亿元加强县乡公路建设,全面提升公路等级。加强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14亿元,完成小流域治理和河道整治37公里,实施塘库保安及除险加固和农村饮水工程。全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基本完成。有线电视光缆通乡率100%,有线电视通行政村率达66.39%。
    3、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累计筹资3.62亿元,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新建校舍面积13.14万平方米,中小学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启动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科技兴区意识增强。群众文化蓬勃发展,丰富了人民精神生活。加强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开展创建省级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积极应对非典疫情,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和农村公共卫生网络基本形成。
    4、各项改革取得成效。按照“立足改革、着眼发展、有效激活生产要素”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完成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革攻坚任务。市区行政管理职能进行微调,市区体制基本理顺。完成区级机关机构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以农技队伍为主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良好成效。成立了全市首家商业合作银行——浙江莲都农村合作银行。平稳完成农电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两改一同价”工作。加快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设立政府审批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并推行了全程代理制。
    5、生活改善环境友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0.3%下降到2005年的29.6%;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01元,分别为丽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17%和129%。以莲都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依托,大力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转业培训,积极开拓就业门路。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伤、生育保险力度不断加大。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4年起全面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进程加快,200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积极开展扶贫攻坚,2003年通过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小康区验收,成为我市第一批小康区。国家生态示范区2003年通过验收,生态区建设全面启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综观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平、发展与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经济处于新一轮恢复增长期,国内经济进入消费升级、结构优化的新阶段,我国将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将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把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作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部署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性机遇。随着生态省建设和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区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生态优势将进一步凸显。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金衢丽产业带建设逐步明晰,为我区承接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谋求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调整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培育中心城市功能,强化统筹城乡发展,市区规模和功能将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为我区服务市区、依托市区、融入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十一五”期间,我区将迈入人均GDP2500~4500美元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是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经济存量有限,主导产业不明显。二是体制的约束,一方面从大背景上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旧的体制开始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从撤市设区的局部背景上分析,市区在财政、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安置、综合执法等领域的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是要素的制约将进一步趋紧,发达地区在发展环境相对宽松、要素支撑相对充裕的时期已经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而我们在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规范和集约。四是和周边地区相比,我们的区位条件优势不明显,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五是人才的制约,一方面有不少干部思想上不适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政策、机制、环境等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技术人才也储备不足,特别是善于整合资源、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操作到位的能力还有较大的差距。
    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区将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加快发展但变数不断增多的环境。我们既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珍惜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努力巩固和保持“十五”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和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深入实施“三区”发展战略,全面落实“跨越发展、和谐融入”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跨越发展、和谐融入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三市并举”和“三区”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中心城市,培育主导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绿色莲都,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跨越发展。到2010年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发展目标
    经济跨越发展。“十一五”期末,市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GDP达到40000元;经济结构升级,产业布局明显优化,重点、骨干行业初步显现,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47:48;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累计投资达50亿元;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按现行体制实现区本级财政总收入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42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6650元。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合理,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统筹的“大社保”体系基本建成,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安全保障有力,公共危机应急机制较为健全,“平安莲都”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城乡互动初显成效。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市、区城市管理建设体制更趋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和城乡一体化框架初步形成,碧湖中心镇和大港头、老竹、双溪三个重点镇初具规模,较好地发挥在人口、产业方面的集聚功能,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
