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6年到201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是我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根据《中共濠江区委关于制定濠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总结我区“十五”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我区经历了汕头整体经济从低谷进入恢复性增长、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实施“工业牵动,外向带动,城乡联动”三大发展战略,发挥“侨乡、民营、海洋、旅游、建筑”五大优势,推动经济进入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1-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4%,经济发展呈现前低后高的较快恢复性增长势头,由2001年的GDP负增长1.6%上升到2005年GDP增长14.8%。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4.8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013元(约合1113美元)。财政总收入51424万元,年均增长25.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837万元,年均增长1.88%。工业增加值12.75亿元,年均增长4.7%。外贸出口总额1.45亿美元,年均增长14.58%。其中2003年~2005年间年均增长24.7%。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7:66.2:16.8。工业成为全区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汽车配件、生物制药、电子机械、塑料工艺、食品饮料、感光材料、精细化工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农业保持稳步发展势头,标准化生产取得成效,全区有红光等四个果蔬基地和中洋、濠盛养殖的对虾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逐步提高。
    3.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十五”期间,完成河中路、安海路、河浦大道延伸路、三联路、磊广路等主要干道的延伸和扩建。市政主干道建设逐步完善,综合交通能力明显增强。电力供应能力大幅提高,华能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20千伏珠浦变电站建成投产,为发展区内大工业提供能源保障。“十五”期末,区内发电装机容量达125万千瓦。濠江东、西两岸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广澳深水港区建设稳步推进。
    4.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2005年全区在校生达到61289人,年均增长8.5%。2005年中、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64.8%和80.1%。“十五”期间投入资金4600多万元,改建扩建中小学校9所,新增校舍面积1.98万平方米,在建校舍1.15万平方米。科技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区实施各级科技计划36项,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国家专利授权量147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民科企业8家。达濠、石街道分别成为省工艺品技术创新试点镇和省建筑专业镇。公共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25.6%。初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2001年至2005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7‰。
    5.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行政区域合并、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初见成效,经济和社会管理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成果,农民负担大幅减轻。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医疗服务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农村新型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6.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9%。城乡供电、供水、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5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973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7.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取得新进步。“十五”期间,我区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依法强化环境管理,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林,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环保知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宣传教育,有效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2005年环境综合评分达到90.25分。
    (二)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随着汕头城市和产业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不断优化,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进入优化升级阶段;随着粤港澳、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不断推进,我省加快东西两翼发展专项规划的落实以及我市构筑“东西扩延,南北对称,中心带动,区域协调”的城市发展格局,一市两城将进入协调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内需拉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和需求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问题和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增多并日趋复杂,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将面临新的调整。
    未来五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
    1.发展机遇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利于我区发展外源型经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为我区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我省“十一五”期间,将投巨资加快粤东地区大型基础设施和大型基础产业建设,南区被正式定为全省规划建设中的五个石化基地之一,为我区引进大型石化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汕头市加快南区开发建设,推进广澳深水港建设,以我区为起点,规划建设工业经济带和生态经济带,南滨片区正式列入我市大型商业网点、会展业等服务业整体规划布局,为我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我区自身发展条件看。一是经过区域合并、资源整合,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二是随着我区中心城区地位的确立,港口、交通、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路桥收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三是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我区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引进了一批上规模的工业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为“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面对的挑战
    从国内外环境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磨擦增多,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对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要提出更高要求。
    从我区现状看,一是经济实力弱总量小,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产业层次偏低,经济增长方式仍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二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区级财政运行困难,街道、村居经济基础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不健全,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社会利益分配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全区人民富裕安康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实施工业强区、港口带动、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经济强区、法治社会、和谐濠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06~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力争赶上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10年,我区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达到7:63:30,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工业规模壮大,素质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8%以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3%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到2010年,全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达到4个,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左右。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一主五次”组团带状的城区发展格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环境更加优美,环境综合指标达到90分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从事第一产业劳动者低于30%。
