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曲县农民“拜年”新景观
来源:山西视窗 更新时间:2012-04-15

    山西视窗2008年2月10日电(杨丽峰)新春佳节,“拜年”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今年,这一辞旧迎新、互致祝福的传统拜年方式也正变得多样化起来,这些花样翻新的拜年方式,给春节增添了许多色彩。在山西省河曲县,记者以全新的视觉,采撷了几个“拜年”的新景观,以展示现代农村百姓过春节的新变化。 “坐车拜年”很方便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运输业的迅速兴起,地处山区的河曲农民真正感受到了坐车的方便。今年春节期间,在河曲县的乡村公路上,公交车、面包车、自家车、出租车来回穿梭,随处可见,农民出行可在家门口坐车。正月初二,刘家塔乡的农民小张到县城里的亲戚家去拜年,在村头客运点不一会就等到公交车,花了4元钱到了县城。小张说,以前,从村里走到镇里,要花好几个钟头,现在公交车在家门口就能坐上,便宜快捷,农民出门方便多了。 文笔镇坪泉村周先生说,过去拜年要几天时间,有时还耽误做生意、干农活,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我们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宽裕,今年春节他也“阔”了一把,全家人一起“打的”去拜年,虽然贵了一点,但新年就图个快乐,“打的”方便安全又快捷,值得!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河曲县村村通客车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又新增通车行政村95个,至此该县已开通了12条线路,通达293个行政村,通村率达89%,形成21辆通乡(镇) 客车、440个座位的客运能力,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 “客运村村通”成为河曲农民通往小康路的幸福快车。 “短信拜年”新时尚

    随着手机的普及,互致短信已成为今年河曲县农民非常流行的拜年方式。今年除夕,县委书记和县长通过手机短信向全县人民拜年在河曲县尚属首次。这条“春节拜年短信”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在新的一年里,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河曲崛起新跨越的坚定信心,也是该县响应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际举措,也是倡导过节新风,降低行政成本的一次具体行动。   正月初二,记者在文笔镇沙畔村胡继善家,他正在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发送短信拜年。他说,短信既便利快捷、又经济实惠,虽然片言只语,却能迅速传递节日的祝福,自然大受欢迎。家住楼子营镇楼子营村的辛海军说:“过去拜年,主要限于有数的几个亲戚朋友,多了也走不过来,现在通过短信,认识的人几乎都给拜了年。”今年春节期间,他就发送拜年短信80多条。许多人对笔者说,今年的春节,到每家拜年的人与往年比要少了许多。因为村里的人现在喜欢通过手机互发短信表达自己的祝福。从除夕起,家家户户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条条真心凝聚的祝愿,短信拜年已经成了河曲农民的一种新时尚。

    近年来,河曲县农民在调整产业结构、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尝到了信息致富的甜头。他们盯上手机这一快捷、便利的信息传递工具,把购买手机作为联系业务、捕捉信息、拜年访友的首选。据了解,全县有1800多名农产品“经纪人”活跃在晋陕蒙三省区内外,每年外销农产品7万吨以上。目前,全县13个乡镇均建有移动、联通服务基站,信号覆盖全县34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8.97%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平均每21个人就拥有一部手机。  “网络拜年”E新春

    “二叔,过年好!在这里我给您老人家和亲人们拜年啦!”正月初二,文笔镇焦尾城村农民胡亮女,通过家中电脑上安装的摄像头和麦克风,看见远在包头市的亲人们的亲切的面庞,听着他们熟悉的乡音,瞬间就在空间与心灵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高兴极了,她们在网上聊天,她高兴的说,有宽带网络的日子,家庭其乐融融,宽带网络已成为我家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侣。

    随着“村村通工程”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加大,随着宽带网络的延伸,河曲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正一天天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据悉,在河曲,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免费培训农民计算机技能和上网知识,青年农民燕培基利用宽带网络给远在千里的同学发去了新春的贺卡,表达节日的祝福。他说,我用鼠标点击鼠年的快乐,感谢宽带网络为我减轻了思念亲朋的痛苦,宽带网络是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是开阔视野的窗户,是微缩的世界,放大了生活空间。

     象燕培基这样利用网络发新春贺卡,以及方便快捷地获取农村科技、市场供求等各类实用信息的农民越来越多了。农村信息化的春风正在黄土地上吹拂着,宽带给河曲农民带来的是富裕、祥和和文明,鼠标让鼠年更快乐,宽带让明天更美好,信息化让他们越活越带劲,对新农村建设更有信心了,网络让这些昔日因“走西口”而闻名的后人们走向全球信息化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