    生态环境稳中向好。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体系和循环经济促进体系,城乡生态环境在稳定的基础上,重要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左右,2010年实现欠发达地区生态区目标。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总结五年来发展的成功实践,结合莲都区的工作实际,“十一五”期间必须着重把握以下五条原则: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跨越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主动融入,实现借力发展。以思想观念的融合为先导,跳出莲都求发展,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主动融入金温台经济圈,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借助市场力量的推动,实现借力发展。三是坚持以城带乡,实现统筹发展。中心城市的发展就是莲都最大的发展,把服从、服务中心城市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扎实工作,主动服务,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善于借助中心城市的发展平台,谋求共享资源、承接辐射和带动、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实现统筹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破解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课题。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关心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五是坚持量力而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又要清醒持重,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职能手段的基础上,争取各方的支持,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三、服务市区,共建中心城市


    (一)积极参与和推进城市建设
    强化市区一家理念,积极参与和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主动介入市区项目的前期工作,将村级组织纳入征地拆迁的政策处理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基础优势。在涉及莲都区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衔接。进一步完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机制,针对征地拆迁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征地拆迁安置良好氛围,全力保障经济建设用地的需求。同时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主动承担部分城市建设项目,同心协力建好中心城市。
    (二)完善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建立新型现代化社区格局。健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加快撤村建居和推进社区居委会建设步伐。完善政府投入为主、辖区单位支持、社会各界资助、居民自愿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平稳推进“城中村”撤村建(并)居工作。实施社区道路改造和扩增社区绿化面积工程,完善城区社区内污水管网建设,形成新型现代化社区格局。
    加强社区组织和社工队伍建设。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全面推进社区自治管理。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到2010年,按照省定现代新社区建设要求配足配强社区工作者。
    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社区网络资源,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网络和网上服务系统。完善社区功能体系,加强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十一五”期末,90%以上社区达到新型现代社区标准。
    (三)依托城市平台,发展城区经济
    依托城市平台,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配合抓好市区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布局,积极参与继光街服饰一条街、丽阳街五金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建设。依托街道、社区工作网络,积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业。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健全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促进中介服务向规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四、培育主导产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一)大力发展特色制造业
    坚持市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整合提升莲都(南山)工业园区,加快开发碧湖工业功能区块,争取参与市开发区东扩区块的开发建设,拓展莲都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和特色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山海协作示范园区的政策和体制优势,主动参与金、衢、丽地区产业带和温、台地区产业带的区域分工与合作,通过加大对现有企业的培育和大力开展选商引资,做大做精五金机电、制鞋与革制品、农副产品加工、文教体育用品及制造、羽绒纺织与服装等重点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引进和培育技术水平较高、专业配套与互补性好、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税收贡献较大的符合莲都实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型的新兴产业。
    同时积极培植壮大园区外企业,引导鼓励园区外企业向园区集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体制创新。加强企业家和职工队伍建设,引入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采用国内先进设备和国外关键技术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水平,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争创一批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增强产业和区域竞争力。深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扩大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千方百计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人才。
    (二)加快发展城郊型高效生态农业
    充分利用良好的立地生态条件,发挥地处中心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多样化生态高效农业。加快推进优势明显、格局清晰的产业带建设,形成以特色水果、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笋竹林、名优有机茶、食用菌、畜禽业为主的主导产业,通过规范基地建设、产业培育和市场引导,促进城郊型生态高效农业的合理布局。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重视农产品营销工作,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和产地认证制的实施,加快农产品绿色认证的步伐,造就更多的绿色名牌农产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生态、安全、绿色农产品区域形象品牌。
    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观光、休闲农业,以深厚的区域文化为底蕴,依托山水风光,借助村庄整治效果,结合农业基地建设,发展集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农家乐”乡村旅游,实现农业效益的多元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途径增添新的亮点。
    (三)大力发展与浙西南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
    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充分利用和整合我区旅游资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瓯江为主要轴线,以古堰画乡、风情东西和生态河川的开发和保护为重点,逐步推进城区外围旅游资源开发,努力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中心城区以“名人南明”、万象山、开潭水库蓄水形成的广阔湖面、江滨景观休闲区为重点的城市景观建设,形成旅游、休闲、商业服务为一体的景观带;充分挖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历史文化和“古堰画乡”特色文化,把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机融合,丰富旅游发展内涵。把“古堰画乡”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行画生产基地、写生基地、创作基地、生态休闲度假中心,成为独具魅力的绿色文化名品。按照“精品精致、情景结合”的要求,把东西岩建成具有浓厚畲族风情特色的国家AAA级旅游区。环城旅游圈要重点开发东西岩景区、白云山森林公园、大山峰森林公园、麻雀湾和其它特色乡村旅游景点,融自然生态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一体,打造长三角地区的生态休闲度假中心。
