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医药产业信息化竞争力与供应链管理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asdsaf

东北地区医药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以及加入WTO以后面临的激烈的竞争形势,如何加强和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就成为摆在东北地区医药行业面前的一项迫切课题。本文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立足东北地区医药行业的实际,以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对上述课题进行了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使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主导力量由卖方转向买方,产品竞争力由价格、质量转向交货期、服务。速度成为竞争的一个主要平台。医药行业的竞争也不例外。因此,加强供应链管理就成为摆在医药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东北地区重振雄风的一次历史机遇,而发展医药工业产业,是突破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加快新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我国现有医药批发企业16000家,几乎与医院的数量相当,平均每个企业的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名列前10位的批发企业销售额合计占市场总额的20% 。2002年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也只有120亿元和70亿元。而市场规模比中国大10倍的美国全国只有5家一级批发商,其中美国医药商业三强——Amerisource Bergen,Cardinal Health和Mckesson就占全美96%的市场份额。零售市场则由RiteAid 、Walgreen和CVS三家公司垄断,市场份额在60%以上。数量众多、经营分散企业的出现,必然导致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使企业的效益低下。目前,全国医药商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 售利润率为0.6%,而美国的流通费用率为3%,销售利润率为2.4%。

由于国家缺乏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加上药政权与药事权的分离、地方保护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医药行业存着诸多问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效益低、流通秩序乱、管理手段落后、资金不足、政府政策调控不到位等等。东北地区的医药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大,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支撑体系,市场调研、预测、开拓能力相对不足。

(一)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及内涵

1.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美国学者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美国学者大卫(David)认为:“供应链管理是正在逐步发展中的一种新型管理哲学。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以及外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供应链功能与资源,形成具有较强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以及较高客户满意度的供应系统,得以集中力量发展、创新方法,并使市场、产品、服务与信息同步化,进而创造出唯以独特的客户价值源泉。”

《物流术语》中对供应链的表述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ARC定义:供应链管理应包括以下六大应用功能:需求管理(预测和协作工具)、供应链计划(多工厂计划)、生产计划、生产调度、配送计划、运输计划。新型的供应链管理借助于Internet使这个"供应群"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协作,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

IBM对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借助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将供应链上业务伙伴的业务流程相互集成,从而有效地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同对供应链的定义一样,对于供应链管理,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无论如何定义,都无法离开一个本源,那就是供应链管理要为企业创造价值,如果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供应链就是一种浪费。

结合专家们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是对供应链上节点企业所涉及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实现的基础是信息共享。

2.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1)传统管理是基于单一企业的管理,虽然也和其他企业相互联系,但是与相关企业的关系是竞争管理,即“输赢(Win-Lose)”,而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的“双赢(Win-Win)”,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为目的。供应链管理是对所有资源的整合,超越了单一企业的范畴,充分利用了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资源。 
 

(2)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客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需求而产生,并且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需求是拉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源泉。

(3)供应链管理更为复杂。复杂性来源于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如,制造不确定性、供应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等,其中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对企业影响最大,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程度。

3.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其他产业链条的管理,有其独特的特点:

(1)整体性

供应链管理打破了以往各个环节分割、仅仅重视部门利益的观念,超越了企业本位思想的局限,建立了更加强调整体利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涉及以产品为核心的整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并且每一个节点企业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主的利益共同体,在战略上是目标一致的整体。

(2)一致性

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形成能够行动一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斗整体。

(3)增值性

供应链管理突出增值管理,产品在供应链上经过加工、批发、零售等过程增加其价值,期间涉及的节点企业均获得收益。因此供应链又是一条增值链,对供应链的管理不仅仅是对节点企业的管理,而且是对如何能使整条供应链更好的创造价值的管理。

(4)复杂性

供应链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充分利用了企业外部资源,涉及与多个企业的组织协调管理。美国学者汤姆戴维斯指出,造成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不确定性”的存在,三种不确定性普遍存于各行各业的供应链中:第一,制造不确定性,如产成品合格率;第二,供应不确定性,如原材料品种、供货时间;第三,市场不确定性,如需求预测、消费者偏好。

4.供应链管理作为价值结构的管理与整合工具

当前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整个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竞争由某一点如广告促销能力和终端出货能力提升至企业整合上下游乃至相关价值链的能力。竞争的水平、层次和量级提高,要求企业提升内在的资源与外在资源的整合力,提升综合竞争优势,竞争不再是一招一式的技巧,而是整体。

整个价值链的整合要基于三个效率:(1)点效率,就是价值创造上的效率,要找到企业价值创造的成功关键点;(2)线效率,即各个价值点之间的衔接,要缩短时间和距离并实现协同,解决速度、质量和成本;(3)价值链的几个板块之间的有效协同问题。整合的目标是使价值链的距离最短、运行速度最快、整体效率最高。

