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南宁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二○○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在南宁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陈向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新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过去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快速、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一年,是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国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升的一年,标志着我们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区域性国际城市,构建广西“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GDP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初步统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62.99亿元,增长17.1%,增速高于全区2.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最高。GDP总量首次突破1000亿元,这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我市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财政收入突破150亿元,达到150.84亿元,增长25.32%,提前实现三年翻一番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达到560.22亿元,增长25.2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亿元,达到515.62亿元,增长18.4%,增速创1997年以来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7元,增长16.52%;农民人均纯收入3453元,增长13.8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以内。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全部工业产值突破800亿元,达到830.88亿元,增长29.9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69.73亿元,增长34.11%;利税总额71.16亿元,增长46.72%。工业发展呈现出增长快、效益好的良好态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一批大企业、大项目陆续引进落户,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明确工业园区产业定位,推进项目入园、产业集聚,工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的增长主平台作用逐步显现,高新区、经开区、东盟经开区三大工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73.87亿元,增长43.13%,其中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03.5亿元,成为全区第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百亿园区”。开展“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工业投资创历史新高,完成投资112.5亿元,其中技改投资89.31亿元,分别增长36.78%和39.83%。实施“建设百家亿元工业企业工程”,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产值超亿元企业新增51家,总数达155家;超亿元企业完成工业产值462.8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9.1%,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3.85%。实施品牌战略成效显著,明阳牌白砂糖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真龙牌香烟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我市工业产品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县域经济发展提速,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六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4.21亿元,增长17.4%;财政收入18.08亿元,增长14.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09亿元,增长27.2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1.57亿元,增长52.05%,比全市高17.9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市农业总产值255.48亿元,增长7.75%。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发放种粮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各类涉农补贴资金1.07亿元。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超级稻种植面积居全区首位,粮食总产量创2000年以来新高。速丰林基地面积居全区第一,占全区总面积四分之一。甘蔗、蚕桑、木薯等种植规模明显扩大,奶牛、生猪和罗非鱼等养殖效益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8%,种植业、养殖业主要品种良种率达9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名。加强农村道路、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武鸣县和原邕宁县辖区连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大石山区隆安、马山两县基础设施大会战积极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

    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37.04亿元,增长17.3%。物流业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量、水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安吉、沙井、金桥、国际综合物流园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推进。商贸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调控力度加大,市场供需保持平衡。中小超市进社区进乡镇目标全面实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明显。新开通南宁至金边、万象、首尔三条国际航线,恢复南宁至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航线。旅游会展业成为服务业的持续增长点。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10亿元。成功举办第11届南宁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暨教育展览会、第17届中国厨师节暨国际旅游美食节。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7.46亿元,增长34.79%;商品房开工面积669.1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19.7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6%和15.56%。

    “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节能减排取得突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城乡环境进一步美化。成立市规划工作委员会,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城市建设投资突破100亿元,服务博览会基础设施、城市路网及桥梁、市政公用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葫芦鼎大桥、青竹立交桥建成通车,快速环道全线贯通。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五象大道、玉洞大道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工建设广西体育中心、文化艺术博物馆等公益设施项目。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成城管执法机构和人员重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投入运行。启动生态南宁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入全面验收阶段。全面启动18条城市内河治理,完成七一总渠改造。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埌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0%以上。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完成170万株树木种植工程,绿城特色更加凸显。开展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和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均达到预期目标。市区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为96.44%;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荣获2007年全球人居领域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出现新局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产业招商,开展千人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全年合同引进资金563.72亿元,增长23.61%;实际到位资金280亿元,增长25.89%。实际利用外资2.31亿美元,增长24.43 %。成功引进了富士康、华南工业原料城、深圳盐田港等一批知名企业和项目,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主动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与北部湾经济区的融合对接。做好“两会一节九论坛”服务工作,参会客商规模和档次均超过历届,投资项目签约金额和内外贸易签约金额均创历年新高。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进出口规模。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86亿美元,增长38.6%,增速创2000年以来新高。巩固港澳台、欧美等传统市场,拓展东南亚市场,实现出口10.13亿美元,增长41.4%。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启动和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2项、科技创新计划项目334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7项,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摘取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我市获取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和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交学杂费政策;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安排教育专项经费,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各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成功举办第九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型话剧《苍天有泪》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话剧二等奖。邓颖超纪念馆和越南中央学社区修缮完成,南宁孔庙迁建顺利进行,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取得新进展。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在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上获得奖牌总数和总分两个第一。广播电视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中越春节跨国直播晚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基层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参合率达78.21%。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1个,服务面覆盖率达73%。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内,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和谐在基层”活动,望州南社区获得“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社区”称号。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武鸣县大皇后村获得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双拥工作成效显著,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1852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75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146人,帮助153户城镇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全市城镇无零就业家庭出现。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9.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7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金保工程”在全区率先上线运行。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城镇低保制度,推行农村低保,全市共有226.04万人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低保金9472.98万元,基本做到应保尽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面积115.26万平方米;完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建成廉租房3.43万平方米,1467户廉租房住户享受实物配租、货币补贴、租金核减等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完成为民办20件实事。初步建立“网格化”治安巡逻防控机制,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资源整合、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大接访”工作机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安全形势平稳好转。

