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建设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城市
来源:信息化建设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邓 波

  大连是国家信息化建设重点城市,先后被列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发展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城市和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全市形成了各行各业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良好局面。近期,大连市戴玉林副市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畅谈大连信息化建设成就和工作体会。

  电子政务是全市信息化的龙头

  在大连,电子政务是全市信息化建设的龙头。戴玉林的讲话开门见山:“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连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得到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本届政府成立以后,把电子政务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改善软环境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使全市电子政务工作得到了长足进步。”

  先讲讲我们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几点体会吧。没讲成绩先讲体会,戴市长的思路与众不同。

  一是必须坚持适用和实用原则。所谓适用就是在大连搞电子政务,必须要适应本地区、各部门的情况,不能东施效颦,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所谓实用,就是在实施过程中要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

  二是必须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搞电子政务要适度超前,但绝不是追求技术的领先,因为技术的更新快捷而迅速,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追求的是思想上的领先,意识的超前。

  三是必须坚持服务大众的原则。做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贴近大众,服务大众。政府的网站就是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方面入手,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着眼,围绕关注民生,围绕服务社会来做,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服务大众的政府。

  正是在这样的原则之下,大连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可以用“提高、转变、带动、降低”这四个词来概括。一是提高了各级政府的行政能力。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大连”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的政府公众信息网、以市政府办公厅为枢纽连接市政府各部门的市政府专网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网。政务的电子化、网络化,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促进了政府系统服务质量的改善。二是转变了各级政府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了大连市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高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加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和防治腐败;规范了部门职能、协同部门业务、提高工作效率,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三带动了全市信息化建设。推进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要先行。电子政务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基础性作用,会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将带动社区服务、社会保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四是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化建设,做到了部分的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或重复建设,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办事效率。

  信息化已成为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引擎

  今天的大连,已经兼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于一身,更是我国整个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龙头。戴玉林副市长强调说,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低消耗无污染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信息化是大连市的必然选择。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大连是国家一级干线传输网的重要枢纽之一和国家长途骨干网中的省级汇接局,目前已具备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通讯基础设施和通讯能力,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立体化通信基础网络。市区电话普及率、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增长率等指标都在国内位居前列。

  二是加大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在石化、装备制造业、造船16个重点行业和领域100多个重点企业实施了改造工程,以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目前大连市重点工业企业基本普及了CAD/CAM,新产品设计开发逐步由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过度,80%企业建立了内部网,50%企业建立了网站,企业信息化工程已经从单项应用向集成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通过信息技术这种“软装备”带动和加速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收到明显效果。

  三是努力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大连以软件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以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新领军城市为目标,积极打造适合产业发展的环境。九年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从2亿元增长到145亿元,软件出口从1000万美元增长到4.5亿美元,软件企业总数从不足100家增加到630家,从业人员从3000人发展到4万多人。另外大连尤其注重创造、运用及保护知识产权,政府机关及所有企业全部使用正版软件,在2005年被评为全国唯一的“软件正版示范城市”。大连还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国家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和“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等8个称号。

  四是通过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来提升城市竞争力。由于大连近年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很多国际著名企业如英特尔、IBM等,最初都是通过网络、通过大连政府门户网站这些信息平台了解到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最终选址落户大连的。可见,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是通过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的,而政府的管理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信息化、电子政务等各种手段来提升的。

  五是以城市管理和服务为中心的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区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实施“城市一卡通”工程,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全市所有公交线路、快速轨道交通车和部分出租车上已应用IC卡,发卡量已近170万张,日消费量近130万笔,并已拓展应用到公园、游乐场所、公用电话、药房等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遍布区市县社区四级的民政信息网络,实现最低生活保障、优抚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部分街道社区建立便民呼叫中心。实现全市600多所小学宽带接入,为农村乡镇中小学建设112个远程教室,增配计算机12700台,为每一个农村乡镇建设了1个远程教室。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社区,信息化从整体上提升了大连的城市竞争力和文明程度,已经成为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引擎。

  建设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城市

  作为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市长,戴玉林对于大连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有着清醒的认识。

  “总体思路是继续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实施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带动农业信息化发展。说到这里,戴玉林特别强调说,一定要让信息化建设成果充分惠及全社会,把大连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城市。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深入推进电子政务。重点推动重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特别是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项目建设,使电子政务的作用充分体现在为民办事、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上。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网络平台;联合办公、联合审批、应急、监管、咨询、发布等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一步完善数据中心、支付网关、安全认证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口岸、物流、商贸等各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更好的基础和环境。

  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通过对重点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的信息化示范推动,进一步带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造。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信息化工作要时刻关注民生,着重支持医疗、教育、文化、社保、社区服务等领域的重大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让信息化成果惠及全社会。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广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继续推进“电脑进千村,千村网上行”信息富民活动;充分利用IPTV、短信互动平台、呼叫中心、无线通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手段,广泛为“三农”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采访即将结束时,戴玉林副市长给了记者一个建议,希望记者在大连多走走,多看看,并且通过《信息化建设》杂志的宣传报道,把大连在信息化方面的经验、成果介绍给更多的朋友们。

——访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