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引发信息化建设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4年,持续近两年的能源短缺现象进一步加重,但电荒、油荒、煤荒等种种问题却客观上促进了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各类能源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就现在的情况看,煤炭市场信息面临的除了统计数据滞后,煤炭市场信息太少、太乱,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没有一个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没有形成市场信息交流的合理机制。

  来自国电信息中心的数据,2000年到2004年,电力信息化建设投资年增长率分别为18.9%、15.6%、16.8%、24.5%。这反映电力行业这次改革基本完成,电力信息化在新的企业和环境下,走出低谷,进入复苏和新发展阶段。2005年,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的整合、门户与数据中心建设;财务系统、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发电企业的厂级监控系统(SIS)的建设;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建设。

  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在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方面,38%处于初级水平(独立应用,存在信息孤岛),46%处于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50%以上的主要流程,数据集成度高),只有16%处于高级水平(全部实现最优控制)。

  具体到IT产品采购上,我们选择目前能源行业采购重点的两类产品进行研究。

  服务器:加固系统核心

  随着国家电厂能源需求的扩大,电厂安全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引起了更多地关注,电厂普及SIS系统,以及选择和应用具备高度安全、可靠性的服务器硬件已经成为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能源行业的特殊性,对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安全性等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作为网络信息系统核心的服务器有极高要求。

  布线管理:网络中枢

  如今网络已日益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而电缆布线基础设施则是整个网络的中枢神经系统。让我们来看一些事实,一个企业每年平均有70次网络宕机,70%的网络宕机源于布线系统,IT经理的时间有39%花在故障管理上,每年有40%的员工有移动、增加和改变的需要。想象一下, 在拥挤的通信室内,一个错误的跳线可能引起严重混乱,数据和电话连接可能顺畅也可能失败。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追求高性能的基础上也在寻求一种能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并实时管理更简单有序安全可靠的智能配线系统。

  稳定性:电力企业具有覆盖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网络,需要一套有效可以时时地扑捉到各地的用电信息,然后自动地通过对发电机组和继电器进行有效的调控的系统,实现电能在各个子网的均衡。因此,背后没有计算能力强大、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硬件平台,要想保证该系统的稳定运行只能是空中楼阁。

  安全性:目前,电力企业已经建立起了ERP系统、用电营销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这些IT系统上每天都运行着庞大的数据。如果服务器出现异常情况,如能实现业务系统的快速恢复,即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综合监控:通过系统软件,网络管理员能够清楚了解实时的网络连接情况,对网络进行轻松监控与管理,有效提高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效率,避免出错和宕机。

  实时监控:持续地实时监控、验证并记录端口连接以保证您的系统平稳地运行并立即向您报告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