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上犹县发改委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县大力推进“富民强县”和建设“开放上犹、生上犹、小康上犹、和谐上犹”战略这一背景下编制的规划。本纲要主要是简要分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规划提出发展的宏伟目标、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与行动纲领。

    第一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我县按照“着眼长远打基础,着力创新求突破”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和“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兴县、科教强县”发展战略,狠抓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旅游开发等重点工程,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为“十一五”时期既快又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13.36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目标(13.1亿元)的102%,比2000年增加4.99亿元,年均递增7.71%。人均生产总值4687元,比2000年增加1661元,年均递增7.76%;财政总收入1.03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61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3500万元和1745万元,年均分别递增8.6%和6.1%。人均财政总收入361元,比2000年增加112元,年均递增7.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亿元,比2000年增加1.6亿元,年均递增10.7%;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5年三大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9.3:29.6∶31.1。

    2、“三化”进程稳步推进。按照“近抓工业,远抓旅游”的发展思路,我县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年均递增11.53%。玻纤及新型材料、有色冶金及金属加工、电力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税金2806.4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经济的45%和57%;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优质水稻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蔬菜基地列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面启动和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五新一好”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全县农业增加值5.25亿元,年均增长2.72%;城镇化步伐加快,2005年全县城镇化率为24.8%,比2000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新增县城框架面积2.6平方公里,形成了二横三纵道路网架,完成了备田沿江公路、犹江大道、沿江防洪堤、茗馨广场等一批项目建设。人均公共绿化面积由原来的0.86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8.2平方米。新城区建设拉开了框架,大力开展了“三城联创”活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逐步提升,“小家碧玉”型的山水园林城市初现雏形。

    3、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3亿元,年均递增13.69%。先后兴建了茗馨广场、犹江防洪堤、农贸市场,改造了营前至江西坳、油石至安和、赣丰线上犹段、紫阳至店背、双溪至太乙、双溪至禾源等主要干线公路,实施了农村电网、县城电网改造以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一大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开工建设了赣丰线上犹段二级公路、上江线出境公路、安和至寺下三级公路项目。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46.5公里、硬化路面372.8公里。改建县乡公路239.6公里,其中二级42.8公里,三级120.4公里;开发房地产项目22个,为城乡居民解决住房2208套、面积26.73万平方米;乡乡开通了移动电话。

    4、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形式,国有企业改制全面推进,特别是仙人陂电厂、铅锌矿等“老大难”企业转制取得成功;农村税费及其配套改革,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积极探索教育、卫生改革路子,创办了民办公助学校和民办幼儿园,发展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医疗体制;深化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了土地收储交易制度;推进了“十大体系”建设,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服务中心等八大中心,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迈开步伐。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617万美元,实际引进内资17.9亿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加5810万元、12.41亿元,增长3.2倍、2.3倍。项目开发进展较快,向上争资力度加大,争取上级各种补助资金6亿元,是“九五”期间争资总额的3.7倍。

    5、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五年间,“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的政策得到落实,建立了社会保障机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控制在3.7%以下;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05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1578.94元(贫困监测数),年均增长3.4%。2005年底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727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6.8%;“生态上犹”建设加快,森林覆盖率达79.6%。

    6、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荣获省、市先进。全县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7.7‰;高度重视社会基础教育工作,全面实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义务教育“一费制”,促进全县高考、中考综合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加大公共卫生设施的投入,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改善医疗环境,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成功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和社区文化活动;政务、市场、信用等软环境进一步优化。此外,广电、文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信访、档案、电信、邮政、气象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我县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在这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7、发展机遇

    从国内外、省内外及市内看,“十一五”期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将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趋势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增强,国内政治的稳定,国家宏观政策将更加取向于统筹发展,更加关注社会薄弱环节和欠发达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发展空间拓展,特别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对赣南等地区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以及赣南“一五”时期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上犹江电厂项目)可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为我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市委、市政府提出,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战略,以及把上犹列为赣州市“1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提升了我县的发展优势。

    从自身发展来看,全县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特别是众多水电站的建设以及农电网改造,县城至梅水一级公路即将开工建设,成厦高速公路、红色旅游、五指峰陡水湖旅游整体开发项目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将为我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生态环境较为优越,山水资源优势十分突出。

