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要有大作为
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社会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方面,被重视和强调,其意义深远。
  
  一、深刻认识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社会建设的提出,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在这个布局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成果。
  
  第二,社会建设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为民宗旨。社会建设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为民宗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提出社会建设,反映了我们对发展的目的和发展宗旨认识的深化。提出以人为本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认识的回归,也是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标志。社会建设就是民生建设,社会建设就体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道理。通过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最大的政绩。
  
  第三,社会建设的提出,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十七大报告中社会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在教育发展方面,由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提升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在社会保障发展方面,由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提升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在收入分配方面,由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提升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在医疗卫生方面,由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提升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另外,报告还提出了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这就彰显了社会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二、全面落实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
  
  首先,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建设的深入进行提供政治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着力促进发展,又要实现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既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要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各方面的关系。要在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统筹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与社会、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国际与国内之间的综合平衡。要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前提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等手段,不断地把经济成果转化为社会福利,转化为生活水平和质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转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其次,要完善公共政策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必须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把政策、资金更多地投入到社会事业建设上来,把工作的着眼点转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上来。完善公共政策的关键是坚持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要使中央财政更大的比例用于社会事业的发展,带动各级财政在社会事业上的投入。要按照十七大报告要求,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通过中央财政强有力的再分配作用,减少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财力和收入差距,为社会公平奠定基础,从而增加和谐因素,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
  
  第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总体要求切实规范和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政府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建设,把精力由专注于上项目、争投资更多地转向增加社会资源供给和民生的改善上来,转到社会管理上来,转到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上来。笔者认为,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改进对各类社会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同时,要调动社会力量,加强企业和各个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公共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第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必须完善公众诉求表达机制。要通过完善各级领导亲自接访和领导包案等制度推进信访工作。通过发展电子政务等措施,使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成员能够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进行对社会稳定影响程度的评估。建立和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调处社会矛盾的领导责任制,限期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必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公正、高效、权威的要求,加强司法保障,充分运用司法手段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完善法律服务和加强对执法的规范与监督等措施,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和程序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及时发现、严厉打击各类严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和谐社会要求把握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实施分寸,既要严厉惩治犯罪,又要实施教育、感化和挽救,以减少对抗,增加和谐因素。加强对网上“虚拟社会”的正确引导和管理,防范和控制其对现实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加强对群体性矛盾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妥善处理由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有效提高各级、各部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事件对社会的危害。
 
[作者:王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