    培育商贸流通业。依托中心城区,以培育商贸流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为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商贸服务业。推进农村“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重视碧湖区块的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改造提升大港头镇原有单一的竹木市场,逐步向多元化的绿色山珍、瓯江溪鱼、竹木工艺、文化艺术等商品市场转化。以东西岩风景区为中心,开辟畲族风情一条街,发展畲乡商贸服务业,弘扬传统的畲族饮服文化,建设具有畲族特色的工艺品市场。把双溪镇规划为区域型交通商贸型城镇,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工业产品市场。通过市场总体布局的规划调整,逐步形成与浙西南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辐射力强的市场网络。同时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以建立境外营销机构、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工程承包为载体,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


    五、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优化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
    根据《丽水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和《丽水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莲都实际,构建“一心、三区块、25个点”的空间布局。
    “一心”即坚持以做大中心城区为重中之重,形成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核心。
    “三区块”即南部碧湖大港头区块、西部曳岭区块、北部雅溪黄村区块,分别从自身条件出发,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发展优势产业,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经济结构。将碧湖、大港头和高溪整体作为生态经济区域,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其中将郑地、峰源作为生态林区加以开发利用。西部曳岭区块充分利用东西岩风景区旅游资源,以老竹镇为重点,形成以风情旅游、生态农业、农家乐旅游为特色的经济区块。北部雅溪黄村区块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出口和地处近郊的优越地理环境,以双溪镇、黄村乡为重点,发挥传统农业生产优势,形成北部生态农业为重点的区域,同时在该区块要高度重视黄村、严鸟作为中心城市水源保护区的特殊要求。
    “25点”即以25个中心村为重点,结合下山脱贫和村庄布局调整,努力按照“大(村)聚小(村)迁”思路,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配套、文化生活丰富、特色鲜明的农村新社区。
    同时结合我区行政区划调整,积极引导全区人口向中心城市、重点镇和中心村的集聚。坚持分类指导,规范、有序、合理控制其他各类村庄建设规模,优化人口布局,集约资源配置。到2010年,辖区人口48.64万人,其中城(镇)区人口为36.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
    (二)统筹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依据“接轨主干线,拓展县乡道,提升乡村网,连接边际线”思路,加快县乡公路网络化建设,依托金丽温、龙丽和丽龙高速公路及330国道、53省道和市过境公路主骨架,形成城市快速通道主干网;完成丽雅公路改建、港前公路(港口至周坦)、大大公路(夏庄至新桥段)、桃碧公路、小安至老竹公路五条公路建设;实现县乡村公路与高等级公路连接,形成“一网五路一连”城乡公路网络。加快碧湖至大港头、碧湖至高溪及碧湖至城区的公路改造建设。推进城乡公交网络化,实现中心村及有条件的行政村通达班车,中心村公交车通车率力争达100%。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编制生活垃圾无害化设施建设规划,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合理规划和建设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和无害化处置设施。健全环卫保洁机制,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创建一个洁净的居住环境。建立村、镇(乡)、中心城市三级联动建设管理机制。在碧湖、大港头等16个乡镇建立垃圾中转处置设施。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区乡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依托玉溪---城区饮水主干线,把碧湖镇、大港头镇、联城镇和富岭乡纳入城市供水网络。建设老竹、双溪两个标准化水厂,高溪、太平、仙渡等16个乡镇水厂。到“十一五”末期,乡镇所在地和较大的中心村建成村镇供水设施,安全供水普及率达100%,并基本普及乡村安全供水。争取建设碧湖镇、大港头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经二级处理达标后排放。其他村镇分散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达到二级处理。各中心村污水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入水体。
    推进城乡供电一体化。继续完善110千伏网络,加速220千伏主网架建设,加速城网和农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十一五”期间,建设500KV苏埠变电所一座,在城区及工业区等负荷密度较高的区域,新建220kV灵山、上桥变电所各一座,110kV张村和水东变电所,增容110KV变电所7座,扩建改造35KV变电所3座,新建及改造110KV、220KV线路140公里。依托220kV变电所,建立110kV主供电网架,并基本形成环网联结。在乡镇及其他负荷密度较低的农村区域,实施农村35KV变电所改造工程和10KV线路新建改造工程。新建35KV联城变电所,扩建和改造现有35kV变电所,进一步改造完善10kV供电网络,加强35kV及以下电网的联络。增强碧湖工业区块和东西岩旅游区块的供电能力,为碧湖工业区块的开发和东西岩旅游区块开发提供用电保障。
    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一体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形成覆盖城乡的通信、广播电视高速宽带信息网。到“十一五”期末,全部乡镇实现通信和广播电视数字网络化,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80%。促进公用通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三网互融互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完成全区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认真实施“农民信箱”工程,提高视频会议系统和远程教育系统的使用率,促进信息化在农村的应用普及,为广大农民信息化传播和使用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遵循“全面谋划、重点嵌入、创新机制、统筹推进”的思路,加快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率先取得突破,成为全市构建统筹城乡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窗口和先行之地。
    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在农村广泛开展以“四新一好”(即拓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创建好班子)为目标的活动,努力实现传统农村向农村新社区转变。进一步强化经营村庄理念,创新农村新社区建设筹资机制,努力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村庄建设可持续发展新途径。继续深入实施以“十百工程”为抓手的村庄整治工程,从“巩固、深化、拓面”上下功夫,重点突破农民建房和新村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实现“十百工程”翻番的目标,力争有60%以上的村庄面貌得到整体改善,70%以上的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继续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加大农民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解决利益矛盾和纠纷,促进农村和谐与稳定。
    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化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内聚外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积极推进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快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农村群众的权益。有序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六、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莲都软实力


    (一)加强特色文化建设
