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lvud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 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2006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2006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而补充的样本。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的样本共6924家,其中1969家既可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又可支持分行业分析。
1、样本的规模属性。样本企业规模的标准,上限依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签发的“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中有关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下限是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含)以上,或者职工人员在10人(含)以上的企业。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
2、样本的行业分类。以2003年国家统计局等三部委对中小企业的分类为基础,增加了“农业”、“信息与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 和“其他”。
(七)问卷回收。数据汇总采取远程电子化汇总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9200多份,回收率达35.35%。 由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对调查结果进行测算。从对样本回收情况和问卷质量的分析表明,回收的有效问卷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要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一)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信息化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小企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良好。全国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为205.68万户,占企业法人的88.6%。非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占11.4%。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好转,对信息化的投资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小企业最优先的需求是市场与营销。调查中了解到,52.7%的企业首先关注市场与营销(销售)方面的问题。说明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明显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和无形效益,更加关注战略、管理控制问题的大企业。此外,17%的企业强调管理方面的需求,13.3%的企业关注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11.2%的企业强调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将上述四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需求特点表现为:
第一,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和扩大销售能力。59.6%的企业把了解市场信息作为市场与营销方面最主要的具体需求;46.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扩大销售区域;36.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产品的推广;28.5%的企业强调控制销售成本。其它需求还包括管好销售渠道(21.9%),改善售后服务等(16.9%)。
第二,在客户管理方面,与大企业普遍把如何保留优质客户看得更重要相比,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发现更多的客户。48.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发现更多客户;42.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满意度;39.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管好现有客户资料;3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30.7%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对产品改进的需求;18.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信用信息。
第三,在生产和研发方面,与大企业更多关心创新等长期发展要素相比,中小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50.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49.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控制、降低生产成本;41.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信息;40.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生产管理,提升生产效率;15.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
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与大企业重视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和提高决策水平相比,中小企业列在首位的是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5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48.3%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29.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改善财务管理;26.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改善进销存管理;22.7%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22.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12%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支持领导决策。
(三)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业将接入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16.7%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0%的企业具有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四)电子邮件系统是中小企业的主要应用。32.8%的企业具有电子邮件系统应用。管理层有39.3%使用电子邮箱,相应的比例对于老板是32.4%,对于基层员工是15.6%;26.2%的群体不使用电子邮箱。在使用电子邮箱的人中,57.5%使用免费邮箱。
(五)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应用。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普及率普遍低于10%。
(六)中小企业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
(七)已经应用ERP 的中小企业仅为4.8%。86.2%的企业没有应用ERP,另有9%的企业没有明确回答。
(八)9%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
(九)一半左右中小企业认同信息化的正面作用。55.5%认为能改善财务管理,53.0%认为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需求信息,51.2%认为能改善人力资源管理,50.9%认为能够更好地管理经销渠道,50.5%认为能加强客户管理和防止客户流失,49.2%认为能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十)四成多的中小企业愿意开展信息化。45.1%愿意投资于营销市场信息化,43.9%愿意投资于财务信息化,40.8%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源信息化。
(十一)影响中小企业行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回报。虽然中小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但有出于对回报的担心,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限制,多数企业在信息化上行动谨慎,投资力度普遍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通过贷款投资信息化的意愿较低。二是在政府提供优惠贷款服务的前提下,企业愿意投入的自有资金仍然较少。
(十二)中小企业更加相信专家和政府。在决定是否开展信息化和选型决策时,中小企业更加相信专家和政府的意见,并且比较接受典型示范的方式。
(十三)多数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表示不满意。一半以上已开展信息化应用的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不满意,未应用者满意度更低。
(十四)下一步中小企业拟建和完善的信息化应用呈多元化。在报税、建设企业内部网、接入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会计电算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呼叫中心/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信息化培训等31个方面都有需求。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与服务体系的主要情况