    8、面临的挑战

    从国内外、省内外及市内的环境看,“十一五”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难以有效打破;国内市场竞争、技术竞争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省内其他县(市、区)竞相崛起,我县原有的经济资源优势逐步弱化,要在近几年内实现“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在全市排名前移1—2位”目标将受到更为激烈的挑战。

    从自身情况来看,我县整体经济竞争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项目建设制约因素较多。上犹作为库区县和欠发达地区,项目存在建设用地难、招商引资成本偏高等问题;交通物流不发达,服务业发展滞后;主导产业薄弱,缺乏竞争力和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安全稳定还存在一定问题。

 

    第二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9、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富民强县”为总目标,大力实施“开放上犹、生态上犹、小康上犹、和谐上犹”发展战略,整体推进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协调推进物质、政治和精神三个文明建设,着力谋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我县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市位次前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第二节基本目标

    到2010年全县GDP、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进入比较宽裕型小康社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机制、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良好等六大目标。

    10、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县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县生产总值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12.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300元(约合900美元,按8.1元:1美元折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全面发展,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26:38:36;财政总收入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年均增长7.8%,实现在全市排名前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达到40亿元。

    11、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到2010年,全县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初中毛入学率达100%,逐步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逐步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科技发展加快,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00人;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卫生网络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9%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明显加强。

    12、机制、体制和法制更加健全。到2010年,体制创新取得新突破,与全市一道在全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完成社会领域管办分开、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的改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13、社会和谐程度提高。基本形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环境,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大为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到2010年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95%以上,离退休人员全面实行社会化管理;全面实施和完善农村特困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巩固和提高城镇低保、农村五保成果,始终做到应保尽保;城乡协调发展。完善县城城市功能,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和中心地位,抓好营前镇、社溪镇、陡水镇、黄埠镇建设。2010年上犹县城区人口达到6.8万人以上,2015年达到8.5万以上,城镇化率2010年达到32%以上,2015年达到42%以上;用五年时间在全县广大农村开展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和“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14、人民生活明显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8%和6%;五年减少贫困人口3000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左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省、市先进,力争进入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障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0%以上,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3人。城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条件有较大改善,乡(镇)政府所在地至行政村基本实现通水泥路;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大有好转。

    15、生态环境良好。提高生态建设水平,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预期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以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度达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城镇人均拥有绿地13.8平方米,工业废气治理率达到88%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达95%以上;山水风光优势突显,初步建成长珠闽地区的“后花园”、赣州的“后客厅”,并力争到2010年把县城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第三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着力点,把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完成七大任务。

    第一节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逐步把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围,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各种实现途径,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6%。

    16、以“五新一好”为重点加快新村镇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村镇建设,即以村镇规划为龙头搞好“三清三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制度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培育新农民,以产业化为重点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以“三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争取在“十一五”期末初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17、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始终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依托我县生态优势和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业产业,努力创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竞争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大力扶持茶叶、水产、油茶、脐橙、畜牧、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一是扩张茶叶规模,提升茶叶质量,重点在梅水、油石、五指峰等乡(镇)建立茶叶生产基地,扩大有机茶、高山茶基地面积,到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4.5万亩,成为全省重点茶叶生产基地县;二是利用全县水域广的优势,鼓励、扶持多种投融资形式投资水库养殖业,发展库叉网拦养鱼、网箱养鱼等无公害高效生态渔业;三是巩固发展油茶等传统产业,重点建设好紫阳、寺下、双溪、水岩、安和、社溪等乡镇的油茶基地,并建设茶油精炼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力争到2010年全县油茶林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茶油400万公斤;四是继续扩大脐橙基地,到2010年全县脐橙面积达到2万亩,并达到无公害标准,同时打造具有上犹特色的精品脐橙品牌;大力保护和开发石鱼、银鱼等特色水产品,利用上犹江水库列入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生产基地的优势,力争2010年前创出1-2个在全国知名的特色水产品品牌,并建成全省的特种绿色水产品基地;五是利用四元杂交猪、牛胚胎移植基地优势,利用双溪、紫阳等地丰富的草山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六是依托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以东山、梅水等乡镇为重点,强力推进无公害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2万亩,让城乡居民吃上安全、卫生的“放心菜”。

