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党的十七的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环境是第一保障。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我们必须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在改善软环境上动脑筋、在优化软环境上下功夫,使软环境成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拉动力。
一、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着力在办事效率上下功夫
政务环境是打造县域经济软环境优势的重要标志。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的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重点要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积极推行企业准入登记、社会事务、投资代办、建设项目、招投标“五个一条龙”服务,做到办证办照“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事情就办成”。加快推进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逐步开展网上并联审批服务,确保管理、决策、服务、应变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二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围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快捷、便利、优质服务,进一步改革办事流程,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办事限时制、跟踪服务制,鼓励和提倡政务事项代办制度,特别是县行政服务中心要继续深化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联合办理制、上报办理制、明确答复制、扎口收费制的“六制办理”制度,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房办发〔2007〕54号)文件要求,凡履行行政职能的单位都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公用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办事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结果、收费依据和标准“六公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与企业、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只要依法不需要保密的,全部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四是重手清理和规范各项收费。严格实行收费许可证、进企业收费批准通知书和企业交费“阳光卡”制度,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和搭车收费。县政府法制办、县纪委监察室要牵头组织专班,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
二、打造宽松配套的政策环境,着力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
政策环境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前提,政策不优,环境难优;政策不活,经济难活。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要在新一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取得先机,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以抓好政策创新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重点,把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作为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形成吸引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政策洼地。一是在政策上抓清理。由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负责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业主,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已经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凡是不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不利于我县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都要废除或修改,努力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政策“中梗阻”。二是在政策上抓创新。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及时制定出台与我县发展相适应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实施办法和工业发展、园区建设、全民创业、企业税收、乡镇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鼓励投资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最佳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引导全民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三是在政策抓落实。制定政策,关键在于抓落实。对已经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学透、吃透,凡是符合条件享受的,要坚决予以兑现,杜绝截留和中梗阻现象。县行政服务中心要成立“百企谈环境”办公室,及时向客商宣传推介房县的各项优惠政策,督促落实优惠政策,确保客商在我县投资放心、安心、舒心。
三、打造公正文明的法制环境,着力在依法行政上下功夫
建设一流的法制环境,必须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从严治政。一是营造公平的执法环境。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那些扰乱市场秩序、金融秩序、税收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要从服务经济建设角度出发,依法调节各类经济社会关系,依法平等对待公有、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立大志、创大业,争做优秀建设者。二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教育工作,健全法制宣讲团,深入开展“送法下企业(下乡)”、“法制文艺汇演”活动,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拓宽法律服务范围,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防止和减少各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三是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要以“平安房县”创建活动为载体,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整治治安乱点、难点,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对危害企业安全、妨碍企业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依法从速惩处。对重点企业要实行保护制度和检查预约制度,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四、打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着力在信守承诺上下功夫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优化经济环境,首要任务是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一是突出抓好政府信用建设。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落实行政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责权脱节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要坚持信守承诺,凡政府制定的政策、作出的规定和承诺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都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认真落实到位,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二是突出抓好企业信用建设。教育引导企业树立信用观念,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财富的共识和理念,使每一个企业都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依法经营企业,做到不偷税、不漏税、不拖欠贷款、不拖欠职工工资。加快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健全信用档案,开展企业信用评级活动,促使企业诚信立业。建立对企业的信用约束机制,对严重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并予以严肃查处,努力使讲信用成为广大企业的自觉行动。三是突出抓好市场信用建设。当前,重中之重就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组织专门力量对税收征管、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招投标进行专项清理整顿,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非法经营活动,切实建立起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五、打造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着力在通力协作上下功夫
优良的人文环境不仅可以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直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成为参与区域竞争的无形品牌和竞争力。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房陵文化、忠孝文化,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营造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为加快发展、构建和谐提供保障。一是大力倡导热情好客、笃实待人的社会风气。结合“房陵文化圈”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营造热情好客、笃实待人的良好风气,使每个人都以对待亲朋好友的真诚之心对待投资者,真正把投资者视为亲人,真心相处,真诚服务,让投资者找到一种“家”的感觉,从而安心干事、放心创业。二是大力培养开明开放、谦和包容的社会心态。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善于、敢于和乐于欣赏投资者、包容投资者,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海纳百川的胸怀,支持客商投资兴业发财,让各种有利于发展的因素竞相迸发,掀起全民创业的高潮。三是大力营造尊重知识、珍惜人才的社会氛围。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抓住用好人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