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与服务网络建设及发展环境改善也有密切关联。通过调查发现以下情况:
(一)企业无力单独把握信息化是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虽然出在企业自身,但解决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社会推动。
(二)信息化效果不明显是排在第一位的建设和应用问题。调查显示,20.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效果不明显。19.3%的企业反映是资金不足。此外,还有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等,反映出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滞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加以解决。
(三)龙头企业和社会服务平台是主要带动力量。34.7%的企业开展信息化主要采用挂靠本行业龙头企业信息平台的方式,29.6%的企业依靠社会服务平台。
(四)中小企业关注ASP 服务的实用性。中小企业在ASP应用方面首要关注简单应用。主要担心ASP的费用太高,以及实际使用价值不高。
(五)价格与适用性是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问题。42.6%的企业认为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过于昂贵;33.2%的企业认为当前的产品和服务不适合企业需求。
(六)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五个主要矛盾。一是中小企业直接、有效的信息化需求与信息化服务产品供给单一、错位的矛盾;二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和资源匮乏与缺少社会服务平台的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中的信任危机与政府有效引导不足的矛盾;四是中小企业分散孤立的信息化模式与社会化生产和产业链信息化要求的矛盾;五是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期望与当前信息化效果不佳的矛盾。
(七)政府应当在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对发展环境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政策环境方面,包括财税政策、网络安全、技术政策、人才政策等。认为支撑环境(企业提供服务构成的发展环境,如支付、物流、信用、网络等商业环境)显著不足的比例,明显低于认为政策性环境显著不足的比例。说明政府应当继续加大营造发展环境的力度。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体系。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主要以投资回报为导向,具体信息化需求以市场开拓为主;服务商则长于技术引导,希望通过服务获得更多利益;政府希望大规模普及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创新的能力。这反映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社会和政府互动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指导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服务力量广泛参与,政府营造发展环境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体系。
(二)以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开创中小企业信息化新局面。
1、高度认识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从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信息化既缺乏资金,而且有资金也不愿投入,关键是自建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不符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需要通过社会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集群协调费用,均摊信息化建设成本。因此,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需要从战略上提高认识,从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2、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应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应从企业需求入手,以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五大需求为主线,建立服务商、服务平台、支撑环境相互协调的生态链,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积极性和优势,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
3、支持和引导服务商建设规模化服务体系。应当大力推进规模化的信息化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使之形成服务网络。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较多依靠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等实现信息化,应当鼓励这种与中小企业业务联系紧密的服务商规模化发展应用。
还要引导服务商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低价、简单、适用的解决方案,取得中小企业信任,实现双赢。
(三)加强营造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环境。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特别期望改善政策环境。其中,政策支持、人才培育、规范服务、建立信息库,是中小企业希望政府给予重要支持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情况看,在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企业不愿为自建而投资,即使有政府配套仍不愿投资;另一方面,却有19.3%的企业反映资金不足,49.2%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在资金、税收上予以引导、支持。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中小企业希望的是政府将资金投在社会服务上。一些地方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基金,或在现有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分,支持信息化社会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值得推荐和仿效的。
因此,建议政府资金投入采用“先评估后补贴”的原则,以保障对服务体系的投入真正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
调查中有35.6%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加强培养中小企业信息化适用人才的工作。说明政府当前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是顺应企业需求的,这项工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
(四)重点建设网络安全环境和信用环境。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撑环境,是为服务体系本身提供支撑保障的商业发展环境,从中小企业反映存在不足的支撑环境来看,电子支付(8.2%)、物流配送(10.1%)、电信服务(8.8%)等都是其中重要方面,需要持续改善;但是从调查来看,中小企业反映更为迫切的是改善网络安全环境(24.1%)和信用环境(16.7%)。因此,当前应以网络安全环境和信用环境为重点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撑环境。
(五)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宣传普及方式。针对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接受特点,更积极地采用“政府宣传、专家引路、典型示范、分类指导”等形象生动、内容多样的普及教育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广泛的信息化宣传,普及应知应会,让更多中小企业及早入门。
媒体、厂商应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需求,在宣传推广工作中,多介绍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实际价值和成功案例,多介绍中小企业比较信任的政府、专家意见,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上。
(六)大规模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对于开展信息化的障碍因素,26.5%的企业认为是企业缺少懂信息化的人才,排在首位。应当由政府搭台,发动全社会力量,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培训工程,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特别要重视对中小企业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七)继续开展制度化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以往调查更多偏重技术问题,而针对中小企业业务需求、信息化需求的调查较少,无法适应需求导向的信息化推进工作要求。政府应当继续支持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并尽快形成制度,科学反映、正确指导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还要根据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