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突如其来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气候,给我国南方诸多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众多机场关闭,高速公路封闭,铁路不通,车票停售,大量旅客滞留,许多地方的春运一下子陷入困境之中。而这其中,大量滞留的旅客怎么引导、疏散、安顿?由谁负责向焦虑、受冻的旅客传递权威的交通引导信息,温暖他们回家的心绪和脚步?诸多现实的难题,无不直接考验着面临突发事件的交通引导服务机制,考验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即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公开条例)对于各种政府信息的公开,提出了系统而明确的要求。近几个月来,中国人民大学莫于川教授带领他的课题组连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调研和专题培训,掌握了大量条例准备实施阶段的第一手资料。为让广大读者更为深入、系统地了解条例目前的准备实施情况,让有关部门更为全面地认识到其中需要进一步面对与完善的问题,这里特专门推出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探讨,敬请关注。
权力如何才能在阳光下良性运行
———从抗击冰雪灾害经验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准备工作
作者:莫于川
年近人心思归,出行看天问路。在年前的这场春运困局中,是否公开、如何公开与气象、交通、水电有关的政府信息,做到政府与群众的沟通配合,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不同做法带来不同结果。
比如其中我们看到,广东省等一些地方的应急办利用气象短信发布平台,迅速发布交通指引信息,紧急发送了几千万条交通提示短信;公安、交通等部门及时启动“抗击雨雪灾害信息协调机制”,利用专门信息平台负责跨省区协调工作,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集中发布最新道路交通情况。这些举措不仅直接有助于让受阻旅客及时了解有关信息而实现知情权,而且也让许多地方受阻旅客的情绪日益稳定。
相比之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做法也颇难让人满意。据新华社报道,由于被冰雪损毁严重的贵州东部电网突然断电,导致湘黔铁路动脉中断。新华社记者就此到相关单位采访时,个别负责人却不提供信息,还斥责记者“添乱”。一条铁路动脉中断,是何原因所致?抢修进程如何?何时恢复通车?这无疑是旅客出行亟须掌握的信息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单位理应向媒体通报。如果人们难以从权威渠道及时、准确、全面了解交通信息,盲目涌入车站、拥塞道路,必然加大风险、后果堪忧。比如1月25日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和衡枣高速公路之所以出现严重大堵车,除了天气原因之外,其中还有一个人为的原因,那就是各方发布的通车信息混乱,致使许多不知情的车辆进入湖南后无法出去(邻近省区的高速公路相继封闭),使得冰雪灾害下的交通困局雪上加霜。
可见,抗灾工作的透明是稳定人心的基石,信息混乱不畅是危机管理的大敌。五年前举国抗击SARS疫情初期个别地方封锁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沉痛教训决不可忘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有关政府机关应按此要求完善交通信息发布协调机制,综合、协调、沟通有关职能部门的交通信息资源,避免疏漏、贻误和混乱。实践证明,在抗击冰雪灾害的斗争中,如果有关机构协调一致,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将灾害和抗灾工作的真实情况告诉公众,让公众及时、准确地知晓与冰雪灾害有关的政府信息,就能获得他们对抗灾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增加抗灾工作成效。
即将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公开条例是我国行政公开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和新起点。它是在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出台的,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公开条例确立了一系列基本原则,例如公开原则,平等原则,服务原则,便民原则,安全原则,法治原则。公开条例还确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例如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和豁免公开范围制度,政府信息的公开主体制度,政府信息的公开发布制度,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序制度,政府信息可分割提供制度,政府信息的监督和保障制度。
这些原则和制度体现了我国宪法精神和政治民主化的要求,体现了履行我国加入WTO对透明度原则予以承诺的要求,体现了打造阳光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使得行政公开有了全国性的较高位阶的法律依据。行政公开以前单靠行政权力和政策推动,法律基础不强,一些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公开,造成政府和民众的信息不对称。二是为公民的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过去公民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如果政府不公开有关信息,公民也无能为力。现在公开条例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三是为构建阳光政府提供了重要基础。增加行政过程的透明度,有助于克服暗箱操作、滥用裁量权和行政不作为导致的腐败现象。
公开条例具有诸多值得关注的创新内容,例如:把保障行政相对人依法获得政府信息作为首要的立法目的,更加体现了关注民生、保障权利、提供服务的精神;设计了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以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和服务质量;分级、分类规定了主动公开范围及其重点,这是正面列举式规定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国家中规定得最明确、详细的;规定了明确、较短的主动公开时限和答复申请时限,这在世界上也算较短的时限制度,比较有利于相对人;建立了定期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等监督与保障机制。
公开条例于去年4月颁布后,我国行政公开法制建设获得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年的实施准备期是学习、提高、清理、实践的过程,有大量准备工作必须认真做好,包括确定机构、明确职能、健全队伍、培训人员、清理规范、健全制度、经费投入、硬件建设、宣传教育、案例积累等等。现在距离公开条例施行已不到三个月,但实施准备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许多地方、系统的实施准备工作还有待深入展开,甚至亟待实质性地展开,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从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政府机关和行政首长不易给予持续性的、足够的关注。因此,当下特别需要下功夫消除认识误区、更新思想观念,认真抓紧做好确定机构、健全队伍、培训人员、清理规范、健全制度等关键工作;否则,公开条例施行后随之而来的政府信息公开争议引起的大量复议、诉讼、信访案件,将使有关政府机关陷于极大的被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要求,为我们深入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行政透明度,加快建设阳光政府的步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实际上,也正是冰冻灾害应急管理的公开透明,才更多地促使政府、社会、媒体、公众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才使得我们更快地渡过危机,迎来一个祥和、幸福的新春佳节。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