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昆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五华区区长杨皕作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五华区地区生产总值
  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五华区占28.1% 
 
  昆明市:1393.69亿  五华区:391.62亿
  昆明市10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平均每年
  递增8.35% 

  核心提示

  2003年至2007年,第十三届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按照“商贸立区、工业兴区、科技强区、立足社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辉煌五年

  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科学制定《昆明市五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14个专项规划,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2006连续两年被评为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之首。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97.6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91.62亿元。商贸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8900元增长到2007年的113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3911元增长到2007年的5266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坚持规划先行,完成文明街等七大片区旧城改造和九个分区的规划设计,编制《昆明市五华区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昆大线、昆永复线等10条城市干道建设,实施56条支次干道的交通微循环改造,完成正义路步行体系建设,实施教场片区路网基础设施改造。建成月牙塘和五华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园和精品街头绿地。在全省率先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建、改扩建公厕59座、垃圾中转站17座,城区垃圾集中处置率达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成66条有路无灯路段的路灯安装,建成区亮灯率达99.9%以上。加强城市道路和桥梁维护,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更新城市管理理念,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数字城管”体系,城市管理迈上精细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新阶段。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五华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和《沙朗、厂口两个建制乡总体规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共实施160多个项目,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村村通油路工程完成率达100%,自然村通达率达99.99%,解决4600余人饮水安全问题。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占补平衡。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红盾护农”行动,农村消费环境得到改善。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广播电视信号一体化。整治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6.25%。深化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创新成果丰硕

  平稳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在全市率先完成街道办事处整合和重组工作,同步启动新一轮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涉农部门,精简两个乡的机构,合理整合社区居委会,规范社区管理体制。完成三年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监督和管理逐步完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调整完善区街(乡)两级财政体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出台非公经济发展“1+10”系列政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前一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示范工程”和“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工程”,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五华科技园“二次创业”深入实施。制定《关于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区实施方案》,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继续深化教育、人事、卫生等改革。开放型经济成果丰硕,累计引进306个项目,实际引进国内市外资金32.3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5078.2万美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累计投入12.50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三大工程,提前两年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区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各项指标均领先于全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不断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基本形成“馆-站-室”三级文化网络,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逐步规范,辖区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同步发展。基本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执法监督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68万余人,“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建立。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农村居民参合率达93%。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管理体系,近30万外来务工人员受益。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991人(次)。城市低保群众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提前两年完成500套廉租住房建设,并以实物配租和补贴的方式,解决1117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及保障标准逐步扩大和提高。建成全省县(区)中最好的五华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积极开展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民族、宗教、侨务、台联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事业继续发展。民政优抚、人防、档案、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打防控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强,严打整治等专项斗争成效明显。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毒品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无毒社区、平安五华创建工作持久深入开展,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达80%以上。制定《五华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逐步健全,公共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取得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战胜50年不遇旱灾的胜利。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高度重视交通、消防、生产等安全管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区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信访制度逐步健全,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和谐社区建设开局良好,和谐乡村建设进展顺利。

  政府自身建设加强

  区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视发挥区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听取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支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和行政许可法,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阳光政务”,实施电子政务,便民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强化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健全行政问效机制,政府行政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美好明天

  转变发展方式

  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都市经济。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学习型城区、创新型城区和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商贸立区”战略,使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更加明显,产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现代服务业优势更加明显。

  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以“三化”化“三农”、“三化”带“三农”、“三化”服务“三农”的思想,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大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强城市管理

  坚持规划立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城市,实现规划全覆盖。科学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城市形象设计,增加城市公共空间,优化路网结构。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的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基本形成数量充分、结构合理、底蕴深厚、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基础教育体系。大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形成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强残疾人、老龄等工作。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和管理。

  完善社会管理

  健全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记者海涛报道 五华区供图

 ■硕果累累

  五年来,全区人民用勤劳与智慧,激情与拼搏,共同谱写五华发展的新篇章,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局面。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全省团结干事先进区”、“云南省甲级卫生城”、“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云南省文化产业先进区”等国家、省和市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