    ---文明法治和谐程度明显提高。到2010年基本形成文明法治、诚信宽容、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学习创新精神得到弘扬,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政府行政行为科学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公民文明程度、道德水准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6%和5%左右。自来水普及率、民用燃气普及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就业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不低于6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不低于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5%以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人数23290人,年均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5‰以下,期望寿命达到75岁。
    到2020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以上,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我区建设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效益农业,壮大提升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型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柱、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1.大力发展现代效益农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广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又有市场前景的农产品生产,做强做大具有我区特色的水产、蔬菜、水果、药材、畜牧等主导产业。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农业名牌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利用我区海岸资源,加快发展高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业。以“万亩连片江蓠养殖示范基地”和“对虾养殖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先导,规划建设渔业科技园,促进水产养殖业向科技型、集约型、生态型和健康型方向转变。通过投放人工渔礁和增殖放流,恢复和增加渔业资源。拓展远洋渔业,发展外海作业。到2010年水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2%,年平均增长7%。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培育渔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和加工基地,搞活水产品流通,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推进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把我区达濠渔港建设成为国家一级渔港。
    2.壮大提升工业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振兴港口经济。依托保税区、广澳深水港和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大力发展石化、电力和大型装备制造等战略产业,实现产业从轻型向重型,低水平向高级化转变。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轻型加工业,做大做强汽车配件、生物制药、电子机械、塑料工艺、食品饮料、感光材料、精细化工等7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强与先进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积极吸引、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向我区转移,形成工业多头发展的局面。力争到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不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生物技术、电子软件、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鼓励引导企业参与技术成果转让和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区高技术企业个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名牌产品,专利授权量有较大突破。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构筑“一园四区”的工业布局,加快推进南山湾工业园和三联、广澳、红岐、上头片工业区的配套建设以及项目引进工作,引导街道、村居两级工业项目有序向园区集聚,形成专业化多门类产业集群,实现工业集聚发展和规模效益,带动我区产业配套和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业竞争力。
    3.加快发展服务业
    按照中心城区的战略定位,把发展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新兴服务业,使服务业成为我区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加快发展旅游、贸易、餐饮、房地产、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业。认真做好全区旅游规划,加大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开发推介力度,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功能配套和环境建设,推动旅游区域合作,提高旅游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做大做强商贸餐饮业,提高商贸餐饮业质量档次,加大商贸餐饮业连锁经营模式和名牌产品推广力度,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拓展港口运输业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农副产品市场、商业街、大型商业网点建设。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广告、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第三产业技术含量和服务功能,更好地为一、二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会展等服务业龙头企业落户南滨片区和广澳深水港区,推动南滨路片区和广澳深水港区的综合开发和建设。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信息服务业。
    (二)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外向带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做大做优外源型经济,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
    1.做大做优外源型经济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创新利用外资的观念和办法,扩大吸收外资的规模和领域,把利用外资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吸引外资投向我区大型基础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优化投资结构,“十一五”期间吸引日、韩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投资占外商投资总额达到20%以上。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并购、参股区内企业,促进产业升级扩张,延长产业链。优化招商引资机制,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资促进体系,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我区利用外资的竞争力。
    转变利用外资增长方式。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对区内产业带动效应和国内增值率,促进加工贸易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劳动密集融合型转变。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一般贸易出口中的比重,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创名牌产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采用国际标准生产,完善质量体系认证,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发挥商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有效规避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市场,在巩固东南亚、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俄罗斯、东欧、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到2010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6亿美元,年均增长14%以上。
    2.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原则,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等环境,使民营企业在投资管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兴办工业,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引导民营企业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推动我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创造条件,为民营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增资扩产、营销等方面寻求合作搭建平台,引导企业通过新建、收购、兼并、股权置换等形式做大做强。发挥我区建筑业的规模和品牌优势,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省外、境外承接工程、设立营销网络,带动本区劳力输出,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
    根据汕头市南区总体规划,结合汕头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围绕中心城区的定位和经济强区的战略目标,高起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城乡协调、稳步推进。到“十一五”期末,把我区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良、充满活力,既适应投资创业又适宜居住的滨海新城区。
    1.强化城区功能布局和产业定位
    以境内濠江为主题和轴线,构筑“一主五次”组团带状的城市形态,形成以濠城至南滨路片为主中心区域,以青州、珠浦、红岐、河浦、马滘至华新五个片区为次中心区域,体现中心带动,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
    ---濠城至南滨路片主中心区。突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商贸中心地位,体现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未来重点发展金融、新兴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和轻工业,逐步形成南北对称的一市两城格局。
