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昆明日报》用4个版篇幅,公布了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全市主要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电话。昆明市公开了领导的办公电话,我认为此举并不能够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公开领导干部的电话,无非就是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提供服务。[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但是,要真正能够形成为群众开展服务、解决困难、提供帮助的良好环境和有效机制,公开电话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正常工作。当群众事情得不到及时办理时,又会降低领导干部乃至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公开领导电话会在三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影响政府机关正常的工作。政府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很多方面是拿政策、定决策的,并不是办具体事情的,如果要让领导干部去办具体的事情,那办事员就可以不干活了,干事也可以不办事了。二是领导干部不是接话员。要知道,领导干部并非什么都懂,并非什么都在行。特别是关于业务方面的事情只有具体办事的工作人员清楚,这也是他份内的事情,精通业务是他胜任某个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事务的办理不论在程序、原则、方法等方面领导不但不能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而且他的解释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可谓出力不讨好。三是既然公开了电话,就要有人接,如果没有人接听,那不是失信于民吗?正如网上所报道的,35个电话却有22个无人接听,这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吗?
要想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就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要有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正常渠道和工作机制,仅靠公开领导干部的电话是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要把建设公开透明廉政高效政府作为目标,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着想,那么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则根本保证。
政府信息是否公开,直接关系到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和切身利益的维护。公民基于政治参与、经济生活与个人发展的需要,直接强化了对政府信息的需求。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封建统治文化有关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与我国现阶段社会法治理念是相冲突的。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近10年以来,世界上掀起了促进政府动作透明化的浪潮,政府信息公开是其中的热点。所以,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大势所趋,是今后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机关的作风建设,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实现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消除暗箱操作现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使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为人民群众广泛知晓,建立起政府与人民群众有效沟通的桥梁。
要真正取信于民,建设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必须要进行积极进行探索,以创新的精神,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广泛利用政务公开栏、政府公报、公开听证、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等途径进行政府信息公开,让老百姓知道自己的事该怎么办、该到哪里去办、需要哪些程序等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以政府的信息公开为维护好、实现人民群众和根本利益提供服务和保障。(高原之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人民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