    ——大力扶持绿色食品加工业。一是采取有力措施,突出上犹农业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咬住特色产业,强化品牌意识,做大做响“梅岭”、“陶氏云片”、“五指峰银毫”、“高峰云毫”和“绿月”等品牌,力争有至少一个茶叶品牌为全国弛名商标,同时抓紧AA级油茶的申请认证工作;二是围绕做大做强茶叶、油茶、无公害蔬菜和特种水产等产业,加大对绿色生态产业的开发力度,逐步把上犹打造成赣州市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长珠闽”地区重要的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三是建立中介组织,畅通产品流通渠道,逐步形成集生产、销售、加工、出口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形成良好的链条效应。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茶叶和四元杂交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小区建设项目,壮大茶叶、生猪等产业,重点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重点扶持省级龙头企业江西上犹县梅岭有机茶实业有限公司。争取1—2家进入省级龙头企业,4家进入市级龙头企业;以实施国家有机茶标准化示范项目为契机,大力拓展有机茶基地,把上犹有机茶基地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有机茶基地;进一步落实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完善企业法人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

    18、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生产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和服务体系,巩固和发展茶叶协会、果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展为龙头企业和农民提供生产、营销、信息、技术、加工、培训等服务的中介组织;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提升农业机械化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建立茶果、肉类质量检测中心;选聘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县乡农技队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服务体系,确保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强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抗风险能力;实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制度,保证粮食安全;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增加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19、加大投入,着力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是争取上级支持,把章江源头水资源保护工程列入省、市重点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赣州市等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二是切实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黄埠、东山、油石、社溪、梅水、营前、紫阳、水岩等乡镇建设一批集中供水工程,解决4.5万人的用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在分散居民饮水困难地方建设一批以村组、自然村为单位的山泉水和地下井水水源为主的小型集中供水项目,解决7万人用水。基本完成梅岭、营里陂两个万亩和平富渠道、万潭陂、六村、石古潭等15个千亩灌区的配套改造和节水灌溉设施建设任务,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以上。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小山塘、小陂坝、小堤灌为主的“七小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边缘山区灌溉死角的农田缺水问题,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有较大增加;四是加快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普及农村使用沼气,积极开发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五是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六是加强重大动植物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防疫、检疫、救灾体系。

    20、积极培育新农民,继续搞好扶贫开发

    大力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学校、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师资队伍“四位一体”的农民培训体系,全县建立一个由2-3个骨干专业支撑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每个乡镇重点建设一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与当地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通过这些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广泛开展以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务工技能、三产服务技能和城镇生活知识为内容的农民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服务者;积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一村一名中专生”培训计划;建立农民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工或其下一代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训农民1.45万人次。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异地扶贫并举,逐步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机制,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把扶贫开发与加快贫困乡村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支持扶贫龙头企业的发展;继续实施深山区移民和民房改造,防止出现“返贫”现象。到2010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00万元解决1万人行路难问题,投入2000万元解决5000人移民,“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脱贫;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各种扶贫资金,抓好整村推进和贫困农民培训。

    第二节以对外开放为主战略,着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提供税收多、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以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为依托,以全方位对外开放为突破口,以推动产业集聚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实施“大开放、大发展、大提高”的跨越式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十一五”期间,着力做精黄埠工业园,使之成为具有生态特色的工业园、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扶持壮大三大主导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年销售收入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的重点企业6户以上。全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10年达到6.4亿元。

    21、办好黄埠工业园区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和生态意识,完善扩展黄埠工业区;依托现有企业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网上招商、产权招商和战略投资招商,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实现聚合效应;主攻企业上下游产品,提高产业配套相关度,延长产业链;规划和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优化园区平台,加快建立“园区一条龙”便捷服务机制;在具体的园区建设上,做到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产业一条龙,政策一盘棋。到2010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亿元、工业增加值2亿元、利税1亿元,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投资率、产出率、贡献率高,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科学、运转规范的经济增长极。

    22、扶持壮大三大主导产业

    坚持引进与开发并举,发展与改造并重,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进的原则,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层次,形成产业特色,重点发展玻纤及新型材料产业、有色冶金及金属加工产业、电力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