    ---珠浦片次中心区。为城市景观轴和城市生活交汇点,未来以突出体现我区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景观为主题,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感光材料、生物医药、环保产品等产业。
    ---青州片次中心区。利用背靠青云岩风景区,面对濠江北岸的优势条件,未来以突出教育、金融、商贸、旅游居住等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包装印刷等产业,依托港口优势构筑大交通、大流通功能区,发展现代物流业。
    ---马至华新片次中心区。依托南山湾工业园区和临海、临江优势,突出体现大型工业产业格局,重点发展大型石化、高端制造业。以环境和景观保护为前提,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海洋产业。构建以海、江为主题的文化娱乐设施基地。
    ---红岐片次中心区。以滨海旅游、休闲度假为主题,依托中信4A级度假区、高尔夫球场等大型旅游设施项目,逐步形成集大型娱乐、文化交流、旅游购物、酒店服务为一体有滨海特色的区域旅游中心。重点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河浦片次中心区。以体现居住、商贸、城市服务为主题,重点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区功能。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一批重点交通、能源、市政、水利等重点骨干项目建设,把我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完善区域性综合交通线路。加快建设完善区内“五纵五横四环”的市政公路网。“五纵”即达南路、中心东路、中心西路、安海路、广达大道。“五横”即南滨路、磊广路、江北路、河东路、大众路。“四环”即河中路、珠河路、河浦大道、河西快速环路,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推进能源设施建设。推进丹南40MW风能发电项目上马建设,松山火力燃煤电厂二期扩建,使我区成为全市电力供应基地。到2010年,年发电能力达到100亿千瓦小时、产值42亿元以上。
    加快达濠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抓住达濠渔港申报国家一级渔港的契机,进一步规划、完善渔港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渔港清理整治,加大渔港航道疏竣工程建设步伐,巩固渔区经济。
    加强水利与水资源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实现濠江东、西两岸总长度32.6公里堤围达标加固、水流娘排洪闸重建、三屿围海堤达标加固和12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提高我区水利工程防潮防洪抗灾能力。
    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设施建设。完善区内公共交通站场布点,推进达濠公共汽车枢纽站、广澳站场、河浦天河客运站建设。规划建设濠江区垃圾污水处理厂,完善通讯、供水、供电管网建设。推进双泉公园二期配套建设、群众性体育运动场馆建设。
    加快旧城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城乡一体,同步推进的要求,加强中心城区与村居规划建设,改造危楼、危房、薄弱村居,重点推进中心市场重建和危旧房改建,加快城中村改造与综合治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3.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三农”扶持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增强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依托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实现农村经济较快、较好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有效增长。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村居一级延伸配套,形成城乡统一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农村道路环境建设、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推动农村自来水逐步直抄到户,实现同城同价。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重点解决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困难户子女入学难、农民看病难、农村困难户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农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鼓励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流转,支持企业和个人以资本、技术等形式入股、参与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到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走引进、吸收、创新的路子,鼓励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优势的技术产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到2010年,建成省级技术开发中心3个,市级技术开发中心5个。
    2.完善支撑企业创新的服务体系
    加强资金和人才支持。建立以企业自主投入,社会资金参与,财政扶持的激励机制,结合我区区情,建立以政府引导,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技术和重点产品的资金支持,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经费逐年增加。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吸引更多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到我区创业。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加快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3.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工作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完善企业管理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监测、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加快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争取到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采标率达到80%以上。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形成一批有较强优势的企业和名优产品。
    (五)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人才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人才事业,建设文明社会。
    1.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加强基础教育,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使城乡适龄儿童和青年普遍获得优质基础教育。到2010年,全区中小学在校生人数达到71500人以上。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体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金投资非义务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健全和完善教育经费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财政支出优先保证教育的需要,确保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改造薄弱学校。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
    2.发展现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完成双泉公园续建、图书馆扩建、新建文化艺术馆等文化设施工程。发展具有濠江文化特色的潮乐、书画、灯谜创作等高雅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保护好历史文物,提高开发和利用价值,做好“文化古镇”申报和规划建设。做好地方党史和地方志编辑出版工作。鼓励扶持各种经济成份投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发展会展、印刷、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
    3.加快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不同门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和优化配置。以培养高素质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引进高层次、复合型、技能型,满足文教、科研、生产需要的专门人才为重点,建立一支创新型、专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我区经济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培训和选用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精干、高效、廉洁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到2010年,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7490人,年平均增长率7.8%。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846人,年平均增长率7.6%。
    (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积极解决民生民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1.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健全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就业准入、劳动工资等制度。大力开展针对失地农民、转业渔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将流动劳力、农渔民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发挥商业保险在多层次保险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对社会各项基金征收力度,征收率不低于95%。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残疾人事业,加大对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的帮扶力度,认真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困难,不断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