    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政府工作不断改进。深入开展“创新年”活动,全方位推进政府工作创新,创新观念得到强化,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创新机制得到完善,创新环境得到优化。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使用。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开通运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实现自治区、市、县(区)三级联网。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增强。《公务员法》实施进展顺利。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年来,我市民族、台湾事务、宗教、档案、物价、口岸、审计、统计、外办、侨务、人防、扶贫、农机、地震、机关事务管理、市志、社会科学、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单位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安全、金融、保险、税务、电信、邮政、供电、烟草专卖、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气象、铁路、民航、海关、海事、边防、检验检疫等中央、自治区驻邕单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2007年我市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邕中直、区直单位和驻邕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一切关心、支持南宁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工业化水平较低,支柱产业不强;服务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违法违章建筑蔓延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城建项目受征地拆迁影响进展缓慢;物价上涨较快,少数群众生活压力增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08年工作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沿海地区的发展历史即将掀开新的篇章,由此我市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奋发图强,乘势而上,把加快发展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紧迫的任务,坚持好中求快谋发展,坚持开放创新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抓发展,努力开创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开放合作,在经济建设上更加注重工业主导,在社会建设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在城市建设上更加注重提升水平,在环境建设上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着力建设物流、商贸、加工制造业三个基地,打造信息交流、交通枢纽、金融三个中心,把南宁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为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2008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4%,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做大做强

    工业化是南宁的主导方向和首要选择,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要围绕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加工制造业基地的目标,选准定位,大力营造工业文化氛围,以生态的优势、开放的优势、区位的优势、后发的优势发展工业,以新产业的培育催生工业,以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工业,以存量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工业,以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扩充工业,走出一条绿色、环保、具有首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今年,要在产业培育、园区发展、企业上市、国企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目标。

    加大工业扶持力度。今年安排1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工业发展,其中7亿元用于工业用地储备,3亿元用于产业扶持、园区建设、企业培育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研究制定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的资金支持和激励力度,完善融资担保、技改贴息、争创品牌、技术创新、节能降耗、企业上市等扶持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铝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业,使之尽快成为主导产业;引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使之尽快成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化工、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使之进一步做大做强,逐步形成支柱产业突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轻重比例协调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促进产业集群。坚持以品牌引领产业集群,以优势企业带动产业集群,以大项目凝聚产业集群,推动产品深加工、上下游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促进强优企业形成产业龙头,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以南南铝业为龙头的铝加工产业集群,以广发重工为龙头的机械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富士康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南糖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群,以凤凰纸业为龙头的造纸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企业。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30亿元乃至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支持南糖、南化、南南铝业、广发重工等骨干企业尽快上台阶。深入实施建设工业百家亿元企业工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今年要新增工业企业30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新增亿元工业企业30家以上,力争1-2家企业上市融资,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一批企业加快发展。