    ——玻纤及新型材料产业。依托境内电力优势,着重抓好上犹玻纤工业城建设,推进技术进步,发展深加工,走集约化发展路子,建立以玻纤为原材料的玻钢、耐火材料、各类新型建材等配套企业,延长玻纤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群,力争把上犹打造成我省乃至南方玻纤系列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有色冶金及金属加工产业。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以深加工为发展重点,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以漆包线、刀模具为主导产品发展金属加工业,并延伸拉紧产业链,向规模化、深加工方向发展;稀土冶炼以稀土分离、稀土冶炼为基础,重点向发光材料、永磁材料加工及应用方向发展;钨钼冶炼重点发展钨粉、钨条、钼条等产品,并向钨制品、钨铁、硬质合金和特种钨丝产品方向发展。在提高现有的江西金威漆包线有限公司、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州信达钨钼有限公司、黄埠塑料五金制品厂等企业技术等级的基础上,再引进几家大型有色冶金及金属材料加工企业,力争使我县逐步成为赣南具有影响的工业生产基地之一。

    ?——电力产业。整合好全县境内的水电资源,进一步充分挖掘水力资源,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新建小水电站,增加装机容量3.81万Kwh;新建和改造电力设施,提高供电质量;加快城区电网改造步伐,改善城区工业与居民商业用电;积极开发风电,在双溪等有条件的地方兴建风力发电场。通过整合、开发、优化供电网络,降低供电成本,发挥供电优势。

    23、提高培植骨干企业

    紧紧抓住我县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有利时机,尽快启动入围的工业企业项目,用好用活项目政策,逐年把一些优势工业企业挤进西部大开发的笼子并得以扶持见效;坚持以品牌兴企业、以企业兴产业,立足现有基础,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着力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企业和知名品牌。到2010年,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6户以上。在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使那些发展潜力突出、发展前景看好、发展优势明显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快脱颖而出、做大做强,成为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产业发展的聚集能力。

    第三节以构建生态上犹为着力点,

    加快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4、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建设。坚持保护、恢复、建设、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章江源头(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工程和鄱阳湖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猪沼果”生态农业建设,搞好封山育林、育草,防止植被的人为破坏,把上犹逐步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大力实施城乡绿色工程,抓好生态城市建设,努力增加城区公共绿地面积。加强农业环境监测预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复合肥、有机肥和可降解农膜的使用。积极治理工业“三废”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等污染,巩固和发展“一控双达标”成果。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项目和污水处理厂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积极探索和制定环境补偿政策、排污交易政策、合理的排污费征收和使用政策等。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通过努力,把上犹建设成整个长江流域水系最好的源头,真正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布局排放污水的项目,着力保护饮用水安全。争取上级支持,重点实施好章江源头水资源保护工程,确保赣州市等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积极发展水资源净化技术,推广使用再生水,鼓励水资源利用和节水的技术创新。继续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平方公里。

    ——可持续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广泛筹集资金抓紧做好规划申报工作,将五指峰县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上犹江两岸和云水源头的重点公益林以及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保护。积极改造低产林,加快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毛竹林基地。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强化森林限额采伐管理,保护林地资源,加强森林防火,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81%。

    25、搞好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依法保护和开发土地、矿产等资源。一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从严控制用地规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推行城乡和工矿企业土地整理和复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限制毁田烧砖;二是增强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准入制度,实行最低开采规模限制。积极培育矿业权市场,规范矿业权授予、取得和转让程序。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储量核查检测和储量动用申报制度,加强对保护性开采矿种和限制性开采矿种的统一规划和开发利用管理。调整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使原矿生产量得到有效控制,矿产品精深加工得到更大发展。大力实施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完善矿产资源执法监督机制。

    26、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等“绿色技术”,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十一五”期间要有计划地在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绿色建筑业、生态农业和环保型产业,逐步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以工业园区、社区和城镇为重点,建立起以全社会共同参与为标志的循环经济社会体制。