    围绕“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加快绿谷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快发展先进文化,形成风格鲜明的区域特色文化,全面推进公民素质的提高。以建设丽水大剧院、文化中心、科技活动中心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为契机,统筹优化市区文化资源的配置,增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提高城乡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和入户率,构建比较完备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到2008年,达到省级示范文明城区标准。
    依托丰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加快“古堰画乡”和“风情东西”建设,推进摄影、巴比松油画、畲族歌舞等民族民俗、本土特色文化发展。结合“百村千户文化示范工程”、“东海明珠乡镇”、“山花乡镇”建设及“文化下乡”活动,加快广场文化、楼院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等发展;建立莲都文化创作激励机制,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文化领域,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创建文化先进区。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丽水精神,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实施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工程,加强文化体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品位。加快创建学习型社会,全面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积极完善社区教育模式,逐步构建公民继续教育保障机制,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全面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创建省级教育强区
    适应中心城市的发展,以2007年实现创建省教育强区目标为抓手,认真实施“四项工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优先增加教育投入,抓好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到2007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形成“一个乡(镇)一所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初中向城区和中心镇集中”的格局,认真抓好梅山中学等一批教育重点项目,有效改善办学条件。多种途径扩充、发展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重点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向均衡和优质转变。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加快教育改革,加强教育创新,激活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新理念和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立教科研训一体化体系,构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机制,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建设适用人才。推进教育公平,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机制,整合提升薄弱学校,完善弱势群体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加大扶贫助学力度,让所有孩子“念上书、念好书”。2010年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三)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和长效投入机制,完善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形成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增强科技中介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合作,构建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到2010年,全区科技综合实力进入浙江省科技强区行列。
    加强工业领域技术创新,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加强先进制造业新产品和关键、共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推广工作,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鞋革服装、文教用品、竹木加工等传统特色制造业。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区域特色农业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和农业支柱产业。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研发、引进和推广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监控技术体系等;按照《浙江绿谷(莲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引进、研究和推广生态农业集成技术,基本建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四)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准
    充分利用市区医疗资源,以社区卫生服务和各医疗机构为基础,建立健全区、镇(乡)、村(社区)三级预防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网络。不断加强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到2010年,乡镇所在地的医疗机构100%达到规范化标准,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卫生保健工作达到全省同步水准。


    七、加快建设绿色莲都,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制定和落实各项激励措施,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展行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试点,创建绿色企业、环保友好企业;积极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循环型工业发展模式。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鼓励节俭文明,努力建立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合理生态空间
    围绕2007年率先在全市基本达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区、2010年实现欠发达地区生态区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乡镇、村创建,到2007实现全区60%以上乡镇达到或基本达到生态乡镇的目标,实现30%的村达到生态村或整治村的要求;到2010年,实现80%以上乡镇达到或基本达到生态乡镇的目标,实现60%的村达到生态村或整治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供排水一体化,每年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试点村3-5个。深入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广沼气、沤肥等资源化、无害化的粪便、垃圾处理方式,鼓励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每年建设5-10处沼气工程,完成全区重点养殖场治污改造工程。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区域划分原则,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逐步形成开发有序、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格局。优先开发中心城区及富岭、联城区块,成为丽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开发中部盆地包括碧湖、高溪和大港头的平原行政村以及老竹镇,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建成生态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适度开发北部低山区包括丽新、巨溪、双溪、太平、泄川、西溪、仙渡、双黄、黄村、严鸟等乡镇,保护好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水果、蔬菜等绿色农产品,形成市场带动型绿色效益农业特色区;南部中山森林生态保护区包括峰源、郑地两个乡镇和大港头的山区行政村,加强森林保护,大力发展高山无公害农作物和中药材等,形成高山型绿色效益特色区。重点实施“天然保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有效控制农、林、畜、渔业生产的废弃物,使全区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三)坚持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提升要素资源支撑能力