    发展园区经济。进一步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和方向,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铝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汽配、消费品工业、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把高新区、南宁经开区、东盟经开区、良庆经开区、仙葫开发区、江南工业园、六景工业园、隆安华侨管理区等打造成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服务集成。改革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园区融资能力。加强土地储备,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建设工业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

    推进项目建设。加大工业投入,完成工业投资145亿元,深入实施"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加强项目策划和前期工作,继续实施招商项目"大兑现",简化项目报批手续,加快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的施工进度,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资金、土地等问题,使更多的项目能够及时落地、尽快施工、早日投产。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加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产品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力度,积极推进以完善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为重点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培育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自治区级技术中心。

    二、依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旅游会展为重点的服务业

    推进服务业由传统服务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由消费性服务业为主向生产性、消费性并重转变,增强其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生活的功能,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区域性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物流配送三大平台,积极培育物流市场,确立南宁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合理规划物流基地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安吉物流园、江南沙井物流园、金桥物流园、南宁大商汇等重点物流园区,加速完善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使物流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推进区域性商贸基地建设。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业态,以引进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和品牌推动商贸业提档升级。建设中国-东盟商务区,提升朝阳、凤岭商圈,打造香港街、澳门街、台湾街、广东街四条商业街,建设南宁东盟国际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城、广西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十大专业市场,调整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形成立足广西、辐射西南、面向东盟的贸易中心。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构建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引导培育汽车、饮食、服装、文化、健身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整合发展旅游会展业,构建区域性国际旅游胜地、旅游集散中心和会展中心。突出"中国绿城、壮乡歌海、会展之城、旅游胜地、美食天堂"等旅游主题,打造风情旅游、节庆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和线路,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的支柱服务产业。实施精品战略,推进大明山、昆仑关景区、英皇东盟文化城等项目建设。加大邕江旅游开发力度,加快沿江旅游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合作,推动广西北部湾"4+2"城市旅游联盟发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出台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政策,设立扶持会展业专项基金,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及其他节庆、论坛为载体,培育发展会展业,打造区域性会展城市品牌。

    统筹发展其他服务业,推动形成区域性服务中心。建设面向东盟的保税仓储服务区、企业研发服务区及综合服务区,打造国际化服务总部基地,引进总部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发展现代金融业,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在邕拓展业务,培育区域金融市场,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促进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以首府公共资源为依托,发展中介、科技、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稳健发展房地产业。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深入持久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高度重视城乡统筹,走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道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各县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围绕中心城市和区域市场,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经济、配套经济、劳务经济、生态经济,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产业配套,成为面向市场、服务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技能型人力资源供应基地、休闲旅游观光基地,推动形成县域经济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支持耗能少、污染低、效益高、就业容量大的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合理布局和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今年,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构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体系,围绕中心城市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强化大城市对农业的带动,强化大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培育一批加工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优质稻、桑蚕、糖蔗、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罗非鱼、速生丰产林等优势特色产业,力争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以上、自治区级30个以上、市级80个以上。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打造名优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户发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抓好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以自治区实施桂中治旱为契机,实施1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0项小型农村水利设施、100项水利管护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保水田100万亩,完成18万农村人口饮水和农村学校学生饮水安全解困项目;推进"百村示范"工程,建设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实施百村脱贫建设工程,重点解决100个贫困村群众饮水难、行路难、增收难等问题。完成大石山区马山、隆安两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任务,在新农村建设非试点县区修建通乡水泥路234公里、通村水泥路364公里。推进各县无电户通电工程,实现全市户户通电。

    四、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始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为着力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整治存量污染。全面开展水泥、淀粉、制浆造纸、制糖等行业污染整治工作,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小型企业。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完善城镇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快市区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动世行贷款环境综合整治、亚行贷款环境改善、亭子冲环境综合整治、东盟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一期、五象污水处理厂一期、江北垃圾焚烧发电厂、南宁经开区水煤浆集中供热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对重点江河、城市安全饮用水源、农村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大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节能监测体系建设力度,预防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建立节能减排机制。把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限制、淘汰类项目投资管理制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把好准入关。落实国家有关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与政策,建立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淘汰落后产能退出补偿及保障机制。按照国家标准,做好淘汰类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工作。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争取我市成为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示范试点城市,以新能源及生物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优先发展一批环保产业项目。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在制糖、能源、化工和建材等行业推广工业生态链循环经济模式。加强工业用地规划,鼓励工业园区建设使用标准厂房,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严格保护耕地,坚决查处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