    2.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十一五”期间,全区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9.12‰,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5.65‰。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促进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和基层计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落实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励政策。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确保火化率100%。做好“三道两区”旧坟清理的巩固提高工作,完善殡葬设施建设。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利,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3.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资源节约利用工作机制,以节约土地、能源、水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推进全社会资源节约工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依法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有形资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产业,推广资源节约利用新技术,加强资源节约宣传教育,形成全民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建林业生态区。保护林业资源,建设好自然保护小区、水土保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红树林、城区绿化带等,保护好湿地资源。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和沿海防护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5%和90%以上。
    加强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加快濠江污染整治,城区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市政府在我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的形成,保护提高水资源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开展创建生态示范区、示范村、绿色社区活动,环境综合评分达到90分以上。积极参加全市性环境创模达标活动,增强城区活力。
    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加大海洋综合开发与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直接排入海区,加强南方鲎自然保护区和贝类保护区管理,维护好海洋生态环境。
    4.健全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立由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预防保健机构、急救网络组成的区域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全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健全农村防疫网络。完善公益性医疗机构建设,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实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
    保障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饮食卫生的安全监管,贯彻防消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公共安全设施投入,推进公共安全设施配套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城乡防洪设施整治、完善城乡灾害救助体系。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贯彻执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完善国防动员组织机构,推进国防动员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汕头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促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开展舆论宣传教育,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群众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解决好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创建文明城区和“平安和谐社区”为重点,广泛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活动,加强全社会诚信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积极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6.建设法治社会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侨务政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法律监督,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推进依法行政。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决策监督、跟踪反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健全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增强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七)深化体制改革
    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促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政府主要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进一步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减少管理层次,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定化。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健全公务员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登记制,推进投资多元化,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的宣传、引导,鼓励企业投资。放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力,全面实施部门预算,加快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从行政机关逐步扩大到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建立激励型财政体制,完善区、街道二级财政分配制度。继续强化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推行财政支付绩效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
    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按照“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精减机构,优化结构”的要求,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对行政性事业单位,将行政管理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对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动改制转企,进入市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精简机构基础上,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经费保障、制度和管理体制。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重点推进粮食、供销系统改制和职能转换。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土地、劳力、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发展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


    四、重点建设项目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重点基础产业等一批投资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重点项目60项,估算总投资181.81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7项,总投资160亿元,区级项目43项,总投资21.81亿元。列入我区“十一五”初期投资规划的项目主要有濠江东西岸堤围达标加固、濠洲路、达濠国家一级渔港、新丰泽涤纶聚酯、永佳“二甲醚”、嘉利好食品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
    (一)综合运输工程
    规划建设综合运输重点项目10项,估算总投资27.18亿元。
    疏港铁路。规划建设市级重点项目汕头广澳港区疏港铁路47公里。
    港口航道。续建广澳港区一期工程5万吨级泊位2个,设计通过能力150万吨,新建汕头港广澳港区5万吨级石化码头泊位一个,通过能力185吨,新建广澳港区二期工程5万吨级、10万吨集装箱码头泊位各一个,新建广澳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个,建设5万吨级单向航道长3.8公里,新建广澳港区防波堤长1100米,西防波堤长4700米。规划建设区级重点项目达濠国家一级渔港、达濠渔港整治以及广澳后江湾人工渔礁建设等项目。
    (二)能源保障工程
    规划建设市级重点能源项目达濠40MW丹南风能项目,投资总额3.17亿元。
    (三)重点工业项目
    规划建设重点工业项目17项,估算总投资120.84亿元。
    其中市级重点工业项目主要有汕头市工业经济带(台商投资区)、汕头南区化工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年产90万吨乙烯、80万吨芳烃联合装置、年产18万吨涤纶聚酯项目。区级重点工业项目主要有华天富感光材料、粤华不锈钢、永佳二甲醚、嘉利好食品、高辉线路板、锅炉工业以及大明厂房开发等一批工业项目。
    (四)水利建设工程
    规划水利建设重点项目6项,估算总投资3.21亿元。
    建设市级重点水利项目濠江东、西两岸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区级濠江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水流娘排洪闸重建项目,三屿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项目,河玉围、珠浦灌区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以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
    (五)服务业工程
    规划建设市级重点项目汕头市(南滨)会展中心,投资10亿元。
    (六)环保生态工程
    规划建设重点项目5项,估算总投资4.5亿元。
    规划建设市级重点项目濠江区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汕头市南区垃圾处理厂。建设区级红树林保护工程以及创建林业生态区等项目。
    (七)社会发展工程
    规划建设社会发展重点项目14项,估算总投资11.12亿元。
    规划建设市级重点项目南滨体育中心。建设区级项目珠浦中学、华侨中学(扩建)、河东小学、续建达濠中心小学以及其他11所学校扩建等项目,续建双泉公园以及文化体育设施项目,宝峰山骨灰楼等殡葬设施配套建设。
    (八)市政设施建设工程
    规划建设市政设施工程6项,估算总投资1.81亿元。
    规划建设市级重点项目濠洲路。建设区级项目红桥路、海旁路延伸、河浦客运站、达濠公共汽车枢纽站、广澳公共站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