    27、做强做大以“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业

    ——发展定位。江西省绿色生态旅游的龙头之一,湖南、广东、江西交界处的一个著名旅游区,陡水湖、仙人湖、南河水库、五指峰一条线的休闲、渡假、会务的综合旅游区(即“三湖一峰”旅游区)和韶关、郴州、大余、崇义、井冈山生态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发展任务及目标。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一是按照“大市场、大产业、大旅游”的要求,优化和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赣州—上犹—崇义—大余”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大环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红色革命和客家本色旅游,重点突出“休闲度假游”、“山水健康游”、“小火车浪漫游”、“客家民俗游”、“茶果农家游”、“探险刺激游”等精品特色旅游项目,举全县之力,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旅游创业活动,把上犹打造成“旅游强县”;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快旅游景区公路与交通干线的连接。强化旅游文化建设的品牌形象,逐步建设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建设休闲度假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欢娱游乐的旅游景点,在陡水湖、五指峰、仙人湖三大区域内,新建和改建现代旅游涉外星级住宿设施3—5家。三是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延伸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投入。培育壮大旅行社,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及导游等从业人员素质。以对接融入、多边协作、强强联合等方式,拓展区域旅游合作。要在旅游附加值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土特产、绿色食品),培植和开发独特多样的地方特色旅游小商品,合理布局旅游购物和旅游餐饮小市场;四是积极建立旅游客源组织网络,改善和充实互联网旅游信息平台,全方位地扩大上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营销。着眼在赣州、广东、福建等大中城市的客源市场地,建立旅游服务的前卫窗口,吸引和招徕广大旅游者;五是进一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加强陡水湖旅游景区的统一管理工作,促进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与经营服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到2010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30万人次,年均递增15%;年旅游总收入1.2亿元,年均递增22%。

    28、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业

    ——现代物流业。鼓励运输企业民营化、集约化、规模化、连锁化,放手发展运输业,大力引导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运输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效能,提高运输生产的活力和运输服务的质量。有步骤地发展无污染保洁水上交通工具,净化水上旅游运输环境。科学构建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组织、储运、装卸和中介代理、质信服务等多元化运输服务联合经济体系。积极搭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畅通的现代物流网络,提高仓储运输、物流网络系统、电力商务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体系。

    ——批发零售业。建立适应现代人居环境和休闲购物的零售商业大市场,大力拓展物流领域中高质量的超值服务。扶持建设有地方特色、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载、电子商务等现代网络零售业。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餐饮旅馆业。提高开放层次,引导和鼓励外资、民资建设星级宾馆、酒店,建设中、高档休闲度假“产权酒店”、“农家饭店”和“自助旅馆”,增加旅游住宿设施和旅游个性住宿设施,鼓励城乡居民创办“家庭旅馆”和“农家乐旅馆”,以满足旅游客源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挖潜和创新客家特色菜肴、乡村特色菜肴、民俗特色菜肴等地方旅游美食,发展和规范中、小餐饮旅游“一条街”或“一口街”或“生态茶食街”,适应旅游美食文化的发展要求,推动餐饮业向现代生活高层次发展。

    29、重视发展金融保险业

    积极配合县内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继续支持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试点工作;打造“政银企”沟通平台,健全信用体系建设,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完善县内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支持的考核机制,不断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赣州市商业银行在我县下设分支机构,吸收证券公司在我县设立营业网点,探索建立民间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保险市场,拓宽商业保险、农业保险,发展投资类保险和组合保险。大力发展保险代理等中介机构。

    30、积极拓展信息产业和社区服务业

    ——信息产业。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为农业育种、种植、加工、流通等全过程服务,建立和完善各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保健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建设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全社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广电村村通光缆,广播、电视信号数字化。到2010年,全县形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经济社会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初步实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立高速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建成高速信息网络平台,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大力发展光纤同步数字网,完善通讯传输网,实现城乡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加快政务信息网、招商投资网、电视节目和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化等工程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各乡镇全面开通宽带网,行政事业单位上网率达到100%,企业上网率达90%,城镇居民上网率达40%以上,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建成“数字上犹”的基本框架。加快通讯设施的升级换代,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千家万户。

    ——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有利于养老、托幼、综合科技、信息咨询、社会保险、旅游文化娱乐、体育、物业管理、医疗保健、环境卫生、中介服务等社区化的服务业。在全县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要在社区合理布局,设置服务网点,组建社会服务公司、社区服务公司等,扩大覆盖面,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规范化,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31、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投资、消费的双重促进作用。启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制定和规范其销售办法,使政策优惠真正落实到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加快廉租房建设,积极帮助困难居民解决住房问题;以新城区开发和旧城区及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大力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型普通商品房,适度发展高档商品房,重点发展风格多样、功能完善并具有上犹山水特色的住宅小区,推动住宅区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同步完成;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加快放开和搞活二、三级房产和地产市场,建立向社会公开建房成本等制度,控制房产价格,防止价格联盟;建立健全业主自治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促进物业管理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第四节以交通、能源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充分把握国家实施扶持中、西部经济政策,加快我县交通、能源、水利和社会事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全县发展的活力,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亿元。