采用新供应链战略的企业则重视提高消费价值,他们通过业务活动的整和与重组积极创新:一方面通过终端获取需求信息,协同进行产品的设计提高给予顾客的利益;一方面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降低售价,从而大幅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价值。

如戴尔电脑公司就是个人电脑行业的价值创新者。戴尔公司发现了大批量生产和个人DIY在消费价值上的缺陷,大胆进行直销的探索,摸索出简捷的一对一直接定购方式,向顾客直接销售定制的个人电脑,同时成功地建立了快速灵活的生产系统以作为支持。新的直销方式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利益,同时,该公司渠道和生产体系的变革也降低了成本,通过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成为了个人PC的霸主。

(二)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对2003年度参加调查的企业进行统计,平均费用率为19.63%;平均利润率为20.63%,净利润率仅0.6%左右。其中平均供应链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以上,远远超过美国等医药事业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率(美国该项指标仅为2.6%)。目前东北地区医药商业的费用率偏高,零售费用率占销售额的20%左右,批发在7%—8%,原因除了中间环节过多导致销售费用较高外,物流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也是主要因素。物流费用已占批发销售额的4%左右,销售费用和物流费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未分开核算,使企业管理层对物流费用这个“漏斗”不够重视。建立配送中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有利于资源整合,规模经营,并可使质量的监控更加有力,对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具有战略性作用。

(三)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医药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药物流需求尽管东北医药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医药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物流增值少。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够,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权。

2.医药物流管理不统一,阻碍了东北地区综合医药物流体系的建立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因此东北医药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经贸委、交通部门、铁道部门、外经贸管理部门、内贸管理部门等各承担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职能。从东北地区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部门化、区域化特征,工业、商业、物资、交通等各自为政,都在上项目、抢市场,相互间协调性差,造成了资源浪费。这种局面也造成了企业物流活动很难达到必须的经济规模和预期的投资回报,致使东北医药物流发展呈现出规模小、实力弱和增长乏力的特征。

(四)提高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对策

医药供应链的建设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工程,每个企业都去搞一个物流中心完全没有必要。医药物流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

第一,专业化原则。专业化是建立业务单元的基础,业务单元是公司事业发展的基石。东北医药产业实体划分应该充分考虑公司的现状与资源以及市场、客户、产品特点等,明确公司以及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权限与责任。

第二,产业化原则。东北医药产业化既存在机遇,也面临一些制约。从机遇上说,中医药产业在国内外市场潜力极大,而东北医药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为国内急剧增加的医药市场需求给予极大的支撑。制约医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则是医药产品的技术含量偏低,要克服这一制约,就必须抓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和医药品种,增强医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规模化原则。医药产业被国际上称为“永远的朝阳行业”, 是集约化、国际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也是世界上利润增长最快的十大行业之一。我国制药企业与国际制药巨头相比竞争力弱的首要原因在于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与产业集中度低,大企业不“大”,小企业太“小”,形不成规模效益和专业化协作优势。所以我国的医药工业企业必须“重新洗牌”,走兼并重组之路,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科研投入;医药商业企业应搞连锁经营,尽早结束小、散、乱的局面,从而在国际医药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随着医药行业竞争的加剧,很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在医药行业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上展开了丰富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并没有特别以东北地区医药行业为研究载体,但是其研究成果却为东北地区医药行业加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和指导。

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成熟。因此,东北的医药产业应该充分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清醒认识企业自身特点,通过充分整合行业上下游企业间的优势,完善优化医药供应链,在追求供应链各环节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提升东北医药企业对市场的拓展度与控制力。为了推动东北医药生产企业物流市场的尽快发展,笔者认为目前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相关范围的扩大。医药品的销售系统已经和制药厂以及批发商之间实现订货、接受订货、库存信息的共享(JDNET、NHI的两个VAN成功率在95%以上)。

(2)集约化经营优化资产利用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获利能力。东北医药生产及流通企业应该对现有的各个经营单位的业务内容和管理流程做了深入的调研,结合现行的业务模式特点,并以集约化经营作为根本目标,制定出一整套管理流程和业务*作流程。并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优化资产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获利能力。

(3)与供应商、特定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建立战略同盟,将减少供应链中导致拖延与浪费的环节。传统的产业链伙伴之间的关系是交易关系,所考虑的主要是眼前的既得利益,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产业链伙伴之间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他人利益的情况。战略同盟能同时增加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协调产业链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协调的产业链关系为基础进行交易,可以使整体的交易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结 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后竞争的日益激烈,医药行业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机,对原有的市场结构进行改进,要解决药品流通领域呈现出的“市场分散、地方割据、企业规模小、流通秩序乱、整体竞争能力弱” 等问题必须加强供应链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趋于协调、有效,同时也是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促进和提升东北地区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需要。