    五、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以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载体,巩固"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创建成果,导入生态意识、精品意识、文化意识、机遇意识和民生意识,把南宁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绿色之城,整洁干净的卫生之城,秩序良好的和谐之城,朝着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更高目标迈进。

    高品位做好城市规划。严格规划的审批和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确保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导向作用。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目标,按照"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和上报审批,完成生态南宁建设规划,抓紧全市综合交通等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五象新区规划。加大城乡规划编制力度,加强规划管理执法工作,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管理体系。

    高标准搞好城市建设。树立"精品"意识,推行"精品"标准,建设"精品"城市。今年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进服务博览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建设,推进环卫、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立交桥、跨江大桥、市区道路等城市路网建设,推进城市轻轨、快速公交、高等级公路、铁路、码头、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以创建中国森林城市为目标,推进"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工程等生态园林建设,种树200万株;推进竹排冲、相思湖、心圩江和可利江等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做好"树"和"水"两篇文章,使南宁城市功能更完善、城市环境更优美。

    高效能抓好城市管理。深入持久有效地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拓展广度、深度和高度,并以此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重点抓好"六个延伸":由平面到立面向城市空间延伸,重点整治户外广告和标牌;由中心到边缘向城乡结合部延伸,重点清理违章违法建筑;由城市主要节点向交通基础设施和百姓生活环境延伸,重点打通断头路和改造农贸市场;由主干道向小街小巷和旧城改造延伸,由地面保洁向内河整治和生态建设延伸,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联合执法延伸,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形成推进"城乡清洁工程"的长效机制,塑造优美、整洁、有序的国际化城市新形象。优化交通管理,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切实缓解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状况。

    六、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为契机,高水平、高强度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

    我们必须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契机,以更大的气魄、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加快实施重点向南战略,全力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开辟城市发展新空间,打造经济增长新高地;全力推进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融合发展,朝着建设区域性核心城市和国际城市的目标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今年,要按照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总部基地、自治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南宁市新的行政中心、文体中心、商业中心、物流业基地"的发展定位,抓好五象新区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引导城市框架向南延伸。要积极与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海洋和物流等临海大产业对接,加快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要加快道路交通及其他重点项目建设,加速与"北钦防"城市群的连接。要研究出台配套措施,落实好、兑现好新区土地利用、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政策,为五象新区开发提供政策支持。

    七、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社会和谐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争我市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社会和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参保工作。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探索建立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完善五保户供养制度,加强五保村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优抚安置、医疗救助、救灾救济等政策和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推进城乡就业工作。以创建充分就业城市为目标,坚持以发展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面完成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充分就业社区率要达到95%。切实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本市在外工作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以上。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好、兑现好中央和自治区的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农民工工资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探索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实行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和村干部补助标准。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危险源监控长效机制,推行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公共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坚持全面动态可持续的稳定,推进"平安南宁"建设。健全维稳综治督促检查考评机制,全面落实维稳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矛盾调处和信访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接访"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关心和解决群众利益问题。继续为民办20件实事,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对民生进行重点倾斜。今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计划安排民生支出8.41亿元,占整个支出的18.26%,用于民生方面增加的支出占当年财政新增支出的44.6%。新增民生支出重点用于增加困难群体生活补贴、提高基层人员待遇、农贸市场改造、教育扶贫等方面。抓好今春雨雪冰冻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八、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提高城乡文明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实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合理调整市区学校布局,加快建设一批新学校,解决部分城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问题。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基地。今年计划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中等职教基地建设。从今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给予各县每年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加强人才和科技工作。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一批重点人才开发项目,加快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急需人才和适用人才,提升人才小高地建设层次和水平。全面启动第四轮创新计划,实施支柱产业升级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程、节能减排科技支撑工程、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等四大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与产学研结合促进行动、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多区域科技合作行动、知识产权开发保护行动、科学技术普及拓展行动等五大科技行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创新产品100项,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0项,全市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10%以上。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工建设市科技馆、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五馆合一"项目,开工建设新民族影城、南宁艺术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建设。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组织开展好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10周年系列活动和南宁-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实施历史文化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和"走出去"工程,抓好广播电视多媒体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支持理论创新和政策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成市疾控中心和急救中心项目建设。加大对县、乡镇卫生医疗设施投入,逐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狂犬病等传染病的发病率,积极防治地方病、职业病。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我市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配合三项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力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加强卫生执法和卫生监督,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卫生安全。