    32、构筑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

    交通网络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现有公路的技术等级、通行能力,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公路、水运综合运输网络。

    ——公路。县内主干线基本实现三级公路环形闭合,力争实现县内旅游景区公路技术等级达一、二级,建成景观路、生态路;开通南康-上犹、上犹-崇义、五指峰-桂东、蓝田-横市、紫阳-遂川、双溪-禾源等县际公路出口;争取成厦高速公路上犹境内路线开工,高速公路出口至县城连接线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结束我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争取开工建设105、106国道连接线上犹至营前至湖南桂东一级公路。乡(镇)政府所在地至行政村基本实现通水泥路。“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公路总里程542公里,总投资15亿元。

    ——水运。抓好陡水湖港区港口设施和航道设施的规划建设,争取上级资金对陡水湖中心游览区的港口码头设施和航道夜航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水上旅游运输业,加强船舶航线和船舶动力规划,加快船舶更新改造,逐步推行环保节能型旅游运输船舶。

    ——运输市场。优化运输结构,全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大集团,加快运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公共汽车公司总站,全县公共汽车拥有量达到30辆,完善环城、县城至油石、黄埠、陡水、中稍等公共汽车线路。新建上犹县出租车公司。在全县新建陡水、东山、寺下、紫阳、双溪、五指峰客运区乡站,通村公路行政村通班车率达80%以上。建立以客运和普通货运为主的快速客、货运网络,强化货运配载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中高级客车和重型、大吨位货车以及特种车辆,着力提高我县道路运输整体水平。

    33、建立安全良好的防洪减灾体系

    以实现水利现代化为总目标,按照县城二十年一遇、乡镇所在地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强防洪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地搞好城市防洪规划和建设,重点做好县城防洪堤建设,使县城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增强城市防洪能力。积极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强防洪减灾软、硬件建设,完善重点防洪工程布局;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全县灵潭、梅岭等5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彻底消除全县2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的病险隐患;建立和完善气象、地震、地质、重大森林火灾及突发污染事件影响天气应急预案,构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和预警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山洪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切实提高防洪和抗旱减灾能力。

    34、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方面。新建小水电站,增加装机容量3.81万Kwh;为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资源,在双溪、紫阳规划兴建风力发电站;搞好县城管道天然气网建设,到2010年县城能用上管道天然气,并逐步向县城周边乡镇延伸;搞好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重点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电网方面。新建和改造电力设施,按照电力输送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原则,建设好赣州至上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施县城新区电网建设、黄埠工业园电网改造项目,新建黄埠、营前110KV变电站,五指峰、寺下、双溪35KV变电站并联网,使县域内的供电形成网状供电线路,提高供电质量,同时也更有效地输送五指峰、营前一带的小水电。加快城区电网改造步伐,改善城区工业与居民商业用电;增加新电源,争取省管及市管电站的上犹专供变压器扩容,常年均衡向上犹供电,提高供电质量和能力。

    第五节以小康上犹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方针,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到201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2%。

    35、县城规划建设。按照“拉大城市框架、突出城市特色、搞活城市经营”的基本建设方针,县城建设要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实现“大幅度、高层次、跳跃式”的发展。远景设想是把县城定位为赣州市的“西郊县”来建设,争取列入赣州市城市规划之中。按照到2010年县城人口达到6.8万人和城区面积达到8万平方公里的目标,城市建设要大幅度发展,新老区要完全衔接。在框架上,县城建设要形成内外两个循环,即把新区道路循环由犹江大道扩张到新区三中,再到消防大队,形成“内循环”;高速公路西边与梅水至县城一级路相连接,东边与到油石的公路相连接,形成“外循环”。同时要开展创建环境优美、格调高雅、规划有序、功能齐全的“三城联创”活动,倾力把县城营造成为适宜人居、创业和休闲的小家碧玉型的山水园林城市,力争到2010年把县城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36、以城带乡发展小城镇。按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原则,有重点地建设东山、黄埠、营前、社溪、陡水等5个建制镇,“十一五”期间,扩张中、小城镇人口,发展以县城为中心,营前、社溪为次中心,空间发展轴线沿赣丰线、上三线、上太线构筑城乡一体化城镇网络体系,积极融入赣州市城市规划圈,围绕赣州市“1小时经济圈”的大框架,建设以客家旅游文化为主要功能的经济特色小城镇,适应发展“客家新村”,全新树立旅游城镇新形象。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加快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率。五年内新增城镇人口6万人,其中建制镇新增人口4万人。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以上。

