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是百姓身边的英雄。”这句话是北京市东城区居民对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监督中心监督员们的称赞。
数月前,当监督员张双恩巡查到东城兴化里居民小区大门口时,地面上一个裂缝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他向下看时才发现,裂缝下隐藏着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空洞,可怕的是裂缝周围地面已经开始塌陷。
张双恩立刻把险情上报了数字城管信息中心,协调专业部门后,及时回填了35吨材料,解除了居民们的安全隐患。
当东城区城市监督中心副主任高萍接过居民们送来的锦旗时,她感到的是东城数字城管的责任重大。
在经历了从东城到全国51个试点城市的推广实践后,数字城管的管理内容已随着实践的深入发生了变化。
越管越宽
北京东城区将文物保护作为特殊城市部件纳入到数字城管的进程中。
北京东城区是老城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不夸张地说,东城区的胡同里触手可及的一件门堆儿、石条儿都可能是件颇有来历的文物。
将文物保护纳入数字城管后,相关部门就可以派监督员去特别关注。发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协调文物部门。
“如今,我们所管理的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路灯、井盖之类的市政设施。” 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监督中心副主任高萍介绍,数字城管的职能已经扩大,不仅渗透到了文物保护、污染源调查等众多事务管理,还从“管事”到“管人”。这是北京东城数字城管扩展的一大特色。
对于北京这样一个每年有着大量人口涌入的大城市来说,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了。东城区的做法是将出租屋纳入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由城管监督员上门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将人口数据信息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
同样从“管事”向“管人”拓展的还有上海。
一次,上海网格化指挥中心接到一例非法设摊的案件。处理过程中,信息监督员发现,摆摊者家庭十分困难。于是指挥中心不仅协调、调度了城管和公安执法部门,还协调劳动保障部门人员登门服务,在解决违法设摊的同时,帮助摆摊者解决了就业问题。
这种变化得益于网格化数字城管。目前,浦东的各功能区,乃至街道、社区,市政、市容和社区的人口信息分析、整合资源配置、政府与居民的互动等,都扩展进入到了数字城管系统。
数字城管在杭州被称为“城市保姆”。每天要管理杭州城190多平方公里的市区内涉及173家单位的全部“家当”。
通过实施数字城管,杭州市已将包括城市管理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了整合,将街面治安监控系统与“数字城管”的管理相结合,现在,街面治安和城管行政执法监控系统已接入“数字城管”运行系统。
几乎所有涉及杭州管理细枝末节的人、物、事,都成为了杭州数字城管的工作范围。
管理内容的拓展又会相应地催生出怎样的管理手段呢?在城市管理变革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又会经历怎样的思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