    推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工作。营造奥运氛围,开展全民迎奥运等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好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接力南宁段活动。抓好竞技体育人才培训选送工作。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大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力度,发展体育产业。

    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奖励扶助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加强基层计生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创建任务,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城乡清洁工程"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巩固发展双拥工作成果,提高军警民共建水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九、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活力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市将启动"全民创新、全民创业"计划。面对新形势、新机遇,面临新问题、新考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强调开放合作,以创新推动改革,以改革寻求突破,以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实现更大的发展。

    纵深推进各项改革,理顺促进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政策,优化投资软环境,鼓励全民创业。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搭建融资平台。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坚持财政增量向"三农"、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本级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试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华侨农林场改革。

    融入东盟,参与多区域合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要率先对接东盟,以旅游业、商贸业和房地产业为先导走向东盟,通过"走出去"做大企业、壮大产业;以东盟市场为重点,扩大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承包工程、开发资源,带动产品和劳务出口。加强与国际组织、投资机构的交流合作,承办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8年投资促进高峰论坛。坚持"巩固珠三角、开拓长三角、兼顾渤海湾"的招商战略,充分利用"两广、桂港、桂澳、桂台"等经贸合作平台,开展"百企入邕、央企入邕"活动,积极承接以铝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汽配、消费品工业、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为重点的东部产业转移。设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厂房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承办好"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

    十、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营造学习氛围,倡导创新精神,强化服务意识,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政府积极、全面、正确地履行各项职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协的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坚持从严治政,提高行政执行力。积极履行政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衡量执行力高低的重要标准,营造真抓实干、敢于负责的氛围,杜绝乱作为、不作为,做到令行禁止,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强作风建设,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保民安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和电子监察系统功能。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建立政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坚持廉洁从政,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加大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力度。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完善资金管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转让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为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以优异的成绩向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献礼!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缩略语及名词解释

    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5年8月,商务部正式启动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目标是从2005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在试点区域培育出约25万家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2.联合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署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奖”,主要表彰世界各国为人类居住条件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被誉为世界人居领域的“奥斯卡”。 在2007年10月5日于墨西哥蒙特雷举行的2007世界人居日庆典暨“联合国人居奖”颁奖大会上,南宁市荣获该奖项。

    3.两会一节九论坛:即2007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南宁市同时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四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2007海外华商相聚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广西商机介绍会、中国—东盟妇女交流活动、中国—东盟林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事务论坛、亚欧首脑会议高官会等一系列活动。

    4.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即为深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成长,由人事部等7部委联合组织实施的专项计划。国家级人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500名左右,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报“工程”领导小组批准产生。该“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

    5.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即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意见》和人事部7个部委制定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事厅等5个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的培养我区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人才专项培养工程。该工作的目标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一段时间内,全区要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培养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十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科技界或同行中有较大影响,其中一部分人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青年科学家;第二层次:百名在我区保持学科优势,在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千名在区内各自的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作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后备人选。

    6.知识更新工程:全称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简称“653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工程。“工程”计划从2005年至2010年6年间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现代管理等5个领域,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30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7.金保工程: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8.广西北部湾“4+2”城市旅游联盟:指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六市成立的旅游城市联盟。

    9.新农合制度: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简称,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来的。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10.三项医疗保障制度: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