    37、搞活城市经营。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依托,完善城镇经营机制,盘活城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加大对土地的征用、收购、储备和包装,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大力发展规模化、规范化的二级房地产市场。立足“以地生财,以地养城”,运用市场手段实现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拓宽城镇建设筹资渠道。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逐步放开城镇经营性及自然垄断型基础设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开放式、多元化、市场化、竞争性的经营方式。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人投资市政公用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政府向社会过度的格局。

    38、提高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认真做好“生态”、“山水”和“客家文化”的文章,继续实施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工程,推动城市建设上等级、上水平,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挖掘和创新城市文化,大力提升城市品位,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小家碧玉式的山水园林城市。坚持建管并举的方针,加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建立健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建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完善和增强城市环卫设施。推动城市管理中心下移和事权下移。强化县城管理职能,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39、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建设主要是以县城、中心集镇为主,在市场规模上,坚持扩大本县市场规模与跨县发展相结合。着力建设好上犹县茶叶批发市场和上犹县玻纤产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赣州市“1小时经济圈”茶叶系列产品和玻纤系列产品的集散地;与水产品丰富、金属材料产品较多的“1小时经济圈”的其他县市(区)通过联合、组建集团、实行股份制等形式组建物流配送机构或批发市场。

    第六节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以改革为动力,以“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为方针,按照“重点突破、配套推进、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各项体制改革,增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40、全面实施“十大体系”

    进一步打破部门利益,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不断改革和创新与各体系建设相配套的上层建筑,切实抓好硬件设施建设。认真总结实践中的新成果、新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十大体系”,促使“十大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发挥作用。

    41、健全全民创业新机制

    完善全民创业的政策机制,落实全民创业在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项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全民创业的主体机制,鼓励社会各阶层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积极吸引县外人员到上犹投资兴业。完善全民创业的服务机制,努力为全民创业提供融资、培训、技术、用工等各项服务,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42、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以及统筹协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上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环境;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

    ——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进一步清理、取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运作好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和投诉中心。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切实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及时发布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投资信息和市场准入标准,引导企业投资。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明确划分政府投资管理权限,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后评价和社会监督制度。加强投资监管,维护规范的投资建设市场秩序。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最终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政府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公共财政建设要求,加快部门预算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力争“十一五”时期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正式编制部门预算,建立较为完善的部门预算执行、评价、监督机制;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银行帐户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财政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内运行,规范财政直接支付和单位授权支付行为,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完善政府采购改革,明确政府采购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和操作程序,扩大采购规模,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网络,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深化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完善“乡财县代管”,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增强政府调控能力;认真研究政府会计改革,学习掌握运用权责发生制编制会计报告;积极探索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工作。

    43、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事业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社会化、单位管理规范化的事业单位改革方向,进一步推进政事公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加快事业单位结构调整。对行政性事业单位,将行政管理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对其拥有的国有资产统一纳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对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动其改制转企,进入市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精简机构的基础上,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内部管理。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以及事业经费支持和保障制度,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4、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以财务监管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设,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积极推行股份制,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国有中小企业实行整体改制,在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员工、经营者和社会资金参股、控股。

    45、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进一步规范土地、劳力、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充分整合和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规范的基金、保险和产权交易市场;拓展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深化价格改革形成机制,稳步推进教育收费、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着力解决读书难、看病贵等问题;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发展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加快建设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第七节以关注民生为根本,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上犹

    46、促进科教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围绕科技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建立激励技术进步机制,促进对现有技术的利用与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推广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重点鼓励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突出科学技术的转化与运用,切实把符合县情的实用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促进教育全面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和设施,支持和鼓励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完善农村低学龄教育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县财会职业学校办成省级中等职业技术示范学校,使其成为职业培训的重要阵地,积极兴办职业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提高全县公民职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多元投入体制。进一步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健全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力争2010年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支持公办非义务教育类学校用非财政性资金扩大办学规模;建立健全贫困家庭教育保障体系和多渠道、规范管理的扶贫助学基金制度。办好上犹县第三中学等民办学校,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7、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强化“三馆”建设,兴建县文化中心,构建由县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村民小组文化中心户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县、乡(镇)文化队伍,逐步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坚持送文化下乡,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进赏石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和客家文化发展,逐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争创“省级文化先进县”和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灵活高效的文化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快文博事业发展;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48、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战略核心。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合理利用,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加快培育壮大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力争人才总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拥有一定数量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进入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力争每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百名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其中本科以上超过30名。做好与先进发达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和开发合作,建立人才储备制度。

