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加快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步伐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云南省科技厅厅长 龙江

    同全国一样,云南省科技发展已经进入了重要跃升期,机遇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全社会对目主创新的关注前所未有、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前所未有、科技部门掌精的工作手段前所未有。面对大好形势,全省科技界和科技管理系统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压力倍增。全省科技管理系统要变压力为动力,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主动谋划今后5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5年,全省科技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友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云南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科技发展现划,按照自主创新、统筹协调、企业主体、优化配置、集成推进的思路,重点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解决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后5年,全省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概括为:“两个一、两个八”,即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一个行动,实现八个突破,强化八个结合。

    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一个行动

    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重点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通过5年的重点攻关,突破一批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云南特色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群,实施一批对全省经济社会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重大创新工程,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转变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方式,巩固提升优势、特色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全省总体创新能力落后的状况,在云南省的优势特色领域继续保持和加大领先,对影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环节和制约因素有重大突破,带动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的全面提升,全省科技进步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进入西部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步伐,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创新跨越之路。

    实现“八个突破”

    一是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方面取得新突破。重点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生物质能源、花卉产业、中药现代化、磷化工和煤化工等产业化创新基地,全面提高相关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是在重大技术改造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技术装备等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煤炭、电力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一批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研发项目和示范工程,使全省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

    四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以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林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攻关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农业优质、高产、高效,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和龙头企业。

    五是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取得新突破。设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专项资金,围绕云南省矿冶技术与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工程、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加强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通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创新基础和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培育一批在行业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六是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建设云南科技创新园;盘活、整合全省科技资源,组建体制新、机制活的应用技术研究院,保持云南省有色冶金、磷化工煤化工、先进制造、生物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的技术优势,增强特色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云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增强自主创新后劲;促进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把以昆明高新区为龙头的国家级、省级高开区打造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地、区域与城市科技创新的辐射中心。

    七是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云南省科技人才队伍从数量到质量上都处于全国落后水平,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和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均居全国第28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严重匮乏。实施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技术创新人才,实施创新型云南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使云南省基本形成能满足科研开发和成果产业化需要的科技人才梯队,为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八是在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方面取得新突破。在28个边疆、藏区县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科技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5%以上;紧密围绕云南省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农函大、农技协及各类农村科普示范为载建设一个高水平现代化科技馆,增强公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提高昆明的城市品位。

    强化“八个结合”

    一是加大投入与盘活、整合资源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引导企业、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增量调存量,盘活、整合全省科技资源,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发挥最大的产出效益。

    二是产学研相结合。在科技项目申报中,把产学研相结合作为基本条件和原则性要求,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骨干企业,引导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或技术联盟,迅速提升行业和企业竞争力。

    三是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要强化重大项目实施、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协调,在科技项目、基地建设中培养人才,通过重大项目,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人才必须从重大项目承担人中遴选。

    四是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协调相关部门、行业,特别是综合经济、计划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体制机制创新具体方案。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科技管理要从项百主导向资源整合、宏观管理转变,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和落实政策,营造环境。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体系设置,加强项目中后期管理,探索多种形式的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实行重大项目监理制。充分利用省外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强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围绕重点产业和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在云南省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为重点,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兴贸。

    五是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用足用好科技金融政策,探索科技资源激活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催生优良科技资源的有效途径,完善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多元投融资机制,推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发展。加强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科技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双方共同监管的合作机制,形成与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和融资环境。

    六是加强与省直部门科技工作和州市县科技工作的结合。树立大科技意识,建立与省直部门和州市县科技工作的联动机制。

    力推进科技工作。与相关部门和行业共同推进重大科技专项,探索与行业建立联合基金的运作机制,在科技兴贸、村技进步考核、创新型企业培育等工作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边一步完善科技计划备案制,加强对州市科技工作目标考核。

    七是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与完善政策环境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建设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加强自主创新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云南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利用政策杠杆,调动全社会力量,引导鼓励支持自主创新。

    八是科技创新与科学技术普及相结合。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通过科技工程、科技行动、科技项目的实施,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使科技之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狠抓落实,全面推进2008年全省科技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对2008年的工作部署,在全面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着力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中的年度工作任务,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是启动“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方式,加强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各项配套政策,结合云南实际,制订实施云南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编制“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任务分解,启动年度工作;大力宣传自主创新,营造有利于科技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办好“云南科学大讲坛”活动。

    二是实施“两个一批”。实施一批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提升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竞争力,探索和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实施重大项目20项,遴选创新型试点企业20户。

    三是落实部省会商工作制度。通过实施部省会商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加强同科技部的工作联系,积极争取国家对云南省科技工作的支持。提高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开好今年的部省会商会议,启动双方关注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遴选一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在云南实施;按照科技部的要求,抓好国家支撑计划7个重大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四是推进科技重点工程建设。加快云南科技创新园、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科技馆筹建工作,构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科技资源集聚效应,营造一流的软硬环境,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启动中药现代化科村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加快云药产业发展。

    五是培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启动实施“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针对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矿冶及深加工、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发展需要,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0名。遴选100名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选拔培养省级创新团队10个以上。

    六是强化科技投融资工作。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构建科技投融资平台,探索多种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实施重大项目监理制,提高科技投入效益。用足用好科技金融政策,探索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多元投融资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遴选3-5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七是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继续参与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结合省政府提出的“兴边富民工程”撤退行动计划。解决农民“学科技难”的问题,达到“六个一”目标,即:每个乡镇有1名科技特派员,每个行政村有1名科技辅导员,每个行政村有1个完善的科技活动室,每个成年农民掌握l-2门实用技术,每个乡镇实施1个培育特色产业的项目,每个乡镇有1个带动作用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完善科技计划备案核准制,加强对州市科村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州市党政一把手工程,每年立项支持州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的l-2项科技项目或科技工程。各州市要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有切实保障措施。

    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集成,提高科技管理中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目标导向和绩效评价,开辟重大科技项民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跟踪服务和有效保护的绿色通道,形成重点产业关键技术“专利池”,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群;探索培育以科技计划项目为引导、以知识产权分享为纽带、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联合体和产业技术联盟。

    九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四项制度,完善科技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强化科技管理干部培训,提高科技管理的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着力抓好2008年重点工作的同时,要统筹兼顾,继续做好科技合作、科技政策法规、科技奖励、成果管理、技术市场、科技统计、监察审计、信访、老干部工作、行政后勤、直属单位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推进全省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