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的特色——兼谈地方文献
来源: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 更新时间:2012-04-15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网络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信息处理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图书馆作为信息收集与传播的枢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如何发展?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已成为图书馆同仁研究的首要问题。我国从80年代的开放,到90年代的改革。在这段时间里,图书馆界的同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个共识,这就是:信息资源的久享是社会的需求;建立“特色”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

1、特色的概念

图书馆界近几年来,对“特色”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归纳为三个方面:

其一,“独有论”,此观点主张“人无我有”的特色。即单一、独特的,只有自己具备,而别人不具备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以独家经营的方式建立这个特色。

其二,“优质论”。此观点主张“人有我优”的特色。即选择自己优势的信息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以求其质量优于其它同行,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其三,“综合论”。此观点主张,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以新颖的方式与方法,获取显著的服务效果,综合体现它的特色。

本文认为:对“特色”的概念,应用相对的观点去理解。如:

①从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来确定“特色”。中国对于世界,可称为中国特色,我国的各省、市、自治区对于全国,可称为地方特色。

②从社会分工与社会需求来确定“特色”。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都是社会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播的机构。它们对于信息资源整体,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教图书馆系统。社科院图书馆系统对于图书馆整体,可称为三大特色系统。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与社会分工的需要,形成了信息处理机构依据不同的社会需求,从而建立起信息服务的不同特色。

2、公共图书馆特色的现状与分析

公共图书馆是综合性的图书馆,它对全社会开放,它在采集信息资源时,不论是新学科、高科技、还是基础知识、人众文化一律兼收,其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各省市图书馆都在积极的进行探索与实践,以便寻找出各自的特色。

2.1 公共图书馆特色的现状

目前,从公共图书馆“特色”的现状看,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有的图书馆,以电子出版物为特色,建立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并将它与世界电子信息网络互联,为读者提供本馆与社会的信息资源。

②有的图书馆,以建立数据库为特色。将本馆的书目索引或某类专题的书目索引组建成数据库,并与世界电子信息网络互联,以便扩大读者的范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③有的图书馆,以地方文献为特色,成立了从信息的采集到信息的服务,一套独立运行的业务机构。

④有的图书馆,依据社会的需求,与大专院校的科研单位联合,组建小型的专科图书馆,开展专题服务以形成特色。

⑤有的地区,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由地方行政机构筹建一批小型的专业性公共图书馆,即服装图书馆、医药图书馆等。

总之,以上这些单位对图书馆特色的探索与实践是十分有益的,它能使我们对图书馆特色的内涵有看更深刻的理解。

2.2公共图书馆特色的分析

对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需要有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因各省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各公共图书馆环境与人力、物力的条件不同,必然产生对图书馆特色内涵的不同理解。所以,对目前各馆建立的不同特色,应进行仔细地分析与研究,从中归纳出统一的认识。

2.2.1公共图书馆职能的分析

建立特色是图书馆长期发展的战略,其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首先,我们应从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担负的职责分析。

图书馆担负着4种职能。

①采集与存贮信息资源的职能。

②社会教育的职能。

③文化消遣的职能。

④信息中介的职能。

此外,我国对省市公共图书馆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即应担负采集与存贮地方文献的职员。

从图书馆的职能来分析,省市公共图书馆与其类型他图书馆相同,没有区别。但从采集与存贮地方文献的职责来分析,这个职责不仅是独特,同时,也是社会分工的需要。因此,地方文献成为省市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其他类型图书馆与其无法竞争。

2.2.2从特色的时效性分析

建立特色是图书馆长期发展的战略。因此,特色一旦建立以来,它的时效性应是长期性的、永久性的。在这个方面,那些尝试着以建立专业公共图书馆为特色的单位,应该予以注意。其所建的特色图书馆,是否能与专业系统的图书馆竞争?是否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长存?而地方文献不仅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大量的现行文献资源还在不断的产主。它符合长期发展的条件。

2.2. 3从信息资源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关系分析。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之本。在信息社会里,图书馆离开了信息资源,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信息处理技术是图书馆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序与传播时,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方式与方法,目前,确定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能长期发展的信息资源,是建立公共图书馆特色的首要问题。地方文献与其他信息资源相比较,它不论在内容与类型上有着独特的地方。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使用价值。因此,地方文献应是省市公共图书馆所需建立的特色。信息处理技术是图书馆发展的必要条件,图书馆只有不断地,更新与掌握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才能使信息资源得以增值,并充分它的发挥社会效益。

3.地方文献的特色

3. 1地方文献的概念

地方文献是以地方区域与使用价值来划分、确定的信息资源。即,凡是内容涉及或反映某一地方区域,同时又具备使用价值的信息资源,都可称为地方文献。它不受文种的限制,不受信息载体的形式限制。

3. 2地方文献的特点

地方文献与其他文献相比较,地域性是它的最大特点。除此以外,地方文献的特点还表现为:文献内容的客观性、出版形式的多样性。

3.2.1地方文献内容的客观性

地方文献的内容十分广泛,其内容多数是用笔记、实录、传记、回忆录、社会调查、会议录、通迅录、年鉴、大事记、纪念册等方式,来进行客观描述的地方史料。例如:地方志,它客观地综合记录了某地方的全貌。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是记载一个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一应俱全的全面、系统、准确的社会大观的综录。古人曾概括地方志可以起到‘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编修新方志,将为我们党政领导提供翔实可靠的市情、区情、县情,为认识城市、研究城市、管理城市,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推进改革开放、振兴、建设上海起到积极的作用。古人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就是这个道理。”国外的政府与学术机构,对我国的方志也十分重视。早在本世纪切,它们就开始收集我国的方志,至今也没有停止。

3. 2. 2文献出版形式的多样性

文献以出版形式来区分,可分为公开性出版物和非公开性出版物。地方文献中存有大量的非公开性出版物。这些出版物涉及的范围很广,可归纳为三大系统:

其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有党史、革命史与地方法规,条令等出版物:企事业单位有科研机构的调研报告、科研课题与企业的厂史、厂报、纪念册等出版物。

其二,教育院校。高教院校有校史、校报、学位论文及校友通讯录等出版物:普教学校有中、小学校的校史、纪念册等出版物。

其三,对会团体。社会团体分为学术团体与民间团体。学术团体有会员通讯录、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的论文集等出版物;民间团体有团体简介、通讯录、纪念册等出版物。

以上:这些非公开出版物,因出版量很小,在社会上也很少流通。所以,它们是较为珍贵的地方史料。

4. 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特色地方文献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任何一个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都不可能将社会的信息资源收集齐全,它们只有按照杜会需求的分工的不同,根据自身的优势建立各自特色的信息资源--地方文献。同时,将这些特色的信息资源组建数据库,经过信息网络的协调,建立共享机制。最后,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综上所述;建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特色地方文献势在必行。地方文献不仅本身具有看待色,而且。还是公共图书馆依据社会的分工,所负有的职责。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系统,一旦建立起地方文献特色: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组建成地方文献数据库网络。这必将会在国内外中主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l.地方志基础知识选编/郭凤岐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 1994.10

2.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韩朴编著--文津出版社。1992.10

3.我国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概略/秦珂。--云南图书馆季刊。79.1

4.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吴慰慈,罗志勇--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