    以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切实做好土地、水资源等要素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集约利用工作。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挖掘潜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水平。尽可能利用山区缓坡地等非耕地进行建设,有计划合理地采取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增加土地资源。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加强对黄村和玉溪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清理和整顿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提高水源水质,增强水资源的供给保障能力。加强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建设,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强化全民节水意识,加强节水技术开发,推广使用各种节水设备和设施,推动公众参与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活动。鼓励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积极推行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八、建设平安莲都,促进社会和谐


    (一)高度重视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握中心城市建设机遇,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序发展与就业需求相适应的产业,特别是借助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工业园区企业的创业功能,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非正规就业形式,鼓励临时性、阶段性、季节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控制失业率,减少农村隐性失业比重。建立促进劳动者就业机制,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速形成社会劳动力充分流动和双向选择的新机制。积极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和“走出去”战略,与经济发达地区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并做好各项服务。“十一五”期间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13500人。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和救助帮扶覆盖面。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集中供养等的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关心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加强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落实困难家庭子女教育、住房和司法救助。大力促进救灾救济、老龄保障、优抚安置以及慈善、助残等社会互助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三)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深化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完善和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强机构网络建设,落实责任,推进综合改革,健全暂住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加快建立人口信息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管理服务水平。贯彻执行生育政策,建立和完善政策推动、利益导向机制,继续推进优生优育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力度,深入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建立起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形成“区指导、乡服务、村负责、民自治”模式。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大力推进“法治莲都”建设。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作用,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制订和完善保护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促进司法公正,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全面支持驻莲部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多形式推进“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继续深化“平安莲都”建设,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粮食安全体系、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安全生产体系和社会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构建“大信访”、“大治安”、“大稳定”格局。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严格整治出租房管理秩序。严厉打击各类严重经济和刑事犯罪,预防、惩治腐败,创造一个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环境良好、企业平安经营的社会环境。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


    九、深化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


    (一)坚持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
    政府及其部门和全体公务人员想问题、办事情,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加快莲都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摆在工作的首位。执行国家政策,落实上级精神,要从莲都实际出发,从人民意愿出发,照办不照搬,守法不守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把莲都的发展置于国内外发展大背景中,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大势,在区域的分工合作中找准定位,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认真研究解决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着力在加强政策指导、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进一步完善“分工负责制”和“牵头负责制”,提高政府工作组织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优化政府机构配置,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实现职能、机构、编制的科学化和法定化。进一步理顺市、区体制,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探索基层管理的新方式。积极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委托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创新政府规划体制,统筹协调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等,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
    (三)健全决策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广泛集中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遵循行政决策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原则,全面推行重大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等在重大决策方面的审查职能。
    (四)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全社会法律意识,切实增强政府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五)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人员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创新公务员培训体制,努力提升公务员的履职能力、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依法行政对公务员的新要求。完善公务员队伍的进出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严格纪律,规范公务员行为,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六)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大力提倡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善于破解难题、精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提倡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倡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促成、一流工作在一线创造。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要环环紧扣,集中精力组织突破。加强督查力度,对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实行跟踪督查,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加强反腐倡廉和效能监察,严格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坚持综合整治各类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