    做好人才规划和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认真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公民职业化工程”和“干部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全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使人才队伍素质有明显提高;以高层次、复合型、技能型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人才市场管理体系,健全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完善人才户口自由迁徙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49、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切实保障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权益。强化政府对劳动就业的保障职责,加大政府对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投入。做好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城镇退役士兵、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面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努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保护、生活待遇和其他权益。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50、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五保合一’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将流动劳动力、失地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严格执行社会保险费征缴措施;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离退人员的社区化管理;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城镇企业、机关事业、个体私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事业,不断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提高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支出,实行救助为主、优惠减免和救助相结合,建立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上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51、加强卫生体育和人口工作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促进医疗服务的多样化。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列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并力争在全国全省取得领先地位。大力扶持薄弱乡村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功能。

    ——发展体育事业。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兴建体育中心,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扩大和引导体育消费,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数量,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我县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继续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政策措施

    52、统一思想,狠抓落实,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十一五”规划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各乡镇、各部门要形成共识,自觉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扎实工作,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结合实际,加强产业政策实施方案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投资导向、土地使用、财政税费、产业布局、人口流动等相互支持、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组织、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提高政府拥有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3、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珠闽地区,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强化政府服务,完善投资服务体系,依托资源、区位、生态优势及产业基础,重点加强和引进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联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做好项目开发。精心选择一批优质项目、优良资产来招商,突出优势项目招商,特别要抓好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等项目开发;二是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根据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积极鼓励外资改造嫁接我县重点骨干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外商投资水利、交通、市政和旧城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商投资第三产业,重点推进我县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和成功率;三是大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使环境成为上犹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创建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完善协调服务机制,做好“亲商、安商、富商”工作,实现招商引资由“政策优惠型”向“环境优化型”转变;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县外市外省外国外投资兴业,扩大上犹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五是部门和单位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支持发展”的实际行动落实到的具体工作环节中去,确立“多予”“少取”和“放水养鱼”的指导思想和“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把上犹经济的“蛋糕”做大。

    54、放宽投资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一是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等环境;二是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凡是我县境内立项建设的水利、交通、能源、城建、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向民资开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参股、联合、购并、独资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列入政府定价目录的,与国有投资享受同等待遇。经营性项目建成后,可以向民营企业转让经营权或股权。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社会事业,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等方式参与事业单位改革,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民间资本参与改制的,同等享受国企改革相关优惠政策,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自行设置地区、所有制等限制条件。放宽技术、商标等入股限制,放宽企业名称、经营场所限制,为全民创业和扩大民间投资创造条件;三是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民营工业企业增加技改投入,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提高为大型企业配套生产的能力,使更多中小企业成为大型企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四是以科技型、资源深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和农产品加工型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十一五”期间要扶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

    55、优化环境,落实责任,为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承诺制度,建立健全超前服务、跟踪服务、保障服务体系,努力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优化法制环境,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优化人文环境,以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从单位、企业、社区、村镇、学校等多个层面建设诚信上犹,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二是重点健全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工作运行机制、考核评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强化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约束性、指导性和导向性作用。三是必须做好“纲要”与专项规划的衔接,本规划纲要是引领全县未来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纲,必须以部门和行业的专项规划为支撑,各部门应以本纲要的原则和精神为指导编制并实施本部门、本行业的专项规划,以使总纲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56、加强党的领导,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统揽全局和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特别是重视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广泛开展以提高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加强全县公民的诚信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群众和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大力支持老年体协、客家联合会、奇石协会等各种协会的工作;加强基层自治组织,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良好秩序;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的方针,以“四统一五规范”为基本内容,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土地征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建设“和谐平安上犹”为目标,建立公众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卫生安全、气象安全五大安全体系和安全责任制,构建覆盖面广阔的社会安全预警网和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抓好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